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管理伊始,济南市儿童福利院计划实施两班倒的作息制度,一班在院内全天候坚守,一班在院外待岗准备。但由于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第一班人员在院内连续工作了近30天,依然不能回家。
福利院的女同志多、家庭依赖程度比较高。“亲亲妈妈”韩会芳最惦记的是她的大孙子,“亲亲妈妈”张吉兰的遗憾是儿子当兵回家探亲,自己却没法回去给儿子做顿饭,社工段良霞想念每天在家门口等她回家的一岁半女儿……疫情面前,济南“儿福人”放下家人,选择和院内380余名孤弃儿童在一起,她们共同的心声是:“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
特教老师董媛媛,是济南市儿童福利院10多个重症重残孤弃儿童的“妈妈”。可在家中,她也是两个女儿的妈妈。此轮疫情中,她被封闭在福利院内,而她的丈夫在北京工作,两个女儿只能跟着爷爷奶奶。
“起初大女儿还没有开始上网课,只需要爷爷奶奶接送。开启线上授课后,爷爷奶奶就帮不上忙了。”董媛媛说,女儿做完作业后,只能拍照传给她,然后由她上传到家长群。“大女儿今年小升初,这个时候如果妈妈在身边就好了。”但这只是董媛媛在工作间隙的瞬间想法,在院里她想得最多、忙得最多的还是自己所照护的孤弃儿童。
在济南市儿童福利院,这样的职工还有很多。她们被家庭需要着,但“集结号”吹响时,她们依然勇毅前行。说起这支团队,福利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曹慧子有感激、有歉疚。她说:“正是因为她们的无私奉献,福利院才有了团结敬业的‘亲亲妈妈’团队。”
一天三次督查,院内院外都要管
福利院是孤弃儿童集中生活的场所,安全防范尤为重要。实施全封闭管理以来,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严格落实各级民政部门的指示精神,实行主要领导分包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和调度,每天晨检、早会、晚视频联席会议,三次督查督促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分析单位存在的风险点,细化分工,保证工作安全高效运转。
福利院还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开展突发情况演练;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和物资无接触接收、规范消毒;实行儿童分区域隔离居住,建立儿童就医绿色通道;特教老师、专职社工同步跟进,送教上门、做好心理疏导。
“严、实、细、快”,福利院内,筑起疫情防控的重重屏障;福利院外,寄养在社会家庭的孩子同样让人牵挂。
对于在院外就学的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将他们安置在院外,由社工24小时全天候陪伴,协助开展线上学习,为他们辅导课业。
解决后顾之忧,凝聚“战”疫力量
在此期间,福利院领导走访部分在院封闭职工家庭,送上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在院内领导与职工深入谈心谈话,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和家庭困难,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在心理上给予鼓励。
同时,福利院积极与有困难的职工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及社区联系,由社区人员帮助在院职工家庭,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对家在农村的,联系所在村“两委”,由村“两委”协调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
有了“云陪伴”“云辅导”,在福利院封闭工作的职工终于放下了心。
上下同心者胜,众志成城者赢。济南“儿福人”携手同向,以爱聚力,共克时艰,为孤弃儿童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