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视角下的老哈尔滨故事

读完作家孙且的小说《洋铁皮盖儿的房子》,仿佛跟着作家又“重游”了一遍哈尔滨这座城市,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的抚顺街,因为看过作家塑造的“偏脸子”世界变得熟识起来。孙且笔下极具浓厚地域色彩的描写,留下了那些渐行渐远的关于老哈尔滨故事的记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哈尔滨的文化想象。

“偏脸子”里的人和事儿

孙且的童年记忆贯穿了《洋铁皮盖儿的房子》一书,他专注于偏脸子的市井,叙写那些传奇的人物和故事,但更多的笔墨给了普通老百姓,写他们琐碎的日子,写他们高尚又龌龊,美好又丑陋,心酸且苦难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悲悲切切、生生死死。

受英国作家奈保尔《米格尔大街》的影响,《洋铁皮盖的房子》书中每个故事均相对独立又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互文性。小说中用大量的、可触摸到的细节,“复活”了偏脸子当年的“原生态”。比如偏脸子那些纵横的街道,杂乱的大杂院,石头道的抚顺街,嘈杂的地包小市,机务段废弃的调车场,安红街去车辆厂的铁道,莫斯科兵营(抚顺小学),安升街的水楼子等等景物,以及在这里居住、生活的收泔水的老人,小铺的营业员,焊洋铁壶的手工业者,走街串巷的小贩,养奶牛的俄罗斯少女,落魄的白俄贵族等等,他们的言语,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酸甜苦辣的故事……这些人和物大多已不在了,可这些人和物仍在小说中活着和存在着。

“偏脸子”不是街道名称而是地域名称,是哈尔滨方言里的“偏岗子地”、“偏坡地”。现在经过城市改造,“偏脸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还是依稀能够看到它的某种形态:从抚顺街往下是倾斜的,那个时候就是一片“偏坡地儿”,就是现在的安红街、安道街。作者从小在偏脸子长大,童年记忆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在他的作品中,用童年视角将其熟识的“偏脸子”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让读者看到了不同于迟子建、阿成等作家塑造的又一个哈尔滨一隅。

真实的细节和浓郁的方言

姥娘,那咱,喂得罗,《洋铁皮盖儿的房子》一书中,方言的大量使用让作品充满了浓浓的“东北味儿”,也给小说打上了深刻的地方特色。孙且执着地使用这些方言,一如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使得外地读者会产生阅读隔阂,影响到顺畅的阅读体验,但另一方面来讲,对于想了解哈尔滨这个地方的读者和研究者来讲,小说中的那些方言无比珍贵。

哈尔滨方言的词汇,以外来词举例,“地包”就是俄语“火车库”的译音,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列巴”,“喂得罗”,“笆篱子”,“布拉吉”等,可以说不胜枚举,这些活着的文化遗存,顽强地向人们展示着哈尔滨这座城市曾有的“洋气”和辉煌。小说里使用了大量的方言和俚语,包括外来词,地域的某些事物是使用方言来命名的,在地方经验还没有成为共同的知识之前,方言和俚语会阻碍其他地域读者的阅读和接受,这对于有着强烈地域特色的作家来说,坚持方言特色和让地域外读者接受,确实是两难问题。

《洋铁皮盖儿的房子》中,用大量真实鲜活的细节,再现了哈尔滨百姓当年的生活。“哈尔滨的马路上,跑叮当叮当的有轨电车,我们叫摩电。石头道街的头儿,是有轨电车的终点,我们叫摩电头儿。哈尔滨有好多好多路铺着槽子面包形状的方石头,却只有一条路叫石头道街。”孙且的小说追求真切而绵密的细节,细节的作用除了具有寓意和象征意味,更是小说的目的和归宿。作家力图通过细节超越语义,进入到生命的内里去,把握存在的意义。

中国传统劳动女性的缩影

《洋铁皮盖儿的房子》扉页上有这样的题词:“谨以此书送给我的姥娘——戴张氏。这是我姥娘的名字,也是千千万万跟我姥娘一样勤劳、善良、坚忍的老式劳动妇女不朽的名字!”作者在书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他姥娘的形象:一个坚忍、善良的中国劳动妇女。“不认识字的我姥娘当然也不懂啥大道理,我忘记了好多好多的事儿,忘记了好多好多说过的话,可我永远记得我姥娘告诉我的话,‘吃多了不饿,穿多了不冷’,‘这辈子不许做一件坏事儿’,‘吃亏就是占便宜。’我姥娘的这些话让我受用终身。”

