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元通过帮扶和自身努力,从贫困户变成狮头鹅养殖大户。
汕头市龙湖区七合村小伙子谢永元通过帮扶和自身努力走上了致富路
放鹅,喂鹅,打扫鹅场……早春的清晨,汕头市龙湖区七合村小伙子谢永元便来到他租建的养鹅场。眼前壮硕的狮头鹅伸着长脖子嗷嗷待哺,谢永元撸起袖子,投入工作。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斯璐
■图片:新快报记者王飞
把握机会敢打脱贫翻身仗
在七合村,人人谈起谢永元,都称赞:“这真是一名自强、勤劳、有责任心的好小子。”谢永元今年28岁,实际上,他身患肢体残疾(三级)。2016年之前,谢永元的家庭生活过得十分困难。
谢永元的父亲查出患重大疾病,需入院长期治疗,大额的治疗费用让家里原本贫困的经济雪上加霜,家中还有两个妹妹正在读书。由于母亲和祖母均身患长期慢性病,为维系家庭的经济,本来在汕头市区从事包装设计行业的谢永元,回到农村,照顾一家老小。
“最困难的时候,一边养牛,一边种地,最无助的时候,要靠低保度日。”谢永元说,让一家老小脱离苦日子,是他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的遗憾。为此,在脱贫攻坚开展之时,驻村干部问他,是否愿意参加扶贫计划,他毫不犹豫,一口答应。
彼时,谢永元家里只有几头牛。“养牛,家里没有地方,没有足够的草给牛吃。”而且,他觉得妈妈年纪大了,不忍心让她干太粗重的活。于是,他果断放弃养牛,把目光转移到狮头鹅身上。
为了脱贫,谢永元无疑是懂得把握机会的年轻人。2018年11月,汕头市龙湖区扶贫办联合邮储银行,到街道宣传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借此机会,他找到街道扶贫干部,提出申请贷款养鹅的想法。
养出“致富鹅”带领家人渡难关
谢永元说,当时虽然心里没有底气,但他坚信,投入汗水,多学习多钻研,一定能拼出逆袭的机会。
于是,他天天和妈妈打理鹅栏,细心地把鹅群分门别类管理,他的鹅栏成为村里死鹅、病鹅最少的鹅栏。功夫不负有心人,谢永元2019年度养鹅场存栏数从原来的100多只,发展到600多只,到2020年的1000多只、今年的1600多只。随着养殖场收入逐年增加,他早就还清了贷款。去年,他还靠养鹅创下了40万元收益,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今年以来,昔日贫困户已顺利脱贫。通过养狮头鹅尝到了甜头的谢永元,还想着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为了实现扩养的想法,他在2020年年底,又申请了一笔贷款用于扩建养殖场。
有村干部告诉新快报记者,七合村有十多户养鹅户,谢永元养的不是最多,但是发展是最快的。
靠着养鹅,谢永元为家里盖好了新房子,一家人过上红火生活。加上他的两个妹妹已经找到了工作,一个在学校教书,一个在公司上班,年轻力量都在为曾经的贫困家庭“造血”。
脱贫后志气满怀主动退低保
“我只是一个平凡人,若没有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支持,我一定是独木难支的。”小伙子谦虚地说,但记者看得出,通过双手创造财富,是谢永元最骄傲的事。为此,脱贫之后,谢永元在2021年春节前夕,主动到街道办事处,向村委干部提出申请:“我想退出低保,现在我有能力养家糊口,家里的妹妹又相继找到工作岗位,日子越过越好,想把低保的机会让给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
“现在,我养殖的母鹅茁壮成长,我可以卖鹅蛋、卖鹅苗为生,已不担心销路的问题。春节期间,除了自家在附近销售,远一点的地方,还有人主动上门收购。所以养殖的同时,还要留意市场动态,寻找更多商机。”谢永元一脸自信地说。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我国养鹅业前些年状态是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生产设施简陋、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国内许多学者虽然也开展了有关鹅的饲养管理技术、繁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但鹅的规模化生产配套技术不够完善,严重阻挡了我国养鹅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加之缺乏对有关鹅的生理、营养、饲养及饲养方式、防疫、饲料配制等配套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一些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比较明显,再加上在养鹅业中小规模生产所占的比重较大、信息不灵、盲目生产,严重影响养鹅的经济效益和鹅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尽管我国目前来看所加工的鹅产品种类很多,也各具特色,而且广大消费者也很喜欢,但这些均属初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保存期较低。这些状况制约了养鹅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出口创汇能力。
