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8月到2012年7月,共计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98例,年龄20~35岁,其中,子宫肌瘤挖除23例,子宫次全切15例,卵巢良性肿瘤39例,输卵管切除21例,麻醉方法为全麻方式。本组病例中无并发症出现,住院3~5天治愈后全部出院。
2护理要点
2.1妇科腹腔镜手术在术前的准备
2.1.1心理护理
尽管妇科腹腔镜手术现在已经在各大医院进行普及,但毕竟是一门新技术,患者不了解,乃至产生害怕心理也是正常的,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该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的宣传和教育,将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及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提前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从而使他们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进而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1.2皮肤护理
手术前应该对皮肤进行清洁,即在手术前一天洗澡,重点清洁脐部、外阴以及腹部等部位,因为通常情况下,妇科腹腔镜手术都会在患者脐区位置切出一道口子,以便将腹腔镜插入。对脐部的清洁可以采用先石蜡油,后酒精擦净的方式进行。
2.1.3肠道护理
2.1.4尿管放置
通常情况下,妇科腹腔手术在手术前30分钟应该放置尿管,并持续开放接引流袋,从而方便医生观察患者在麻醉状况下的尿量。
2.2妇科腹腔镜手术在术中的配合
第二,麻醉实施完毕后,护理人员应该采取改良截石位,将患者所在的床头摇低,双下肢绑在腿架上,并在患者的臀下、背部或者腿架上的小腿处粘贴负极板,在胳窝位置垫上海绵垫。
第三,配合妇科医生对患者的阴道进行冲洗,并对切口处的皮肤进行消毒工作。
第四,检查仪器和设备的准备情况,确认冷光源、CO2气腹机、摄像系统、冲吸引装置以及子宫粉碎机等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并对以上设备的消毒情况进行明确,以保证手术器械的安全性。
第五,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将手术刀与气腹针按照顺序递到施术者手中,并协助施术者在患者的脐部上方边缘做一道10mm的切口,切口应该达到皮下层。
第六,切口完成后,应该及时刺入气腹针,在确认其已经到达患者腹腔之后,配合施术者建立人工气腹。为了降低气腹针因刺入位置不当而引发并发症,可以在开始时向腹腔内以1~2L/min的速度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当腹腔内压达到预定压力后,即拔出气腹针。这种做法可以有效的对腹腔进行保护,在有利于手术的同时,也可避免手术器械对脏器造成损伤。
第七,用直径1CM的套管针沿着切口垂直旋转插入腹腔后,将针芯拔出,并将二氧化碳气管和套管的侧通道进行连接。另外,还需要通过内镜,结合手术的实际需要,在患者的左右下腹部各穿入直径0.5cm或1cm的套管针。
2.3妇科腹腔镜手术在术后的护理
2.3.1密切注意患者状态
2.3.2术后给氧
手术完成后,应该让患者持续6小时低流量吸氧,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呕吐、恶心的频率,还可以加速人工气腹后残留下来的二氧化碳排出速度,从而避免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2.3.3切口护理
因为施术者的缝合技术有所偏差,且术后二氧化碳的排放程度也不尽一样,同时,术后呕吐所导致的腹压升高等原因均非常容易导致大网膜从脐部膨出,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定时对手术切口的渗血情况进行观察,尽可能多的更换敷料。另外,当患者发生呕吐现象时,应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可以给予患者止吐剂,同时双手按压患者腹部。
2.3.4尿管护理
手术后应该保证患者的尿管通畅,一般来说,手术后第二天即可拔除,对于全子宫患者,则需留置1~2后才能视情况拔除。另外,在痊愈期内,必须保证患者的会干燥清洁,建议每天用0.5%安多福进行会阴擦洗2次。
2.3.5护理
术后患者大多仍处于麻醉状态,因此,在患者未清醒时,应该去枕平卧6小时左右,并将头偏向一侧,以免患者呕吐后发生误吸,导致窒息现象。在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置于半卧位置。另外,患者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时鼓励其下床活动,以便尽早恢复肠道功能,降低胀气发生的频率,同时也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避免形成血栓。但在活动时应该注意尿管和引流袋从体内脱出。
2.3.6饮食护理
因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因此,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术后6小时就可以食用半流质事物或者普通食物,从而加快肠胃功能的恢复速度。但是,必须禁止食用糖、奶等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以免导致胃肠道粘膜供血失去平衡,建议视情况给患者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3结论
综上所述,妇科腹腔镜手术成功与否,与手术前的精心准备、手术中的良好配合以及手术后的正确护理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工作,在工作中端正态度,建立高度的责任感。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应该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妙钿,许映娜,林瑞瑶.182例卵巢肿瘤腹腔镜下剥除术的手术室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4).
