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腔镜手术及麻醉方式对机体的影响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二、腹腔镜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
三、结束语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盆腔炎性包块治疗的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大的为50岁,年龄最小的为27岁,平均年龄为33.8岁,其中包块的平均直径为6.2cm,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包块直径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采取合适的并给予全身麻醉,之后建立人工气腹,在患者的脐部正中做一个长度在10mm左右的切口,Trocar穿刺,并置入腹腔镜,在患者的脐部到左右髂前上棘中外1/3的部位做5mm的切口,将Trocar置入,确定患者的包块位置,探查其性质,逐步推开患者的肠管,无生育要求者直接切除患侧输卵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造口,将脓液彻底排除,用0.9%的氯化钠清洗患者的潘强和腹腔,术后常规抗炎5~7d。
1.2.2对照组患者运用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在患者脐耻间作纵形切口,依据患者的年龄、病变位置以及生育要求对患者的病灶进行切除,之后用0.9%的氯化钠冲洗患者的盆腔,术后常规抗炎5~7d。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次试验研究中数据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0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将P<0.05做为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共27例患者,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切口感染,其余患者情况较好,其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3.7%;对照组共27例患者,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切口感染,其余患者情况较好,其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4.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手术配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采用简易取样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胃切除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诊断:均为胃癌;手术方式:均在腹腔镜下行胃切除术。
1.2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行胃切除术。
2护理
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3结论
通过对30例患者手术的观察,我们体会到腹腔镜下胃切除术比传统开腹手术有手术切口小、创伤轻微,对腹腔内脏干扰少,术后疼痛轻的优越性。总而言之虽然完全腹腔镜下胃切除术手术难度大,相对传统开腹及腹腔镜辅助手术有许多特殊性,但是先进的腹腔镜技术发展与手术室的发展并进,需有优质的腔镜手术器械以及专科护士的配合,手术室护士做好患者的术前访视,关心患者的生理心理情况,完善物品的准备、手术问准备及物品摆放;尤其洗手护士必须熟悉手术步骤和细节,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手术。预知主刀医生的需要,熟练主动的手术配合,及时的调整,严格的无菌无瘤观念和技术。以及术后对器械的保养和维护,这些都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姚健,桑晓梅,罗黔.3D高清腹腔镜手术的辐床应用探讨[J].西部医学,2013,25(4):513-514.
[2]张立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腹腔镜外科杂志[J],2010,15(12):929.
[3]钟正明,陈善英.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重庆医学,2010,39(15):2085-2086.
[4]程琳.腹腔镜下胃癌全胃切除术79例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8,37(22):2622-2624.
【关键词】妇科手术;腹腔镜;转开腹
由于科技的进步,医师的操作水平不断提高,腔镜技术日益成为妇科手术的首选,其中也不乏术中转开腹的病例,为探讨妇科腹腔镜乎术中转开腹原因及防治方法,现将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因各种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221例,年龄22~47岁,平均31.6岁,其中转开腹9例,中转率4.07%,平均年龄32.7岁,有腹部手术使3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内膜异位1例,肿瘤1例,异位妊娠2例。
1.2器械设备我院妇科腹腔镜是采用日本奥林巴斯电视腹腔镜以及相应的各种手术器械及设备。包括全自动二氧化碳气腹机、摄像系统、单、双极高频电凝器;索尼公司生产的18英寸监视器;强生公司的超声切割刀。
1.3方法所有腹腔镜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操作包括:气腹、进镜、粘连分离、腔内打结、缝合,超声刀切割、止血,单、双极电凝止血等。腹腔镜观察孔选于脐轮上,操作孔取脐与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必要时在耻骨联合上方取第3操作孔。腹腔镜和第1操作孔的器械置入后常规探查盆腔,必要时全而探查腹腔,再行手术。
1.4结果所有221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9例,其中盆腔严重粘连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子宫肌瘤2例,卵巢癌1例,异位妊娠出血2例。转开腹病人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平均住院天数8.6天。
2讨论
现代医学的发展一直把美观和微创作为追求目标,科技的进步使之成为可能,妇科腹腔镜技术日益成为妇科医师常规的培训项目,由于医师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不同,对器械操作熟练程度不一样,还受仪器本身条件的限制,存在不少局限性和危险性,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时机至关重要①,腹腔镜手术切口小,但是切口小并非创伤小,适时术中转开腹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避免发生不良后果②。
总之中转开腹不是腹腔镜手术失败,而是尽量减少并发症为患者着想,亦对术者负责,是术者对患者病情或手术难度估计不足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
[1]李勤,惠宁,欧俊.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6):476-478
[2]陈静,杨岚,李立.妇科腹腔手术镜中转开腹40例分析[Jl.微创I学200$3(2):163.
[3]孙静周晓梅.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分析[Jl.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2):55-56
[4]蓝明永,黄丽珍李宗林等.腹腔镜下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Jl.广西医学2005,27(12):④962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外科手术;病例分析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由于具有剖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腹壁美观等优点,且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已经成为妇科重要的手术方式。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共完成9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计开展腹腔镜手术98例。病人年龄15~55岁,平均36.21岁,经产妇56例,未产妇42例,有下腹部手术史7例。体重超过70kg8例,低于50kg5例。全身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其中输卵管妊娠23例,子宫肌瘤20例,卵巢囊肿42例,卵巢良性肿瘤6例,子宫肌瘤20例,子宫肌腺瘤7例。
1.2麻醉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2.1手术中出血量52例病人出血极少,<5ml,30例病人出血6~50ml,12例病人出血51~200ml,1例左侧子宫角部妊娠病人出血300ml。
2.2术后镇痛大部分病人均无需镇痛药,少部分给予双氯芬酸钠栓50mg塞肛。
2.53例术后出现皮下瘀斑,2例出现皮下气肿,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无其他并发症,总并发症率为5%。随访2~10个月,无复发和腹痛等。
3.2腹腔镜手术的优势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优点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包块优于传统剖腹术,这已逐渐得到认可,尤其对子宫附件良性包块,已逐渐取代剖腹术[2]。本组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平均失血只有42mI,术后疼痛轻,98%的患者术后不需要镇痛药,恢复快,术后6h即可自解小便、下床活动并进食水,90%的患者在6~24h内排气。因此,对于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其它良性卵巢肿瘤等附件疾病,应该首选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