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阿凡提故事的多元文化考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摘要】阿凡提故事于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其多元文化内涵还未得到深入探研。通过跨文化考释发现,古代中原地区的类型故事、哲理思想及民俗符号在阿凡提故事中体现明显,中原文化对阿凡提故事影响深远。古印度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对阿凡提故事产生影响,它们是形塑阿凡提故事的重要力量。阿凡提故事是独特地域中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民间范例,作为古代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它清晰地表征着古代世界多元文化与新疆民间社会的互动关系,揭示这一事实将有助于当前“文化润疆”工程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阿凡提故事;多元文化;考释

汉书》中记载:“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①因地理构造、自然环境、气候植被以及历史发展道路等多方面条件决定: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孕育和发生场域,成为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基础和构成主体,成为中国人永恒的思想和精神家园。

一、阿凡提故事与古代中原文化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钟敬文说:“中国的民间文学是多民族的民间文学,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流、影响的明显现象。……汉族的民间文学与各民族民间文学交错着、联接着。尽管彼此都有独自的基本部分,但大都有接受影响,形成彼此民族间的共同色彩的部分。”②中原文化对新疆影响久远而广泛,这在正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文物中均有明证,不仅如此,它还潜移默化地渗入新疆民间,并对民间文学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至今在阿凡提故事中仍清晰可见。

(一)中原地区类型故事对阿凡提故事的影响

一般认为,类型研究是民间故事最常用、最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有助于厘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揭示同类型故事之间的影响和流变。从民间故事类型上看,中原地区的类型故事对阿凡提故事存在影响,在此试举一例,借以窥豹一斑。

顾希佳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一书中对中国古代传统民间故事进行分类,其中有一类他称之为“激怒治病”型,该类型故事的主要叙述情节单元(motif)为:“某人得一怪病,请名医诊治。名医故意设计激怒病人(或是揭发其隐私,或是故意摆架子,讲条件,拖拉治病等),病人中计,果然大怒,怪病恰恰在大怒之后得以痊愈。事后,名医向此人说明缘由,此人重谢名医。”③“激怒治病”型故事在古代中原地区流传由来已久,其原型早在《吕氏春秋·至忠》中已出现。

齐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曰:“诺。请以死为王。”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当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履登床,履王衣,问王之疾,王怒而不与言。文挚因出辞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④

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也撰述过此类故事,故事情节较上文更为简洁,故事主人公也由文挚改换为名医扁鹊。

赵简子有疾,扁鹊诊候,出日:“疾可治也,而必杀医焉。”以告太子,太子保之。扁鹊频召不入,入而着履登床。简子大怒,便以戟追杀之。扁鹊知简子大怒则气通,血脉畅达也。⑤

宋代李昉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中也有此类故事出现,只是故事主人公由扁鹊变为华佗,据编者所言,此故事来自唐代的《独异志》一书,可见,类似故事在唐代亦有流传。

魏华佗善医。尝有郡守病甚,佗过之。郡守令佗诊候,佗退,谓其子曰:“使君病有异于常,积淤血在腹中。当极怒呕血,即能去疾。不尔无生矣。子能尽言家君平昔之愆,吾疏而责之。”其子曰:“若获愈,何谓不言?”于是具以父从来所为乖误者,尽示佗。佗留书责骂之。父大怒,发吏捕佗。佗不至,遂呕黑血升余,其疾乃平。⑥

此外,清代宋永岳所辑《志异续编·叶天士治潘宪失明》、夏敬渠所撰《野叟曝言·怪医方灯下撕衣惊痘出》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情节,因其篇幅较长,这里不再一一录出。不仅如此,祁连休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一书中也将此类故事归结为“激怒发痘”型,并列举多则清代及近代的故事详加说明。由此可见,“激怒治病”型故事在中原地区流传历史悠久,且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可谓根生土长的类型故事。同时,笔者发现,在阿凡提故事中也有《奇妙的药方》一文,故事情节与中原地区流传的故事极为相似。