[2]李秀侠.腹腔镜妇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6).
近年来,妇科腹腔镜手术发展迅速,现已逐渐成为许多妇科良性疾病如良性肿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首选的手术方式。在妇科恶性肿瘤如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中的应用也逐渐开展,使腹腔镜在妇科的使用的治疗费用[1]。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腹腔镜手术的有关知识、针对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掌握其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症状、做好预见性分析和观察。本科针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心理特点,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操作程序,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按程序护理了不同病种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术后护理
1.2.1卧床与休息
术后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禁食禁饮6h,持续心电监护6h。术后6h内去枕平卧并禁食,6h后转为半坐卧位。鼓励患者早日下床,腹腔镜术毕行导尿1次,一般不上尿管。患者清醒后2h内自行上厕所,有利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也减少因上尿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也可以减少腹胀及恢复肠功能。
1.2.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术后回病房时注意体温变化,监测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及伤口感染。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患者清醒后,鼓励患者深呼吸,通过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促使胃肠道早起恢复,减少腹胀的发生。
1.2.3饮食护理
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对胃肠功能影响小,在不损伤肠胃脏器的情况下,患者清醒后可饮水,指导其6h后可饮白开水,次日进食流质饮食如米汤、面汤,排气恢复后可进食半流质食物过渡到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同时避免进食牛奶、豆浆及含糖类食物,对进食量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营养及电解质。
1.2.4保证各种管道通畅
术后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及红肿等,保持切口干燥,及时更换透气型创可贴。观察阴道流血量,一般情况下,阴道有少许淡红色血,呈点滴状,2―3d可自行消失,若出血量多于月经量,应及时报告医生。置腹腔引流管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堵塞,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在床边,且留有一定长度,以防翻身或活动时牵拉转位,同时注意尿的量及颜色,以了解肾功能及有无损伤膀胱及输尿管,导尿管于术后24h拔除。
1.2.5腹部伤口的护理
因创口小,女性腹壁脂肪组织较厚及引流管的占位,易形成皮下淤血,脂肪液化,造成创口感染,影响伤口愈合,因此应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渗液的颜色、量,并与术后出血相区别。伤口有渗出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敷料干燥。
2.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2.1与气腹有关的并发症,肩背酸痛不适,多因二氧化碳未完全排尽刺激膈肌所致。术后可能出现腹胀、肩背部痛疼不适,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如疼痛明显让患者取膝胸卧位,使气体升向盆腔聚集。以减少对膈肌的刺激。皮下气肿,穿刺时气体进入皮下,3-5d可消失。
2.2腹腔内出血:大多因血管结扎脱落,血栓脱落,热损伤而发生延迟性出血。故术后护士要严密观察腹部体征、腹围大小、切口出血、阴道出血的情况。尤其是腹腔引流的量、颜色。若引流液呈鲜红色,或短期内引流量较大,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加速、脸色苍白,腹部膨胀,肠鸣音消失,坠胀等症状应警惕内出血的发生。
3.讨论
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疤痕小,尤其独特的优点,但其穿刺、气腹及电烫等操作对呼吸循环、内分泌的影响不容忽视[3]。所以加强腹腔镜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以解决患者的需求为中心,按护理程序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制定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使患者能顺利康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使用,护理工作的重点由大量的临床护理转向健康宣教,人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日益提高,各项妇科新技术、新诊疗手段的不断引入,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妇科疾病多数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术后护理对病人手术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护士不熟悉组织局部解剖,对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缺乏直观清晰地认识,对新开展的手术不了解,对各种引流管放置的目的、位置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术后护理无重点;对病人提出的不适不能正确释疑,影响术后恢复及病人对护士满意度。为此,我科从2009年3月开始安排护士轮流参观手术,通过参观手术,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从事妇科护理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有一定的妇科理论基础及护理工作经验。
