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微创介入方案亮相超声年会,助力学科发展外科内科手术室中华医学会

在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的趋势下,介入医学应运而生。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介入医学以其微创的特点有效衔接了传统的内科和外科治疗方法,现已成为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的第三大学科。

其中,介入超声指在实时超声的引导或监视下,以穿刺针代替手术刀来完成各种穿刺活检、置管、抽吸、注药、消融治疗等操作,具有精准、微创、安全、痛苦小、疗效好等优点,已成为介入领域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

2024年11月14日至11月1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在武汉顺利召开。该会议是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一年一度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也是中华医学会2024年度重点学术活动,邀请了众多国内外超声医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谋划超声医学发展新方向。

突破超声赛道,率先落地中国介入超声发源地

海信医疗本次参展的重点项目“数字化微创介入科室建设方案”由海信团队与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委梁萍教授团队联合打造,自2023年4月在该方案在梁萍教授科室--中国介入超声发源地落地后,不仅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还显著提高了手术效率,为诊疗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该创新方案是全国首个基于数字化医疗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信号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化介入手术室。

近年来,超声成像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不仅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且在诊断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介入超声,已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向着更深层次的临床应用迈进。

特别是随着介入手术的难度增加,传统的单一模态影像引导已无法满足精准消融等手术的需求。因此在临床需求的推动之下,多学科诊疗的整合与多模态影像的融合成为介入超声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数字化手术室和医用显示技术方面,海信医疗也积累了十多年经验。近两三年结合临床痛点,打磨出的数字化微创介入科室建设方案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创新建设方案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术中影像的实时调度,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的标准化诊疗方案。”海信医疗首席临床专家胡晓红说到。

此外,海信医疗在现场还展示了智能超声HD80,从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现公司在数字化医疗领域的深厚底蕴和综合竞争力。

胡晓红进一步介绍道,“一方面,数字化微创介入科室建设方案结合了多学科诊疗模式,将介入诊疗推向智能化、精准化和规范化,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生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化流程化科室建设方案,研发团队能够更深入理解介入科室的整体需求和发展趋势,这不仅有助于海信现有产品及方案的升级,而且能更有针对性地研发符合未来临床发展趋势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全国首个!一体化多模态介入超声手术室

首先,多模态影像,多学科联合诊疗成为介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介入超声治疗范围的扩大,技术难度不断增加,传统的单一模态影像引导已不足以满足精准消融等手术的需求。

一体化多模态介入超声手术室集数字化医疗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信号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实现超声、CT、核磁等多种影像信号同步显示,术者可在四分屏上同步查看多终端图像信号,并以行业领先的低延时标准,及时准确地了解病变组织空间位置关系。通过打破信息孤岛,达成在多模态影像引导下完成更高难度精确消融手术的目的,提高消融手术效率和效果。

其次,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维影像手术规划系统,该方案可在术前生成半自动布针方案,并通过术中智能避障提示等功能,减少重复进针次数和消融针使用量,全面提升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率。

胡晓红表示,“基于AI智能算法,该系统可全面考虑皮肤、骨骼、内脏等多种约束条件,提前为医生规划设计出最佳布针路径,通过精确控制布针范围,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手术成本。”

最后,数字化微创介入科室建设方案还通过远程超声平台,构建起紧密的医联体,确保在不同级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都能获得与三甲医院相媲美的治疗效果,实现医疗服务的同质化,从而带动介入医学的整体发展。

利用基于5G远程技术的远程超声会诊、远程教学、在线质控、研讨交流等功能,数字化微创介入科室建设方案还有助于推动多院区发展模式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通过扩大诊疗范围,整体提升医疗系统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数字化微创介入科室建设方案也展现出超声介入手术室未来多元素融合的设计思路。“海信团队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的平台,旨在让医生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打造开放合作的行业生态,最终实现智慧医疗平台的搭建。开发升级过程,也得到多位行业大咖及专家的支持,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晓燕教授及其团队给予研发团队创新建议和指导。”胡晓红说到。

双向推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层层下沉

拥有标准化介入手术室,是每个超声介入医师的梦想。胡晓红指出,目前许多医院缺乏系统化的介入超声手术室,影响介入手术的展开,尤其是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因环境和技术限制,往往只能开展最简单的介入操作。

