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3岁的玲玲(化名)上个月接受单位组织体检时,查出其胆囊里有两枚结石,其中较大的直径达1.2厘米。医生建议她接受手术治疗,以降低胆囊发生病变的风险。听到医生的话,玲玲十分难过,再想到自己的腹部将留下手术伤疤,夏天再也不能穿上美美的露脐装,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得知此事后,向玲玲推荐了在微创手术方面很有造诣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陈闯博士。
近日,玲玲找到陈闯并向其咨询治疗方法。陈闯了解了她的基本情况后,认为最佳治疗方案是施行胆囊切除手术。此时,玲玲有些犹豫,尽管现在腹腔镜手术已经比较成熟,手术切口也很小,但术后腹部仍会留下三四个小切口疤痕,这对爱美的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困扰。为了减轻手术切口带来的影响,陈闯决定采用经脐单孔切口的方式,将手术开口选在脐部,再加进行美容缝合,尽可能做到“无痕”。
充分了解了技术特色后,玲玲接受了陈闯的手术方案。术后2小时,玲玲已经可以下床活动。她发现,腹部除了脐部贴了一个大号“创可贴”,其他部位完好无损,这让她直呼神奇。第二天出院时,玲玲高兴地向陈闯主任团队道谢。她说:“感谢医护人员的高超技艺,让我的腹部没有任何疤痕,不仅解除了病痛,又顾全了我的爱美之心。”
市二院于1993年率先在苏北地区开展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过30余年发展,该院的腹腔镜手术技术日益成熟,每年完成近千台手术,无一例重大并发症发生。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打孔方式多种多样,最为经典的还是“三孔法”。相比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创口已经相当小,恢复也快。但是对于一些瘢痕体质或者爱美的年轻女性患者来说,她们对切口愈合有着更高的要求。
目前,该院肝胆胰外科陈闯主任团队已常规开展腹腔镜下单孔胆囊切除术,在微创手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谓“单孔法”,就是在患者的脐部切开一个直径1.5厘米—2厘米的切口,所有操作器械都从这一个孔置入腹腔,然后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的所有操作。这样一来,患者的切口愈合以后,由于脐部天然的皮肤褶皱会进一步遮盖伤口瘢痕,患者的腹部切口将更隐蔽,甚至几乎看不到。(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