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由综合办党支部带我们走进,传统廉洁文化载体之贾谊故居,了解贾谊背后的廉洁故事。
地标简介:
贾谊故居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解放西路与太平街口交会处),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贾谊故居共三进,其中贾太傅祠里供奉着贾谊铜像及其著作。贾太傅祠中匾额题“治安堂”三字。祠左配建“清香别墅”,内有佩秋亭、怀忠书屋、大观楼等建筑,自成体系。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大部分地基售与商人营建店屋。1938年毁于“文夕大火”,今仅存堂屋一间。建筑面积56平方米,坐东向西,砖木结构,小青瓦硬山顶,室内设龛,额题“太傅殿”。该地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物名片: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三十三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延伸阅读:
在长沙,贾谊撰《吊屈原赋》《鵩鸟赋》,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故后人称其为“贾长沙”,故宅被誉为长沙最古的古迹。贾谊后又任汉文帝爱子梁怀王太傅,撰《治安策》,他提出的治国方法2000多年来一直被封建皇帝奉为经典,他制定的削藩政策,被汉武帝采纳后,彻底解除了困扰中央集权的诸侯王割据的威胁。贾谊的建议损害了很多权贵的利益,汉文帝要封他做公卿时,遭受了很多元老大臣的反对和阻拦,最后又被人进谗言诬陷,失宠于汉文帝,被贬到长沙做了长沙王太傅。虽然被贬长沙,但贾谊为官正直,他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作为官德标准,得到广泛的认同。
龙雪敏:
贾谊有关“辞利刻谦”的思想主张,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作为党员干部要在内外兼修上下功夫。外在方面,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崇廉拒腐、克勤克俭、立身行己;内在方面,要补钙壮骨,固根铸魂,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在腐败诱惑面前打好思想‘预防针’。同时结合本职工作,要“公而忘私”做好院离退休老同志工作,将院党委的关心关怀传递至每位老同志,持续增强我院退休人员的幸福感。
欧鹏: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是一种一心为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做到清正廉洁,永葆纯洁的政治本色,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作为办公室一员,我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任何时候都要怀着公正义气,不忘初心,坚守信念,保持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胡婷:
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启示我们要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我将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单位转型相结合,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守住初心、扛牢使命,锻造廉洁奉公优良作风。立足院宣传工作者本职岗位,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肩负起宣传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单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游儒意: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从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立足本职工作,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爱岗敬业的三院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