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一直困扰中国生猪养殖企业,过去两年,在猪周期和非洲猪瘟的双重作用下,生猪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这也重创了中国养殖行业,大型养殖企业有的破产、有的亏损,小型养殖户盲目扩张后可谓是一片哀嚎。
近日,在神农集团养殖事业部生产中心运营副总监朱俊智接受蓝鲸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生猪产业链已相对成熟,但回顾其发展历史,也曾受到猪周期的剧烈影响。在养殖技术的进步和产业链的发展之下,猪周期逐渐被拉长,波动逐渐变小。最终行业回归理性,供需关系得到稳定保障。
神农集团从成立之初就不断学习并实践美国现代化、规模化农业的先进理念,朱俊智表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匹配自身的能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结合中国农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形成现代化猪场+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养殖成本,平稳地渡过猪周期。未来,通过饲料+养殖+食品的产业闭环,神农抵抗猪周期的能力会更强。
生猪养殖分三个阶段
神农集团成立于1999年,主营业务为饲料加工;2002年开始进入生猪养殖行业;2005年进军生猪屠宰行业;2021年5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云南本土养猪第一股。挂牌上市时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和生鲜猪肉销售”三大业务板块于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
朱俊智曾留学美国,专业为动物科学,对中国和美国的养殖模式都有一定了解。
提到生猪养殖,猪周期是逃不过的话题,朱俊智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猪周期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随着供需关系变化出现的,由整个产业分布的情况来决定。可以参考国外市场的发展历程,了解其发展规律。美国30年前也经历过我们中国这样周期性震动,在产业分工不断优化与进步,后来趋于平稳。
从国外的发展历程看,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规模化标准化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市场里散户占比多。整个市场供需关系出现蛛网效应:当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时,经济中就会出现一种周期性波动。生产者并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去做自发性的生产,往往以市场现在的现状来决定的生产情况,生猪养殖至少有六个月的养殖期,市场和养殖之间有迟滞,决策会导致这个猪周期波动会特别大。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增长,就会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我国生猪养殖所处的阶段,规模化和市场化的竞争加剧,市场上供大于求,产能饱和,加剧周期震动。发展过程中叠加一些季节性需求变化或者疫情等情况,猪周期的震动幅度就会加剧。
第三阶段,就是规模化占据主导,家庭农场也已经成为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模式。供需关系回归到合理的水平。企业产能也不会再去做特别大跨度调整。这种条件下市场供需关系趋于稳定,可能会因为一些季节性因素出现小周期波动,但不会出现从十几块到三十几块这种大幅度的“过山车”。生猪养殖业走向一个成熟阶段。
“这个成熟的阶段,如美国一头猪的利润其实很小,就不会说出现这种暴利或暴亏的情况。”朱俊智表示,“第三阶段应对猪周期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降低成本。猪价低于成本线,企业成本有1块钱的优势,那就比别人少亏1块钱。高于成本线,企业比别人就多赚1块钱。这就是我们竞争力的一种体现。”
神农集团的成本优势体现在2021年的业绩中。2021年在众多养殖企业亏损时,虽然神农集团净利润也大幅下滑,但依然保持了盈利。2021年营业收入约27.79亿元,同比增加2.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5亿元,同比减少78.44%;
2021年8月半年度业绩及利润分配说明会,神农集团近期生猪养殖成本大约为14-16元/公斤左右,处于上市生猪养殖公司的第一梯队。
“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共担风险
中国当前生猪养殖正值第二到第三阶段,神农集团正在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赋能散户养殖升级,实现散户的升级。
朱俊智表示,就中国目前生猪养殖的发展阶段,市场上不可能抛弃养殖户,所以神农集团在发展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保障生产的效率和安全。企业帮忙养殖户解决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并通过更多的基础数据提升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
“这是一种技术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我们体系内养殖户使用我们的饲料和高健康的种猪,全程按照神农的动保和生产标准,从根本上面去保障养殖户的能力水平。”朱俊智说,“神农集团在与养殖户合作的过程中,提供最优质的生产资料、最科学的防疫手段,鼓励养殖户养好猪。按养殖户的饲养成绩作为养殖报酬的结算依据,即使猪价处于低谷也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当猪价高于平均单价也能参与盈利部分的分成。”
目前,已经有众多的养殖户从中受益。云南陆良县小百户镇曼坡凹村的养殖户张想与神农集团合作养猪已超过四年。“在2021年生猪价格低至每公斤8至9元时,神农依旧按照合同约定价格收购生猪,高于当时的市场价。目前,我家猪场的猪只已发展到1200多头。”张想说。
这个模式也有助于对抗猪周期,朱俊智表示,集团企业能够去帮助养殖户分担一部分风险。养殖户的销售价格不会和市场价格一样有很大的起伏。但也要要求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的付出,这是一个对等的收益。
未来,神农集团将坚持发展公司加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重点发展高效的现代化母猪场,为市场提供稳定、健康的优质仔猪。在育肥端,不低于20%的自有养殖场保障供应链运转,80%育肥数量由养殖户与企业共同发展。
2023年1月30日,云南神农白水下坡年出栏48万头优质仔猪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在曲靖市举行签约仪式。该项目是神农集团在云南省内建设的第29个现代化养殖猪场,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出栏48万头优质仔猪。神农集团确定的养殖战略目标是:2025年出栏300万头、2027年出栏500万头、2032年出栏1000万头。
食品工厂投产,补足全产业链闭环
目前,神农集团正在补足下游食品的研发与生产。
据了解,神农集团位于云南澄江的食品工厂已经试投产,目前主要产品包括烤肠、小酥肉等产品。
朱俊智表示,全产业链是未来行业发展成熟标志。
建立自有的产业链能够帮助神农真正把控食物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提供给消费者放心的、健康的、稳定的猪肉原料。
在食品端,目前,神农集团的主要产品是面向B端的热鲜肉。
据了解,神农集团投资了2个亿,引入了德国“BANSS(伴斯)”进口屠宰生产线、韩国“HI-COOK(好烤克)”进口分割生产线建设了屠宰场。目前,该屠宰场年屠宰量达120万头,昆明有近一半的生猪均是由该屠宰场完成。
目前,神农集团的设备都具备了冷鲜肉处理的能力,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产能也在逐步释放。
2023年,神农集团在下游将重点发力食品深加工。
神农集团在2021年9月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云南澄江神农食品有限公司”。
目前,云南澄江食品生产基地已经投产并推出深加工包装产品,产品包括深加工肉制品、特色休闲食品、预制菜食品等。
“食品板块补全了神农集团的全产业链闭环,整个闭环流动起来,可以有效抵御猪肉价格这个核心要素变动带来全链条的价值重构,任何的价值流动,尽力完成在环内,我们的竞争力也将更强。”朱俊智对蓝鲸财经记者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