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欣赏水墨画的基础上,尝试用水、墨、宣纸进行印染,并根据印染的图案大胆想象。
2、感受墨在水里发生的奇妙现象,对印染活动感兴趣。
3、积极参与美术活动,乐于表现,初步感受中国水墨画的美感。
活动重点:尝试用水、墨、宣纸进行印染,并根据印染的图案大胆想象。
活动难点:欣赏水墨画的基础上,步感受中国水墨画的美感
活动准备:宣纸、墨水、PPT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图片导入,询问幼儿图片上的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基本部分
1、介绍文房四宝
师:毛笔、墨汁、宣纸和砚台又叫"文房四宝",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绘画和写字的工具。
2、欣赏水墨画作品,感受水墨作品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水墨画的美。
3、观看视频,感受墨色变化呈现的美感
师:一滴墨水幻化出这么多美好的画,能作出如此神奇的画。今天张老师也准备了墨汁,我们一起来看看墨汁是不是有这个本领?
师:(教师示范操作)这里有一缸清水,接下来我用滴管在里面滴上一滴墨水。看一看,有什么变化?谁来说一说?
师:哇!就像视频里面看到的一样,墨汁真的有这个本领。墨汁滴入水中,会把清水染黑,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4、教师讲解水墨印染步骤
师:艺术家们利用这种“扩散现象”还创造出了许多美丽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先看看我是怎么操作的。
(1)大家观察一下墨汁滴进水盆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用笔在水中轻轻划一下,可以让墨汁化得更美。
(3)双手拿起宣纸的一边慢慢放进水里,让墨色染在宣纸上;再轻轻地用手提起宣纸,宣纸上便出现了美丽的图案。(宣纸特别容易吸水,速度太慢,透水过多,会导致宣纸黏成一团。)
(4)把染上图案的宣纸平放到报纸上,宣纸要放平整。
结束部分
四、展示并交流作品
活动延伸:
等拓印好的水墨画干了之后可以拿来做包装纸,如包装花瓶等。
绘画类二:水墨画——莲蓬
1、知道水墨画是我国的国画,对水墨画感兴趣。
2、认识宣纸、墨汁、毛笔,并初步使用这些工具作画。
3、观察莲蓬主要特征,尝试使用白乳胶、卫生纸来表现莲蓬的纹理。
活动重点:认识宣纸、墨汁、毛笔,并初步使用这些工具作画。
活动难点:尝试使用白乳胶、卫生纸来表现莲蓬的纹理。
活动准备:宣纸、墨水、PPT、白乳胶、卫生纸
图片导入,之前我们跟墨汁一起创作水墨印染画,今天我们还要带上它的好友毛笔一起来作画。
1、幼儿自由讲述对莲蓬的认识和想法
2、介绍莲蓬
师:莲蓬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4、出示PPT,展示水墨画——莲蓬作品,幼儿欣赏。
5、教师讲解作画步骤,并示范要点。
(1)用乳胶在宣纸上挤出莲蓬头的形状。
(2)将卫生纸撕碎放到乳胶上,整理形状。
(3)用毛笔画出莲蓬的杆
(4)待乳胶干了后,添加颜料。
6、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展示并交流作品
绘画类三:水墨画——猫头鹰
1、知道国画中淡墨、浓墨的使用方法。
2、观察猫头鹰主要特征,能够运用淡墨、浓墨完成作品。
3、大胆下笔,对水墨画感兴趣。
活动重点:知道国画中淡墨、浓墨的使用方法。
活动难点:观察猫头鹰主要特征,能够运用淡墨、浓墨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宣纸、墨水、PPT、颜料、毛笔
谈话导入,今天带领小朋友有一起来创作一只可爱的动物——猫头鹰。
1、幼儿自由讲述对猫头鹰的认识和想法
2、出示图片,介绍猫头鹰
师:猫头鹰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3、出示PPT,展示水墨画——猫头鹰作品,幼儿欣赏。
4、教师讲解用浓墨、淡墨时的使用方法。
绘画类四:好看的衲花鞋垫
活动目标
1.欣赏衲花轻垫的装饰特点,感受鞋垫的图案美。
2.尝试自己设计衲花鞋垫。
3.初步感知一双鞋垫的对称关系,了解不同图案鞋垫所代表的意义。
活动重点和难点
1.重点:欣赏衲花鞋垫的装饰特点。
2.难点:自主设计衲花鞋垫。
活动准备
1.教具:衲花鞋垫若干双,录有衲花鞋垫制作过程的视频
2.学具:鞋垫形状的硬纸板、彩笔、泡泡泥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导入:出示鞋垫,引出主题,感受传统手工艺术的魅力。
(一)欣赏衲花鞋垫
1.自由欣赏、互相讨论
师:它们的颜色怎样?
