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光岳巍刘新露徐泽千宋新宇侯帅兵
(排名不分先后)
主审
刘洋
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1.怎样证明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可设计两种实验进行直接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定向转化试验:有毒SⅢ型(65℃杀死)→小鼠成活→无细菌
无毒RⅡ型→小鼠成活→重现RⅡ型有毒SⅢ型→小鼠死亡→重现SⅢ型RⅡ型有毒SⅢ型(65℃)→小鼠→死亡→重现SⅢ型将IIIS型细菌的DNA提取物与IIR型细菌混合在一起,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也成功地使少数IIR型细菌定向转化为IIIS型细菌。该提取物不受蛋白酶、多糖酶和核糖核酸酶的影响,而只能为DNA酶所破坏。所以可确认导致转化的物质是DNA。
(2)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试验
T2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内,不仅能够利用大肠杆菌合成DNA的材料来复制自己的DNA,而且能够利用大肠肝菌合成蛋白质的材料,来合成其蛋白质外壳和尾部,因而形成完整的新生的噬菌体。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因为P是DNA的组分,但不见于蛋白质;而S是蛋白质的组分,但不见于DNA。然后用标记的T2噬菌体(32P或35S)分别感染大肠杆菌,经10分钟后,用搅拌器甩掉附着于细胞外面的噬菌体外壳。发现在第一种情况下,基本上全部放射活性见于细菌内而不被甩掉并可传递给子代。在第二种情况下,放射性活性大部分见于被甩掉的外壳中,细菌内只有较低的放射性活性,且不能传递给子代。
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及其特点。
(1)两条多核苷酸链以右手螺旋的形式,彼此以一定的空间距离,平行地环绕于同一轴上,象一个扭曲起来的梯子。
(2)两条多核苷酸链走向为反向平行(antiparallel)。即一条链磷酸二脂键为5-3’方向,而另一条为3’-5’方向,二者刚好相反。亦即一条链对另一条链是颠倒过来的,这称为反向平行。
(3)每条长链的内侧是扁平的盘状碱基,碱基一方面与脱氧核糖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氢键(hydrogenbond)与它互补的碱基相联系,相互层叠宛如一级一级的梯子横档。互补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两对氢键,而C与G之间形成三对氢键。上下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3.4。
(4)每个螺旋为34(3.4nm)长,刚好含有10个碱基对,其直径约为20
(5)在双螺旋分子的表面大沟(majorgroove)和小沟(minorgroove)交替出现。
3.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只有5’-3’聚合酶的功能,而没有3’-5’聚合酶功能,DNA链的延伸只能从5’向3’端进行。它们都没有直接起始合成DNA的能力,只能在引物存在下进行链的延伸,因此,DNA的合成必须有引物引导才能进行。都有核酸外切酶的功能,可对合成过程中发生的错识进行校正,从而保证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
4.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DNA合成过程有哪些不同?
(1)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是单起点的,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则为多起点的,无终止位点。
(2)真核生物DNA复制中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在原核生物中冈崎片段的长度为1000-20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有100-150核苷酸。
(3)在原核生物中有DNA聚合酶I、II和III等三种聚合酶,并由聚合酶III同时控制二条链的合成。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多。有α、β、γ、δ和ε。其中聚合酶α和δ的作用是复制染色体。聚合酶α控制后随链的合成,聚合酶δ则控制前导链的合成。
(4)染色体端体的复制: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大多数为环状,而真核生染色体为线状。
(5)真核生物DNA复制只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期。只在细胞周期的S期进行,二原核生物在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都可以进行。
(6)核小体的复制。亲本的组蛋白八聚体以全保留的方式分布在一条子链上,新组蛋白八聚体是重新合成的,分布在另一条子链上。
(7)真核生物染色体端粒的复制,在端粒酶的作用下完成。
5.简述原核生物RNA的转录过程,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相比,其转录有何不同。
(一)、RNA聚合酶组装与启动子的识别结合催化转录的RNA聚合酶是一种由多个蛋白亚基组成的复合酶。δ因子识别转录的起始位置,并使RNA聚合酶结合在启动子部位。
(二)、链的起始RNA链转录的起始首先是RNA聚合酶在δ因子的作用下结合于DNA的启动子部位,启动子位于RNA转录起始点的上游,δ因子对启动子的识别是转录的第一步。并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使DNA双链解开,形成转录泡,为RNA合成提供单链模板,并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结合核苷酸,然后,在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脂键,使其相连,形成RNA新链。
(三)、链的延伸RNA链的延伸是在δ因子释放以后,在RNA聚合酶四聚体核心酶的催化下进行。
(四)、链的终止当RNA链延伸遇到终止信号(terminationsignal)时,RNA转录复合体就发生解体,而使新合成的RNA链释放出来。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RNA的转录过程总体上基本相同,但是,其过程则要复杂得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真核生物RNA的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而蛋白质的合成则是在细胞质内,所以,RNA转录后首先必须从核内运输到细胞质内,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其次,原核生物的一个mRNA分子通常含有多个基因,而少数较低等真核生物外,在真核生物中,一个mRNA分子一般只编码一个基因。第三、在原核生物中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催化所有RNA的合成,而在真核生物中则有RNA聚合酶、II、III等三种不同酶,分别催化不同种类型RNA的合成。第四、不象在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可以直接起始转录合成RNA。在真核生物中,三种RNA聚合酶都必须在蛋白质转录因子的协助下才能进行RNA的转录。另外,RNA聚合酶对转录启动子的识别,也比原核生物更加复杂。
6.试述mRNA、tRNA、rRNA和核糖体各有什么作用?
(1)mRNA的功能就是把DNA上的遗传信息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通过其上的碱基顺序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完成基因表达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2)tRNA的功能就是把游离的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tRNA能根据mRNA的遗传信息依次准确地将它携带的氨基酸连接成多肽链。
(3)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一般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核糖体,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