阿凡提当了医生。一天有个胖得不成样子的富翁来见阿凡提,他说:“医生呀,我现在每走上十步,就累得喘不过气来。只要你能帮我摆脱这个灾难,你要多少钱我就给多少。”阿凡提把富翁从上到下打量一番,说:“你十五天以后必定完蛋,吃药也是白费。”富翁回去愁得茶不饮,饭不吃,十五天内竟瘦得像一根柴禾棒。到了第十六天,富翁没有死,就去找阿凡提算帐。“你算什么医生?你说我十五天以后就死,今天是第十六天了,我怎么还没死呢?”“对呀,我那句话就是给你开的药方。现在你的病已经好了,快把看病费给我拿出来吧!”阿凡提说。⑦

(二)古代中原地区诸子思想对阿凡提故事的影响

古代中原地区诸子思想对西域的影响源远流长,中国历代正史对其记载甚多。《周书·高昌传》载:“(高昌)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皆为胡语。”《隋书·高昌传》载:“(高昌王)于坐室画鲁哀公问政于孔子之像,……其风俗政令与华夏略同。”从西域高昌人学习中原文化及高昌王供奉“鲁哀公问政于孔子”画像来看,儒家思想对高昌统治阶层的影响巨大。与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物一样,口传故事也是古代中原地区哲理思想在新疆民间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一些抽象枯燥的哲理思想正是通过鲜活的口传故事渗入民间,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民间大众所接受,阿凡提故事《防贼》便是一例。

阿凡提从王宫路过,看见几个官员监督着一群苦工正在加高墙。他感到奇怪,便问官员:“这么高的宫墙,为什么还要往上加高呢?”“你真是聪明人说糊涂话,我的阿凡提!”一位官员回答说,“这是为了防贼进宫盗劫财宝呀!”“是的,这样一来,外面的贼是进不去啦,”阿凡提说,“可是,宫廷里面的盗贼,你们又咋个办呢?”

上述故事所反映的思想早在《论语·季氏》篇中就有记载:“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里说的是鲁国的季孙氏要讨伐颛臾,孔子知道后直接指出了季孙氏之忧不是外患,而是内忧。此外,《韩非子·用人》中也说:“夫人主……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祸莫大于此。”韩非子在此告诫君王,不谨防内部祸患,却在外面加固城墙,这才是国家的大祸。哲人用逻辑阐述真理,民间文学则用故事感知真理,阿凡提故事《防贼》与《论语·季氏》《韩非子·用人》虽不属同一时代,表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主体思想却如出一辙,它们都是借用“墙”这一意象来阐明国家的外患与内忧之间的关系,可谓异曲同工。据《梁书·高昌传》记载,西域的高昌国“有五经,历代史,诸子集”,德国学者冯·佳班认为:“(西域高昌人)历来对中原文化的爱好未曾稍衰。”不仅如此,1969年新疆阿斯塔纳唐代古墓中还出土了手抄《论语郑氏注》残卷等资料,可见,儒家及诸子思想很早就流传到西域地区,考虑到古代中原文化对西域的长期影响,阿凡提故事《防贼》一文应是吸收了《论语》《韩非子》中的哲理思想。

(三)古代中原地区民俗对阿凡提故事的影响

2013年,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大寺出土“杂耍图”壁画,据专家考证,“杂耍图”壁画是唐代中原民间杂耍在西域高昌回鹘佛寺的残留,其中的“龙”形象是中原地区民俗符号的集中体现。可见,古代中原地区民俗活动很早就在西域民间流传。古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对阿凡提故事也有影响,阿凡提故事中有不少笑话与生肖属相有关,如《国王的生肖》中出现的属相狗,《蟒年生》中出现的属相蛇等。这些故事中出现的狗、蛇等十二生肖动物属相究竟来自何处呢?