师:鞋垫上面有些什么?师:鞋垫上的花有几朵?左右两边-样吗?小结:原来,这些鞋垫的颜色十分鲜明用的都是对比色。鞋垫顷的内容丰富多样,有花草、动物、人物等。左右两边还是对称的。
2.个别讲述
师:你喜欢哪双鞋垫?为什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就会制作出不同的鞋垫。
(二)了解鞋垫的制作过程1、观看录像,了解除衲花鞋垫的制作过程和了解衲花鞋垫的作用。师: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衲花鞋垫是怎样做出来的?小结:衲花鞋垫的制作十分复杂,工序一道又一道。师:衲花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小结:好看的衲花鞋垫是用来垫在鞋子里,让我们穿着更舒服。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激起幼儿对衲鞋垫人的敬佩之情
师:这两只鞋垫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它们表达了衲鞋垫人想要表达不同情感,有的是思念家里人,
有的是希望穿的人吉祥如意.
(三)幼儿自主设计衲花鞋垫1、向幼儿介绍"宝宝鞋垫作坊”的工作内容师:我们要开一个“宝宝鞋垫作坊”,这儿有鞋垫形状的硬纸板、彩笔、泡泡泥,请你们都来设计-双鞋垫.想-想,你的鞋垫是送给谁的,想对他说什么?2.幼儿自主设计幼儿自主设计,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要求:鞋垫的色彩是否鲜艳内容是否丰富、左右是否对称。
结束部分:
1.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2.说说自己的鞋垫
小结:我们设计的衲花鞋垫那么好看,看来,我们的民间手工艺有传
人了。
欣赏类(一):青花瓷
1.了解青花瓷艺术,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2.能用不同图案和线条设计青花瓷花瓶。
3.初步了解青花瓷特点,感知不同点、线组合规律。
重点:初步了解青花瓷的艺术特点,感知青花瓷作品的独特魅力。
难点:能用不同图案和线条设计青花瓷花瓶,尝试用泡泡泥设计点、线造型。
1.教具:PPT。
2.学具:彩泥、白色花瓶纸板、彩笔。
我眼中的青花瓷,出示各种青花瓷造型PPT,幼儿欣赏
师:你们仔细观察一下,青花瓷是怎样的?
小结: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它是我们中国瓷器中的一大亮点。
基本部分:
(一)初步感知青花瓷艺术
1、观察青花瓷盘花纹和颜色的特点
师:你们再仔细的欣赏欣赏,青花瓷盘的颜色是怎样的?花纹呢?
师:原来青花瓷盘上面有许多好看的图案,颜色都是很单一的,一般
只用一种或同种色进行绘制。
2、介绍不同点、线、图案的组合形式和绘制方法。
(二)设计青花瓷花瓶
1.泡泡泥设计
(1)出示设计范例,幼儿分组讨论。
师:今天我们就要在花瓶上设计好看的花纹。
师:仔细的观察下,除了用同种色外,这些花纹是怎么设计的?
师:青花瓷盘上的花纹,是用同种色的彩泥搓成细长条,然后粘贴成
圆圈、花形等不同的形状制成的。
2.水彩笔设计
幼儿讨论不同点线设计方法和组合形式
师:我们还可以选择用水彩笔来设计青花瓷花瓶,先想一想要用要给自己的花瓶设计什么样的图案,想一想画不同的点、线方法,再来设计花瓶。
3.幼儿设计青花瓷盘
(1)提出设计花纹的要求。
师:请你找到喜欢的点和线以及图案,把彩泥搓成细长条和不同形状的造型在青花瓷盘上进行花纹的设计。
用水彩笔设计时注意颜色的选择,可以选择一种蓝色或者相近的蓝色来设计。
(2)幼儿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师:在搓彩泥时,一定要搓的细细长长哦。
师:除了圆形,花形,还可以设计出更好的花纹。
师:设计好后请你们把作品放到前面进行展示。
师:这个作品是你用了什么样的图案和线、点来设计的?