2017年养鹅业的前景和优势养鹅业成为朝阳产业
1、鹅的品种资源丰富,我国有3000多年的养鹅历史,有十多个各种类型的优良鹅种,是世界上的养鹅大国,年饲养量约达8亿只,占世界养鹅总量的40%左右。中国鹅主要分布于东部农业发达地区,长江、珠江、淮河中下游和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大、中、小型鹅种都有。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及图谱》的就有12种之多。很多品种生产性能优良,如四川白鹅、豁眼鹅的繁殖力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被称为“鹅中来航”,年产量可达60-80个,分布于全国各地。皖西白鹅、溆浦鹅、浙江白鹅具有较好的产肉、产绒和产肝性能,这些优良鹅种为我国养鹅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证。
2、自然条件优越。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纬度独特,草地、湿地面积约7200万亩,仅河南就有270多万亩,很适于养鹅。鹅的觅食能力很强,可以充分利用盐碱荒地、沟渠河滩、荒山坡地以及收获后的田间进行放牧。我国鹅的饲养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区域内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鹅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
3、劳动密集型产业。鹅属于节粮型家禽,以食草为主,耗粮少,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紧缺,工资高,不适于养鹅,所以没有国际竞争对手,为我们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此乃难得的机遇。养鹅符合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力多,饲粮不足,农、林、果副产品丰富的国情。
4、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鹅的生活能力和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耐粗放饲养,无需高水平的饲养设施,规模可大可小,适于农户饲养。鹅可以同鱼、果、林等产业以及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共生共长,协调发展。养鹅和养猪相比,同样的饲料量养鹅可得到三倍于猪的产量。鹅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周期短,60—90天即可出栏上市,经济周转快。
5、消费市场广阔。鹅肉营养丰富,肉质好,蛋白质含量高达17.6—18.2%,赖氨酸含量比鸡肉高30%,鹅体脂肪含量仅11%左右,而瘦肉肪为28.8%左右,瘦羊肉为13%左右,而鹅脂肪中对人对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比猪、牛、羊都丰富得多,故鹅肉滋味鲜美,肥而不腻,且鹅肉胆固醇含量低,有益于人体健康,消费者都不用怕因吃鹅肉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结构的重新认识,烹调技术的传播,鹅肉产品国内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已形成了比较著名的产品有:广东烤鹅、南京盐水鹅、江苏糟鹅、宁波冻鹅,还有具有潮洲菜式的“香芋扣鹅片”、“梅子甑鹅”等。国外近年来对鹅肉也相当重视,如德国的西式鹅肉香肠在西方国家就倍受消费者青睐。除此之外,鹅肫、鹅蹼及鹅肠经加工后更是别有风味,其需求量逐步扩大。鹅肥肝被誉为世界三大美味之一,肥肝中脂肪含量高达5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61%~67%,容易消化吸收。有研究表明,鹅肥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含的卵磷脂比正常肥肝高4倍。而且优质鹅肥肝加工成冻肝可以保存12个月,在法国市场的售价也比较高。鹅羽绒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
6、鹅体综合利用率高,增值潜力大。鹅全身是宝,羽绒、肥肝、鹅掌、鹅头、鹅舌、鹅脖、鹅翅、肠、筋、胃、血等都是很值钱的畅销产品,通过鹅体的初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可比卖活鹅、卖胴体增值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例如鹅绒在世界羽绒市场上一直是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商品,年贸易量约4.5万吨,含70%的鹅绒,每吨7.5—8万美元。中国是世界上养鹅最多、羽绒产量最多和羽绒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仅羽绒出口创汇8.2亿美元,羽绒制品年产值达80多亿美元;鹅肥肝是国际市场上的珍贵食品,售价为3.5—4.5万美元/吨;鹅胸肌3500美元/吨;鹅掌4万美元/吨。国内市场:鹅头11000元/吨,鹅翅12000元/吨,鲜鹅肠18000元/吨,冻鹅肠14000元/吨,精鹅舌30000元/吨,粗鹅舌16000元/吨。
