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2月我国武汉地区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以来,该疾病以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迅速蔓延至全国及世界各地,感染COVID-19的患者临床表现以低热、咳嗽、肌肉酸痛、轻微乏力、咳痰、头痛、咽痛等症状为主,逐渐发展
(一)、盆腔镜1901年俄国的妇科医生D.O.ott也在额镜照明下切开阴道后穹隆放入膀胱镜观察了一位妇女的腹腔。这是首例盆腔镜。(二)、诊断性腹腔镜1910年Jacobaeus.H.C首次应用了套管穿刺针插入腹壁和通过套管将空气输入腹腔,然后放入膀胱镜进行检查。1944年法国的Rao
术中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如果在手术中发现,应立即进行修复。术后发现的输尿管损伤需要延迟手术修复。在开腹或腹腔镜腹腔镜,**和腔内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输尿管损伤。输尿管损伤是盆腔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占手术的比例的1%至10%,具体取决于手术的复杂程度。预防是理想的,早期识别是最好的方法。尽管采取预防措施(
一、梅克尔憩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梅克尔憩室(ICD-10:Q43.001)。行憩室切除+小肠吻合术(ICD-9-CM-3:45.3301/45.3302+45.91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
二讨论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妊娠期可能发生的急腹症之一二十多年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妊娠期增大的子宫,有可能在腹腔镜手术中被损伤,而气腹压力会导致胎儿灌注不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甚至窘迫,因此妊娠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2]随着微创技术和麻醉水平提高,腹腔镜逐渐成熟应用于妊娠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孕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诊疗分析1.病例资料产妇,女,27岁,因“肾功能不全9+年,停经32+2周,全身皮肤瘙痒2+月,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为“1、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重度);3、FGR;4、G3P132周宫内孕头位单活胎。”产妇6年
患者,女,55岁,身高165cm,体重57kg。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炎;肾性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既往史:慢性肾功能不全8个月(原因不明),但仍正常饮食(限制高蛋白),尿量正常,电解质正常,肌酐波动于400~500μmol/L。体格检查:T36.3℃,NB
患者女,59岁,因“摔伤致右髋、左肩疼痛活动受限3h”于2020年4月9日收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入院查体:身高148cm,体质量86kg,BMI39.3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ASA)分级Ⅲ级。
我国高血压患者已增至1.6亿,并以每年350万人的速度增长,高血压的总患病率已高达13.6%。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的比例也随之攀升,这给手术麻醉带来一定困难。择期手术的高血压患者可以调控血压至一定水平再手术,而对于急诊手术或者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呢?高血压的围术期风险管理成为麻醉医生必须
患者,女,63岁,155cm,65kg,ASAⅡ级。因“肩背痛7d、四肢活动障碍9h”入院。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及外伤史。查体:BP140/80mmHg,HR72次/分,RR19次/分,体温37℃。腹壁反射正常,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对称;Babinski征阳性,Kernig征阴性,Brudzinski征
病例1女,21岁,因“停经5周,腹痛2周,加重伴意识障碍、抽搐3d”于2009年4月20日收入院。入院后妇科会诊:停经5周,血HCG升高,超声未见胎心。既往史:间断腹痛史12年,未予特殊诊治。孕2产0。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收入ICU。血Na94mmol/L,尿HCG(+),尿卟啉(+),
患者,男,48岁,166cm,68kg,ASAⅡ级。因“腹胀腹痛1个月,伴肤黄尿黄便白9d”入院,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胰腺钩突占位,高血压病,阑尾切除术后。患者2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10年前行睾丸肿物切除术。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最高BP150/90mmHg,规律服用替米沙坦40mg/d,BP控制在1
腹腔镜入路协妇科手术-在儿科妇科患者中,使用Veress针进行初次进入。最初使用12mmHg的二氧化碳压力和4L/min的气体流速。气腹建立后,我们插入钝性扩张套管针。如果使用非钝性套管针,则应使用较高的腹内压力以在腹壁和大血管之间产生尽可能大的距离以避免损伤。一旦将初始套管针安全地插入腹膜腔中,就
患者女,33岁,于2014年11月体检发现肺部结节,无咳嗽咳痰、胸闷气憋、呼吸困难及全身骨关节疼痛等不适。2014年12月5日行胸部CT平扫(图1)示:双肺可见多发散在大小不一结节影,边界清,密度均匀。该患者未进行胸部CT增强扫描。图1胸部CT平扫显示双肺可见多个大小不一圆形结节影,边缘光滑,密度
术中知晓是指全麻术后患者能清晰地回忆术中所发生的事情,并能告知有无疼痛,是全麻术中患者意识存在的标志,是一种严重的全身麻醉并发症,会对患者造成心理和精神障碍。本院近年发生2例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并发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例,现对其原因、处理及预防进行探讨并报告如下。1.病例一中年女性,42岁,49kg
1.患者资料患者,男,63岁,身高165cm,体质量60kg,因“右下腹痛1d”急诊就诊。从事护工工作,既往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具体血压(BP)不详,一直未服药。术前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盆腔占位,拟急诊剖腹探查。术前血常规、凝血七项、心电图及胸部CT(图1A、B、C)均未见明显异常。术前评估:
