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测解决方案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舆情监测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行业信息化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中科点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点击)由林博士联合中科院多位搜索引擎领域的专家、社科院博士以及资深媒体从业人员,共同组建而成。林博士早期曾就职于Google和AOL,是Google和AOL搜索引擎的核心算法工程师。

中科点击公司所开发的软件产品统称为“军犬软件”(英文名:ADSoft,军犬软件为公司的注册商标)。中科点击专注于网络舆情行业,研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提供网络舆情解决方案,所研发的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也是目前唯一能全面监测藏、维、彝、蒙十余种少数民族语言的软件系统。

“大数据”一词已无处不在,然而大数据究竟是什么?

在一切皆可量化的今天,人和物的所有轨迹都可以被记录下来。这些数据既有结构化数据,又有文本、音频、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一国所拥有数据的规模及运用数据的能力,将成为未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大数据时代,整个社会的话语主导权呈现多元化和扁平化趋势。与之相伴的,就是社会事件的多方位、多维度表达,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国时有发生,其中一些问题的产生就是政府的舆情研判能力不足,耽误了最佳处置时机。因此,政府需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通过大数据技术促使政府部门与新型社交网络数据资源融合,对网民的行为特征进行感知和精确分析,进而实现对热点问题的预判和快速响应,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公众满意度,进而用正面的声音和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和舆情阵地,回应网民关切,主动有效进行精准化舆论引导。

关键词:智能检测与分析;网络舆情;数据挖掘

TheDesignoftheDetectionandAnalysisofPublicOpinionIntelligentNetworkSystem

YANGQiu-ping

(Dongg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NetworkInformationCenter,Dongguan523808,China)

Abstract:Wepaymoreandmoreattentiontonetworkpublicsentiment.Especially,thegovernmentconcernsthenetpostandnetnewsofemergenciesandimportantevents.Then,thespecialsystemsforanalysisnetworkpublicsentimentexist.Firstly,thisarticleanalysisthesystemsofnetworkpublicsentiment,andthenfindsouttheirshortagesandstudythecorrelativetechniques.Atlast,thisarticleintroducesanewwaytobuildanetworkpublicsentimentdetectingandanalysissystem.

Keywords:intelligentdetectingandanalysis;networkpublicsentiment;datamining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对国家政策的讨论,还是针对国内或国际的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产生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

1系统价值

1.1社会效益分析

网络舆情智能监测与分析系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统计分析,并以此作为网络舆情监测的管理的依据。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向决策者提供客观、准确的舆情信息,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2)系统向决策者提供系统的、高效的、综合的、全面的舆情信息,便于决策者全面的、正确的把握所需的信息,提高决策效率,启迪决策思维

3)系统能提供各种舆情的趋势分析信息给决策者

1.2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由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各种舆情的不断涌现,好的、坏的都有。政府部门、大型机构、社会企业等都希望能尽早识别不良倾向的、带有煽动或甚至含有社会危害的言论,或者是获取政策落实、制度实施效果等信息。这些需要揭示了系统建设在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同类系统现状

基于目前的网络现状,为数不多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基本上是采用关键词搜索进行舆情信息检测,由于关键词搜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都不高,因此网络舆情监测的效果不够理想,更是无法自动发现新的舆情点。

部分网络舆情检测系统只是在企业内部使用,无法适用于政府部门等大型机构,部分系统采用的算法效率低,不能快速对数据进行处理,因而无法满足超大网络环境下的舆情检测与分析,无法做到自学习成长,没有类似知识库的自动累积处理功能,必须人工协助处理。基于此种情况,提出创建《网络舆情智能检测与分析系统》项目来解决这些问题。

3网络舆情智能检测与分析系统简介

该系统核心部分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前端信息展现几个部分。实现从网页获取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提炼、分析总结,最终形成决策信息并存入数据库中,提供灵活的前端查询机制,把信息传递给决策人员。

网络舆情智能检测与分析系统实现以下目标:1)对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2)实现倾向性分析。3)实现对舆情主题的跟踪。4)自动形成舆情摘要。5)形成趋势分析报告。6)自动识别突发事件及发展趋势。7)对敏感内容实现预警。8)提供舆情分析统计报告提供决策支持。

4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4.1网络舆情行为模式识别技术

4.2自动分类和聚类技术[1]

根据舆情分析的特点,本系统基于统计的自动分类技术,利用向量空间模型来表示舆情分析的文档。对舆情文档特征进行抽取和加权、机器学习。在处理过程中,考虑到不同位置出现的语词的价值不同而给定不同的加权系数。机器学习的方法主要有支撑向量机、最近K邻居方法和贝叶斯算法[2]等,可以根据舆情文档的特点而选择相应的方法。

舆情文档自动聚类的关键步骤有文档表示、相似度计算、聚类和给出聚类标识等。常用的聚类方法有单遍聚类法、逆中心距聚类法、密度测试法、图聚类法等。在网络舆情分析中,根据舆情分析的目的,选择那些最具有区分性的特征,而不是大多数文档都具有的特征来实现自动聚类。

