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未有效拉动民间投资缘于资本回报低甚至为负民间投资政府投资资本回报新浪财经

政府投资未有效拉动民间投资?缘于资本回报低甚至为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张超:

◎每经记者王辛夷

被寄予厚望将充当驱动经济增长火车头的民间投资正在遭遇麻烦——2015年全年,我国的民间投资增速为10.1%,略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速度。然而到了今年1~4月份,这一增速已迅速下滑至5.2%,与去年全年水平相比接近腰斩。

民间资本到底怎么了?

这或许是从中央高层到市场参与者,再到机构和学界都在努力探寻答案的一个焦点话题。

早在今年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尚未发布之时,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曾作出部署,针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而在5月下旬,国务院还派出了9个专项督查组,赴江西、黑龙江、广东、湖南等18个省市区进行了督查。9位带队组长包括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等九大部委的副部长,级别最高的为正部长级。

不少民企向督查组讲了很多生动的大实话。比如一些受访的民间企业家反映,招商引资时企业被奉为座上宾,但在项目投产后,地方政府承诺的条件不兑现情况比较普遍,“新官不理旧账”问题较突出。企业将之形象地描述为“JQK”:先勾我们进来,圈块地给我们,然后再尅我们。

民间投资增速为何在短期内腰斩?

现象:国务院督查组在调研之中,有不少民营企业家反映,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对民企的贷款收缩过大,企业贷款难、融资成本高、贷款期限短的现象普遍存在。

东部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向督查组反映,企业投资一个项目需融资2亿元,多方申请贷款无果,最后仅贷到500万元,年息10.4%,还要把30%的贷款资金返存在银行。

NBD:最近几个月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下滑,同时国有控股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却高达20%以上。这是为什么?

张超:首先是因为民间投资“没弹药”。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民间投资,弹药就是“钱”。现在民间投资下滑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投资“挤出效应”偏大。

这不光是因为政府投资占用了金融资源,使得民营企业投资成本提高,还因为许多行业的“国企”与“民企”的身份差异,导致融资成本的区别。从数据看,前4个月信贷更多流向了地方政府平台和国有企业,投资又走到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拉动GDP的老路上,而民间企业投资增速相应减少。

现在的融资成本虽然整体有所下降,但是对于私人部门来说,始终处在很高的位置,银行通过价格这个杠杆,阻止了部分融资的出现。

现象:“现在民间投资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缺乏公平待遇。”重庆一家环保企业负责人向督查组坦言,虽说市场需求不足也是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行业都不挣钱,比如不少医药、文化、环保企业效益都不错,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也想扩大投资,但屡遭“碰壁”,影响了投资动力。

NBD:民企投资始终绕不开“玻璃门”和“旋转门”的问题,对此您怎么看?

张超:是的,银行对于私人部门和国有部门贷款的价格一直都是不一致的,但现在出现了私人部门“惜贷”的现象,最核心的原因是政府投资的东西,往往是私人部门不会参与的,因为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私人部门不愿意投资这些项目。

但政府不投资的,都是私人部门早就已经投资过剩,他们也不可能再追加投资。私人部门对投资效率非常敏感,他们投资的前提是预期不能亏损。

说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其实是民营企业想要投资的,政策不允许民间投资进入,或者说给出的价格不合适,比如石油开采、电信等垄断行业。政府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这些领域时,必须以市场的价格来吸引社会资本,否则亏本买卖社会资本肯定不会做。

现在政府大力推广PPP模式,核心问题是要告诉民营资本如何退出,只有把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明确下来,PPP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现象:5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一季度经济数据释放触底反弹信号的大势下,民间投资增速却回落,应引起高度警觉。民间投资增速跑输全社会投资,是最近几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NBD:为什么2009年的4万亿政府投资,有效地带动了民间投资,而这次似乎还没能体现出拉动效应?

