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医疗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永远都是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条”;同时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以指导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最大限度减少医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在今后的防疫新常态中医疗机构务必守好这8处风险屏障▼
1、继续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2、核酸阳性阴性患者分开就诊
门诊区域要划分出核酸阳性诊疗区和核酸阴性诊疗区,分别接诊相应患者。
医疗机构要安排相对独立的区域(院区、楼栋、病区或病室)收治核酸阳性患者,医护人员相对固定。
医疗机构不得因收治阳性患者影响常规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特别要做好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基础疾病、肿瘤放化疗等患者的医疗服务。
3、急诊患者不得拒诊
对于急诊就诊患者,医疗机构不得以没有48小时核酸结果为由影响救治。
有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的,直接进入急诊诊疗区域,无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的,在急诊缓冲区域接诊,同时查抗原和核酸。
5、要对入院患者进行核酸检测
医疗机构要对入院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入院后根据需要进行抗原或者核酸检测。
6、住院患者非必要不陪护
对住院患者仍然严格执行不探视,非必要不陪护政策。
确需陪护的固定陪护人员,陪护期间严格防护、严禁外出。
急诊留观病房患者按照住院患者管理。
7、根据需要组织核酸检测
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均严格规范执行感染防控措施,正确选用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医疗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对本机构医务人员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
对于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医务人员可以先进行抗原检测,根据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和检测结果等,安排进入相应诊疗区域工作或者居家健康监测。
医疗机构未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
或涉嫌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而被追究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则会被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