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然,女,汉族,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道虎沟乡丁杖子村人,1993年出生,毕业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工程系园林技术专业。我是一个做事认真、沉着稳重的人。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启示,我所经历的事在改变着我,使我不断完善自我,逐渐走向成熟。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父母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他们都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为我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以党员的事迹教导我,要我做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学习对于一个学生很重要,但是做人是更重要的”,“要踏踏实实走路,坦坦荡荡做人,要做一个有诚信、讲道理、高素质的人,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这些话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养成我朴实和坚强的品格,对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二、个人经历
我自从记事起,就看到家乡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秋收,非常辛苦,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我小时候的生活十分拮据。上小学的时候,每到开学前,父亲总要出门借钱,给我凑齐350元学费。从小到大,我没少得到乡亲们的帮助。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回报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2012年,我考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3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业”两个字逐渐走进我的视野,“在校时,我就对老师给我们讲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十分心动。”于是乎,我在学生的时候就准备做个创业的“弄潮儿”。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2年,老家的村民们开始从事大棚种植蔬菜。当时河北省没有大型育苗工厂,很多村民都是托熟人从外地预定种苗,不但价格高,而且种苗质量还得不到保证。种苗市场的缺失,让一心寻找创业路的我发现了机会。2014年,大学还未毕业的我在家乡创办了平泉市益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农科技”)。
可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初次踏上创业路的我来说,可谓是荆棘重重。
创业第一件事就是得筹钱。为了凑齐公司的启动资金,我决定把家里的房子拿去银行抵押贷款,一共凑了60多万。我知道,我经不起失败;所以,我也就不去想失败。只要公司起步了,我就一定要做成功。
从公司开始运转的第一天起,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进去。也许是上天的眷顾,我是幸运的,创业不久就遇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公司成立不久,我遇到了第一个合伙人。更幸运的是,这个合伙人还是个有钱人。随着第一笔2000万的建厂资金迅速到位,益农科技也从原来计划的建两个现代化育苗大棚,迅速扩展到4个,占地265亩。
我选择在家乡创业,目的之一就是要做回馈乡亲的事。一株苗卖8毛,如果乡亲购买种苗,我每株补贴5分钱。即使公司刚刚起步,我依然履行用实际行动感恩乡梓的愿望。一边建厂,一边跑业务,我凭着一份赤诚,很快拿到了第一笔750万株种苗的订单,当时可以说是万事具备,只等设备一到位,就能够生产。
每当有新品种,我都会在闷热潮湿的育种大棚内,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记录出芽状况。无论春夏秋冬,我都每天5点起床和工人们一起装车运输。对于我来说,培育好大棚里的每一株种苗,都是我回报乡亲的最好方式。
荣获奖励
2016年10月,我公司参加“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在农民工专项赛中荣获企业组一等奖,获得会上领导一致好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部长亲自颁奖。
2018年3月,我先后在清华大学企业家培训班和中国农业大学学习一个月。2018年6月初,沈阳农业大学在我公司成立院士工作站,并建立科研推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