1.2方法
1.2.1参观学习方法从2009年3月开始有计划地安排护士轮流参观各类手术,按妇科手术分类,小型手术如宫腔镜检查、宫颈锥切、阴道整形手术等每人参观一次;中型手术如异位妊娠、附件囊肿、子宫次全切等腔镜手术每人参观两次;大手术如子宫全切、卵巢癌、宫颈癌淋巴清扫术每人参观3次,术中请手术医生予以适当讲解。
1.2.2参观内容
①手术病人入手术室接诊程序、摆放。
②手术麻醉方式及麻醉过程中的监测管理。
③手术过程:手术方式、引流管放置的目的及位置。
2结果
参观后护士对组织解剖、麻醉方式、手术过程、引流管放置的目的及位置、术后护理的重点、健康教育的知识清楚,对病人提出的不适能给予正确的疏导及解答。
3讨论
3.1参观手术使护士业务素质提高参观手术前护士对解剖知识是通过解剖图谱来获得,对手术方式也只有通过医生的手术记录来了解,因而护士对手术方式及各种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及目的不十分清楚,术后护理只能按照书本上的常规护理,没有观察及护理重点,不能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参观手术后,护士对盆腔局部解剖有了直观认识,明确了麻醉方式及手术过程,以及各种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因而在临床护理中能明确护理重点及观察要点,能对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评价,制定具体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能正确分析、解释、记录,提高了护士观察力、判断力,及时发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3.2参观手术使病人满意度提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参观手术后由于护士对手术过程非常清楚,能对病人及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知识宣教,正确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疑问,不仅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增强了健康教育效果,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病人对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Curativeeffectandnursingofhysteromyomaectomybylaparoscopein22cases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urativeeffectandnursingofhysteromyomaectomybylaparoscopeMethodsRespectiveanalysisof22cassesofhysteromyomaectomybylaparoscope,including8casesofsinglemyoma,2casesofmultiplemusculartumorBasedonpathologyclassification,2casesofintramuralmyoma,7casesofsubserousmyomaand3casesofbroadligamentmyomaResultAllpatientssucceedinhysteromayomaectomy,diameterofmyoma1-9cm,mean18cmAbout15-30mlbloodlosed,1-3hourswerecostinoperationTherewasnocomplicationhappened,2-7days(average43days)stayedinhospitalafteroperationConclusionHysteromyomaectomybylaparoscopeisasafeandfeasibleoperativemanner,fewcomplicationhappened,anditisaretainuterineoperationImprovementofperioperativenursingpromotespostoperativerecovery
Keywords:gynecology;laparoscope;hysteromyomaectomy;perioperativenursing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30%[1-2]。治疗子宫肌瘤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术[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应用的广泛开展和重视子宫的生理功能以及身体的完整性,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日益增加。作为微创手术科的经典术式,从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我科2002年2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腹腔镜技术对22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
本组22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3~46岁,平均3618岁。其中单发肌瘤16例,多发肌瘤6例;肌瘤中肌壁间肌瘤4例,浆膜下肌瘤16例,阔韧带肌瘤2例。术前所有病例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证实为子宫浆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肌瘤个数<5个,肌瘤直径<9cm,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术前行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12手术方法
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按照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个步骤进行,脐孔穿刺点于4点处作一约1cm的切口,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充入CO2气体后改头低足高位,气腹压力为16KPa,10mmTrocar置入腹腔镜。在双侧骼前上棘内侧约3cm处各穿刺5mmTrocar为操作孔。探查盆腔脏器有无粘连及子宫肌瘤的大小及数目。粘膜下肌瘤直接单极电凝肌瘤蒂部,切除肌瘤。壁间肌瘤者助手将举宫器向前向上举起子宫,分离双侧子宫动脉,可见明显的子宫动脉搏动,电凝子宫动脉。切开肌瘤表面隆起最突出的部位,直达肌瘤表面,分离肌瘤,用大抓钳钳住肌瘤并向外牵拉,边旋转边向外牵拉,用电凝切断结缔组织、切除肌瘤,切下的肌瘤用电动子宫旋切器旋切后取出。
