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7岁来自广东省常平镇的黄先生在半月前发现小便带血并伴有右腰部酸胀,刚开始并未引起重视,后来间断多次的血尿引起了家人的警惕,慕名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泌尿外科(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入院后完善泌尿系增强CT(CTU)、尿液脱落细胞学(LCT)等检查,CTU检查提示右侧输尿管盆腔段占位性病变并右肾轻度积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提示移行上皮细胞轻-中度异型,考虑尿路上皮肿瘤,最后诊断:右侧输尿管盆腔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T2N0M0)。
对于尿路上皮癌标准的手术方式是根治性切除患肾、全长输尿管及输尿管膀胱开口。由于肿瘤位置位于输尿管下段,范围局限,右肾轻度积水,肾功能基本正常。且输尿管的上段存在天然的迂曲,可作为尿液反流的“阀门”(图1),经过充分评估认为肿瘤累及右肾可能性极小,综合患者及家属意愿,决定予行腹腔镜下右输尿管根治性切除+右侧盆腔淋巴清扫+右侧自体肾移植手术。
腔镜自体肾移植手术是近些年的最新进展,目前以机器人手术为主,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大医疗中心开展。根据国内外指南,保肾手术适合低危输尿管下段肿瘤,目前国内外报道多为个案,据初步文献及新闻报道检索,目前广东省尚未见同类手术报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第六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图10)近些年在腹腔镜手术方面聚焦专业前沿,开展了包括完全腹腔镜腔静脉癌栓、肠代输尿管等前沿手术,积累了丰富的复杂手术的经验。腹腔镜自体肾移植手术更有利于手术的精细化操作,有效减少了手术创伤,该技术将为肾、输尿管肿瘤保肾治疗以及长段输尿管撕脱、输尿管长段狭窄等其他复杂性肾脏输尿管疾病的外科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尿路上皮癌早期症状,定期体检很重要
泌尿外科赖彩永主任医师提醒,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tracturothelialcarcinoma,UTUC)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具有发病隐匿、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和生存预后差的特点,UTUC患者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超过70%的患者存在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少数患者表现为腰痛(如血块造成输尿管梗阻)或肾积水,当患者出现消瘦、乏力、咳嗽等表现时,应警惕肿瘤已至晚期,对于早期局限性的肿瘤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90%,而对于晚期转移的肿瘤5年生存率则急剧下降至<20%。因此,定期的体检对于发现早期肿瘤至关重要,泌尿系超声可以作为平时体检的首选检查。尤其是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