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紫牛头条】江苏援黄石医生成最牛主播:白天治疗病人,深夜给世界各地学生授课
挂绿幕、做抠图第一次录课,
4天只录了4分钟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各高校的开学都延迟了,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牛常明主动承担起了南医大留学生《急诊医学》网络课程的前期准备及录制工作。
因为无法与留学生实时互动,学校对录制课程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有PPT配语音就可以了,但牛常明觉得这种简单的解说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没有一个真人在镜头里讲解,寡看PPT,没有互动感,学生很难坚持下来。”牛常明一开始想在画面里拼接上一个自拍的画面,但方方的一块,背景还要占掉不少位置,“人还是太小了,学生会觉得互动感不是特别强,所以我想能不能把人像抠出来。”
一节课还没录完“讲台”
就从南京搬到了黄石
为了达到更好的录制效果,牛常明将家中儿童房进行了改造,绿幕挂起来,两本厚字典加上三本书撑起了笔记本电脑,也就撑起了摄像头,甚至还有双屏幕的“豪华配置”,特别有主播感的“圆环补光灯”也架起来了。“那个补光灯,其实就是家里的一盏台灯,我把它掰着换了个角度,来照明补光用!”但是这个被改造的儿童房,一节课还没录完呢,就被闲置了。
2月11日,310人的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启程赴湖北,作为前线最缺的重症监护医生,牛常明是其中一员。到了黄石之后,牛常明被安排到了黄石市中医医院,也是当地的传染病医院,有“黄石小汤山”之称。
在黄石市中医医院,牛常明负责重症病房,同时也担着医疗队的业务主任。除了每天进隔离病房治疗患者之外,病区怎么改造,感控怎么来做,人员如何来培训,很多问题都需要统筹安排。“每天出了隔离病房,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常常是开完讨论会,都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
撑起洗手衣当绿幕
新冠肺炎病例写进PPT
挂在家里的绿幕没带来,牛常明就地取材,两个夹子,在衣架上撑起一件洗手衣当起了绿幕来。这个“脑洞大开”的替代品,并没有让牛常明费上很大的心思。洗手衣是医生护士在手术室等洁净区的工作服,“毕竟绿色的洗手衣天天在眼前晃着,是最熟悉的东西,所以一下就想到了。”
“这门课是《急诊医学》,第一个学时讲的是呼吸窘迫综合征,第二个学时讲的是机械通气,恰恰这些都是我在黄石这边几乎每天都在处理的内容。于是在原本的PPT课件上,我又加了在黄石这边碰到的患者,他们的影像资料、他们的病历,他们所接受的医疗处置的情况,在不暴露隐私的情况下,把这些抗疫最前线的内容加入到课程里,讲给学生听。”牛常明觉得,在新冠肺炎的背景下,用一线最真实例子,讲急诊医学的知识,比起直接讲授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有意义。
“留学生们现在不在国内,他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可能还没有国内那么深刻。”牛常明告诉记者,现在新冠肺炎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出现,他们也需要做好准备,在课程里,牛常明也把中国的经验告诉给留学生们:“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
防护服上写“黄牛”“江苏牛”
他说,医生救人是职责,不是施舍
“如果说每个医护人员都是战士,那么重症医护就是特种兵,我们都要冲向最危险的地方。”牛常明在出发驰援时这么说,在黄石,他也是这么做的。抵达黄石后,牛常明被安排到重症病房工作。每日摸排患者病情,制定、调整治疗方案……被防护服裹得严实,牛常明时常感到呼吸不畅、干渴难耐,但他坚持跟每个患者充分沟通。见到新入院的患者,他第一句话总是:“您好,我是江苏来的医生,我们一起努力!”
牛常明的几张防护服照片上,都没有明确写上自己的名字,“江苏牛”“黄牛”都出现过。“防护服上的名字都不是我写的,可能他们觉得我默默做事,像个黄牛一样,所以给我写上了。只要有个牛字,大家就都知道是我!”
最初在湖北黄石市中医医院,牛常明负责的重症病区,24张病床,每天都是满的,其他病区情况也差不多。有一些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剧烈地喘气,喘气的间隙会焦急地询问医生:“医生,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好一些?”每每这时,牛常明和战友们都会倍感压力,这种紧迫感会让他一直从早忙到晚,“没有所谓的上班或下班,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现在黄石市中医医院的情况已经好多了,普通病房的患者基本出院了,ICU的患者统一转到了黄石市中心医院,我们这的患者越来越少了。”牛常明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