13围手术期护理
1.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共计824例,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患者基本情况为:年龄31-51岁,平均年龄为42.4岁,4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33例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30例行阴式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23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14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3例盆腔粘连者行松解术,288例行附件手术,其他手术11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全麻下,穿刺3-4个点入腹,用单极电凝钳行术中切割,子宫韧带用双极电凝钳切断,用电凝钳、缝扎或套扎方法止血。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皮肤灼伤5例,术后恶心、呕吐3例,下肢静脉血栓和淤血3例,切口疝2例,感染1例,1例腹胀。我们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2.2并发症的护理:
2.2.1皮肤灼伤:皮肤灼伤主要是电凝刀的使用不当造成,器械护士在术中对电凝刀温度的控制、夹板的位置放置关系较大,出现皮肤灼伤后,予以温热盐水擦拭后采用烫伤药进行涂抹,并服用适当的抗菌素防止感染。
2.2.4切口疝护理:术后患者出现切口处疼痛,是因为大网膜发生嵌顿导致切口疝,一般不会有严重后。采用经消毒的镊子将大网膜放回腹腔,局部麻醉穿刺口周围皮肤,对切口缝合一针即可。但如疝内容物是肠管,初期并不引起肠梗阻,但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并发中毒性休克,日后可发生坏死性肠瘘,此时需开腹行修补术。
2.2.5恶心、呕吐的护理:本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3例,占整个术后并发症的30%,其中2例患者均能耐受,为采取任何措施,两天后自行缓解,1例患者采用盐酸格拉司琼予以止吐。其发生原因可能和麻醉有关。由于其发生率高,有学者认为在术前给予预防性的镇吐药,以及在麻醉诱导期予以静注选择性的5-羟色胺,可有效防治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
2.2.6腹胀护理:术中因操作不慎导致脏器发生损伤可能会导致术后腹胀,手术结束后腹腔内有气体残留、麻醉后肠功能恢复不完全也是导致术后发生腹胀的原因。因此,手术结束时应确保排患者腹腔内的残余气体,同时让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情,并解释因为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术后腹胀;术后鼓励患者及早做床上翻身动作,以及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
3小结
本组研究资料显示,腹腔镜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和患者自身身体状况、手术方式的选择、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以及术中护士的配合质量等有关。熟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类型、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可以通过术前、术中、术后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防治[3]。降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护理人员在术中术后应注意对患者易发并发症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并正确处理并发症,可以提前预防,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Nursingofperioperativeperiodtreatedwithlaparoscopicsurgeryingynecology
HUANGChunli
DepartmentofOperatingRoom,thePeople'sHospitalofHaimenCity,JiangsuProvince,Haimen226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ivenursingmeasuresofperioperativeperiodtreatedwithlaparoscopicsurgeryingynecology,andtopreventcomplications,improvethequalityofcare.Methods:Sixtyeightpatientswerecopedwithnursingassessmentbeforesurgery,enhancedcarebeforeandafterlaparoscopicsurgery,preventedcomplications.Results:Sixtyeightpatientswereoperatedsuccessfullywithoutintraoperativebleedinginsurgery,catheterswereremovedafter24hours.Allpatientswerenottreatedwithpainkillers,regularusedofantibiotics,fivepatientsappearedwith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andtheywereimprovedafterexpectanttreatment.Theaveragehospitalstaywas4days.Conclusion:Effectiveperioperativeperiodtreatedwithlaparoscopicsurgeryingynecologyisanimportantfactorinthesuccessofsurgery,aslongastheadequatepreparationbeforesurgery,carefulobservationaftersurgery,wecanavoidcomplications.
