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管理养狗“有一套”

多地推广“线上办证”注射芯片加强“入场”管理

香港爱护动物协会教育经理兼深圳兽医主管王润东表示,为犬只注射芯片是全球同行的做法,目前广州、深圳等城市都会要求登记时注射带有狗只身份信息的芯片,将来中国的其他城市都会推广这个做法。

一位市民在宠物公园遛狗

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城市的犬只登记费较高,导致养犬人对登记较为消极。香港爱护动物协会动物福利副总监候安娜表示,在香港,只需要80港元就可以给犬只办理合法登记,包括注射芯片和打狂犬疫苗。她认为,养狗的“入场费”不应该设置太高。

王润东表示,如果全部犬只都注射具有身份信息的芯片,管理会较为方便。“深圳各街道也会参与推广犬只注射芯片的工作。”王润东表示,街道和小区工作人员会在周末到小区里摆摊推广养犬登记工作,在家门口就能注射芯片和打疫苗,对养犬人来说很方便,他们就会积极去做登记。

澳门律师李金月则表示,在澳门,如果养犬人没有为满3个月月龄的犬只领取养犬准照,需要被罚款2000澳门元。李金月介绍,近年未领取养犬准照被罚的宗数逐渐减少,从2017年的538宗减少到去年的132宗,今年截至9月为71宗。

缴纳养犬管理费:

京沪养犬实行分区域年费制养绝育犬只、导盲犬等可减免

记者了解到,办理了养犬手续后,各地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养犬人收取一定的养犬管理费。像香港、澳门养犬收费均为一口价,而在上海和北京养犬,每年都要缴纳养犬管理费,从0元到1000元不等。

此外,由于北京市中心养犬成本相对较高,对于养犬未经登记或未年检的,公安机关将没收犬只,对个人处2000元罚款。

小区内养犬:

而国内各大城市的养犬管理条例也赋予了物业一定的管理权限。如《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住宅区业主委员会可以召集居民会议、业主大会就养犬的有关事项依法制订公约,并监督实施。《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要求,物业公司要在小区开展文明养犬的宣传,违反规定饲养动物的应当予以劝阻、制止,及时处理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投诉、举报,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及时报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上海,物业对于不牵绳遛狗、违规饲养大型犬、烈性犬等违规行为应立即劝阻,劝阻、制止无效的,应通过上海智慧物业APP上报,由上海市网格化平台进一步处置。

遛狗不牵绳、不戴嘴套:

上海抓拍、北京杭州重罚香港、澳门需通过考试评估

“遛狗要牵绳”如今已经成为共识。记者查阅各地养犬管理条例发现,在市区范围内携带犬、猫等动物外出的,应当由成年人用牵引绳牵领或者装入笼内,主动避让行人,即时清理动物粪便等排泄物。记者近日在街上看到,在路上的市民大都有牵绳携带犬只。然而,外出遛狗不牵绳的现象在各地依然存在,虽然每个养犬人都为爱犬准备了狗绳,但总有个别人认为“自家狗不咬人”,在遛狗时抱着侥幸心理不牵绳。

文明养犬,出门要牵绳

香港爱护动物协会高级行为支持导师梁雪萍梁雪萍介绍,在香港,犬只超过20公斤外出必须要牵绳,但有部分犬只通过政府部门的考试,可享受豁免牵绳的资格。但她表示,即使是考取了豁免牵绳资格的狗,一般主人在公共场所时也会牵绳。“牵绳不仅是为了公共安全,也是为了犬只安全。因为公共场所的突发情况较多,尤其是人多车多的情况下,牵绳更为保险。”

设置遛狗专区

加强养犬科普市民更安心

根据《深圳养犬管理条例》,狗只不能进入公园等公共场所。但近年来,随着遛狗的需求增大,深圳设置了专门的宠物公园,可供遛狗人士携带爱犬尽情撒欢。

记者近日来到景田北六街公园,这是深圳首个宠物主题社区公园。公园氛围宠物活动区和普通休闲区,宠物活动区,养犬人可放开牵绳,让狗只尽情奔跑,释放活力。记者早上9时来到公园,公园内陆续到来一些遛狗的市民。市民陈先生表示,以前深圳很多公园都不能让狗只进入,现在有了专门的宠物主题公园,狗只有了奔跑的地方,也不会害怕打扰到其他人,感到十分暖心。记者了解到,深圳目前各区已陆续开放类似的主题公园。

深圳市福田区养犬科普教育基地

王润东表示,深圳的公园原本是不允许犬只进入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园变成了宠物友好公园,还有专门的宠物公园。为了宣传科学养狗,现在各区都设有养犬科普教育基地,可以去参观和学习养犬的知识。

