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鸡汤王”能做的就是陪伴与守望
最牛法宝:班主任当的有味道是种境界
周玉龙,长沙市一中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被称为“最牛”班主任。
1986年毕业任教,迄今在教师岗位30年。
2015年担任长沙市一中高22班班主任,全班45人,高考平均648分。
离高考还有半个月,长沙的天气阴晴不定。去市一中的路上,雨下得很大,古旧诗意的第一教学楼和绯红的第二教学楼,即将写满高考毕业生的荣光与辉煌。
校园里桃李园绿树惹眼,周玉龙老师这天上午没课,径自坐在逸夫教学楼2楼,办公室里人来人往。2011年,他所带的18班唐明珠同学,高考理科考分湖南省第二、长沙市第一;2012年所带的19班胡亚威同学,是当年湖南高考的理科状元。而已经过去的2015年高考,全班45人,平均648分,就是眼前这名“最牛”高三班主任交出的答卷。
高考在即,学生们即将经历一场特殊人生洗礼,带高三班20余年、被同学们称为“龙哥”的语文老师,希望学生们能够平常面对,就如他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班训,“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擅长“无为而治”
“劳逸结合是最好的状态”
周玉龙曾带过20届高三毕业班,这位男班主任偏好让班级“放松”管理:趣味运动会、拓展运动等,他们班一个不落地积极参加,周玉龙说“劳逸结合是最好的学习状态。”
每逢高考,网上总会疯传一些奇葩励志口号,周玉龙从不给学生施压,“没有标语、也不贴倒计时,我的班训就两句话: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人生没有那么硝烟弥漫。”在他看来,尽最大的努力很重要,“不是跟人家比,是跟从前的自己比,跟想象中的自己比,在无形中可以消解学生的压力,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人生没有那么硝烟弥漫。”
他自称管理是“外松内紧”,“没有哪个班主任管理很松,这个不现实。”但也十分注意学生的劳逸结合。4月组织的春游,5月的户外拓展,他都会带班参加,一起拍照、游戏。
“最后一课,周老师别的啥都没说。”班上同学回忆道。给学生的考前最后一堂课上,周玉龙就如同往常一样,完成了课程学习计划就下课。“不要刻意给学生营造紧张的考试氛围,轻松上阵、保持良好心态最重要。”
不做“鸡汤王”
“能做的就是陪伴与守望”
周玉龙自称不是那种会常说鼓励话的老师,偶有心灵鸡汤如“你不勇敢,就没有人替你坚强”之类,也是告诉学生万事要靠自己。他不否认“鸡汤”有用,但能否喝到位却因人而异,“肯定和鼓励非常重要,但如果自己没学好,再多的鸡汤也没用。”
身为班主任,周玉龙常常会暗自留意班内几种学生:考试名次波动大、不稳定的;成绩好但有偏科的;以及排名永远处于末尾的。“木桶原理,最后一块短板起来了,大家都能齐头并进。”
2010年,湖南首次施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周玉龙所带班级里有个叫王靖雯的学生,因为学生会主席的身份被推荐到北京大学,但她的文化成绩只排在年级100名左右。周玉龙常常鼓励她,让她觉得自己还有更多上升的空间。她加倍努力,高考得到了当年市一中文科第一名。“从一百到第一,这已经是足够超越自己了,何况还超越了很多人。”
“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我能做的就是陪伴与守望。”
每年高考,他看着学生们考完一科走出来,都会暗自观察他们的脸色和表情,有的比较凝重不太说话的,就上去给一个拥抱,拍拍肩膀,说几句鼓励的话。“我们一般不谈已经考完的东西,大家都遵循这个约定。”
“最牛”班主任
“教给学生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从1986年第一次拿起粉笔,周玉龙已经在讲台上停留了30年。在他要参加工作时,父亲对他说,家里要是有个教书人的话,书香气会浓一些。“父亲常和我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所以直到现在,“教师”这个称呼让周玉龙觉得很骄傲。
常年担任高三班主任,虽然辛苦,但周玉龙并不厌烦。“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是一种遗憾,能把班主任当的有点味道那是一种境界。”常常有学生评价周玉龙“不怒而威”,“他们说没看我发过脾气,但不发脾气时更可怕。其实你真的关心学生,他们也会感觉到。以前我并不知道他们会理解”。
“最好的教育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当了老师,周玉龙觉得要教给学生的,是情怀、责任感和好的思维品质。“最好的教育应该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言: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学生毕业后,偶尔会回到一中,看看学校,也看看他。周玉龙曾经接到过这样暖心的表白,“老师,我们知道你是个很温暖的人”。周玉龙说,这是他会惦记一辈子的感动。
在采访结束之际,周老师真诚地说:希望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能把高考当成平时的测验与月考;祝愿今年参加考试的同学都能考出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问答:
Q:“最牛”班主任的法宝有哪些呢?
Q:学生现在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A:读书就不可能没有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孩子自己对人生的期望,希望通过高考打开人生的一扇门;有的也肩负着父母未曾实现的梦想;或者一个很出类拔萃的人通过考试来感恩老师和学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些在无形中都会给学生压力。但有时候压力也可能是一种动力。
Q:对马上要步入考场的高考生说说经验吧?
A:完全把考试当作很平常的事。杰克·凯鲁亚克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真的去计较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国王般的骄傲。一个人要有这种自信,不在乎考试结果,以正常心态去走,这不过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无数门槛之一。
“最牛”班主任解压tips:
2、每年高考学生们考完一科走出来,都会暗自观察他们脸色和表情,有的比较凝重不太说话的,就上去给一个大大的拥抱。
3、偏好让班级“放松”管理。趣味运动会、拓展运动等一个不落地积极参加,劳逸结合是最好的学习状态。
他说班主任最能感受到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带了20届高考生,他觉得学生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现在有送考车、工地停工、清理街道,整个社会把高考看得太重了。其实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