在本系统解决方案中采取了自动归类和自动聚类相结合的方式,先进行自动归类,再在各类别之下进行自动聚类。

4.3内容分析技术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各种内容分析技术也逐渐成熟,为网络舆情的深度挖掘分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5系统实现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建立了若干知识库,利用垂直搜索、知识发现、自动分词和抽词、自动分类和聚类、内容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海量网络信息进行监测、网络舆情的自动发现和分析。该系统建设的核心是要收集围绕主题的、足够量的数据,并经过整理形成规范数据再进行挖掘,输出有用的决策信息,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系统涉及五个主要方面:

5.1数据收集处理

进行网络舆情分析的前提是获取基于某个主题的、数量足够多的、完整的网络数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系统建设时考虑通过建立数据收集规则来达到此目的。在数据收集规则时主要考虑要收集的主题、要搜索的范围、更新频度、收集要到达的数据量等。

在规则制定后,信息收集组件利用类似“网络爬虫”的技术,按照已经设置的收集规则,到网络上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后按照主题归于相应的数据库中,以便下一步的数据处理。

5.2信息处理模块

5.2.1对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5.2.2实现对敏感舆情的报警

5.2.3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处理

为了对数据进行挖掘,系统内置的多种数据挖掘算法,实现自动对信息进行分类、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针对中文信息的处理与分析,系统中的自动分词组件采用词典和规则为基础,综合利用了基于概率分析的语言模型方法,使分词的准确性达到99%以上。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词频、词性、位置信息,实现准确的自动关键词与自动摘要。利用网络舆情模式识别技术可以自动发现新的网络舆情模式,便于用户尽早布防。

为解决自动分类的难题,系统内置自动分类组件通过对训练库的学习,获取每个分类的属性特征模型,然后使用这一分类体系对未知分类情况的数据进行分类。聚类组件将结构化的数据集合中的数据根据需要统计的主题划分不同的子集,自动学习形成新的分类,满足自动扩展分类的需要。

做到上面的内容还只是实现了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另外提供对新的知识的自动发现。利用自动分类与聚类等技术基础,对知识进行挖掘并汇总分析,能实现对新的网络舆情的发现及获取发展趋势。同时把结果合并到系统已有的知识库,达到不断扩展知识库的要求。

5.3海量数据的存储

网络舆情数据量是海量的,如何提高查询的反馈速度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系统通过建立全文索引技术,对存储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建立合理的索引,使数据查询输出时提高输出速度及准确性,特别是针对重要的关键字进行检索时能大大的提高查询速度。

除了全文索引,数据管理系统的选择是另外一个重点。考察目前已经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发现Oracle是最合适的。所以本系统就采用Oracle作为数据存储的数据库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其提供的多维查询技术,实现Olap的查询要求。

5.4数据快速,准确的展现

有了海量的、有用的信息,如何把这些数据展现给用户?在本系统主要考虑对关键字的查询输出、舆情新关键字挖掘查询、舆情报告的输出、报警信息的查询、各种统计报表的输出。

针对输出的内容,系统内置了部分统计报表,这些报表是基于网络舆情分析专家在舆情检测与分析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设计,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要。为了满足个性化的查询输出,同时系统支持用户自定义适合自己的统计报表。

5.5通过系统管理功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6小结

该文先介绍了目前网络现状、同时就同类分析产品的不足进行了描述。另外着重从《网络舆情智能检测与分析系统》的两个重点部分进行描述,从最核心的技术与模块组成来阐述系统是如何实现的。

参考文献:

[1]HanJ,KamberM.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MorganKaufmann,2000.

二、信息时代质量安全“快监管”模式框架

三、运行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

为进一步规范开展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工作,加强对政府信息及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改革后,及时调整充实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并安排专人具体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落实等工作。将政务公开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时,在局领导班子会议及委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局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多次强调和部署。

二、加强新《条例》学习,提高政务公开认识

三、健全公开制度,保障政务公开落实到位

四、信息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及时主动公开信息。全面系统梳理了现有的政务公开信息,将政策法规、工作动态、通知公告、领导简介等应该主动公开的信息全部纳入公开范围。及时进行信息公开,经保密审核程序后,能够按照时限及时进行信息公开。2020年主动公开信息138条;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保障了群众的知晓权和监督权。

(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五、公开载体建设情况

刘晓峰:把Polar码写入5G标准

刘晓峰2009年加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负责3GPP国际标准化推进工作,研究5GNR(新空口)的研究及标准化,重点推进5GNR编码、URLLC设计、帧结构及Numerology、灵活双工设计等技术。

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的编码与调制技术,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我国主推极化码成为5G短码编码标准更是把5G研发再次推向了舆论。