偏脸子里面的姥娘让人想起那些现今已经远去的身影,她们穿的衣物都是自己亲手缝的,天冷时戴一顶黑大绒的布帽子,总是一件斜大襟上衣,因为从小裹脚,只能圆规那样叉开两腿用脚后跟一捣一捣地颤颤走路。偏脸子里面的姥娘在城里,但她也来自山东农村,她的天地只有自己家屋子里边那么大。每天每日年复一年在家做着做饭之类的家务,特别是针线活,天天缝到半夜,在那些物力维艰的岁月里,缝补出一家人的紧密和齐整、温暖和踏实。她们的世界只有自己的家庭,爱惜生,敬畏死,虽没读过书却有颗善良的心,怜悯比自己更为贫弱的人。和现代女性相比,家是她们的灵魂和宗教。她们以最繁琐卑微的方式滋养了我们后辈的人生。书中的姥娘已不仅是作家记忆中的姥娘,更是那个时代中国传统劳动妇女的缩影。

THE END
1....演习.塞尔玛孤零零一个人留在一间像集装箱一样的小铁皮屋子里...态度决定一切 有一个名叫塞尔玛的美国年轻妇女.丈夫奉命到沙漠腹地参加军事演习.塞尔玛孤零零一个人留在一间像集装箱一样的小铁皮屋子里.气候干燥.炎热难熬.周围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他们不懂得英语.无法进行交流.她寂寞无助.烦躁不安.于是写信给她的父母.想离开这个鬼http://www.1010jiajiao.com/timu_id_500647
2.阅读理解(共2题;共38分)8.(19分)阅读片段,完成练习。鱼成群...浙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于是,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打开一把红色的雨伞,走在树林里的小路上,听雨滴打在油加利树上,打在相思树上,打在羊蹄甲上,打在面包树上...https://page.sm.cn/blm/midpage-317/index?id=12_ffab491aa494283fe7140ea8ed90b42f&q=[%E8%A5%BF%E5%AE%89]%E9%9B%A8%E4%BC%9E%E6%89%93%E8%B5%B7%E6%9D%A5
1.第188章铁皮屋子两颗卤蛋,有了系统咱就图这个?还是老周这里有间铁皮屋子。 穿蓝色衣服的,有七八个人,都站在铁皮屋子前面,每个人手里还都捧着一本书。 见老周走过来,也没人搭理。 那些书花花绿绿的,还很厚。 旁边传来了一声低吼,说的是日语,老周听不懂。 循声看去,旁边的一个石桌旁边,竟然还坐着一个人。 这人戴了一顶硕大的帽子,脸上黑黢黢的,长头发已经...https://www.shuhaige.net/300282/113097687.html
2.undefined关注的用户想了解undefined的关注用户有哪些,快来懂车帝关注undefined,了解更多关于undefined的信息。https://www.dongchedi.com/user/gzyh/615314252115325
3.雷雨天气里,人待在铁皮屋子和木屋子,哪个更安全呢?雷雨天人待在铁皮屋顶的房间内,由于铁皮是金属导体,它相当于把房间屏蔽起来,电荷都分布在屋顶的铁皮表面。这时即使遇到雷击也只可能由于放电把铁皮击几个小洞,雷电不会进入室内,所以待在屋内的人十分安全。 而雷雨天人待在木屋中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木屋不存在静电屏蔽效应,再加上潮湿的木屋本身又会导电,人待...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323/17/44130189_1073293798.shtml
4.飞鸽的景观.白鸽飞翔库存照片.图片包括有背包,自然,本质...照片 关于 飞鸽的景观. 漂在屋子铁皮上方的白鸽或鸽子. 图片 包括有 背包, 自然, 本质 - 236413370https://cn.dreamstime.com/%E9%A3%9E%E9%B8%BD%E7%9A%84%E6%99%AF%E8%A7%82-%E7%99%BD%E9%B8%BD%E9%A3%9E%E7%BF%94-%E6%BC%82%E5%9C%A8%E5%B1%8B%E5%AD%90%E9%93%81%E7%9A%AE%E4%B8%8A%E6%96%B9%E7%9A%84%E7%99%BD%E9%B8%BD%E6%88%96%E9%B8%BD%E5%AD%90-image236413370
5.赌博团伙藏身广州市区铁皮屋,每天“抽水”金额过万南方plus一个简陋的铁皮屋子,一张面积约一平方米的木桌子,一副扑克牌,这是一个赌博团伙开设的简陋赌场。近日,广州天河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捣毁一个赌博团伙,现场抓获涉赌人员15名,缴获现金赌资3万余元。 2月中旬,天河警方掌握到,有人在天河区沐陂路某房内,利用扑克牌以赌“三公”的形式进行赌博。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15/c630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