活动延伸:
亲子制作青花瓷纸盘
欣赏类(二):京剧脸谱
1.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对京剧脸谱感兴趣。
2.初步了解京剧脸谱的几种基本谱式和花纹。
3.能通过欣赏,寻找到脸谱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尝试自己设计脸谱。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京剧脸谱的几种基本谱式和花纹。
活动难点:尝试自己设计脸谱。
活动准备:课件,京剧脸谱若干。
一、活动导入
教师播放京剧片段,幼儿欣赏,并回答问题:
1.视频里的人在表演什么?
2.表演京剧时演员们是什么打扮?
一、幼儿了解脸谱的基本谱式。
1.教师出示课件:脸谱分类,幼儿观察。
2.提问:这些脸谱长什么样?
3.提问:你喜欢哪个脸谱?
4.分组请幼儿观察脸谱,并说一说自己组脸谱的共同点。
5.教师小结脸谱不同类型的特点。
二、幼儿感受脸谱不同色彩表达的不同含义。
1.出示课件,幼儿猜测每种颜色脸谱的含义。
2.师幼共同总结。
三、欣赏脸谱在生活中的各种设计。
1.幼儿欣赏脸谱在生活中的各种设计:你在生活中见过与脸谱有关的设计吗?
2.教师小结。
幼儿尝试设计属于自己的脸谱。
延伸部分
将各类脸谱图片投放入美工区,供幼儿欣赏创作。
欣赏类(三):中国建筑知多少
1.感受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2.初步了解传统建筑的结构与种类。
3.尝试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设计自己的房屋。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传统建筑的结构与种类。
活动难点:尝试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
活动准备:课件,传统建筑图片,视频。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古代小女孩找家,激发幼儿兴趣。
一、幼儿欣赏不同类型的古代建筑。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几种不同风格的古代建筑。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哪个建筑?为什么?
(1)立体构成建筑:故宫,大明宫。
(2)平面布置建筑:四合院,土楼
2.幼儿感受建筑特点:请幼儿分组用身体表现不同的建筑。
2.师幼总结建筑共同点。
二、幼儿了解古代建筑特点。
3.引入情景:帮小女孩设计房屋。
(1)出示课件,幼儿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木材结构,琉璃瓦,朱红彩绘,对称结构。
(2)出示课件:现代建筑,提问:现在的房子和古代的有什么不同?
(3)幼儿尝试将现代古代建筑结合。
(4)教师出示融合风格建筑。
三、幼儿自己设计房屋,教师指导。
延伸部分:
1.将古代建筑图片投放入美工区,供幼儿参考。
2.亲子活动:请家长带幼儿去西安著名的古代建筑参观。
欣赏类(四):中国山水画
1.欣赏中国山水的壮阔,乐于创作山水画。
2.了解山水画的创作材料及方法,感受中国山水画的飘逸之美。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出山水画。
活动重点:了解山水画的创作材料及方法,感受中国山水画的飘逸之美。
活动难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出山水画。
活动准备:课件,宣纸,墨汁,青绿色颜料。
创设情境:唐僧师徒过水墨山,山神想让他们帮忙捉住山上的妖怪,需要他们将这座山画在一张神奇的魔法纸上,只要画的像,妖怪就会被捉到画里,唐僧师徒不会画画,请小朋友帮助他们。
一、欣赏不同风格的山水画。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中国山水,了解山水画中常用的几种颜色(青,蓝,黑)。
2.幼儿猜测:山水画要使用什么工具来画(墨汁,宣纸,毛笔)
3.出示《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幼儿欣赏感受。
(1)引入情境:山神请大家欣赏成功抓住妖怪的山水画。
(2)出示山水画的实景3D图片,幼儿感受其色彩与线条的美感。
(3)介绍山水画的颜料及工具以及创作过程。
(4)出示山水画的介绍视频,幼儿完整欣赏。
二、幼儿学画山水画。
1.教师展示山水画创作过程。
2.幼儿自己创作,并交给山神爷爷。
欣赏评议幼儿画作,捉住妖怪。
教师将山水画投放至美工区,幼儿欣赏。
工艺类(一):剪窗花
1、对中国传统工艺品感兴趣,体验剪纸的乐趣。
2、掌握剪窗花的方法和步骤。
3、能用不同的手法剪出窗花,大胆创作。
活动重点:
了解剪纸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活动难点:
能用多种手法大胆创作,进行剪纸活动。
活动准备:
ll窗花图、ppt、方形彩纸、剪刀、笔
开始环节
实物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出示各式各样的窗花,进入活动。
基本环节
1、欣赏窗花,了解窗花的类型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分别有哪些窗花?