十二生肖作为古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十二生肖配属始见于东汉,即3世纪中期,十二生肖就已由中原传入西域。正如学者所言:“以动物纪年并与干支纪年相融合而产生的十二生肖应起源于中国,经由河西走廊传入塔里木盆地,并以新疆古代民族为中介向中亚乃至印度等地传播。”此外,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尼雅文书中发现用佉卢文写成的十二生肖星占卜文,新疆阿斯塔纳唐代古墓还出土过彩绘的鸡首、猪首等生肖俑。可见,阿凡提故事中与生肖有关的笑话,实际上是在中原民俗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而且这些生肖故事还以阿凡提故事为中介,逐步辐射和影响到丝路沿线其他地区。

二、阿凡提故事与古印度文化

众所周知,佛教产生于古印度。据说,佛祖释迦牟尼为了将深奥的佛教义理传授给广大信众,往往借助生动的故事来讲说。他非常善于把枯燥抽象的佛理寄寓于鲜活生动的寓言故事之中,因而吸引了大批善男信女。后世的大德高僧纷纷效仿,他们在讲解或注疏佛典时也经常利用各种文学故事。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典中的一些寓言故事也逐渐被中国传统文人所吸收利用。据考证,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陆路,另一条是海路,佛教最早在汉代由古印度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从印度西北传到安息、大夏、大月氏、康居,东逾葱岭传入中国西北地区,经天山南路二道的龟兹、于阗等国,进入玉门关、阳关而传入中国内地。”可见,在佛教最初东传进入中国内地的过程中,西域是必经之地。佛教在西域地区的长期传播、发展与繁荣必定会对当地的文化艺术产生影响,佛教文学、绘画、音乐、雕塑、石窟等艺术都曾在西域盛极一时。同时,佛教还对西域的民间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一些反映佛教思想的民间故事在西域广为流传。

(一)阿凡提故事中的“打赌不说话”型故事

在阿凡提故事中有《喂驴》一文,其原文共计四百余字,略引如下:

丁乃通很早就注意到中国的此类故事,他按照故事类型的国际惯例,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将此类故事列入笑话中的夫妻笑话,命名为“打赌不说话”型,AT(分类法)编号为1351,并归纳其叙事情节单元(motif)如下:

【打赌不说话】·(a)丈夫和妻子之间(b)两个或三个人之间(c)当时贼来偷东西,或(d)猫和狗来偷糕饼吃。等到其中的一个尖叫起来,但那时大部分东西或是糕点已经没有了。

参照丁乃通对“打赌不说话”型故事的总结,上述阿凡提故事应是其中(a)(c)情节单元的组合,属于比较简单的类型故事。这类故事的源头在何处?丁乃通未做说明。

(二)“打赌不说话”型故事的印度起源

《痴花鬘》是印度佛教经典之一,又因该书收录譬喻故事一百篇(实为九十八篇),故在中国又被称为《百喻经》,其中有《夫妇食饼共为要喻》一篇,主要原文如下:

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

三、阿凡提故事与古希腊文化

从历史上看,古希腊文化曾随亚历山大东征对西域地区产生大规模影响。西域地区第一次大规模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正是亚历山大东征时期,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带领希腊与马其顿的大军,征服了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是侵略战争,但其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及绘画、雕塑等文艺作品在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中逐渐进入西域地区。亚历山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古希腊人的后裔分别在西域周边地区建立了具有希腊文化色彩的大夏与贵霜王国,开启了历史学家所谓的“希腊化”时代。古希腊文化沿丝绸之路继续影响西域地区,这些影响可以从历史遗址和考古发掘中得到体现,一些在新疆出土的具有古希腊风格的犍陀罗艺术便是明证。

(一)伊索寓言对阿凡提故事的影响

在阿凡提故事中至今还有伊索寓言的影子。伊索寓言是公元前6世纪流传于古希腊民间的寓言故事集,其中的多数故事短小精悍,形象生动,以说理见长,这些小故事通俗易懂,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世界的看法。伊索寓言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民间故事影响深广,这其中就包括阿凡提故事,在此试举一例。伊索寓言中有《父亲和两个女儿》一文,原文如下:

有个父亲有两个女儿,他把一个女儿嫁给菜农,另一个女儿许配给陶工。过了一些日子,父亲去看望做了菜农媳妇的大女儿,问她日子过得怎么样。大女儿回答说,他家什么都有,他们只求老天爷一件事:希望下一场雷暴雨,让田里的蔬菜喝个够。没多久父亲又到做了陶工媳妇的二女儿家,也问她日子过得怎么样。二女儿回答说,他家也什么都不缺,只祈求一件事:希望天气晴好,阳光灿烂,陶器就能晒干了。于是父亲对她说:“你盼望晴天,你的姐姐却希望天天下雨,我该为谁祈祷呢?”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同时要做两件截然相反的事,其必定会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而在阿凡提故事《过错在我》中,也有类似的情节。

