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外科医生看的就是手里一把刀,传统意义上自然是指手术刀,但随着电外科设备的快速发展,带电的这把刀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精锐武器。但那么多电外科设备,究竟哪把刀好呢?
01
单极电刀
单极电刀是在一个回路中利用频率>200kHz的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此达到切割止血的目的。
图源:参考文献1
电凝钩主要通过体内外两部分电流传导产生高温焦化反应,机体及局部电辐射高,会产生电凝烟雾、烟气等干扰手术视野。其操作方式主要是回拉,当术野前方有重要血管时,电凝钩相对安全。
02
双极电刀
双极电凝是一种高频电流发生器,仅在两个镊尖之间传导电流,使组织受到电流的热效应作用,而镊尖外组织少受或不受影响。
由于其作用范围只限于镊子两端之间,因此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比较适用于甲状旁腺。
双极电凝镊尖细小,适合原位保留甲状旁腺,对于不适宜原位保留需要自体移植的甲状旁腺,双极电凝镊也具有更大的精细解剖优势。而超声刀对甲状旁腺的微循环影响更大,可能造成旁腺一过性缺血或淤血。
03
超声刀
超声刀以55.5kHz的频率通过到头进行机械震荡(50~100μm),将电能转为机械能,使组织蛋白氢链断裂、细胞崩解、蛋白质凝固,极少产生焦痂、烟雾,对机体基本无电生理干扰。
急性胆囊炎发病时炎症重,伴有周围组织水肿并粘连包裹,同时因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炎性血管明显增生,增大了手术难度。
电凝钩的导热性易致周围组织及脏器发生热损伤,焦痂可能发生脱落,引起血管再次开放可导致术后出血而二次手术。
超声刀头温度小,周围导热距离<5μm,对周围重要脏器及组织更为安全,且其工作效果是永久性闭合,术后出血发生概率也大大减小。在粘连水肿严重的坏疽性以及Calot三角解剖不清的急性胆囊炎更具优势。
这可能是因为电凝钩对机体及局部有较强的电离辐射和创伤,加重手术应激反应,导致COR应激性释放增多,引起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反应。而超声刀对组织无电离辐射,可实现精准热量控制,降低器械对组织侧向损伤,减少手术应激,减轻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和疼痛。
虽然两者都能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及预后,不过侧重不同,电凝钩更适用于侧胸入路,超声刀稳定性及精准性较高,更适用于剑突下入路之类的狭窄空间操作。
04
氩气刀
氩气刀图示
肝切除术的出血量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所以在肝切除术中,术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止血方式,或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止血,基层医院更适合单极和双极电凝。
注意事项
在微创手术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或任何电外科的仪器设备,都有可能对患者造成耦合效应或者击穿非目标组织的后果。
根据WS310《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操作规范》中5.6.3条要求: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性检查。但实践中,腹腔镜电外科器械的绝缘层的破损一般肉眼无法察觉,即使肉眼发现破损,如何确认破损处的绝缘状态达不到安全性要求。
除了以上这些设备,电外科系统还包括大血管系统、LEEP刀、内镜电切刀等。其实诸多电外科设备与能量平台犹如十八般武器各有千秋,关键要看场合和作战对象是谁,而做手术自然还得综合考虑自身的斤两和家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