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岁月,现今,妇科腹腔镜技术在诊治妇科疾病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此术式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适合女性美容的要求,但由于穿刺、气腹等操作,对呼吸、循环、内分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要求,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笔者就本院2010年1~12月6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体会作一总结,现报道如下:
本组患者68例,年龄22~53岁,其中子宫肌瘤2例,异位妊娠34例,卵巢良性肿瘤32例。
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取头低足高位,用CO2建立人工气腹,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2护理
2.1术前护理
腹腔镜妇科手术是一项新技术,因患者及家属对其了解甚少,必然出现担忧紧张情绪,巡回护士在手术前1d携手术室访视单到病房访视患者。热情接待患者,先做自我介绍,再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向患者说明腹腔镜治疗的特点和优越性,介绍疗效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并注意其心理活动,如出现焦虑不安情绪应及时进行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2.1.2术前常规护理
2.1.2.1做好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艾滋病抗体等检查;了解术前配血及抗生素皮试情况。
2.1.2.2胃肠道准备术前1d晚餐进食流质饮食,告知患者术前8h禁食、4h禁水。术前用0.1%肥皂水灌肠,排空肠内积水和积便,以免影响镜下视野,并有助于防止术后腹胀。宫外孕患者忌灌肠以防加重破裂出血。
2.1.2.3手术野皮肤准备腹腔镜需在脐窝穿刺,需彻底地清除脐窝的污垢,注意勿擦伤脐部。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局限性,有时要转为开放手术,故备皮范围与剖腹术相同。了解阴道准备情况。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常规护理
2.2.2腹部伤口的护理
护士应及时检查患者手术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必要时给予沙袋压迫止血,勤换敷料保持干燥清洁。
2.2.3保证各种管道畅通
2.2.4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2.4.2与气腹有关的并发症可有肩部酸痛不适,多因二氧化碳未完全排尽刺激膈肌所至,常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如疼痛明显,让患者取胸膝卧位,使气体升向盆腔聚集,以减少对膈肌的刺激,皮下气肿,穿刺时,气体逸入皮下,3~5d可消失[6]。
2.2.4.3术后出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对放置腹腔引流袋的要重点注意袋内液体的颜色与量,注意腹腔内出血的早期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尿量、颜色及阴道出血情况[7]。
3结果
4讨论
随着腹腔镜在妇科的广泛应用,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腹腔镜手术的有关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根据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要点进行护理健康指导,切不可误认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而忽视术后的护理工作,而导致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加强患者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促进康复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谢微波.腹腔镜在妇科的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12):2168.
[2]兰国英,段成芬,马波.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2002,12(1):55-56.
[3]刘解平.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1):80-81.
[4]张晋雁.浅谈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1):62-63.
[5]王月云.妇科腹腔镜手术10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0):102-103.
[6]吴彬.妇科急诊腹腔镜手术的护理[J].上海护理,2005,5(6):26-27.
结果:2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之后,患者体温在术后3天均恢复正常,20例患者均良好治愈并出院,无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以及切口感染和化学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2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护理较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
结论:护理知识和护理要点是护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在术前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仔细的了解,在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精心的观察和护理,能够预见护理风险,在预见风险之后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妇科临床护理腹腔镜手术围期手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43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2护理方法。
1.2.2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的TCT检查以及X线片和B超检查等都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同时还包括血液检查和各项辅助检查,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手术前1d对患者进行血样标本采集。
1.2.3皮肤准备。皮肤准备的范围和一般腹部开放性手术刀的范围一样。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患者脐部的清晰,对脐孔首先要用石蜡油清晰,然后再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并在清洗之后及时擦干,以此防止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出现。
1.2.4肠道准备。为了避免患者术后出现肠胀气等情况,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的准备工作也因此更加重要,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手术2d前只能摄入半流食,术前1d只能摄入流失,在患者术前12d应当监督患者禁食,术前6h便要嘱咐患者禁水,以此防止患者在术中因为呕吐而导致食管堵塞以及吸入性肺炎等情况发生,对患者术后腹胀情况也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