阿凡提有两个女儿,一个名叫帕蒂嫚,一个名叫祖合热。帕蒂嫚嫁给了一位农民;祖合热跟一位木匠结了婚。……大女儿帕蒂嫚殷殷勤勤地说:“……假使今年风调雨顺,老天爷美美降下几场雨水,您的女婿春种秋收,粮食满仓,到那时节,他准定会给您买一匹马骑的!”二女儿祖合热娓娓动听地说:“……若今年是个大旱年景,家家盖屋,户户修房,您的女婿就会挣来很多钱,秋后给您买一头奶牛送来!”阿凡提听毕,和颜悦色地说:“我的两个乖女儿,你们一个盼望天降大雨,一个盼望年成干旱……”

(二)古希腊哲人故事对阿凡提故事的影响

钟敬文认为,对不同民族间相同或相似的民间故事,即使不是全部的、直接的影响,也大多存在间接的、部分的影响。“在国境外,甚至在地球上相隔比较遥远的地区,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或谚语等,不仅有许多构想、表现手法相似,有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后者大都是传播的结果。”对民间故事而言,“外借”是其最常见的产生方式,一个民族的传统故事很容易被其它民族以口耳相传的方式移植、改编与借鉴,阿凡提故事中就有一些外借自古希腊哲人的故事,这里试举一例。阿凡提故事中有《两抵》一文,原文如下:

一天,阿凡提去集上买裤子。他把价钱讲妥以后,正掏钱时又变了卦,……于是便把裤子递还给掌柜,说:“换件衫子瞧瞧。”掌柜的答道:“成!”便递给阿凡提一件衫子。阿凡提接过衫子,也不付钱,转身就走。掌柜的站起来喊道:“你打算不给钱吗?”“这件衫子钱不是拿先头那条裤子抵上了吗?”阿凡提说。

世界各国不同的民族,不管地理距离多么遥远,文化背景多么不同,在民间故事方面却总是互相学习。西域与古希腊看似相距遥远,文化背景差异明显,但事实上的文化交流却持续不断,这在当今考古发掘中屡见不鲜。对民间故事而言,西域与古希腊的交流也很频繁,但由于口头文学不易长久保存的特点,被记录存世的古希腊民间故事在西域并不多见。尽管如此,阿凡提故事中仍有不少古希腊文化的遗存,古希腊文化对阿凡提故事的影响亦是事实。

