本章主要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活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两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市场交换问题,国际金融理论主要讨论在国际格局下资源利用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传递机制。
●1.1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本章介绍了古典贸易理论。内容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标准贸易理论并基于标准贸易理论进行贸易利益分析。针对每一理论,又从贸易动因、贸易模式、贸易利得等方面进行总结。
●2.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2.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2.3标准贸易理论
标准贸易理论
●2.4贸易利益分析
贸易利益分析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及其拓展
本章介绍了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介绍要素禀赋理论,以及该理论的三个推论,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特定要素模型以及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3.1要素禀赋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
●3.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3.3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
●3.4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第四章新贸易理论
本章介绍了新贸易理论,内容包括内部规模经济理论、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克鲁格曼模型。
●4.1内部规模经济理论
内部规模经济理论
●4.2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4.3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五章新新贸易理论
本章介绍了新新贸易理论,内容包括新新贸易理论提出的背景,并重点介绍其代表性理论,麦利茨(Melitz)模型的假设及主要内容。
●5.1新新贸易理论(一)
新新贸易理论(一)
●5.2新新贸易理论(二)
新新贸易理论(二)
第六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本章主要介绍了经济增长的类型、罗布津斯基定理、小国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大国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小国和大国有利的经济增长和不利的增长类型。
●6.1经济增长类型
经济增长类型
●6.2小国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小国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6.3大国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大国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七章关税壁垒
本章开始介绍贸易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内容包括关税的概述、并对比小国与大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的异同,然后是关税结构理论及最优关税。
●7.1关税概述
关税概述
●7.2小国关税分析
小国关税分析
●7.3大国关税分析
大国关税分析
●7.4关税结构理论
关税结构理论
●7.5最优关税
最优关税
第八章非关税贸易壁垒
本章介绍了非关税壁垒的定义、种类以及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的异同,分析和比较了配额、出口补贴、生产补贴、反倾销等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对配额和等效关税进行了对比分析。
●8.1非关税贸易壁垒概述
非关税贸易壁垒概述
●8.2非关税壁垒经济效应(一)
非关税壁垒经济效应(一)
●8.3非关税壁垒经济效应(二)
非关税壁垒经济效应(二)
●8.4非关税壁垒经济效应(三)
非关税壁垒经济效应(三)
●8.5非关税壁垒经济效应(四)
非关税壁垒经济效应(四)
第九章国际贸易保护理论
本章介绍了代表性国际贸易保护理论,主要包括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对每一种贸易保护理论的现实适用性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9.1国际贸易保护理论(一)
国际贸易保护理论(一)
●9.2国际贸易保护理论(二)
国际贸易保护理论(二)
●9.3国际贸易保护理论(三)
国际贸易保护理论(三)
●9.4国际贸易保护理论(四)
国际贸易保护理论(四)
第十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本章介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以关税同盟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对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案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价,分析了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
●10.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10.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0.3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
第十一章WTO与多边贸易体系
本章主要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职能、基本原则、决策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对比分析了新时期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原因和各国方案、中国关于WTO改革的原则和立场。
●11.1GATT(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WTO)
●11.2WTO(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改革
第十二章国际收支
本章着重介绍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收支概念及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括的内容、国际收支差额的内涵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类型、国际收支差额的宏观经济含义。
●12.1国际收支(一)
国际收支(一)
●12.2国际收支(二)
国际收支(二)
第十三章外汇与汇率
本章主要介绍了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包括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外汇市场的概况和作用、外汇市场的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和实现机制、外汇管制等内容。
●13.1外汇与汇率
外汇与汇率
●13.2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13.3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
●13.4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
第十四章汇率决定理论
本章着重介绍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汇率决定理论,包括金本位制度下的铸币平价理论、以商品市场“一价定律”为基础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由于资本跨国流动而形成的利率平价理论、强调货币金融资产市场重要作用的货币分析法,也对汇率理论的一些前沿研究做了介绍。
●14.1汇率决定理论(一)
汇率决定理论(一)
●14.2汇率决定理论(二)
汇率决定理论(二)
●14.3汇率决定理论(三)
汇率决定理论(三)
●14.4汇率决定理论(四)
汇率决定理论(四)
第十五章国际收支失衡调整
本章主要介绍了三种主要的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对每种方法的结论进行了推导和演示,最后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15.1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一)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一)
●15.2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二)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二)
●15.3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三)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三)
第十六章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本章主要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问题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包括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丁伯根法则、米德的内外平衡理论、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利用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讨论了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