2、出示窗花的图片,引导幼儿感受窗花的图案美、对称美
——你发现窗花有什么特征呢?
——你最喜欢哪一个窗花,为什么?
3、教师示范剪窗花,鼓励幼儿认真观看,初步知晓剪窗花的步骤
——你们觉得窗花的花纹是怎么剪出来的?
小结:不同的折叠方法和剪法,剪出来的花纹和花瓣都不一样。
4、幼儿进行自由创作,进行剪纸
(1)幼儿自行折纸
(2)在折纸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3)沿着图案剪下来。
5、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
(1)提醒幼儿折叠时边要对齐。
(2)指导幼儿按照画在纸上的线条来剪。
(3)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结束环节
师幼共同欣赏评议。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提供纸、剪刀、笔;提供剪纸步骤示意图,幼儿根据示意图剪纸,鼓励幼儿剪出各种各样的剪纸。
工艺类(二):剪纸—四角折
1.感受剪纸作品的艺术之美及其艺术特点,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
2.初步掌握四角折的方法进行剪纸,尝试自己设计剪纸图案并练习剪纸。
3.了解什么是四角折,进一步了解剪纸的制作过程和基本特点。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什么是四角折,尝试自己设计剪纸图案并练习剪纸。
活动难点:能较为熟练的使用剪刀,尝试自己设计剪纸图案并沿图案轮廓进行剪纸。
各种用四角折方法设计的剪纸作品、儿童剪刀、红纸若干(正方形)、PPT。
出示一张正方形红纸,首先请幼儿观察值得特点(形状、颜色等),接着请幼儿进行联想,这样的纸可以干什么,引出剪纸。
一、初步感受四角折剪纸
1、出示用四角折折法剪出来的剪纸,让幼儿观察剪纸特点,并根据纸上面的折痕猜测是如何剪出来的。
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用这张纸变出了什么呢(出示剪纸)
②谁能告诉老师要想剪出这样漂亮的剪纸图案,除了会用到刚刚的纸,还有什么呢?
③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老师的这幅剪纸上面有什么呢?
④除了小朋友们说的我们再仔细看一看还有什么(教师用手指出折痕印记)
2、展示四角折折法,师幼共同观察梳理四角折纸剪纸基本步骤。
①我们发现除了镂空花纹上面还有很多折痕,我们一起顺着折痕折一折,看一看是用什么方法折成的
②刚刚你们看到是怎么折的了吗?我们一起拿一张纸试一试,看看到底对不对呢?
二、幼儿进行折纸
1、请一名幼儿上台演示四角折折纸方法,教师用语言梳理折纸步骤。
2、幼儿按照折叠步骤进行折纸
教师用语言同步指导,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一起回忆折叠的基本步骤,并引导幼儿说出折纸过程中纸张的形状变化。
三、幼儿设计剪纸图案并进行剪纸练习
1、教师PPT展示剪不同角、边所形成的剪纸效果。
2、请幼儿自己设计剪纸图案。
3、幼儿进行剪纸练习。
工艺类(三):扎染—染布师
1、欣赏扎染作品,体验扎染的乐趣。
2、了解染布的基本方法。
3、尝试操作扎染、大胆创作扎染作品。
了解扎染的过程。
ll扎染画、毛线、夹子、皮筋、布、一次性手套、染料
复习扎结的不同方法,进入活动。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扎结方法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扎结创作。
2、教师示范,幼儿观看操作步骤,学习扎染方法。
——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操作的?
3、幼儿进行扎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注意将布浸入到染料里
(2)注意染好后不要触碰
4、等待扎染作品晾干,拆开所用材料。
1、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工艺类(四):扎染—扎结师
1、欣赏扎染艺术,体验扎染的乐趣。
2、学习不同的扎结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练习扎结的方法。
了解扎染中扎结的方法。
在活动中练习扎结技巧。
ll扎染画、毛线、夹子、皮筋、布
认识材料,引发猜想
——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块布你们觉得怎么样?
——猜猜这么漂亮的花纹是怎么来的?
2、播放视频,发现扎染工具
——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现在你们觉得这些花纹是怎么来的?
3、观察感受扎染画
——那用橡皮筋是怎么扎的?
——怎样才能扎出不同的花纹?
4、体验扎皮筋的捆绑方式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扎一扎。
5、体验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扎结
——那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捆绑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你们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