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神冲浪俱乐部的伙伴们。受访者供图
李立军的学生。受访者供图
坐着自己的船出海。受访者供图
室内学潜水。受访者供图
■罗雨竹
人类真是千奇百怪,有的人离不开高山,有的人放不下跑鞋,还有的人是妥妥的“人鱼”,几天不闻闻海水的腥味就吃不下睡不着——本次介绍的三位主角都是这样的男性“人鱼”。一个喜欢定制小船,满身机油+海腥味儿,没事就开着小船跑去附近海里找小岛,放船捞鱼瞎游晒太阳;一个喜欢潜水,在海里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扑腾得乱七八糟,岸上文文静静的他可能是个假人;还有一个啥都爱,户外运动什么的绝对一把好手,兜兜转转间,最后成了冲浪俱乐部的老板,把爱好变成职业是怎样的一种爽。
“十一”黄金周要来了,平时忙成狗的我们,终于可以任性地以浪之名在爱好里尽情打滚了,用买iPhoneXs的钱玩水打怪兽,能练级到“泰坦”(游戏中比较强的敌人统称泰坦)吗?答案是,绝对VIP级别黄金“泰坦”。
要比浪还浪:妹子说她瘦到不想再瘦
我不需要轻松。我只需要可能性。
——电影《灵魂冲浪人》
我叫李立军,深圳浪神冲浪俱乐部的老板,玩冲浪6年了。
有很多人形容冲浪运动是“蓝色鸦片”,可能有点戏谑的成分,不过我对冲浪不是上瘾,是痴迷。我的爱好很多,攀岩、滑翔伞、跑山等等,户外的我都喜欢,一在室内就不自在,比如在游泳馆或者健身房,我就觉得枯燥无比,而和朋友们疯跑在天地间,我就放飞自我全面开浪了!
这家俱乐部开了2年多,我也成了深圳冲浪协会的副会长,并且由协会牵头承办了国家级的全国冲浪大赛,下个比赛十月底开赛。按说已经算是做得不错了,但是不够啊,至少我还没玩够!前阵子“山竹”来袭,我们的海边的设备被吹得飞起,不过台风来之前我和小伙伴居然还有点欣喜,因为那时候的浪啊,实在是美呆了!我不玩那种五六米的高难度,我就喜欢在浪里行走的滋味儿,一两米足矣。什么房贷车贷信用贷,什么老婆孩子尿不湿,全都拜拜。趴在板上,划水,站起,立于浪前,浪推着你跑,把你推向岸边,弧形的浪花就像是漂亮女生温柔的手掌,天地一沙鸥,说的就是我!
还有五六十岁的老人来学习的,按说这个年纪就是买买菜带带孙子对吧,可是他们一开始是全家人来海边亲子游,结果家里人学冲浪,老人们围观,结果就心痒痒,最后干脆自己买了冲浪板玩了起来。其他比如五六岁的小朋友来学的就更多了,这件事本身就很值得“炫耀”,我带过一个五岁的小孩儿,他回去“吹”了一番之后,现在他不少同学都成了我的学生,生生把我这个严肃的人逼成了“孩子王”。
圈子泡久了,我身边基本上都是深肤色的肌肉紧实的健康面孔,所以看到空调房里虚弱又无力的病娇脸,会觉得很不习惯。浸淫在尘世太久,不如回归自然野蛮生长,毕竟年轻很短暂,但迷人的活力可以持续一生。
花销清单(9000元-11000元)
冲浪板3000元-5000元
衣服、眼镜、防晒等400元
一节课500元,一般学5-8节课就可以自己到处玩耍了,所以一个iPhoneXs的钱根本花不完!
做个水下仙儿:人鱼线什么的无所畏惧
潜水痛苦吗?
很痛苦。
为什么你还要潜水呢?
潜水的痛苦在于,当我身处海底时,会找不到让自己浮出水面的理由。
——电影《碧海蓝天》
我叫张军,深圳鹏龙潜水的教练,玩潜水有10多年了。
因为经历了“山竹”,大小梅沙海底能见度不高。潜水爱好者一般都是为了体验海下美景,海鱼、珊瑚等魔幻景色,这才是潜水的真谛。所以咯,十一如果想就近考个证的话,室内潜水就很合适了。
可能不少人觉得室内没意思,不能欣赏海景,比较枯燥——我想说的是,不少人连自己有没有水下幽闭症都不知道,甚至中耳炎啥的也不清楚,不做功课就着急上火地扑进海里,这不是拿命去玩儿么!我建议想以后去别的国家玩自由潜的,还是老老实实从最基础的水池训练开始,这也是学习的必须的过程。再说现在室内学潜水的环境,也有人造水下风光,对于新手来说,足够了。
十多年前我还是个毛头小子,当时刚来深圳,对海洋没啥感觉,我是那种就算是打游戏都不让主角下水的人,总是觉得很可怕,你会一直想,那些软趴趴的东西会不会碰到自己。什么?鲨鱼?拜托,鲨鱼一般不攻击人,它喜欢腐肉。
后来我的朋友介绍了一位老师给我认识,我们俩都是吃货,他拍拍我的肚腩说,我带你减肥吧。我心想,潜水怎么会减肥,根本不怎么需要动弹的嘛!但是当时年轻,对什么都想尝试,于是就跟着老师去了小梅沙。当时潜水的人很少,可以说老师就是在自娱自乐,他告诉我,他的英文从来没有主动学过,接触的人多了就慢慢会说了,他还会说泰语和一点马来土语。
准备潜水,我把自己塞进了紧身的衣服里,背着沉重的氧气瓶,像个行动不便的熊,慢吞吞跟着老师坐船来到一个峭壁边上,然后脑子里不断回忆老师教我的一些紧急手势,生怕小命丢在这里——我还没娶媳妇儿呢!
