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10日讯(唐海燕记者赵宏伟)六月的黑土地,激荡着火一样的热情。
宝山区谋转型求发展的迫切心情,也同这盛夏的天气一样,火热而渴盼。
为念好“驴经”,宝山区党政领导带领七星镇、各街道办事处负责人、煤炭商会和煤炭企业家及辖区内养殖大户一行40余人,6月末专程赶赴曙光农场“取驴经”,为双矿分流人员转岗创业和煤炭经济转型发展蹚路搭桥。
来到红兴隆农垦管理局曙光农场偌大的乌驴饲养基地,5000多头乌驴“热情地”向客人们点头致意,它们时而悠然地低着头啃着脚下的菌床饲料,时而散步在基地围栏中,时而“吟唱”起高高低低的驴曲,时而干脆来个驴打滚。
这些毛色纯正、体型健壮、外形美观、四肢有力的驴儿们就是曙光农场打造万头乌驴全产业链项目,调优扶壮畜牧业的成果。
在龙垦万头肉驴全产业链项目现场,企业负责人热情地为宝山区参观学习人员介绍了养殖基地规模和科学养殖肉驴的技术方法,同时邀请大家分别对乌驴妊娠舍、保育舍进行了实地参观,并与宝山区养殖户们相互交流了养殖方面的经验。
据悉,近年来,这个农场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上科技、增效益”这条主线,唱响供给侧改革主旋律,瞄准了“以牧代销,过腹增值”这一具有潜力的有形市场,把资源优势与生态需求深度融合,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为突破口,以良种扩繁为基础产业,利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建立“种养加”一体化产业模式,大力发展万头乌驴全产业链项目,全力打造中国最大乌驴产业基地。
在现场,通过与养殖企业负责人和养驴户亲切交谈,考察团一行详细了解了乌驴科学养殖模式、养殖效益和市场交易情况。
通过了解获悉,龙垦万头驴全产业链项目是由黑龙江省龙垦畜牧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75亿元,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项目共分两期,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资9500万元,建成标准化发酵床式驴舍6栋10780平方米,存栏种驴2500头;配套建成2000平方米生物有机肥发酵车间和饲料加工车间各一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今天,区委书记带领我们来到曙光农场参观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使我们大开眼界。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闲置的场地,引导双矿转岗职工成立养殖合作社,进一步扩大饲养规模。”宝山区七星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大鹏深有感慨地说。
转型互助求发展,养驴致富产业兴。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宝山区委、区政府在推进转型发展中,结合区情积极引导双矿转岗人员及辖区无业人员和农民多渠道就业创业。(下转二版)
其中,由双矿转岗分流职工自筹资金,区里提供场地等支持创建了宝山区双创千头肉驴产业链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2017年3月开工建设,设计两期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2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改建成日光生态驴舍一栋三层楼4000平方米,存栏种驴100头,存栏肉驴500头,配套建成1000平方米的春夏秋三季室外圈棚一栋,青贮饲料发酵车间和饲料加工车间各一栋。二期工程存栏种驴500头,存栏肉驴1500头,新建驴舍1000平方米,建设屠宰加工车间300平方米,肉制品加工车间一栋600平方米,开设一处以肉驴产品为主的特色餐饮厅一处。该项目以种驴繁育产品加工生产为主线,连接持续增值产业,形成养产加工餐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模式。
5月16日,远赴山东嘉强县选购了第一批德州种驴65头,并且还在当地防疫部门学习掌握了动物喂养、科学防疫等养殖知识。到目前,基地已经先后引进纯种肉驴、种驴195头。
家家养驴,富富有余。养一头驴相当于种一亩地,养十头驴相当于建一座“小银行”。
“这次通过出来参观学习,我们又增加了信心,结合当前农调整结构,我们有决心带领农民们调把养殖肉驴这块‘大蛋糕’,做的‘更大、更美、更香’。”宝山区七星镇党委书记赵鑫如此表示。
“感谢区委、区政府给予我们养殖户的支持,区领导亲自带领我们学习先进饲养经验,我要把新技术运用到自己的饲养场去,争取养驴早日见效。”宝山区七星镇前进村饲养户于洪江满怀信心地说。
“你们学习的怎么样?对靠养驴创业致富,信心足不足呀?”“有了区委和政府的引领与支持,我们又学习到新的技术,感觉心里有底了,也有了新奔头,再也不怕俺家媳妇嘟囔我养驴赚不到钱了。”
“有目标,就不怕路远,你要把学习到的技术传递给更多的饲养户呀!要让大家一起富呦!”“谢谢区委区政府的真心帮扶和全力支持啊!我们一定在养驴这条致富路上干出名堂来。”
……
“以此次考察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肉驴养殖交流合作,着力在精深加工、创建品牌、建立机制上寻求突破,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返程路上,带队的宝山区委书记刘志强与参观者和饲养户们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增添了大家养驴创业的信心!……
养千头驴,走健康路,创绿色品牌,促经济发展。
目前,宝山区委区政府正号召全区上下各行各业积极动员起来发展“驴经济”,以此引领、推进双创和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煤炭经济转型发展。
这次考察学习结束后,区煤炭商会和煤炭企业家们以及部分养殖大户纷纷表示,将跟随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投资养殖肉驴,带头转岗转型致富,为全区振兴发展做出贡献。
短评:
大胆,走出这一步!
杨子
转岗创业蹚新路,转型发展奔富路。
如何让双矿转岗分流人流人员自主创业不走弯路?如何在政策上、资金、项目和服务上支持他们?如何让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引导下实现自主创业?
养菇养猪养牛养驴,构建区域经济长廊;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特色养殖驴业先行。宝山区创新引领发展特色养殖业,走出了一步有益的尝试。
煤矿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是国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煤矿主业的大门关闭了,但又开启了一扇新兴产业的绿色之窗。
百户联手,养驴互助,合作共赢。带领双矿转岗分流人员不等不靠,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绿色养殖、种植和食品深加工业,宝山区委、区政府不停地思考着、筹划着、努力着、工作着。
转型互助求发展,养驴致富产业兴。充分利用国家对“双创”的扶持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结合矿区煤矿主业永久关闭,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的有力契机,引领和支持辖区转岗分流人员找准门路,大胆创新,自愿结对,联手发展,靠发展“驴经济”进行二次创业,实现勤劳致富。进而促进煤炭行业自我转型发展,带动全区群众创新发展,实现宝山全面振兴发展。
在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下,宝山人靠着敢闯敢试、自强自立,不畏艰难、永不服输的信心和决心,一定会把“驴经济”做大做强,并成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和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动能。
宝山区,大胆走出了这一步,相信未来的天地,一定会无比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