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田韵沁通讯员龙利蓉姜佳妮)近日,重医附一院泌尿外科与多学科团队,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癌并下腔静脉三级癌栓手术,精准拆除了患者体内的“炸弹”。
据悉,肾癌癌栓级别越高,手术难度越大,手术风险越高。在机器人全程协助下,进行的肾癌切除并下腔静脉三级癌栓取出术属全市首例。
长在“雷区”的癌栓
一个多月前,47岁的杨先生因出现血尿和尿痛症状前往医院就诊,经CT检查发现巨大右肾恶性肿瘤。更可怕的是,癌细胞沿着肾静脉及下腔静脉蔓延生长,形成了长约10厘米的癌栓。据悉,癌栓是癌症罕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些癌栓就像炸弹一样,随时可能引发致命性栓塞,危及患者生命。
王德林教授介绍,大约4-10%左右的肾癌患者会形成癌栓,这些癌栓通常长在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在下腔静脉取癌栓如同在雷区“排雷”,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大出血、肺栓塞等致命性并发症。因此,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手术也被视为泌尿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
多学科协作定方案
杨先生入院后,泌尿外科立即对其进行了包括血管造影、血管3D重建等详细检查,充分评估患者手术指征,明确肿瘤、癌栓与静脉血管及周围脏器的关系。
“这是三级癌栓,且已经生长到下腔静脉较高位置,前面还有肝脏遮挡,情况十分危险,手术难度非常大。”王德林教授介绍。为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王德林教授团队决定迎难而上,为患者拆除这枚不定时“炸弹”。
经多学科专家会诊,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为患者实施肾癌切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
四小时高难度“拆弹”
3月28日,在多学科的默契配合下,一场高难度手术如期开展。术中,王德林教授带领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团队为患者置入机器人穿刺器以及腹腔镜。
整个过程历时四小时,多学科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顺利完成了“拆弹”手术。
术后,杨先生未见出血及血栓形成。在快速康复方案下,杨先生很快就开始进饮、进食、下床活动,7天后康复出院。
王德林教授介绍,与以往腹腔镜技术相比,机器人手术更具优势,对患者来说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其不仅具有放大10倍的高清视野,可以让医生看到深层位置,减少术中误损伤,避免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大大提升了手术的精确性和稳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