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建设

成都都市圈绝大部分位于岷江、沱江流域,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流域有160余条。这些小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于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至关重要。近年来,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进流域治理,岷江、沱江流域水质改善明显。

△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眉山段)

一、成都都市圈范围典型小流域治理经验通过对岷江、沱江流域府河、石亭江、阳化河等典型小流域调研发现,成德眉资四市全面推进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探索出新的小流域治理途径,突出表现在“三个抓好”。

德阳市通过强化源头管控、综合利用,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三磷”整治道路。一是抓好磷化工行业污染防治。限制涉磷企业新增产能,要求涉磷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优化生产工艺。二是抓好磷石膏整治和综合利用。对磷石膏堆场进行综合治理,完成规范化整治;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搭台、科技创新等方式,大力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持续实现磷石膏“负增长”。三是持续加强工业污染管控。进一步加大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织密监测网络,在石亭江增设6套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

资阳市针对阳化河水资源匮乏,开展莲藕种植、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解决流域水质长期超标问题。一是做好“腾”。全面摸排流域内莲藕种植和水产养殖情况,对种养废水腾田再利用。二是坚决“退”。积极引导流域沿线100米范围的莲藕种植和水产养殖进行逐步退出,退出地块全部由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种植有机、绿色、无公害作物。三是科学“治”。探索推广“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入河污染物削减率达10%-35%。四是强机制。建立“行政河长+技术河长”模式,开展问题“体检式”摸排、常态化水质监测,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滩涂地、废弃土地、农田沟渠,通过土地租赁模式保证治理项目用地;整合生态环境、涉农资金,实现项目资金有保障。

(三)府河流域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抓好流域综合治理

成都市深入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挂牌整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业企业治污减排、城市水生态提升等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府河水质。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了“1+N”政策体系,印发《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工作方案》及“一河一策”等N项工作方案。二是全面落实水资源保障。狠抓综合节水,提高再生水利用,加强生态用水保障,提高水动力条件。三是深化水污染治理。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63座,新增市政管网1337.5公里,加强排水管网重大病害治理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四是全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强化海绵城市建设,开展龙门山植被修复、都江堰精华灌区保护,开展生态清淤,贯通都江堰至黄龙溪220公里锦江绿道,提升绿道景观73公里,新增滨水开敞空间8万平方米。

(一)加强水资源保障

实施水系连通。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恢复或增强大江大河与小流域水力联系,合理制定水利设施生态流量下泄目标,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调蓄自然降水。充分运用水土保持和集雨工程,结合场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初雨调蓄池,推动沿河场镇老旧城区改造及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初雨截蓄能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引大济岷”等跨流域输配水工程等水源工程建设。着力提高用水效率。推广农业规模化种植,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加快设施现代化改造。推进工业节水,加强城市循环水再生利用,探索污水处理厂高标准排放尾水利用途径。提高生态流量保障能力。强化自然修复,推进清淤疏浚、内源治理,保障河道生态流量。

(二)深化水污染治理

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落实“收集—处理—排放”生活污染治理思路,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短板,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确保达标排放。督促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关停—转型—监管”工业污染思路,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强智慧监管。推进农业及养殖业污染控源减量。落实“清退—减量—截污”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思路。清退禁养区及临河畜禽养殖场、水产养殖和非基本农田。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畜禽粪污收集、贮存、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推进临河生态沟渠工程建设。

(三)强化水生态修复

提升水生态保护技术能力。建立覆盖四市的水生态监测网络,制定区域水生态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区域水生态状况评估,提升水生态修复科学性。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继续做好小水电清理,加强生态下泄流量监管。开展拦河堰改造,提高春夏季河流水体流动性。加强沉积物、底泥治理,控制藻类密度,控制水深并种植水草,抑制藻类繁殖生长。推动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科学采取清淤疏浚、建设生态沟渠、打造生态廊道等措施开展生态修复。建立长效补水机制,实施退耕、退牧、退开发,严格限制流域内过度开发,开展人工培育及增殖放流,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四)落实保障措施

健全河湖水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制定丰、枯水期水质管控目标,制定“1+N”流域水质巩固提升方案。完善区域联动机制。建立水生态环境协调机制,推进区域协同开展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强化治水合力。争取政策支持。借助国家大力支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机遇,中江、乐至等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在管网建设改造和农业面源治理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激发市场活力。政府主导推介小流域治理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依法保障出资方收益。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深化水权水价改革,从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提升水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让改革成果不断推广和拓展。

THE END
1.成都养犬或划分限养区和非限养区4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在官网发布一则《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成都市行政区域的养犬管理划分为限养区和非限养区。限养区指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全域和其他区(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建成区。非限养区为限养区以外的其他区域。https://m.gmw.cn/2024-04/12/content_1303710994.htm
2.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为了保护三岔湖区域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防治水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05701&ivk_sa=1024320u
1....公开征求《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范围的...成都市郫都区环境保护局 关于公开征求《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范围的通知 (代拟稿)》意见的公告 广大市民朋友: 为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和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西控”、“中优”的战略部署。切实控制农业面源污染...http://www.pidu.gov.cn/pidu/c135643/2017-09/28/content_5dc8b986cc97489bb0ff5872a9557164.shtml
2.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民事行政检察十大典型案例(精选5篇)2.动感酒吧诉武威市凉州区环境保护局环保行政命令案 3.海丽国际高尔夫球场有限公司诉国家海洋局环保行政处罚案 4.卢红等204人诉杭州市萧山区环境保护局环保行政许可案 5.君宁机械厂诉六安市金安区环境保护局环保行政处罚案 6.苏耀华诉广东省博罗县人民政府划定禁养区范围通告案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h560mu9.html
3.成都市双流区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的通知聚焦三农本区实际管辖区域内畜禽养殖区域划分为禁养区、养殖区。由区农发局负责,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协助,编制本辖区内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划定方案(送审稿)报市环保局、市农委进行技术审核后,报请区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禁养区管理 禁养区内,严禁新建养殖专业户及以上规模养殖场(户),严禁畜禽散养户扩大养殖规...https://www.tuliu.com/read-87886.html
4.成都16日起对限养区禁养犬进行收容,中华田园犬在被禁之列红星新闻11月14日消息,今年11月16日起,公安机关将对成都市限养区范围内的禁养犬只开展收容处置工作。目前全市限养区范围内的禁养犬只开展收容处置工作进展如何? 期限将至: 16日起成都将对限养区禁养犬开展收容处置 文明养犬需要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为营造文明卫生的宜居环境,今年10月份,成都市...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2634941
5.EOD风正劲!政策模式与案例行业动态资讯动态2、产权激励。开展生态修复规模达到10公顷以上的,允许由生态保护修复主体依法依规在市、县域范围内取得不超过生态修复面积10%的新增建设用地,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文化教育、光伏等产业开发,反哺社会资本投入和后续产业发展;(注:这相当于在县域内可以异地平衡,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http://gdpas.cn/dynamic-information-detail.aspx?id=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