THE END
1.“限狗令”为何屡遭夭折特稿近年来,与这些城市一样,国内还有不少城市的“限狗令”在民间抗争强大压力下,没有付诸实施或大打折扣,执法部门对违规犬只的打击经常出现互相推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象,多数“限狗令”以“雷声大雨点小”收场。 “运动式执法”不能治本 城市人口密集,养犬不再只是“关起门来的家事”,事关邻里和谐、社区...http://www.lawnewscn.com/channel/content/2023-12/21/content_8942075.html
2.城市养犬治理:我们缺的不只是狗链,而是一整套科学系统而根据我国的各城市养犬管理规定,你偷养、虐待或遗弃犬只,几乎没有后果,有的城市规定了罚款,但数额一般就是几百元。而且我也从来没听说过谁因为这个被处罚的案例。 三联生活周刊:假如在德国,有人被罗威纳犬咬了,会有什么后果? 沈瑞洪:如果你现在生活在德国,被这个狗咬了,即使就轻轻一口,那可不得了。我一个...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13760
3.关于《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的修正案两会专题有的市民违反《条例》,无证养狗、一户多狗;市区经常可以看到禁养的大型犬出没;禁止犬只出入的公园成了狗的乐园;有的主人不给狗接种疫苗,喜则宠,厌则弃,导致流浪狗泛滥为害等。在狗的管理问题上,个别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对相关责任没有细分,致使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还有些部门因种种原因未能完全履行好...http://www.szlawyers.com/info/9196abbc769873170512b3bf8a8410d9
1.科普城市禁养犬种个别地区城市重点管制区域要求更严,非重点管制区域的禁养犬名单大多很久未更新,建议自行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是否可以饲养。建议不要有侥幸心理,真的赶上打狗行动没有证件就是你理亏,承担后果的就是你的狗子,你永远不知道哪个新官上任三把火就烧到你家狗子头上了 北京禁养犬名单:(最严格) 1.所有种类的獒犬、2....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7591142
2.城市养狗需注意:选对品种,避开禁养名单,考虑自身条件但仔细想了想,我发现养狗确实有它的优点,因为每个品种的狗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种特征,所以有些狗确实不适合在城市里养。 适合在城市饲养的狗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笔者8年的养狗经验,如果你想在城市安全养狗,首先要考虑的是你选择的狗是否在城市禁止饲养名单上。 https://www.xkyczp.com/detail/201190.html
3.成都有证的禁养犬能否继续饲养?收容处置场所情况如何?“这几天每天都能接到几十个电话来咨询禁养犬收容问题,暂时没有人送过来。”在四川省启明小动物保护中心负责人说道,中心已有流浪猫、狗3000余只且多为老弱病残,已经处于比较饱和的状态。 “因为禁养犬体型及性格等没办法在现有的犬舍中混养,我们正在将较大的集中犬舍规划修缮单间。”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https://www.cqcb.com/chengdu/2023-12-11/5445964_pc.html
4.狂犬病这么严重,为什么不禁止城市养狗?寻医问药网病情分析:你好,狂犬病虽然厉害,容易通过猫狗等宠物传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猫狗等都会携带有这种病毒...https://club.xywy.com/static/20130925/28145707.htm
5.城市养狗没有养狗证怎么处理城市养狗没有养狗证怎么处理时间:2024.09.18 标签: 损害赔偿 动物伤人 阅读:1284人 律师解析: 需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处置。养犬之人有义务前去公安机关进行备案登记,并且每一家庭所能够饲养的犬只数量应限制为1只。商超、医疗机构以及学校等公众场合将会实施禁止携犬入内的措施,至于违规饲养行为导致他人受伤的情况...https://www.64365.com/tuwen/aacnfvk/
6.青岛新养犬条例:每户限1只养狗交400元犬牌式样公布(举报电话)家里养狗或者打算养狗的小伙伴们注意啦! 这条微信你一定要仔细看! 6月5日下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赵军同志就《养犬条例》做相关政策解读。 《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 一、施行养犬登记和缴费制度 养犬人取得犬只后,应当携犬只到养犬登记服务场所办理信息登记,领取犬牌,按...https://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17-06/07/content_12068710.htm
7.犬只伤人致纠纷频发多地出台“最严”犬类管理条例不过,也不是所有城市都为“土狗”亮起红灯。在上海市公布的《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只目录》中,并没有中华田园犬。《北京养犬管理规定》中,也未明确将其列入禁止饲养犬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市除了犬种外,还对犬类体高做了规定,重点管理区内原则上应饲养成年体高35厘米以下的小型玩赏犬。 https://www.ntjoy.com/html/guoneixinwen/2018/1117/86144.shtml
8.超九成网友支持重罚不文明养犬行为,广州养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养犬的人越来越多,犬伤人、犬扰民、污染环境、犬病疫情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规范养犬行为也变得愈发重要。去年在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开展的“广州城市秩序管理状况市民评价”民调中,有56%的市民对“宠物随地大小便、乱吠”乱象表示常见,而在2013年这一项的调查数据为59%。这表明,市民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并没有明显改善...http://pc.nfapp.southcn.com/38/270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