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沙湾市柳毛湾镇皇渠新村王传喜家,一只只体型健壮、毛色光亮的鸵鸟圈养在围栏里,它们伸着长长的脖子东张西望。此时,王传喜正忙着将切碎的苜蓿与玉米饲料搅拌均匀,给鸵鸟准备“午餐”。
从脱温鸡苗到鸵鸟养殖王传喜不断通过网络学习外,还前往广州学习专业养殖经验,认真钻研鸵鸟疫病防治,并自学了给鸵鸟接种疫苗的技术,为扩大鸵鸟养殖规模打下坚实基础。
“一岁的鸵鸟能产肉50-60公斤,每公斤能卖100元,鸵鸟蛋每个可卖200元,除去养殖成本,一只鸵鸟每年可创收3000元,我们计划把圈舍扩建一下,再引进20只雏苗,带动身边邻居一起养鸵鸟。”王传喜的妻子郭凡给我们一边算着经济账,一边信心满满地说到。
塔城地区应急管理局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及时帮助指导,解决修建圈舍、养殖技术等难题,让王传喜信心满满,他计划将依托鸵鸟养殖发展乡村旅游,游客除了观赏,还可以喂鸵鸟、买鸵鸟蛋,有更多好玩的旅游体验。
“鸵鸟每个阶段的价格都不同,我们现在拿到的是鸵鸟幼鸟,度过脱温期,并且接种过4次疫苗后,就能销售了。而且鸵鸟很好喂养,苜蓿、玉米粉都是很好的饲料,养殖成本不高,1年就可以出栏。”王传喜介绍道。
近年来,柳毛湾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积极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将特色养殖作为村民增收致富、产业振兴的“加速器”。如今,在柳毛湾镇像王传喜这样的特色养殖户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养殖给村民带来了致富新希望,让村民发展的信心更足,致富步子迈得更快。
皇渠新村位于柳毛湾镇0.5公里处,村民以种植养殖为主。依托地理优势,充分利用优质的区位优势,探索“党支部+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养殖合作社、家庭养殖等规模不断壮大,牛羊、鸵鸟、鹌鹑、兔子、鸽子养殖等日益增多,不断拓宽群众致富路子。
对于未来柳毛湾镇养殖业发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廖海龙说:“柳毛湾镇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在原有舍饲养殖基础上,鼓励群众发展特禽养殖,积极延伸产业链,助力群众走上致富新门路。同时,我们将积极协调通过农村电商等平台助力本土特禽品牌的销售,让特色养殖产品走向全国各地,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进入‘快车道’。”(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