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中副主任医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我们知道,腹腔镜手术在腹部用得最多是腹囊切除。因为它不用开刀,只在腹部打3-4个洞就能完成手术。所以,在中国的老百姓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能用打孔方法做手术吗”。这里所说的“打孔”手术就是指的“腹腔镜手术”或“内窥镜手术”,也称为“最小切口手术”。
因为腹腔镜手术恢复快,损伤小,因此,腹腔镜也就成为了微创手术的代名词。2001年10月由黄志强院士主持的微创外科新概念学术讨论会上,对微创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广义的微创外科应该是缩小外科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的伤害性效应,应具有最小的手术切口,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最轻的全身炎性反应,最小的疤痕愈合。美国医学专家们也说:近十多年来,“最小切口手术”受到患者的欢迎,它标志着传统的外科手术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外科手术的微创化趋势。
腹腔镜技术因具有诊断可靠,治疗创伤小、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发展异常迅速,几乎深入到腹部外科的每个脏器。绝大多数腹部外科疾病,特别是不能耐受开腹手术或不能通过传统方法诊断和治疗的腹部外科疑难棘手的疾病,几乎都能通过这些微创手术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腹腔镜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从1987年有了电视腹腔镜后,法国的PhilippeMouret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才大大的推动了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在腹部外科的手术范围也不断拓宽:一些以前认为“不可能”在腹腔镜下完成的手术现在也成为了可能。从成功地切除胆囊发展到了腹腔器官无所不能切除的地步。但腹腔镜手术也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路程,其中有腹腔镜技术发展的局限,也有外科医生观念的束缚。目前,腹腔镜手术的范围在国内也推广到阑尾切除,疝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脾切除术,结直肠手术,肝切除术等等。
腹腔镜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有其特殊性,也就是说切除脏器需要取出标本,同时还得将脏器再重新接上。因此,需要在腹壁上加一个6厘米左右的切口,手术者通过这个切口可以辅助手术,并将切除下来的标本从这个切口取出,同时还能将一些镜下操作如分离、吻合等等移到腹腔外完成。用此方法几乎可以做各种普通外科的手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也加快了手术的进度,节省了大量的非常昂贵的镜下使用的材料,使腹腔镜更加适合中国的医疗现状。结直肠手术的微创化是外科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