刘晓峰作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负责中国主推的Polar码国际标准化工作。他对Polar、LDPC、Turbo及TBCC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比较,把中国主推的Polar码成功写入3GPP国际标准,对全面推进中国主推5G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5G标准化方面,刘晓峰还主推中国5G国际标准化三驾马车,明确了5G中国国际标准化主推的关键技术,并与国际上达成明确共识。在三驾马车框架下,国内企业对5G关键技术进行了分工与合作,为中国引领5G国际标准化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贡献

作为3GPP国际标准化推进组的重要成员,负责Polar码国际标准化工作把中国主推的Polar码成功写入3GPP国际标准,全面推进中国主推5G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化。

张光辉:推动NB-IoT国际标准化

2016年,张光辉牵头三载波聚合和TDD/FDD载波聚合等4G+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立项,引领4G/4G+技术发展,主导中国电信4G+技术方案和规模落地;主导中国电信频率研究和4G+频率申请,使中国电信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频率使用4G的运营商。

为中国电信打造国内首个低频4G网络和摆脱CDMA产业奠定技术基础;主导中国电信频率研究和4G+频率申请,使中国电信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频率使用4G的运营商;牵头NB-IoT3GPP国际立项,在国内首个完成面向物联网应用的Cat1技术试验和商用。

胡云:让物联网落地

胡云作为中国联通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带头人,完成中国联通物联网技术演进发展战略及规划,《中国联通蜂窝物联网技术白皮书》;负责中国联通物联网专项规划,指导全国物联网业务发展及网络建设。针对窄带物联网业务(NB-IoT),代领团队从技术标准推动、产品研发、业务培育、应用落地,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和推动;率先实现了上海迪士尼NB-CIoT的试商用,加快标准化的进程;在广州完成国内首个基于标准化的NB-IoT端到端业务的打通,并推进到8个城市业务试点;在福州完成全国首个NB-IoT商用局的开通。

完成中国联通物联网技术演进发展战略及规划,《中国联通蜂窝物联网技术白皮书》,推动NB-IoT全国多地商用。

唐洪玉:让云更安全

唐洪玉在网络信息安全行业深耕15年,在信息通信安全环境、技术、趋势的不断变革中,提出网络安全领域两大专利,其提出的“云计算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框架”被广泛引用,成为安全领域的事实标准。

身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总工会专家、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理事以及CISSP、PMP、系统分析师,唐洪玉专门负责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安全产品研发及运营。

2016年,他带领核心团队研发中国电信安全帮产品,并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自助、专业、快捷、智能的SaaS云安全服务,涵盖云安全、安全大数据、SDS软件定义安全、威胁情报、态势感知等重要功能,旨在解决企业面临的安全厂商多、安全产品繁、安全投资大、安全人才缺等四大问题,被称为安全领域的“一匹黑马”。

2016年,安全帮产品已为100家企业用户提供自助、专业、快捷、智能的SaaS云安全服务。

特别是其自主研发的SDS调度管理平台,实现了安全设备的云化部署和管理,以及安全能力的封装和业务编排,极大提升了云安全服务效率,为企业解决关键安全问题的同时,实现服务成本降低50%。

2016年,他带领团队研究并了《2016年上半年中国网站安全报告》,对2016年上半年网站漏洞、威胁情报、攻击安全、安全事件、安全热点问题、安全管理现状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网站安全运营管理建议,对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权威的数据参考和实践指导,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态势日益复杂和严峻的今天,唐洪玉带领团队把信息安全技术的自主创新落到实处,用新的思维和技术不断改造安全手段,创新安全人才培养,成为信息安全的“守门人”。

2016年,带领团队开发中国电信安全帮产品并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自助、专业、快捷、智能的SaaS云安全服务,解决企业关键安全问题。

胡森标:突破NFV转发性能

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胡森标一直与中国的通信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同步。聚焦柔性网络、SDN和NFV、云计算等多方面的技术和公司产品布局,胡森标多年来奋战在信息通信科技研发一线。

在CT与IT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从2010年起,胡森标积极推进云、SDN/NFV的产业化工作,建立起具有丰富CT和IT经验的产品和开发团队,确立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SDN和NFV的技术体系,并推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2016年,他带领团队以云网融合的理念打造了优秀的云计算产品平台,平台基础上开发赛特斯智慧云产品并获得江苏省优秀软件产品奖提名。

在科技创新方面,结合流媒体技术、SDN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创造性地完成了云计算架构下的流媒体业务保障方案,并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奖。

2016年,胡森标带领团队攻关,开发出令业界瞩目的NFV数据转发性能上的重大突破,实现了纯虚拟化平台BRAS设备单CPU120G转发性能突破瓶颈。

胡森标以积极的态度推动公司产品研发定位,以开放的态度和积极的实践来促进构建一个健康良性的生态,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作为国内SDN/NFV的先行者,带领团队以云网融合的理念打造了优秀的云计算产品平台。2016年,在技术上带领团队攻关,开发出令业界瞩目的NFV数据转发性能上的重大突破,实现了纯虚拟化平台BRAS设备单CPU120G转发性能突破瓶颈。