PADI(国际潜水协会)的教材第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你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一次下水的感觉。我第一次下水就是这状态。安静,只能听到呼吸器的嘶嘶声;悬浮,感觉不到笨重的装备重量。恐惧与美好同在,身体不复存在。可能真的是人生第一次,我看清了自己的没有外表的灵魂的本来面目。说起来挺有禅意,20多年了,我第一次发现世界的失重的另一面,和自己不再受制于外的另一面。
不得不说我还真是个潜水方面的“小天才”,后面学得非常快,而且第二年就把一般的国际认证的证书都考完了。只不过,到如今我的英语依旧挺烂,只是人鱼线、宽背细腰窄臀已经唾手可得,拍个写真啥的无所畏惧。
花销清单(11000元-14000元)
潜水服、面罩、钢瓶、一级阀、背托、充气泵(100ml)等普通级别的在7000元-10000元
考PADI(OW)开放水域潜水员课程约4天,人民币4000元左右,初学者一般是租设备先进行体验,毕竟有些东西家里放着挺奇怪的……比如氧气瓶。
装个有钱人:我是星辰大海的船长
哦船长,我的船长,你听,号角已经吹响。
——电影《死亡诗社》
深圳的游艇协会很出名,而且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有钱人的游戏,我这样的小贫民怕是玩不起。不过我不这么认为,游艇本身的意义和一台车差不多,当然,定制版的小游艇在前期花钱是必须的,后期的保养依然需要花不少钱,存放还需要费用。唉,说起来都是泪。
我的朋友都以为我玩小游艇的画风是,潜水看海底,捞海鲜美味,朋友圈晒美景,晒太阳泡妹子……事实上的画风是,坏坏坏,修修修。一万多元的简易游艇,还需要一些DIY才能下海。另一方面,出海得具备基本的航海知识,看书是看不进去的,我就去搜索达人们如何操作,老司机总是比较稳的。
有了船之后,我发现整个海域都可以是你的,你可以随时抛锚,欣赏日出日落漫天星辰(其实只有一次,深圳的晚上太亮了)。或者打开潜水装备,随时潜一把。这样清逸的感觉,在都市里是不大可能的。
人应该时不时回归原始状态,看看到底需要什么,自然赐予了我们什么,还有我们的生活是不是“过载”了。玩船就可以做到,凡事都得用体力,比如搬运吃喝、零部件、睡袋防潮垫等,自己做小工具,随时随地看天气看太阳看湿度,判断环境。别看我瘦,但是如果流落孤岛,我有信心做个“岛主”。受限于船比较小,加上我也不是那种没理性的人,大部分时候也就出去一两天——没有老婆唠叨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当然,美好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挺惨的,有时候露营碰上下雨,而且是突然而至没有预报的暴雨,我和朋友就把能穿的都穿上,甚至把船上的靠背套子都拿来用上,可谓狼狈至极。另外,有时候同事会问我手上那么多茧是咋回事,我就会神秘地说,我在家种菜——可不就跟种菜一样么,躬身一个人修修打打,逛淘宝就跟逛五金店一样。这两年基本上没买过像样的衣裳,都捐献给船和别的所谓的男人的“玩具”了。如果说四五年前,captain(船长)这个词对我来说还是《死亡诗社》里的电影台词,那么现在,我就是captain,或者说“周末船长”。
我有时候会想,啥时候能走向世界呢?你看过了一片海,总想知道海的后面还有啥?其实还是一片海吧,但是你就是想去看看。大小梅沙暂时关闭,我已经租好了货车,打算去杨梅坑附近看看情况。总之,人之未老,玩心不死。
花销清单(12000元-17000元)
操作台、座椅、尾翼、导航灯、船罩、马达、排水泵、救生圈、救生衣、绳索等,承重727千克,一共17000元(按品牌有所区别)
另外钓鱼的器具、帐篷睡袋以及在岛上做饭的锅碗瓢盆啥的没算在内
建议了解一下二手船,不过需要一定的维修知识,这样一来,12000元妥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