张超:因为现在的投资效率还不够高。政府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拉动民间投资以恢复经济增长动力,说白了就是花1块钱要带来2块钱的效应,而另外1块钱的效应就是民间投资带来的。比如2009年的“4万亿”和2012年的“4万亿2.0”,大量的政府投资带动了民间投资,为经济增长“托底”。

可现在不能再这么做,核心原因在于“边际劳动生产率”的下滑导致了“投资效率”的衰退。2009年中国经济产能过剩,高库存、高杠杆等问题虽然存在但并不突出,企业的边际生产效率虽然没有因为“刺激”而大幅提高,但也高于当下,投资效率依然为正。2012年的第二次“刺激”效果就明显不如2009年,进而激化了高库存、高杠杆的矛盾,导致了基建领域“投资效率”快速下滑。因此,现在持续的基建投资已不可能再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

而且要注意,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有一个前提——投资回报为正。可是现在政府投资的方向依然集中于传统基建领域,带动的上下游产业依然为“过剩行业”,寄希望资本回报为正显然不切实际。

激活民企如何处理长期与短期关系?

现象:5月权威人士答记者问时表示,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NBD:要想拉动民间投资,政府应该做什么?

此外,减税的财政政策其实相当于将如何投资的决策权还给了企业部门,而企业部门的决策通常比政府部门的决策效率更高。当前我国推进全面营改增,也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至少从目前来看,营改增降低了税负,这种政策鼓励了企业转型,给企业更大的回旋余地。

现象:通过休养生息,短期之内让企业恢复活力,为技术进步储备能量,但长期的、核心的动力还是技术进步。

NBD:除了技术进步,长期来看还应该如何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

生产依靠三个要素:资本、人力和技术,但还有一个潜在因素影响着这三个要素,那就是制度。在资本、人力、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制度对经济发展有根本性的“刺激”效果。

比如说上个世纪的“联产承包制”,土地和资金的资本投入没有变,参加劳动的人口数量和技术熟练程度没有变,农耕技术没有变,变化的仅仅是收入分配的制度,可释放出的生产力变化却非常惊人。

当下中国的体制改革,比如国企改革、税收改革、土地改革等就是在生产要素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依靠制度的变化再推进一个类似联产承包制的变革,从而激发生产力的提升。

现象:5月权威人士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退一步”为了“进两步”。

NBD:不论是体制改革,还是科技创新,应该并非短期之内可以实现的吧?

张超: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体制改革和创新投入的增加是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最核心的方法,任何“刺激”都无法替代。当然体制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当下中国更是触及利益再分配这样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并不能期待短期内体制改革就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到,创新投入与产出回报之间的时滞较长,期待短期内体制改革与创新就可以让中国经济重回高速增长是不切实际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必要用“中药”调理替代“西药”压制。我认为调整结构、释放活力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路更像是“中药”,虽然见效慢,但治疗的却是经济的病根。而财政刺激和央行放水就像治标不治本的“西药”,况且中国的经济已经逐渐形成了对“西药”的“耐药性”。我们当然不能只因为中药见效慢就放弃长效治疗。

往哪里投资才能拉起居民消费?

现象: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

NBD:在经济学里,政府增加开支被认为是拉动消费的一种途径。如果政府投资不能有效带动民间投资,那还会对消费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吗?

理论上来说,政府投资或者花掉1块钱,企业便增加1块钱收入,这1块钱最终作为工资变成普通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将其中一部分存起来,另一部分花掉,花掉的这部分又带来GDP的增加,于是企业收入再次增加,居民收入也增加,这又将引起更多的消费和增长。

但这个逻辑在当下的中国并不完全成立。对于中国的情况,政府投资对消费的拉动比较有限,其效果主要在于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因为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并不会因为政府投资而上升。也就是说,居民收入每增加1块钱,居民愿意花掉的比例并不会提高很多。相反,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近年来基本都呈现下降的趋势。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NBD:为什么政府投资不能再起到明显拉动消费的作用了?