王瑞春:让国产光纤升级

在浙江大学学习材料学出身的王瑞春,是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元老之一。

担任研发中心总经理多年,负责整个长飞公司光纤与预制棒等新产品、新工艺与新技术平_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

作为项目带头人,王瑞春带领长飞完成了低水峰光纤的大规模生产工艺的研发,并获得成功。

目前低水峰光纤是长飞公司的主导光纤产品,为长飞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开发的G654及G657类型的光纤,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2014年来所完成的VAD工艺平台以及正在开发的OVD预制棒平台,实现了高效的预制棒制备技术,解决了光纤行业的瓶颈,其中VAD工艺平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经达到了规模生产的能力并在潜江基地投入生产。

在国产光纤厂商从技术追赶到逐渐获得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期发展道路上,王瑞春带领长飞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作为项目带头人,完成低水峰光纤的大规模生产工艺的研发并发展成为主导光纤产品。其开发的G654及G657类型的光纤,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优化。

刘敏:变现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信息技术正与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大数据逐渐对生产、消费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他还联合国内多所高等院校教师和央企技术专家,筹备出版大数据统筹、数据治理以及数据资产评估的一系列丛书。

值得一提的是,刘导的《基于定向搜索技术的大数据应用产品和服务》项目已获得北京市科委重点扶植项目。

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大数据基础支撑平台-IdataThinker大数据平台,并在其上建立了按照行业分类的经济运行的算法库和模型库,利用此平台公司承接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国有企业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等国家部委、银行和数个大型企业的项目。

肖力:定义云安全

2005年加入阿里巴巴的肖力,是阿里巴巴第一位安全工程师,如今已经成为阿里云云计算安全事业部资深总监。从2009年阿里云成立的第一天起,肖力加入阿里云计算公司,组建与管理集团的首批安全技术团队,构建集团最初的安全体系。

领导阿里云安全团队,专注于战略方向、人才管理和行业投资,定义云计算时代的安全本质。

传统IDC要求用户对所有安全问题负责。肖力认为,到了云上,安全迎来责任共担的新时代,安全问题变成厂商与用户共同解决。在云环境下,云的服务提供商拥有更强壮的基础设施的安全,以及更强大的安全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应急响应能力。

肖力带领安全团队帮助用户处理每天访问量超过2亿次的密码暴力破解和攻击,每天帮助用户防御2000次的DDoS的攻击。2016年上半年,累计帮助用户修复了47万高危漏洞。

“更好地帮助用户在云上解决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多年来,肖力带领阿里云安全团队坚守初衷。

领导阿里云安全团队,引领阿里巴巴、淘宝等整个安全防御体系的建设以及安全技术团队的组建和管理。

王龙村:创新行业物联网

王龙村2000年加入脉科技,作为国脉科技的技术领军人物,本年度带领团队共同完成公司从运营商的通信服务商到ICT综合集成商的角色转变。

从单一的服务厂商,发展成为与ICT领域众多厂商形成战略合作,从依托运营商,发展成为拥有自己的行业(区域)合作伙伴,在交通、教育、医疗、公安领域形成完整的ICT解决方案,特别是ICT技术在车联网及医联网中的应用。

作为国脉科技的技术领军人物,带领团队共同完成公司从运营商的通信服务商到ICT综合集成商的角色转变。研究重点是传统产业的ICT化,在交通、教育、医疗、公安领域形成完整的ICT解决方案,特别是ICT技术在车联网及医联网中的应用。

刘锦潮:首创激光跟踪仪

刘锦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率先开展激光跟踪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持有激光测量系统的多项专利,是世界公认的激光跟踪干涉技术之父。

在自主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刘锦潮于1987年创建爱佩仪公司,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威尔城。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生产六维激光跟踪仪和六维激光干涉仪的厂家,并推出了国际上第一台商业化激光跟踪仪。

在刘锦潮的带领下,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机械制造领域精密测量仪器和高性能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及世界各国的先进制造领域,并在坐标测量和机床性能测试的高精度标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爱佩仪激光干涉仪已经连续三年获得美国年度25种最新产品奖、年度新产品最重要技术奖和商业技术奖。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使其在国际精密测量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作为国产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软件龙头企业,超图软件抓住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进行北斗导航核心技术创新,在众多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中实现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支持。目前,超图软件在导航领域拥有导航终端技术和服务器端技术两大技术体系,自主开发了导航应用软件开放平台与超图移动GIS开发平台等核心产品。超图导航与位置云服务已涵盖北斗导航应用、应急减灾应用、车辆监控应用、车辆联网应用、野外测绘调查、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等众多领域。

超图软件副总裁王康弘对本刊记者表示,在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应用框架中,地理信息服务处于资源和应用结合的核心位置,因而,地理信息服务在北斗产业化进程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顺理成章

《新经济导刊》:超图软件为何能在“首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荣膺“2012行业最具价值品牌奖”?