全麻患者由于麻醉过程中使用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清醒后常感咽喉不适、疼痛,有时有血性分泌物,应安慰患者并做好解释,同时鼓励患者多饮白开水,间断做深呼吸,协助其翻身拍背和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及给祛痰剂[3]。
通过治疗后患者均于术后当晚以及次日排气,20例患者体温在术后3天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恢复较为良好,在早期便能下床活动,均良好治愈并出院。无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以及切口感染和化学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2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护理较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
现今无气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本研究清楚显示出,无气腹腔镜术拥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对各种手术并发症也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在术前术后对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能够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1]申红兵.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456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行妇科手术并发输尿管损伤患者12例,年龄28~51岁,平均40.6岁,全子宫切除术7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4例,非子宫手术1例。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其中4例粘连严重;6例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1例原发不孕患者行侧盆壁粘连松解术,其子宫大小正常;其余11例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如孕6~15周)。所有行子宫手术的患者术后均放置阴道引流管,术后每日引流量小于20ml后拔除引流管。
1.3治疗及预后。9例晚期诊断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下伤侧输尿管置管术,8例成功,1例输尿管镜下诊断为输尿管误缝扎,改行开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联合输尿管放置双“J”管;12例患者均术后3个月拔管,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2.护理要点总结
2.1术前准备。除常规术前准备外,护士还需掌握患者病史及既往手术史,了解手术范围,尤其对手术范围比较大的患者,需做好周密的护理计划。本组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盆腔粘连,6例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11例子宫不同程度增大,4例手术范围较大。因此对于既往有盆腔手术史、盆腔粘连史、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大子宫者,术后观察更应注意,充分考虑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以期早期诊断及治疗。
2.2术后观察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T、P、R、BP,瞳孔意识及神经反射,术3日内体温在38℃以下为吸收热,如术后持续高热或体温正常后再次升高,应考虑有盆腔感染的可能,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及渗出液的量及颜色。
3.1妇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原因、易发生部位与预防。输尿管损伤易发生在中下段,损伤原因主要有[4]:(1)肿瘤浸润或挤压,炎性、瘢痕组织的粘连或牵拉,增大子宫的推移,使局部正常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形和移位,从而使输尿管被误灼、误钳、误夹、误扎、误缝、误剪;本组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6例(6/12,50%)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11例(11/12,91.7%)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如孕6~15周)。(2)术中遇大出血等紧急情况,忙乱钳夹或大块缝扎止血时易损伤输尿管;(3)术中游离输尿管剥离过多,损伤了输尿管的滋养血管或支配神经,导致输尿管坏死而形成瘘,或影响输尿管蠕动,导致输尿管扩张或肾积水;(4)器械性损伤:电凝功率太大,损伤膀胱壁,特别是输尿管壁。本组组4例腹腔镜手术均怀疑与术中电切、电凝时功率过大所致损伤。
一般来说,仅约1/3的输尿管损伤可于术中发现[5],本组12例输尿管损伤无一例在术中发现,最早也是在术后数小时后才发现,说明我们对复杂妇科手术中可能并发输尿管损伤经验不足。因此,对于输尿管损伤重点在于预防,首先,术者应熟练掌握女性盆腔解剖结构、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做好处理异常情况的准备。其次,术中充分掌握手术的技术要点,仔细分离粘连,操作谨慎,术中尤其近输尿管部位需避免过度电凝止血,也可双极电凝后采用“冷”剪刀的方法。一旦出现或怀疑出现损伤,术中及时处理,避免尿瘘的发生。再次,有慢性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宫颈肌瘤及有下段剖宫产术史者,应想到输尿管被组织牵拉引起扭曲、变形失去正常解剖走形之可能,术中避免剥离输尿管大段鞘膜,以免引起输尿管血管滋养支损伤,从而致输尿管蠕动欠佳,甚至坏死发生漏尿。最后,行腹腔镜手术者,如因盆腹腔粘连在腹腔镜下操作困难,应尽早中转开腹,因为开腹术中不仅可触摸输尿管的走行,甚至可以游离输尿管。
也有人提出,术前预置输尿管导管可以提高术中输尿管的辨识,从而减少输尿管损伤的发生[6]。在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前提下,也不失为一种预防输尿管副损伤的方法,当然这需要与泌尿外科医师良好协作。
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12例妇科手术并发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总结护理要点如下:(1)对于高风险患者(既往盆腹腔手术史、大子宫、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术前充分准备,做好周密的护理计划;(2)术后加强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体征观察、留置导管及预防感染的护理。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早期发现输尿管损伤阴道瘘,尤其对阴道流液较多的患者要高度警惕输尿管损伤阴道瘘形成,做好观察与记
录,为及时诊断提供依据。(3)重视出院前个体化指导,告知其输尿管损伤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期患者一旦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能及时到达医院就诊,能够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对确诊输尿管损伤患者除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外,还需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对行二次手术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有效消除受术者的不良心理,使手术得以顺利实施。