总之,随着人们的食品安全、营养、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鹅产品的消费需求量必将日益增加,市场潜力巨大,且尚无国际竞争手。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善借入世东风,不失时机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鹅业,养鹅业在2017年会成为朝阳产业。
如何加快中国养鹅业发展
1、在品种选择上要深入研究,建立肉鹅良种繁育体系。从我国目前鹅肉的需求市场来看,不同的消费市场对鹅产品的需求不同,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等省市需要灰色鹅种,且要求头上额疱、脚胫为黑色或深色,而我国大部分消费市场要求羽毛为白色。我国鹅种资源丰富,灰色、白色以及大、中、小型品种皆有,但其生产性能差异很大,现有的鹅种难以适应不同消费市场的需要,因此,应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特点,加强我国优良地方鹅种的保种选育、专门化品系培育和优良鹅种开发的力度,育成我国自己的高产肉鹅配套系,以避免商品蛋鹅、肉鹅生产种源几乎由国外育种公司所垄断的局面。此时国家应加快优良鹅种良繁体系的建立,确保养鹅业对种源的需求。
2、加快鹅业产业化的进程,摒弃传统副业生产的思想。养鹅业在国内不少主产区已成为支柱性产业,为农业现代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养鹅业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是一大资源优势,饲养量和产品量居各国之首。要使鹅业在我国真正崛起,必须变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加快养鹅产业化的进程,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有利于控制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因此,中国生产的出路必须是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化。
3、综合配套技术的研制需加强。我们必须对现阶段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低下的状况做出调整,应加速科学普及,做到科技兴鹅。其重点是加强鹅营养需要标准的研制和日粮标准的制订、鹅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肥肝鹅品种的选育、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防治、产供销协调和规模效益研究等。大力推广科学养鹅技术,变自温育雏为供温育雏,改单一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以及种草养鹅。
4、鹅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中国鹅产品加工种类多种多样,且历史悠久,但多数是采用民间传统烹调技术,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在总结我国民间传统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开展鹅产品的深加工、包装等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增加鹅产品的附加值,实现鹅产品品种多元化,高、中、低档产品并存,以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扩大消费市场。
5、实现社会化全程服务。我国进口的鹅肉绝大多数是鹅的副产物,鹅产品销售的关键在于开发国内市场,加强消费引导,强化社会化全程服务功能,实行跨行业协作,建立健全流通体系,实行产、供、销一体化,鼓励各种形式的联合开发及系列开发,使我国的养鹅业生产能够持续稳步地发展。同时积极开拓国际肥肝、鹅肉制品及羽绒消费市场,制定鹅产品的检疫标准,要与国际标准接轨。
为什么有的人养鹅赔钱
1、自己的问题,包括太盲从、鹅品种选的不对、对市场不了解、没有技术。
2、没有想好怎样去销售,有的东西本来是有市场的,不过多数从事养殖的人资金不足,规模小,所以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去找市场,更别说是开发市场了。所以就只能低价卖给那些商贩,把原本有的利润给了商贩就没办法赚更多的钱。
3、鹅养殖系统不健全,深加工不足,国家没有或是很少有对养殖业这一块的资金投入,因为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所以银行不太愿意借钱给养殖户。
4、由于风险太大,很多人投入金钱后没能得到满意的回报,小养殖户很多就一蹶不振了,没有从头再来的能力与勇气,累积经验后也不能东山再起。
风险与利润并存,养鹅必须考虑的几点:
1、饲养模式