王康弘:这次年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行业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原来叫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简称GPS协会,而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的商用名称,所以这是新名称下的“首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同时也举办了“首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展”。

二是突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产业化应用。本届年会首次评选“最具价值品牌”奖项,要从北斗产业链条中甄选品牌企业,既要有终端企业,也要有软件企业。超图自主研发的GIS平台软件完全可以支持北斗系统,符合国家确立的卫星导航自主创新的宗旨,而且超图在GIS软件研发方面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国家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用户对此相当认可。在国内GIS平台软件的市场份额上,超图在国产软件中排名第一,所以超图软件当选“2012行业最具价值品牌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北斗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游的软硬件支撑、下游的应用终端。超图软件处于北斗产业链的中游,既提供基础平台软件,也提供软件应用服务。

国家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非常重视,通过产业化示范项目,可以加快导航定位技术和产品的推广,从而刺激更大的市场需求,做大做强北斗产业。支持北斗与支持GPS,在标准上差异不大。从软件角度来说,既能支持GPS,也能支持北斗。我们参与的项目有北斗服务示范系统、应用示范系统,比如民政部的北斗减灾应用,交通部的北斗交通示范应用。通过示范项目对技术流程进行验证、完善和测试。基于北斗导航,超图已经研发了北斗车载导航系统、北斗终端导航系统、基于TD的移动指挥信息系统。

云端服务

《新经济导刊》:超图导航与位置云服务有哪些技术创新?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超图导航与位置云服务具有成熟的GIS和导航平台、一站式解决方案、开放的商业模式三大优势。超图专门开发了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把传统的应用通过在线方式部署到云服务平台上面,行业应用包括物流分单、车辆位置监控、应急救援等,个人应用包括车载导航、步行导航、移动互联网应用,为用户迈入云GIS时代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选择。在三维导航方面,超图推出了二三维一体化平台,可以做导航定位和TSP的服务后台。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低价格的移动终端设备逐渐应用到多个行业领域;与此同时,对专业测绘或数据采集类软件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超图软件开发了多项移动GIS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大众的导航解决方案“智行通”、位置服务平台LBS,以及面向专业人群的水利专业野外调查软件、专业野外数据采集软件、国土资源调查软件等解决方案。

王康弘:地图汇是超图软件今年新开发的在线产品,8月份首次对外公布,是运用云服务把制图在线化、碎片化、简单化。它与市场上流行的互联网地图还是有区别的,互联网地图比较简单,主要是导航与定位的查询,但地图汇旨在一键式制作专业地图应用,无需专家知识与编程经验,让数据内容在地理空间上展示,从而辅助业务决策,打造企业或个人专属地图应用,并能实现在线交互式应用。

地图汇的目标用户分为两块:用来做商业分析的企业机构和个人用户。现在是免费试用,将来肯定会收取服务费。天涯舆情地图专题就是运用我们的地图汇来进行舆情的监测,目前我们免费为它提供服务,现在只提供到省一级,将来提供到市县一级,就要向它收费了。此外,地图汇还要推出面向第三方应用的API,可以在应用中直接调用地图汇的空间数据和制图能力,未来还可在移动设备上使用地图汇。

模式创新

《新经济导刊》: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对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影响很大,超图将采取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从销售套装软件到在线服务,这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用户是我们最先拓展的市场,这里面已经有付费用户了。比如,物流企业宅急送使用我们的地理分单在线服务,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分单效率和准确性。海尔的客户服务系统也是超图提供的。此外,超图还提供基础地图和基础软件能力的在线服务。明年我们要加大在线应用服务的市场推广力度,使其成为超图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

超图的商业模式是开放的,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可以让客户再去做定制和开发,按照工具和技术的方式进行提供,线上线下都遵循这样的宗旨,这是超图同业内企业不一样的地方。目前,超图在导航领域共拥有操作系统定制、设备方案商、SP运营商、第三方模块集成、地图提供商、通信运营商等六大类数十家合作伙伴。

虽然传统的商业模式更稳定,但云服务的商业模式必须敢于和善于探索。有些东西只是为了吸引眼球,不可能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为了赚钱。今后不能只给客户提供套装软件,而且要有后台资源作为支撑。超图创建云服务平台正是为了给客户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把超图不断创新的在线资源集成进去,为客户搭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体系。

关键词: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前言

基金资助是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重要方式之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哲学、人文、社科研究最高级别的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对研究者研究水平的体现。对于研究者来说,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研究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体现了学科的学术价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研项目从提出到确定的全过程都要经过广泛、深入研究论证,体现了学科领域内研究的发展前沿以及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1]。分析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的主题词与关键词可以获知学科研究的轨迹、现状及发展趋势。