综上,妇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重在预防,如发生损伤应及时诊治,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及时诊断与治疗的保障,做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早期诊治妇科手术并发输尿管损伤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卫梦婷,孟镔,赵森林,等.45例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的临床分析[J].局部手术学杂志,2010,19(5):377-388
[2]高劲松,冷金花,郎景和,等.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5):313-314
[3]BurksFN,SantucciRA.Managementofiatrogenicureteralinjury[J]TherAdvUrol,2014,6(3):115-124
腔镜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以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发展最为突出,其技术日趋成熟。本文就腹腔镜技术围手术期护理发展综述如下: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做好宣教,介绍医院环境、住院医师和责任护士,术前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及优缺点;手术室护士开展术前访视制度,给患者讲解有关手术中的配合,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给患者讲解有关手术中的配合,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
1.2脐部护理:腹腔镜手术主要从腹部皮肤较薄弱部分—脐孔处进针,此处皮肤较嫩,不易清洗,易滋生细菌。研究表明依照润肤油-肥皂水-过氧化氢液-碘伏清洁消毒的操作程序,可保证脐孔术野皮肤无损伤和无菌性,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1.3肠道准备:术前应禁食豆类、牛奶等易产气食物,术晨禁食、水,严重的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涉及肠道的手术,术前2d给予流食,术前晚及术晨用2%软皂水或中药清洁灌肠。
2术中护理
2.1巡回护士配合要点:认真查对患者,建立有效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师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正确摆放手术,遵循手术摆放总体原则,充分暴露术野,便于医生操作;注意观察患者及手术进展,做好手术护理记录;根据情况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2.2洗手护士配合要点:提前20min洗手上台,做好仪器连接、器械摆放铺巾等工作;镜下操作配合:常规建立气腹,林卫红[1]等研究使用加温气腹机可减少术后寒战发生。Wong等[2]研究发现,术中保温可明显减少出血。术中配合医生检查,观察腹腔有无出血等,术毕后清点纱布器械后缝合切口。
3术后护理
3.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麻醉未清醒病人,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病人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卧位,常规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
3.2人工气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2.1术后肩部及季肋部疼痛:观察有无季肋部、肩部及上腹部疼痛,常规吸氧4~6h,疼痛严重时可协助患者按摩,指导患者采取臀高头低位,同时应用地塞米松;廉伟等[3]研究表明呼吸训练可缓解腹腔镜手术后膈下疼痛,吴燕娜[4]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氧流量联合肩背部按摩是缓解和减轻疼痛的最佳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3.2.2皮下气肿: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及皮下有否气肿、握雪感等,文献[5]一般少量气体可自行吸收,但若发生严重如纵隔气肿、气胸等,及时汇报医生。
3.3喉头水肿:观察病人是否出现痰液阻塞呼吸道及喉头水肿等并发症,术后嘱患者多做有利于咳嗽及呼吸的运动,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几率。戈佳云等[6]研究表明超声雾化吸入痰热清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3.4腹腔及穿刺孔的出血: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注意浸湿的范围速度等,如有,应立即更换敷料,局部加压包扎并仔细观察血肿的变化;如腹腔引流管有大量鲜红色血液引出,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应及时报告医师。
3.6腹胀:腹胀时嘱患者多活动,或用手在下腹部行顺时针按摩,以尽早排气;腹胀严重时应行肛管排气采用肛管排气或针炙足三里、大肠俞等穴位可促进肠蠕动恢复,陈锦红等[9]研究证明小柴胡汤加味可防治腹腔镜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值得临床使用。
4展望
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是现代内窥镜技术与传统科学技术的结晶,由于较为新颖,大多数患者对其陌生[9]。护士应与医生一起参加腹腔镜技术培训学习,具备完整的腹腔镜手术理论知识,熟悉手术的麻醉方式及手术过程。加强术前宣教,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和正确处理并发症,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1]林卫红,张丽清,钱黄静,等.加温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及寒战发生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7):953-954.
[2]WongPF,KumarS,BohraA,etal.Randomizedclinicaltrialofperioperativesystemicwarminginmajorelectiveabdominalsurgery[J].BrJSurg,2007,94(4):421-426.
[3]廉伟,吴艳,胡芳.呼吸训练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膈下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04-906.
[4]吴燕娜,黄秀菊,黄卫庆,等.氧疗联合肩背按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背部疼痛的疗效[J].微创医学,2009,4(5):468-471.
[5]王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7):1587-1588.
[6]戈佳云,李怀玉,李天柱,等.超声雾化吸入痰热清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291-292.
[7]彭俊英,付丽莉.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术后咽部不适的护理干预[J].新疆医学大学学报,2009,32(9):1381-1382.
