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患者,女,37岁。因“停经9月余,持续性下腹痛8小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自然受孕。孕早期行孕期高通量基因测序提示低风险。行OGTT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饮食运动控制血糖。孕期查梅毒螺旋体(TP)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1:2,曾行苄星青霉素治疗2个疗程。孕晚期无头痛、眼花及双下肢水肿。3天前尿蛋白阳性,现孕38+2周,入院血压140/80mmHg。入院当日中午正常清洁饮食后无明显诱因12:00起突发下腹隐痛,逐渐加重难忍,持续至今无缓解,无转移,无腰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黄疸、发热,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不尽感,无血尿、无腹泻及里急后重感、无阴道异常流血、流液。急诊行B超提示腹腔积液,不除外子宫破裂。
既往史
2年前梅毒抗体阳性,未治疗。9年前于外院行肠梗阻手术,具体不详。8年前共行2次人流,2年前因停经72天B超提示左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在我院急诊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左侧宫角修补术,术后无感染及阴道出血,4天后出院。
体格检查
血压140/8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22次/分,烦躁不安,腹膨隆,中上腹脐左侧可见10cm纵行手术瘢痕,愈合好,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00cm,胎位LOA,子宫轻压痛,宫缩持续未缓解,未见病理性缩复环,胎心140次/分。消毒后内诊:宫颈未消,宫口未开,胎先露S-2,胎膜未破。
辅助检查
TP阳性,RPR1:2,尿蛋白阳性。急诊B超(我院,入院当日):单活胎,头位,胎心率136次/分,A/B2.8。羊水指数21mm,胎盘前壁I~II级。孕妇腹腔内可见游离液体,肝肾间深约43mm,左下腹深约22mm。提示:单活胎(头位),羊水过少,孕妇腹腔积液,不除外子宫破裂。
诊断
①G4P0,G38+2w,LOA,瘢痕子宫破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②肠梗阻术后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左侧宫角修补术后;③潜伏梅毒。
诊断分析:患者G4P0,2年前在我院急诊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左侧宫角修补术。持续性下腹痛8小时。子宫轻压痛,宫缩持续不缓解。宫口未开,胎膜未破,急诊B超考虑子宫破裂。入院血压140/80mmHg,尿蛋白阳性。OGTT阳性,未行胰岛素治疗。患者于两年前发现梅毒抗体阳性,孕期查TP阳性,RPR1:2,曾行苄星青霉素治疗2个疗程,考虑潜伏梅毒诊断成立。
鉴别诊断
(1)胎盘早剥:患者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或外伤,子宫板状硬,胎位不清。阴道出血与贫血不成正比,超声检查常有胎盘后血肿或胎盘明显增厚,胎儿在子宫内。该患者入院血压虽增高,但无板状腹、阴道流血及贫血,急诊B超暂除外该诊断。
(2)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多见于进食高脂食物后出现左上腹阵发加剧腹痛,放射至肩部,伴有恶心、呕吐、黄疸、发热,重症胰腺炎可出现休克、水电解质紊乱、胃肠道出血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查体上腹部有压痛,重症者有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少数重症者左腰部及脐周有青紫斑(Grey-Turner征和Cullen征)。血尿淀粉酶及血清脂肪酶升高,超声见胰腺弥漫性增大,出血坏死时可见强大粗回声,胰腺周围渗液呈无回声区,必要时CT及MRI检查可提供诊断。该患者无高脂饮食,无消化系统症状,无腹部体征,肠鸣音好,检验及B超结果均不支持该诊断。遂暂不考虑该诊断。
诊疗经过
急诊全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官产术+左侧子宫宫角裂伤缝合术+右侧输卵管绝育术。术中见游离血水,量约300mL,迅速切开子宫下段肌层后破膜,以LOA顺利娩出一男活婴,探查见子宫左侧宫底前壁近宫角处破裂,行子宫破裂口修补术,修补后基本恢复子官原解剖状态。
子宫收缩欠佳,予以按摩子宫、热盐水纱布湿敷、卡贝缩宫素100μg入壶,卡列前素250μg宫体前后壁肌内注射,缝合子宫下段切口查无出血。
左侧输卵管缺如,左侧卵巢无异常。经家属同意后行右侧输卵管抽芯包埋术。术中出血700mL,术后给予静脉点滴以预防感染,患者术后第4天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及福辛普利口服降压。
术后第8天腹部伤口拆线,愈合好,术后第9天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降压药物至术后2周,因血压低于110/70mmHg停药,后监测血压一直正常,增加营养。产后42天复查:妇检、血常规及B超未见异常。
子宫破裂的病因包括:①子宫手术史;②先露部下降受阻;③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④产科手术损伤。
1、子宫破裂的诊断
(1)临床症状及体征:①胎儿窘迫;②宫缩停止后突发的腹部撕裂样疼痛,耻骨联合上方最严重;③阴道出血与母体失血休克症状不成正比;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⑤不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2)超声检查是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
2、诊疗原则
一旦确诊,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
(1)先兆子宫破裂:立即抑制宫缩,肌内注射哌替丁100mg或全身静脉麻醉,尽快手术。
(2)子宫破裂:立即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皮肤颜色、意识等。开放两条静脉通路,使用宫缩抑制剂以抑制宫缩,头部抬高20°~30°,双下肢抬高15°左右。在抢救休克的同时,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尽快手术治疗。
(3)手术方法:术中立即寻找出血点止血并立即将胎儿及胎盘取出。
3、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及预防措施
(1)对估计分娩困难的产妇或有难产史、子宫手术史的产妇,提早住院观察,并严格评估产科手术的指征以及决定分娩方式。
(2)使用缩宫药物注意用法及用量和用药指征,需要有助产士或医师看护。
(3)严格掌握阴道助产指征,行中高位的产钳、手转胎头术时,手法柔和,胎儿娩出后有胎盘植入时避免强行挖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