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洁净手术室的具体用房分级标准有哪些?
注:
(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2)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比手术区可低2级。
(3)洁净度分级对应:
3、感染手术间应设在何处?
答:感染手术间应设在手术部尽头或另一端,设有专有通道,专门设置为有正、负压切换功能系统的手术间。还必须设缓冲间和后缓冲间。
4、外科手消毒是否必须使用手刷刷手?
答: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中有关于刷手的要求,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删除了此项内容,此外,在2009版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里提到“7.4.3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并没有强制要求使用手刷,因此国家层面不再有统一的强制性要求,建议根据本省或本地区的要求执行。
5、手术室空气监测有哪些要求?
(1)普通手术室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2)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其监测方法及结果的判定应符合GB50333的要求。
(3)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部门,其监测方法及结果的判定应符合GB15982的要求。
6、从空气要求的不同,重症监护病房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1)普通重症监护病房: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应开窗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
(2)空气消毒:室内有人情况下应使用对人体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的方法;如空气净化消毒器(机),无人情况下可选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3)洁净重症监护病房:使用中应每日自检正负压1~2次,在门缝处采用烟柱、飘带,观察其气流方向,吸入烟雾的房间为负压,但精确的压差应采用仪器检测。
7、重症监护室手卫生设施、用品有哪些要求?
(1)应配备足够的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每2张病床不少于1套,单间病房应每床1套。
(2)每床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3)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
8、NICU配奶间有哪些环境管理要求?
(1)应保持空气清新、干燥,地面、墙面、天花板等清洁无尘。
(2)应设置足够的清洗水槽及专用清洗用具,保持清洁,每日清洗消毒。
(3)每次配奶开始前及结束后,应清洁配奶操作台。
(4)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奶具存放柜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及有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9、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10、婴儿保温箱对湿化水的要求是?
答:婴儿保温箱湿化水应用灭菌水,每日更换。潮湿地区或季节(相对湿度55%~65%,早产儿婴儿保温箱湿度60%~70%)时湿化槽内可不加水。
11、CSSD的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2)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
12、消毒供应中心用水有哪些要求?
(1)洗涤用水:应有冷热自来水、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供应。
(2)自来水水质符合GB5749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电导率≤15μS/cm(25℃)
(3)灭菌蒸汽用水应为软水或纯化水。
13、内镜及附件中,哪一类必须达到灭菌?
(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2)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1)需要消毒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
(2)需要消毒的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
(3)需要消毒的被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4)需要灭菌的内镜必须浸泡10小时。
15、口腔诊疗器械必须灭菌的器械有哪些?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16、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工作要点具体为?
(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当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当采用手工刷洗或者使用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2)有条件的医院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3)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4)根据采用的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期。
(5)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可不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17、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一般应监测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哪些内容?
18、对于长期透析的患者,其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监测需注意哪些内容?
(1)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6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2)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3)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4)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1~3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19、生物安全实验室如何进行分级?
答:根据实验室所处理对象的生物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四级。微生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可采用ABSL-1,ABSL-2,ABSL-3,ABSL-4表示相应级别的实验室。
20、简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人员更衣操作规程?
(1)进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更换该中心(室)工作服、工作鞋并戴帽子。非本中心(室)人员未经中心(室)负责人同意,不得进入。
(2)进入十万级洁净区规程(一更):换下普通工作服和工作鞋,按六步洗手法正确消毒双手并干手;穿好指定服装并戴好帽子、口罩。
(3)进入万级洁净区规程(二更):更换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手消毒,戴一次性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