张超:原来在短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消费是排浪式的,生产的产品是大家都需要的,比如大家都需要房子、车子,需求存在的基础在于“从无到有”。而现在消费看重“我的特性”,“90后、00后”逐渐成为社会劳动力主体力量和消费的生力军,其消费观念、消费方式都与前几代人群有着明显的差异,个性化消费也逐渐取代了排浪式消费。

为什么同样的投资,原来有效,现在失效,因为政府投资只能带来排浪式的消费,如果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依然维持“政府主导”的大思路,不但会与“新消费”模式产生冲突,冲抵政策效果,更可能从根本上抑制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固化经济现有的矛盾。

现象:5月权威人士答记者问时提出,从我国来看,价格形势也趋于复杂。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猪肉、鲜菜价格大幅上涨且在春节后仍居高不下。此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服务领域价格持续上涨。

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各级政府要及时跟进补贴政策,做好托底工作。

NBD: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

同时,结合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较低的问题,适当的基建投资更应该偏向产品储备等类别,尤其是可以保障民生的领域,一方面储备可以用来平抑物价,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投资,拉动了GDP。

其次要完善收入再分配的过程,通过税收调节再分配。这当然不是普遍性的减税,而是结构性减税,实现财富再分配。此外,政府可以做实社保和养老金,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从而增加消费。

如果居民不愿意花钱,需求不足,政府要做的也不是替大家花钱。因为政府增加的这部分花销迟早要通过征税的方式抵消。到头来影响了市场对需求的预期,给了企业部门错误的信号,还可能扭曲家庭部门的消费行为。

现象:5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我国还不是制造强国,消费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缺陷日益凸显,品种结构、产品品质、品牌培育等方面与消费者的需求尚有差距。一个最为显见的例子就是国人在海外的“买买买”。

各级政府要着力完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NBD:这样说来,难道政府投资不需要增加?

张超:我们现在的消费情况是,居民愿意花钱,只是不愿意把钱花在我们现有的某些产品上。每年有那么多人出境购物,大量的消费流向海外,自己生产的东西却没人买,这显然表明存在着无效的投资,私营部门也不可能再增加这类投资。

政府要投资,但是要投向民生和保障领域,投资不仅仅要拉动GDP,更要从底层的民生去考虑,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投资。而且政府投资要完全从竞争行业里退出,即不以挣钱为目的。

政府投资不是不对,但是我们现在投资的领域和消费关系不大,谁也不会天天买水泥、钢材,政府投资的东西和居民消费关系太远。以前经济不好了,建一个钢厂,期待的“GDP成绩”就出来了,但是这样的硬环境只是各种投资中的一部分,所带来的软环境损失以前没有意识到,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困难。

现在政府还是要投资,投在软环境的建设上,这个软环境指的是制度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等。这个投入在短期内可能就是政府花了钱却看不到GDP的明显回升,但它对经济是有托底作用的。

软环境的建设见效慢,但持久性强,软环境建成了以后可以造福百年。所以现在要减少硬件投资,而要把极大的资源和精力放在软环境投入上。

责任编辑:李坚SF163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这是选股不选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A股几乎又是“熊冠全球”,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基本上已经接近花旗对于今年沪深300的目标价格,下半年上涨的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下一个泡沫也许是股权市常

