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肝胆、胃肠外科专家梁善强主任医师专家团队成功实施了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术后患者肝内病灶完全消融,凝固坏死,肝脏各项指标正常,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这是我院首次开展此项技术,也是玉林巿首例。此次手术的成功填补了北流市人民医院的技术空白,引领医院技术向更高层级发展。
病历简介:患者苏某,67岁,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入院,有乙肝病史30年,影像学发现肝内实性结节,病灶位于肝右叶,大小约2.2*2.1cm,胆囊结石,AFP9.2ng/ml,Ca_19947.32u/ml,肝功能A级,初步诊断:1.右叶肝占位(肝癌?),2.胆囊结石。可考虑行外科手术切除或消融治疗,与患者家属沟通后,最终确定在腹腔镜下行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同时行胆囊切除术方案。
3月16日上午,在梁其海副主任医师配合下,梁善强主任医师全程操作,为患者实施腔镜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术中利用腔镜实时定位,精确显示肝右叶肝肿瘤位置,使用消融针精确穿刺病灶后实施射频消融。12分钟后病灶内可见微小气泡,病灶彻底消融凝固坏死,消融治疗后同时行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下所见术前肝脏肿瘤结节
射频消融术中
射频消融术后
术后6小时患者恢复正常进食流质,经化验肝脏各项指标仅轻度异常。经过对症治疗,患者已逐渐恢复。
梁善强主任医师专家团队在手术中
肝胆胃肠外科梁主任介绍: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肝癌,体积较小(一般体积小于3cm)的肿瘤,射频消融的治疗和手术切组织治疗的效果是一样,腔镜引导下肝癌射频治疗,适用于肿瘤位于肝表面,不但患者承担的费用少、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具有一次性消融肿瘤病灶,使之完全坏死等优点。手术过程安全简单,在腔镜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通过患者腹部2毫米的微小针孔,直接穿刺到肝肿瘤部位,放射高频电磁波,让肿瘤局部产生约100℃的高温,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医生开展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时,对直径5厘米以下的肿瘤,采用单针单点或单针多点射频消融治疗;对大于5厘米的肿瘤,可直接采用多点叠加射频消融治疗;也可联合介入先对肿瘤进行动脉栓塞,使部分肿瘤坏死后,再采用单针多点、多针多点叠加射频消融治疗,从而使肿瘤全部坏死。
梁善强主任在专注手术中
肝胆胃肠外科秉承“外科微创化、微创精准化”的新理念,不断钻研精准外科技术,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关于射频消融术
一、什么是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其原理是什么?射频消融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要利用射频波为媒介的物理治疗方法,是目前肝癌治疗方法中较为先进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射频消融术主要工作原理是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波,借由电传导及专业的关键导引电极引导至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通过温度的快速升高使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以致局部细胞无菌性坏死。在有效范围内,局部细胞将完全失去活性,相当于对局部病灶实施了“切除”术。射频消融术因其疗效高、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的优势,能够控制住肿瘤术后复发的病情,给肝癌患者们带来存活的希望。
二、什么样的病人适合做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按照射频消融技术特点,射频消融的范围要超过肿瘤边缘1cm,才能达到肿瘤完全坏死的目的。所以最适合的病人肝脏肿瘤要小于3cm,肝脏肿瘤的数目在3个以下。如果肝脏肿瘤大小超过5cm,还是首先考虑外科手术切除为佳。另外有一些严重的肝硬化或身体情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肝切除的病人也可考虑做肝脏肿瘤射频治疗。
三、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优点最重要的一点是把肝脏肿瘤治疗微创化,射频的电极针只涉及直径最大5cm范围,对其余的肝组织影响不大,特别是对于严重肝硬化病人尽量保存有功能的肝组织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小肝癌和多发的肝癌,有严重肝硬化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病人是比较适合的,病人痛苦小,能在几天之内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四、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并发症选择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还是相对安全的,对全身的影响小,创伤反应也轻。可能出现射频造成的腹膜或横膈热损伤引起治疗部位的疼痛,肝脏穿剌部位的出血或肝被膜下血肿,治疗部位的肝脓肿,治疗部位离胆囊近的可出现急性胆囊炎,肝脏周围器官的损伤等。
临床实践证明: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如:肝癌、肺癌、子宫癌、肾癌等,对于病灶小于3cm的患者,其五年生存率可以与外科手术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