结语

本文为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中传播的创新路径、模式、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0100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昌吉学院新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研究中心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强,昌吉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THE END
1.一头盈利一万多,产肉产阿胶能干活的驴,为啥养它的人却很少?一头盈利一万多,产肉产阿胶能干活的驴,为啥养它的人却很少?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曾曾历史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电影里的这些角色不仅有原型,事迹还远比剧情更离奇! 电影冷先生 710跟贴 打开APP 豆瓣高分励志片,如果此刻的你正值低谷,一定不能错过! 尤里有剧说电影 359跟贴 打开APP 揪头发把...https://m.163.com/v/video/VYF7IJH6B.html
2.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入黔之驴技穷:字意是说驴生的威猛,其实没有什么本事,外强中干,当遇见黔之虎,便被硬生咬死,反映了黔之虎的勇敢,也揭露了一个真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解释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据说古时候贵州没有驴子。有个商人从外地运进来一匹驴子,但是贵州多山,...https://www.meipian.cn/3avpjiyh
3.中国古代一匹马的价格相当于一头驴的十倍...来自咸阳杜邮亭长...中国古代一匹马的价格相当于一头驴的十倍。马主要是交通工具,相当于今天的路虎越野车,功能单一,价格昂贵;驴既是交通工具也是生产工具,相当于今天的五十铃皮卡,功能多样,价格低廉。汉武帝刘秀小时候在洛阳读书,和同学合伙买头驴,供其他人使用,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共享毛驴,刘秀是今天共享单车之父,...https://weibo.com/3738014721/G93DzF6ZW
1.30个坑人的问题带答案选择题接亲网12、要过年了,你家有头猪和一匹驴。是先杀猪还是先杀驴? 答案:(杀猪,驴也是这样想的;杀驴,猪也是这样想的;两头都不杀,猪和驴都是这么想的;两头都杀,隔壁邻居家的猪和驴都是这么想的) 13、老人梅友并到医院去做检查,结果医生告诉他说要看开一点,请问他得了什么病? 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detail_89198
2.管理小故事精髓100例给管理层的发人深省故事可被派出去买马的人却用五百两黄金买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https://blog.csdn.net/cunzhangxp/article/details/715766
3.是一匹马题目答案解析,是一匹马题目答案解析3【甲】有个人有一头驴和一匹马。一天,它们驮着货物赶路。驴劳累了,对马说“我吃不消了,你多少帮我驮一点儿货物吧。”马不愿意帮驴的忙。驴倒地死了。随后,主人把驴的全部货物移到了马身上,并在上面放了一张驴皮。马心里想“我不愿意帮驴一点忙,现在却必须驮运全部货物,还得加上它的皮。” 结尾 。 (1)...https://www.12tiku.com/newtiku/so-%E6%98%AF%E4%B8%80%E5%8C%B9%E9%A9%AC-l3.html
4.对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对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了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76cb80c439854dd98ad88ec9b714db3e.html?fm=bdd24a1fa3b675e7971034a8693d69c1a0
5.包头燕家梁遗址出土古代马属动物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又对110条马的线粒体全序列建立最大似然树与贝叶斯树,对27条驴的序列建立了最大似然树与贝叶斯树。结果显示,按照线粒体全序列分类,燕家梁10匹元代马具有B、G、L、Q、R五个单倍型。可以确定的是,YJL01H与现代伊犁马、焉耆马等中国本土马遗传关系较近;YJL02H与一匹古代蒙古马、两匹欧洲现代马遗传关系较近;Y...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2528135.nh.html
6.www.shuofangjituan.com/apfnews98905083.shtml后来,因女方要求买房买车双方谈崩,导致退婚,女方却拒不退还彩礼钱。为此,双方闹上法庭,媒体报道视频中展示的《梁山县法院民事调解书》显示,7月8日梁山县法院立案,在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协议,女方法院调解当天退2万元,于8月18日、9月18日、10月18日先后分三次共返款彩礼款32万元。若女方不按时履行上述协议,男方...http://www.shuofangjituan.com/apfnews98905083.shtml
7.古代成语故事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代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成语故事 篇1 成语故事一:【杯弓蛇影】 ...https://www.yjbys.com/chengyu/gushi/4440980.html
8.在古代有一匹马是什么水平?历史区得看朝代,在汉唐那就是大户人家,在宋朝那就是顶级豪门,毕竟太宗都只玩得起驴 亮了(1026) 查看回复(27) 回复 P70010n92022-01-06· 湖南 wangguiren:得看朝代,在汉唐那就是大户人家,在宋朝那就是顶级豪门,毕竟太宗都只玩得起驴 你再骂 亮了(307) 查看回复(3) 回复展开全部回复 ...https://m.hupu.com/bbs/47244893.html
9.2023年古代寓言故事(通用36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还记得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年古代寓言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mip.jy135.com/ertonggushi/yuyan/1230727.html
10.小学生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32、小明从来没去过美国,他想去美国,至少应花多少钱? 谜底是:光想是不用花钱的 33、什么人每天靠运气赚钱? 谜底是:送煤气的工人 34、哪一种蛇有很多嘴巴?(打一成语) 谜底是:七嘴八舌(蛇) 35、一个即将被枪决的犯人,他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谜底是:穿上防弹衣 ...https://m.yuwenmi.com/miyu/73098.html
11.日趋活跃的商业贸易(上册)一古代商业(上)在线免费阅读由牙纪征收交纳的牛驴税,占山东地方政府征收的五项杂税的15%左右。经纪人也是首先出现在牲畜交易中,可见牲畜贸易历史悠久。 通观各种货物的地位和作用,似可把中国古代民间贸易概括为以粮易盐、布、铁、畜的小生产者之间的贸易。粮、盐、布、铁、畜是民间主要贸易货物。 赶集 唐宋以后,尤其明清,赶集与赶会成了...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07787097765629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