目前我国肉鹅饲养方式主要有圈养方式、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两种。其中圈养方式是以种草养鹅模式为代表。种草养鹅不仅可节约劳力,节省饲料,降低成本,而且草质优良,草嫩干净,安全经济,投资少,效益高。育肥用的壮乐康,效果好。在我国小规模肉鹅饲养一般采用舍饲结合放牧的传统方式,而规模化、集约化肉鹅养殖则推行种草养鹅的饲养模式。
肉鹅品种选择:优质的品种至关重要,选择早期生长速度快、精料消耗少、饲料报酬高、毛林好、体重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鹅种。其主要品种有扬州白鹅、隆昌鹅和太湖鹅。
扬州白鹅:是生长快、产蛋量高、体重大、繁殖力强、产绒量高的优良家禽品种。仔鹅70日龄体重3.5千克以上,年产蛋72-80个,该品种仔鹅适合于加工盐水鹅和凤鹅,在江苏、山东等省市具有较大的市场。
隆昌鹅又叫四川白鹅:原产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永川和达县等地,在江浙一带称为隆昌鹅。70日龄前生长较快,60日龄重2.5千克左右,80日龄平均体重3.6千克。仔鹅肥嫩,从60日龄开始陆续上市出售。
太湖鹅:原产于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和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嘉兴等地区。属小型的白色鹅种,主要用于生产仔肉鹅。70日龄左右即可上市,平均体重2.5~2.8㎏。仔鹅半净膛屠宰率为78.6%,全净膛屠宰率为64%。
饲养规模选择:饲养规模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者的资金、劳力、草料资源条件以及市场销售情况来确定。如果条件不够成熟,饲养技术跟不上,不必追求大规模,否则饲养管理不善,鹅群患病死亡增多,反而得不偿失。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的肉鹅饲养规模为每批500羽至3000羽。初养农户一般每批饲养肉鹅500羽左右,一年饲养2-3批;专业大户每批饲养肉鹅2000羽左右,一年养4批。一般的肉鹅饲养户适宜规模一般为2000羽,由2人饲养。这样的规模比较经济、适度,便于管理,适宜开展种草养鹅。
2、筹措资金
要发展肉鹅生产必须筹备好养殖资金。养殖资金主要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金两大类。具体包括场地建设费、鹅舍建筑费、设备购置费、鹅苗费、饲料费、疫病防治费、水电费及管理、运输、销售等费用。
我们现在以种草养鹅的饲养模式每批养殖2000羽肉鹅为例,给大家分析其养殖效益作为参考:
产出预算:2000羽肉鹅饲养70天,按出栏体重3.5公斤/羽计算,共计7000公斤。每公斤肉鹅售价按10元/公斤计算,则总产值为7000×10=7万元。
投资预算:
苗鹅:5元/羽×2000羽=1万元。
饲料成本:
精饲料:1-7日令:75克/羽×2元/公斤×2000羽=0.03万元。
8-21日令:0.75公斤/羽×1.8元/公斤×2000羽=0.27万元。
21日令-上市:10公斤/羽×1.4元/公斤×2000羽=2.8万元。
青饲料:1元/羽×2000羽=0.2万元。
③水电、防疫:1元/羽×2000羽=0.2万元。
④人员工资:1000元/人、月×2人×2月=0.4万元。
⑤鹅舍建设:0.5万元。
以上各项投入合计5.4万元。
纯利润:7万元-5.4万元=1.6万元。
因此饲养一只良种肉鹅,一般可获利6元左右。育肥用的壮乐康,效果好。如按每年养殖4批计算,肉鹅年饲养量8000羽,净利润达4.8万元。
3、选择合理的场址
鹅舍首先要远离村庄、工厂,并且交通便利,适合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平坦或缓坡地带,相对封闭条件良好,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为宜。广大养殖者可利用废弃的旧房或搭建简易棚舍,周围用竹篱笆或粗网围护饲养;也可利用河、沟等流动水源。
4、正确布局建舍
肉鹅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生产区主要包括育雏舍、肉鹅舍、仓库、操作间等,生活管理区主要包括居住用房和办公用房。肉鹅养殖户在规划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地形、面积、规模、坡度走向及全年主风向,合理安排。将生活管理区、饲料间、操作间等放在与外界接触最近的一端,且处于上风向;将鹅舍放在最里端,且处于下风向。鹅舍周围配置运动场,面积应为鹅舍面积的2~3倍,周围要建围栏。水上运动场的面积应大于陆地运动场,周围可用竹竿或鱼网围住,陆地运动场与水面连接处坡度约为25~35度。
鹅舍建筑除育雏舍要求防寒保暖宽敞、通风外,肉鹅舍只要能遮风挡雨,就可达到基本要求。本地区一般选用简易鹅舍,它是由育雏舍、鹅棚、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等部分组成。育雏舍使用毛竹、稻草和塑料膜搭建,鹅棚使用毛竹和石棉瓦搭建。其特点是投资省、建造快、经济实惠。鹅舍大小视养殖规模而定。以饲养1500羽/批肉鹅为例,需建育雏舍75平米左右,长15米,宽5米。鹅棚150平米左右,长55m,宽6m,檐高2.5m,顶高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