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奇遇?即突破原来生活情境的经历,遇见超出心中料想的诸多神奇经历。江冬的《小懒驴奇遇记》写的是小驴子借热气球漫无目的、毫无规则的飞翔,从森林来到城市,在陌生的城市里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故事。
一
对他来讲,这是奇遇,也是历险。被一伙少年注射药物后,他被带去和金刚蟆搏击。搏击前,金刚蟆又细又长的尾巴高高翘起,不停甩动时发出“啪啪”的响声,而后又是踢腿又是挥拳,充满挑衅的味道。逼近小驴子后,使出一个扫堂腿,将它扫倒在地。而后再次逼近,小驴子赶紧爬起、跳到一旁。它一个劲儿躲避,金刚蟆一个劲儿追击。话虽如此,小驴子身上还是挨了好几下,甚至被其尾巴多次扫到脸上。在这些少年眼中,他只是搏击的工具,供他们取乐之用。是历险,更是成长。经常处在饥饿中的小驴子,必须自己主动找吃的。即便乞讨,也要保证不被饿死。为了活下去,它听从狗友的建议,到处找工作,虽然闹出一大堆笑话。遇到怪物金刚蟆袭击,它没有抵抗的能力与意志,至少懂得躲避,一再躲避,尽可能避免受伤。
从此,它意识到“我不会”是多么可笑。如果凡事都不会,饿死是必然的,因为不敢乞讨,因为不敢找工作,因为不敢接受别人的聘请,因为不敢踏出俗世生活圈半步。作家通过并不明说的笔触,早已将他身上“我不会”的懦弱与胆怯以及固化身上的标签撕掉,让小驴子在一次次尝试、一回回失败中,收获一点点独立与勇气。
有对比就有差距。他想念家中的种种美好。意识到曾唾手可得如今却早已丢失的幸福,何尝不是成长呢?“在家的时候,他可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孤单,也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如果此刻有一条通往家中的路,他定会毫不犹豫地踏上去。”有了外头的奇遇与历险,小驴子才深刻地意识到家的美好、双亲的重要。在他们营造的温暖空间里,孤单是没有的,害怕更是匪夷所思。在城市里的它,想起那曾经倍感枯燥、毫无快乐的上学时光,也是值得他怀念的。懂得珍惜,是不同的人成长岁月里近乎一致的情感体验。
二
值得注意的是,江冬的写作并非居高临下式的,而是基于小驴子真实情境的书写。小驴子虽是虚构的,小驴子却也是活的。他的慌张、恐惧、悲伤,在给人带去深思。许多人不也有过与他相同的处境吗?
与狗作伴,哥俩一块乞讨的最初日子里,小驴子虽然还会挨饿,但依然过上他有生以来最舒适的日子。上学是不必的,父母的唠叨不在耳畔缭绕,更重要的是再没有人嘲笑他是个“我不会”。他希望日子永远这么无忧无虑地过下去。当然,有时候他会十分想念父母。在接受好朋友狗的建议后,共过患难的两位不得不分开。狗早就习以为常,小驴子却不知所措。他眼巴巴地看着狗说道:“我们得分开了吗?”在得到肯定得回答后,他接着说道:“我可以跟着你啊!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此时的小驴子,一颗心如失去支撑一般一直往下坠,拉也拉不住。从未在外闯荡过的它,面对即将开始的孤独旅程,岂能不慌张?
当环境改变、亲人不在身旁时,少年应该怎么办?一身缺点的小懒驴在困境中的所作所为,实在是难得的。他牵挂着森林,却并没有马上想要逃离城市,他清楚地意识到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与狗一起乞讨,可以说是没心没肺无所谓脸面,不也可以说是能屈能伸的务实与隐忍?饿了就要吃,吃了才能活下去。有的吃就吃,没得吃想方设法找到吃的。可以找工作,可以接受别人的施舍,小驴子自如地在两种方式中切换,没有丝毫勉强。
懒惰的小驴子、务实的小驴子、能吃的小驴子、想要回归森林的小驴子、不会在悲伤中沉浸太久、一贯乐观的小驴子,都在江冬笔下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换言之,在森林里向来被嫌弃的小驴子并非没有优点。他那一口哨声连作曲家都惊叹连连,其水平之高不言而喻,其水平哪里是一般人比得上的呢?不知两头狼是罪犯的他,愿意帮助狼,虽是冲着狼们带他返回森林的期许,不也与他骨子里的乐意助人有关吗?由此可知,小说之真实,还在于小驴子缺点虽多、优点亦有的立体性书写、复杂性呈现。
三
小懒驴的奇遇中,明显可以捕捉到幽默、诙谐的意味,它让小驴子在城市里的遭遇没有那么挣扎、凄惶,如为它拭去眼角几滴泪痕;它让读者读来有些许惬意和轻快,不那么压抑、沉重,不那么为他提心吊胆。
险情,因这些情节的有意设置,变得不那么险;委屈,因这些情节的特意安排,变得不那么委屈;伤痕,因这些离奇、出格的琐碎,而显得不那么触目惊心。当然,它们的存在,并不否定小驴子成长路上踩过的荆棘、遭遇的嘲笑、拼命躲避的追杀之现实性。这些艰难甚至堪称生死考验的要事,历历在目、件件入心,它们是小驴子从懒惰到不那么懒惰、甚至敢于有所作为,从一味依赖他人到为了一口吃的尝试挑战自我的催化剂或助推器。
在幽默诙谐的氛围中,创设的这座城市虽高楼林立、充满危机、各种嘈杂与现实中几无二致,然而它依然是江冬寄托理想主义情怀的独特空间。在这里,医生是人,小驴子是病人,动物维权协会会长是羚羊,作曲家是人,发传单的是骡子,乐队由大象、老虎、猫、狗、兔子、青蛙等动物组成。在这里,人和动物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人类不会无缘无故藐视、轻贱动物,动物亦不必巴结、奉承人类。人与动物互帮互助、彼此成全。江冬笔下更多地写道,动物被人所需要,动物助人找到全新方向、得以事业有成,甚至让人得到更多更多。在小说中,这是作家的有意为之;在现实中,这是颠扑不破的真实。
(江冬《小懒驴奇遇记》,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3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