2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立项统计结果分析

近三年来(2011~2013),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目整体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稳中增长,2011年立项96项,2012年立项114项,2013年立项130项(见表1)。总体来讲,虽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量有一定的增长,但就总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来说,图情文类占国家社科基金比大体维持不变,保持在3.3%至3.7%之间,这也是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在整个国家社会科学中学术地位的体现。

3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基金项目的关键词分析

2011至2013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关键词可分为数字图书馆、网络舆情、公共图书馆、古典文献、知识组织与管理、知识援助与保障、档案与出版、文献计量与评价、资源建设、企业与政府服务、用户行为、泛在网络与社区、法律政策、大数据、图书馆服务新模式、理论研究、技术与标准等17个研究方向(见表2)。

4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热点研究分布及趋势分析

2011年至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项目的研究方向体现了三个重要特点,其一是日益重现学科知识在数字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所作的变化与应对。这在图书馆学方面体现在资源建设、服务模式、用户行为、知识组织与构建、文献计量等研究方面;在文献学方面体现为对数字化文献的建设与服务研究。其二是学科的发展更注重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把学科建设与公众权利相结合,建立文化保障与援助机制,使学科建设融入民权与民生的内涵。其三是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日益增强。

4.1泛在数字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发展

在古典文献学研究方面,体现为:其一是整理古典文献具体史料。如对敦煌文献、羌学论著总目提要、西夏遗民文献整理、江南进士、藏书研究、彝文古籍、《王文公文集》、《入菩萨行论》、《藏文大藏经目录》、《舶载书目》、《苯教大藏经·丹珠尔》、徽州藏书、蒙文碑刻、明清官藏、河洛地区名人家谱等具体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其二是探讨古典文献的理论。如对中国文献辨伪学、古籍公文、纸背文书、中国方志、引得丛刊、分类法与元数据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三是研究古典文献数字化。对古典文献数字化的研究常常与整理古典文献具体史料有机结合在一起。古典文献研究学方法中,大都采取了收集与整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一些地方史料、专题史料的收集与整理需要采取更加规范与系统的方法,确保史料的全面而又细化。另外,在古典文献研究学方法中,把现代技术与古籍保护、整理相结合,通过对史料的数字化、学科化,使得古典文献研究更具有现代特征。

在档案与出版方面,表现在数字环境与泛在服务的多个主题,如档案的长期保存、数字档案信息、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数字档案安全、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档案开放利用、档案价值、重大自然灾害防治档案、重大事件档案、国家档案馆安全保障、口述历史档案、档案社会化服务、私人档案、档案社会记忆机制、档案的认知转型、档案社会化绩效评价等方面。同时也包括具体的专题性史料档案,如黄河流域岩画文化遗产档案、云南水资料档案、瑶族档案文化、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代婚姻档案、“保钓运动”档案、西部散存民族档案、民国档案、政府商事登记档案、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研究方法上,档案与出版学主要采取了现代技术与学科相融合的方法,同时注重专题研究与社会服务。

4.2注重社会价值,融入民权民生内涵

网络媒体以其无可比拟的公开性、透明性快捷性、广泛性,使得每个网民都成为一个信息点。网络舆情已成为民意凸显地带,在基层群众与各级党和政府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需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网上舆情的引导工作,以服务为中心,唱响主旋律。网络舆情治理同样也是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泛信息环境与信息异化的条件下,注重正能量的引导,建立动态监测、危险辨识、舆情波动与扩散机制,加强动态监管力度,采取日志挖掘、综合研判技术、WEB挖掘、语义化、云计算等情报学方法分析网络舆情,构建有限实名网络,注重个人微博的正常反馈,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与反恐维稳的长效机制。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4.3学科之间的融合日益加强

5结语

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文献课题作为国家规划的学科发展路径的学术性表达,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变迁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当代中国的图书情报学术生产格局。国家社科基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资助项目,是我国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研究项目的主体,无论从项目数量,还是完成质量来看,都发挥着学科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主导作用。通过对图书情报学立项课题的统计分析,可把握本学科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构成一个对我国图书情报学发展进行考察的独特视角[3]。

[1]张秀华,靳茜.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看图书情报知识生产[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17-22.

[2]丁子涵,王芹,蒋卫荣.引文分析看档案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融合[J].档案学通讯,2012,(2):25-29.