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4月~2008年12月实施腹腔镜手术200例,年龄18~55岁。其中不孕症诊断治疗38例,子宫肌瘤剥出18例,治疗卵巢病变20例、盆腔炎40例、宫外孕39例,腹腔镜检查45例。
1.2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去枕平卧位,头低臀高15°,需阴道手术的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气腹穿刺,气腹压为10~14mmHg(1mmHg=0.133kPa),手术切口一般采用脐部、左下腹和右下腹三切口,根据手术需要也可作四个切口,各切口长约1.0~1.5cm。
2.1.1心理护理:病人害怕手术,担心腹腔镜能否将肿瘤清理彻底,担心发生意外等,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给予理解和同情,始终保持亲切自然的面容及友善的目光,对因为恐惧、紧张而颤抖的病人、可握住她们的手给予安慰,使其心情平静,增强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未婚或未曾生育,担心手术对今后的生育能力影响的病人,告知同类手术病人治疗后已成功生育的事例,鼓励其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向她们讲解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愈后,并请腹腔镜术后恢复良好的病人现身说法,以鼓励病人轻松、平静地接受手术治疗。
2.1.2术野皮肤准备:根据手术的部位确定备皮的范围,剃去剑突下至大腿上1/3的皮毛,两侧腋中线的腹毛及,并清洁脐部,于术前一天洗净周围皮肤,避免术后伤口感染。
2.1.3药敏试验:术前应做头孢菌素试验,并记录于病历上。
2.1.4胃肠道准备:术前应摄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术前一天晚应进流质饮食,当晚20:00至术晨禁食、禁饮,以免手术中因恶心、呕吐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还可防止术后腹胀。
2.1.5常规准备:术前戒烟、戒酒,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目的在于减少术中呼吸道分泌物,利于术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术前晚肌注或口服适量安定,保证充分的睡眠,使患者处于安静状态。
2.2.2保持呼吸道通畅:有些患者因麻醉未完全清醒,需注意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因气道阻塞而发生窒息的严重后果,如听到痰鸣音,应立即给予负压吸痰。术后恶心呕吐是麻醉及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8%~93%[1],绝大多数发生在术后12h内。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可发生不适,影响术后康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患者消除不适症状,可采用心理护理或者药物干预,如灭吐灵、格拉斯琼等,结合按揉内关穴止吐法[2],效果良好,苏醒后帮助其叩背,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咳痰,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给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和庆大霉素合用雾化吸入效果较好;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淡盐水漱口多次。
2.2.3:麻醉苏醒后、术后次日协助患者取舒适半卧位或坐位,患者可能因伤口疼痛或者家属担心伤口渗血不愿意改变,我们应讲解取半卧位或坐位的意义:可使膈肌下降以利于呼吸,并可压迫止血;利于伤口引流及炎症局限;利于肠蠕动的恢复及术后排便;可降低腹部肌肉张力,减轻伤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患者一旦明白此道理,即会不顾伤口疼痛,主动配合取半卧位或坐位。
2.2.4伤口护理:腹腔镜术后伤口小,予创可贴包扎固定即可,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过敏现象,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2.2.6出入量平衡:由于术后患者消耗大,所以要保证一定的入量,以防血容量不足及体液平衡失调,影响恢复。同时注意出量,特别是观察有无少尿、无尿或血尿等情况。
2.2.7一般护理:腹腔镜手术患者一般术后恢复快,生活均能自理,但对年龄大且伴有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除疾病护理外,术后还应加强皮肤护理。协助翻身,每2~4h1次。膝下垫软枕,用温水擦浴并按摩,保持床铺平整,以防褥疮[4]。
2.2.8出院指导:患者初愈,生理状态比较好,有主动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教育效果佳,可给予出院指导: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遇事自我开解;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为主,少食多餐,忌辛辣肥厚燥热之品;腹部伤口勿抓挠,若伤口出现红、肿、有渗出液,及时来院复诊。出院后3个月于月经干净后来院行妇科检查,并定期随访。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腹壁几乎不留瘢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而且避免了开腹手术带来的盆腔粘连等诸多并发症,病人痛苦少,损伤小,对肠功能干扰小、恢复快、但腹腔镜属于精密仪器,价格昂贵,使用时要求轻拿轻放,切忌碰撞。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及精密仪器的养护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高层次的技术要求,腹腔镜手术进展是否顺利,与护理工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的普及和推广,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无菌技术、围术期护理、规范操作流程、精密仪器养护等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和技术保障。我们应在工作负荷加大的情况下,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力争使护理质量达到社会各方面都满意的效果。
[1]张文其.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与恶心、呕吐[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20(2):91-93
[2]沈惠芬,范沈平.按揉内关穴缓解硬腹外麻醉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评价[J].护理与康复,2004,3(3):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