THE END
1.男人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男人在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中,对于对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男人的内心其实清楚什么样的女人适合发展长期关系,而什么样的女人只能发展短期关系。所以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客户的哭诉:“为什么他口口声声说着爱我,说着永远不会离开我,说着他一定会离婚,可是到最后还是离开了我呢?”其实,这就是因为男人只想与她发展短期关系...https://www.jianshu.com/p/510f0cd359f4
2.如何从VECM中分析出长期和短期关系EViews专版...教授修改论文说,从VECM的表格里,由t-test和f-test可以直接看出长期和短期的协整关系。请问具体判断数值...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71981-1-1.html
3.找长期短期关系岳阳找对象岳阳交友网岳阳交友网会员:找长期短期关系-绅士。33岁,居住在湖南 岳阳。身高:174cm,教育程度:本科,职业:公务员。在情人网找对象希望得到一切随缘,查看联系方式https://m.mgqr.com/user/1830304.html
4....中单身人士对短期关系的需求激增,引发社会关注与讨论最新消息:根据一项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城市中的单身人士对于短期关系的需求激增,特别是在大城市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交网络的普及,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短期关系的兴起 在当今社会,短期关系越来越被公众接受和认可。研究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单身人士倾向于寻找一夜情或短期交往,而非稳定的长期伴侣。这一趋...https://m.houseware.vip/gljh/32454.html
5.菲利普斯曲线在()呈现一个短期关系。【多选题】长期非利普斯曲线说明 A. 传统非利普斯曲线仍有效; B. 高原点越来越远; C. 通货膨胀和失业不存在替代关系; D. 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 E. 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医务人员应共同遵中的道德原则以及建立良好医际关系的思想基础是 A. 患者利益至上 B. 医生...https://www.shuashuati.com/ti/1715282a4a11427fb80f2f2d2d02ea79.html?fm=bdbds684c21b25392963076a616fd69202eb3
6.如何理解感情里的心动和心安在我看来,...来自冷锋说情感如何理解感情里的心动和心安。 在我看来,心动和心安,有两个区别。 1、心动只能维系一段短期关系,而心安是长期关系的核心。 短期关系里,最重要的就是心动。两个人相互爱慕,彼此暧昧,确定关系,选择在一起走下去。 可长期的关系,无法单独靠心动去维系。在长期关系中,最重要的关键要素是“舒适”,而心安的本质,就...https://weibo.com/7274282609/L9koNAqFx
1.ToB和ToC企业品牌设计有啥区别9. 长期关系与短期关系的区别 ToB和ToC企业在客户关系的维护上也有所不同,影响品牌设计的策略。 ToB企业:与客户的关系通常较为长期、稳定。设计需通过长期的品牌建设和客户关系维护,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ToC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往往是短期和流动的。品牌设计需要不断吸引新客户,保持品牌的新鲜感和活力,以...http://www.chinalhcz.com/news/20241009154601.html
2.菲利普斯曲线中的长期和短期关系是如何被解释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长期关系稳定,短期关系受经济运行水平影响。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76300ed7d0e1f9ae6d09d9bf5c12af45.html
3.一张物理图告诉你运营是个啥!如何由“短期关系”向“长期关系”发展 看起来,我们好像通过这些手段和驱动力,让用户和产品“在一起”了,但如果在这个上面加一个期限,你希望是多久,我希望是一万年。 比如我们产品更新了一个新功能,我们希望用户能够真正是使用它,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活动让用户用了一次,那要怎么保证用户持续...https://www.74cms.com/news/show-1332.html
4.怎样表白女生更容易接受(让女生无法拒绝的6大表白套路)先争取短期关系,再争取长期关系 错误的:“我将永远怎样怎样……” 正确的:“我要现在如何如何……” 现在的女生都很聪明,并不是你开几个“空头支票”她就会心甘情愿跟你走了,谈以后反而会让她感觉到你不切实际。 所以,表白时,先保证现在,不谈将来。 https://www.qudoula.com/17535.html
5.用户(User)客户(Customer)客户(Client),有什么异同?(AI问答)文章浏览阅读3.1k次,点赞10次,收藏7次。本文探讨了用户、客户和Client在商业、服务和技术领域的区别,强调了用户关注产品使用,客户着重于购买行为,而Client则强调深度信任和专业服务。在金融和期货行业中,Client一词更常用于表示长期和专业关系的客户。https://blog.csdn.net/sgx1825192/article/details/136519982
6.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通用3篇)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通用3篇) 经济学教学离不开反映有关经济变量间相互关系和变化过程的图形演示。而静态图形在表现这此关系和变化过程时, 难免显得力不从心。虽然PowerPoint、Authware等软件也能勉强地担此重任, 但总觉得尚有诸多不便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ct03uh5.html
7.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5篇[经典]摘要:为了研究重庆市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重庆市1997--2010年的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和Granger的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旅游产业和经济增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也具有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https://www.wenshubang.com/lvyouguanlibiyelunwen/4572880.html
8.计量原理实证分析8篇(全文)但上文实证分析发现,二者长期而言相关性不显著。这可能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1) 二者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无法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得出; ( 2) 二者的关系较弱,在差分后变得更弱,弱到不能通过模型验证; ( 3) 经济增长与财政收支为短期关系,长期确实关系不显著。如果是第3个原因,财政政策对...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g42cp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