这个案例说明,看似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情有时候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能够轻松及时地找出这一联系,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沃尔玛“啤酒和尿片”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摆脱“数据枷锁”

著名物理学家巴拉巴西曾说过,“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也是一个数据无处不在的时代,数据科学让我们越来越多地从数据中观察到人类社会的复杂行为模式。以数据为基础的技术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但并非是数据本身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对可用知识的增加”。

是的,数据将改变世界,也将改变城市治理的方式。城市运行是一个结构复杂、纵横交错、瞬息万变的庞大系统,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运行的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提高城市治理的水平。管理城市,时刻了解城市运行的动态,随时掌握城市生活跳动的脉搏,并及时、准确、科学、适度地进行调控,是保证城市生活的巨轮正常运转的基础。

城市运转的各个体系中广泛存在各类信息(数据),每一次开关电灯、每一张药方、每一台移动的汽车,都在产生信息(数据)。采集这些数据、并打破不同部门之间数据的封闭,释放这些信息数据之间的流动,实现高效共享,则能提前洞悉需求、预测风险、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动态制定出对城市各个领域和子系统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城市运营管理的实时调控。

面对城市社会的复杂性,城市治理就必须有能够分析城市社会复杂性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如同通过采集各类生命体征从宏观角度来研究与掌控人体一样,通过数据与信息的采集对城市进行监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形成对城市运行态势的总体判断,对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城市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置,使城市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转向“多维泛在”

(一)实施大数据战略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体现

(二)实施大数据战略是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重要路径

目前,贵州省全面小康进程与全国差距6年、与西部差距3年,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大数据产业是新兴产业,是大产业,蕴含着大红利、大机遇。实施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产业贯穿主基调和主战略,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全过程,将有效挖掘和整合我省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进而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加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实施大数据战略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贵州省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推动改革发展转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和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实施大数据战略,有利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加快发展、提质增效。同时将为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促进城镇空间格局优化,提高城市运营管理水平,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从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四)实施大数据战略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抓手

从需求来看,实施大数据战略,可以加大投资、刺激消费、扩大进出口,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发展大数据产业是跳出能矿产业抓工业、加快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带动信息产业实现加快发展。从发展动力来看,实施大数据战略,需要人才和技术支撑,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必将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增长更多转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的轨道上来。

二、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带动电子信息产业突破发展

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导向,不断丰富“云上贵州”应用内容,推动富士康、阿里巴巴、世纪互联加快建设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等项目。培育引进一批市场主体,催生增值服务、高端产品制造等企业群,加快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视、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数据资源交易市场,充分挖掘大数据商业价值和管理价值。研究制定“工业4.O”战略规划,着手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贵阳呼叫中心建设,着手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加快集成电路产业起步,坚持“争取富士康、联合台积电,依托中关村、携手CEC”的发展思路,以设计和封装测试作为起步发展的切入点,加大推进力度,支持振华集团芯片设计产业布局,积极争取国家集成电路布局我省。

(二)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三)推动城镇建设与管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大力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推进4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扩大信息消费,促进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针对交通规划、综合交通决策、跨部门协同管理、个性化的公众信息服务等需求,建设全方位交通大数据服务平台。整合贵州全省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对外交通的大数据资源,汇聚气象、环境、人口、土地等行业数据,逐步建设交通大数据库,提供道路交通状况判别及预测,辅助交通决策管理,支撑智慧出行服务,加快交通大数据服务模式创新。针对航班正常、安全、有效运行的需求,建设航空流量管理及机场协同决策平台。

(四)推动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一是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引导舆情中的作用。针对公共安全领域治安防控、情报研判、案情侦破等实战需求,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公共安全管理和应用平台。探索“以租代建”模式,依托第三方专业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内容托管、数据服务租用的现代运营模式创新。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教育中的作用,创新教育模式、用信息化手段,网络化优质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改革。三是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建设全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平台。汇聚整合医疗、药品、气象和社交网络等大数据资源,形成智能临床诊治模式、自助就医模式等服务模式创新。四是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积聚科学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各类科研数据库、科研交流合作平台、科研设备共享平台、科学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等内容的科研信息基础设施,提升科研水平,加快创新发展。

(五)守住生态底线,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一方面,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节能减排的应用。积极发展面向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以及面向高污染行业的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用能诊断,提高综合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能源消耗信息网络,对工业企业用能和减排运行态势进行分析、预警,对企业用能和减排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工业企业用能提供智能支持。另一方面,推动大数据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加强对“环保云”监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建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预测预报模型,运用大数据技术整理计算采集到的企业生产信息、社交信息数据、公众互动数据等,实现环境污染源的精准锁定,并及时提出预警和处置意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三、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要有坚定不移的战略意志

一是提高战略认识。贵州全省上下要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我省大数据战略的重要性认识,持之以恒、落实到位、贯彻到位。二是提高战略谋划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要树立全球视野,瞄准技术前沿,面向世界市场,深入谋划,努力把握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先机。三是强化战略执行力。统筹大数据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应用,加大对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重大大数据产业项目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重大问题协调力度,确保大数据战略有序推进。