2讨论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良性子宫疾病的一种常见术式,根据患者的年龄及疾病情况,术中保留单侧或双侧附件。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腔包块并不少见,且多种多样,可有盆腔包裹性积液、输卵管卵巢囊肿、卵巢或输卵管肿瘤、残余卵巢综合征、残端癌等,其中炎性包块及卵巢肿瘤较多见[1-2]。随着腹
患儿,男,8岁,体重25kg,因双足畸形8年余于2015年5月11日入院。诊断:瓦登伯格综合征、双足畸形并赘生趾形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先天性聋哑。拟行右足畸形矫形术(图1~4)。现病史:患儿出生后发现双足畸形,体格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行心脏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当时未行特殊处理。1岁
患者,女,31岁,发现胸椎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10余年入院,拟于全身麻醉下行胸腰椎后路胸腰椎后凸畸形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既往患有糖原累积症,入院时检查:ALT84U/L,AST143U/L,乳酸脱氢酶401U/L,尿酸631μmol/L,葡萄糖3.03mmol/L,A/G=1.3;Hb109g
患者,男性,年龄61岁,因进食后上腹不适1月余入院。患者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病史,口服氯氮平至今。查体合作,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未见异常。脑功能检查示a波竞争图熵值为0.523,偏低;多巴胺较少。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7分。诊断:食管癌;躁狂型精神分裂症。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开
1、治疗目的:明确诊断,除外恶性,长期试验治疗不可取;切除病灶,尽量减少卵巢的损伤,减少术后粘连;分离粘连,恢复解剖,助于妊娠;减轻症状,减少复发的可能。2、治疗原则: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经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不完全取决于患者的疾病期别。
2018.3NCCN(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公布了“2018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2版)”,现解读如下:一、手术原则:1、下腹正中直切口的开腹手术可用于全面分期手术、初始减瘤术和间歇性减瘤术或2次减瘤术。2、腹腔镜有助于评估初治和复发患者能否达到最大程度减瘤术;如果经
局限性肾癌是指TNM分期的T1-T2N0M0期的肾癌,临床分期为Ⅰ、Ⅱ期。对于这类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首选,但除了传统手术治疗,也有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作为备选。本文主要讨论一下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如果局限性肾癌到了T2期,毫无疑问的需要选择根治性肾切除术。以往经典的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范围包括:肾周筋
直肠癌是肛肠外科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目前发现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饮食、环境因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身心健康。手术治疗为该疾病常见治疗方案,主要分为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手术,本人通过多例直肠癌手术,体会到两种手术方式的利弊,先总结如下:传统的
非气管插管麻醉胸腹腔镜联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病例报告病人,52岁,男性。因进行性吞咽困难5个月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无吸烟史。胃镜检查提示距门齿32cm处环形狭窄,黏膜隆起。取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病人心肺功能正常,体质指数22.4mg/kg2,未见明显手术禁忌证。向病人及家属详细告知非
我国自90年代年以来,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是一种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一般要求遵循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原则,清扫结肠支配右半结肠的血管并清扫肠系膜上静脉表面的中央组淋巴结(D3根治);分离毗邻的十二指肠和胰腺等重要结构;针对肝曲和右侧
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28岁,身高160cm,体重63.5kg,既往人工流产手术3次,剖宫取胎术1次。主诉停经35周+1天,活动后胸闷、憋气10余天入院。查体:口唇发绀、杵状指、颈静脉无怒张,卧位闻及深大呼吸,双肺呼吸音粗,心界扩大,双下肢水肿。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异常Q波、左心室肥大、
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体重70kg,入院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为明确诊治入我院胃结直肠外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不规则口服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20-130/80-90mmHg。入院体检:血压130/85mmHg,心率72min-1,呼吸频率17次min-1,体温36.8
卡梅综合征(Kasabach-MerrittSyndrome,KMS)是一种罕见的以巨大血管瘤、难以纠治的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性改变的症候群,多见于新生儿。随着病程进展,患儿将出现逐渐恶化的贫血、出血倾向甚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