THE END
1.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框架内容无关的选项是()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框架内容无关的选项是() A、作物保护 B、气候 C、采后处理 D、废弃物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易遇到危机的企业有许多类型,但作为特征须除外下列哪一项() A、知名企业 ...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6573367.html
2.与良好农业规范G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框架内容无关的选项是A.作物保护B.气候C.采后处理D.废弃物处理https://www.netkao.com/shiti/825451/2464763v5ljmng4f1.html
3.四川电大510885农产品质量管理(省)第一次形考作业0001[答案]4.良好农业规范(GAP)的框架内容不涉及() A.作物保护 B.野生生物 C. 气候 D.废弃物处理 5.下列水果罐头加工技术中,不涉及产品的生物安全问题的是( )。 A. 贴商标 B. 热罐装 C. 冷却 D. 热水漂烫 .食品安全可解释为( ) A. 确保食品不会对消费者构成任何危害。 https://www.zy158.cn/chuanda/63875.html
4.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物联网技术与应用.pdf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物联网技术与应用.pdf,2 0 14年绍兴市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201 物联网技术应用 -、单选题 每(题 1分,共 20题) 第一章:物联网的概述。 1,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 (B ) A 、Internet of Matters B 、Internet of Things C 、Internet of 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21/6033141013005151.shtm
5.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谈判从1990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更为肯定地指出,()以及其他人为驱动因子已成为自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A.滥砍滥伐 B.温室气体排放 C.水源污染 D.沙漠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良好农业规范GAP的框架内容不涉及下列哪项内容...https://m.ycpai.cn/souti/lhedjv4x.html
6.按需印刷良好农业规范GAP百问百答5. 按需印刷的图书,属于定制产品,不可取消订单,无质量问题不支持退货。 【内容简介】《良好农业规范GAP百问百答》是关于良好农业规范(GAP) 100 个常见问题的解读与解答。《良好农业规范GAP百问百答》共分为五个部分:术语和定义、渊源、标准、认证及与GAP 相关的其他衍生问题( 称这些问题为“天马行空”)。《...http://product.m.dangdang.com/detail24223391-0-1.html?main_pid=0
1.食品安全知识试卷24、( )良好农业规范(GAP)的框架内容不涉及下列哪项内容 A) 作物保护 B) 气候 C) 采后处理 D) 废弃物处理 25、( )油炸鸡腿HACCP计划中的CCP油炸操作的监控对象和方法是: A)鸡腿的色泽、香味 B)用油的种类和用量 C)观察鸡腿的内部是否有血丝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389400.html
2.良好农业规范(GAP)的框架内容中不涉及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良好农业规范(GAP)的框架内容中不涉及的是( )。A.作物保护B.野生生物C.气候D.废弃物处理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939c93adfb154018811e55882438453a.html?fm=bdbdse07f4c04ec682f82189099113d7d31b3
3.[合集]我的好朋友作文450字15篇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大力推广良好农业规范及种植标准化,规范生产过程,建立健全各种生产档案,包括生产(经营)者编号、生产(经营)者名称,种植品种、肥料施用、农药施用、添加剂使用、收获和其他田间作业记录以及产品检测等相关信息,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https://www.unjs.com/youxiuzuowen/8265807.html
4.管理体系标准高层结构的框架与核心内容。管理体系高层结构认证基础;设认证领域基础考试13科,分别是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建筑施工领域专业、环境管理体系基础、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基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基础、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基础、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基础、能源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基础、森林管理体系基础、有机产品认证基础、良好农业规范认证...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787568/article/details/138290939
5.主要规范(精选十篇)1.2 规范剪草作业 在割草的地方有小孩或宠物时不要割草, 待他们远离后再行操作。操作剪草机时, 戴上眼睛防护装置, 剪草时不要赤脚或穿凉鞋, 一般应穿上工作服和工作鞋;在天气良好的时候进行剪草。工作时应慢慢地推动剪草机向前走, 行进速度不要过快。坡地割草时, 不要时高时低。在坡地上转向时, 一定要特...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vs4tka.html
6.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大力推广良好农业规范及种植标准化,规范生产过程,建立健全各种生产档案,包括生产(经营)者编号、生产(经营)者名称,种植品种、肥料施用、农药施用、添加剂使用、收获和其他田间作业记录以及产品检测等相关信息,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https://www.yjbys.com/zhidu/4520464.html
7.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大纲6篇(全文)考核要求:了解食品防护的概念,食品防护计划的评估内容、建立和实施要求。 6.3.6良好农业规范与初级原产品原料供方评价 考核要求:了解GAP的基本概念,掌握对初级农产品原料供方的评价要求。 6.4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制度 6.4.2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年审与后续监管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i8nmofu.html
8.日本良好农业规范的实践与启示其次,在China GAP的普及过程中,应该考虑更改名称、简化内容。中国良好农业规范用语比较晦涩,为了推广普及China GAP有必要更改名称,以让更多的人快速地接受GAP;同时作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考虑到中国大多数农民的现状,在现有China GAP一级、二级认证之外,可以制定一个类似日本《基础GAP)的简单易行...https://iqstap.caas.cn/xwdt/zjjt/106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