此外,介入超声医生也需要一个留观区来观察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经验丰富的专家有时需要能够同时照顾多个手术室的情况,并对一些疑难病例进行简单指导,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教学医院而言,还需要配备示教室,用于教学和远程指导,帮助下级医院或年轻医生建立信心,推动创新介入技术的普及普惠。

为解决这些问题,海信医疗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既满足临床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促进科室规范化建设和学科发展。方案具有更为普适的应用场景与值得推广的广泛价值。目前采用双向推进策略。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在头部医院建立示范点,向下辐射,带动基层。另一方面,协助基层医疗机构有迫切需求与上级医院对接。

胡晓红表示,“当前,该方案通过全国头部三甲医院引领,自上而下辐射至基层,形成紧密型医联体。同时,我们也看到市级二、三级医院在积极寻求突破,比如湖北襄阳市中医医院正在建设中,未来该医院能够直接连接到梁萍教授团队,得到指导,很可能成为当地的介入超声中心,而带动下级医院的介入超声医学的发展。“

目前海信医疗已经与多个省市的三甲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致力于通过打造区域中心,提升区域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介入医学及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传承、创新、融合”是本届学术年会,也是业界对超声行业发展的展望。在此背景下,海信医疗也在积极探索与介入机器人的打通,以进一步提升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在国家标准建设方面,海信医疗积极参与了包括远程超声和数字化手术室在内的20余项国家及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其中关键的远程超声国家标准目前正处于审批环节。

面对介入医学的广阔发展前景,数字化微创介入科室方案通过技术创新和整合,扩大了不同层级医院的诊治范围,整体方案的规范化和流程化也推动了介入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和下沉,为实现医疗服务的同质化和普及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THE END
1.《三维可视化联合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三维可视化联合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已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手术方式。然而,对于复杂手术如肝恶性肿瘤切除术,单纯依靠传统的腹腔镜技术仍面临许多挑战。近年来,三维可视化联合腹腔镜超声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本文旨在探讨三维...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757694.html
2.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心创立了“广州标准”的“模块化”手术步骤和“双主刀”模式,将腹腔镜胰腺外科技术“程序化”,目前已获得国内外认可;同时,胰腺中心开创了“陈氏中间”入路及“动脉鞘分离”技术,突破了胰腺癌微创切除技术壁垒; 并且,我们独创的“福氏三针法”腹腔镜胰肠吻合技术,攻克了细软胰管的吻合重建“难”的瓶颈。我们的...http://www.e5413.com/Featuredmedicalr/info_itemid_56871_subjectid_106.html
3.腹腔镜超声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专家共识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年月第卷第期指南与共识腹腔镜超声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专家共识中国肝胆外科术中超声学院辨率越高但探查深度降低为方便观察临床应尽量将超声显示屏放在腹腔镜显示屏同侧必要时可降低手术间亮度扫描肝脏的常规腹部戳孔有剑突下左右上腹肋缘下脐平面上下水平线与左右侧腹直肌外侧缘交点等多个位置术者可根据...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917/6223242153002104.shtm
4.腹腔镜超声用于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技巧[9] 中国肝胆外科术中超声学院.腹腔镜超声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7,23(11):721-728. [10] 段伟东.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切面的确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4):356-360. [11] 卢鹏,纪文斌,王宏光.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手术流程[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9,25(2):141...https://www.cjiit.com/cjiit/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21201&flag=1
5.外科大血管闭合器技术知识汇总检测资讯LigaSure是目前LH中较理想的断肝器械之一, 但缺点是没有分离管道的功能, 故在解剖肝断面时没有超声刀方便。 《肝脏外科手术止血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针对切肝器械的比较中,LigaSure和超声刀都可以用于同步行肝实质离断和脉管封闭,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了相关的推荐意见。http://www.anytesting.com/news/1944523.html
1.喜讯!我院心内一科新技术亮相中华医学会2024年11月14日至1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举办。本次举办的会议是中华医学会2024年度重点学术活动,也是超声医学分会每年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会议展示国内超声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发展动态。 经大会专家审稿,我院心内一科开展的新技术“左心超声造影”,以论文形式《左心...https://www.yjhospital.com/Item/5800.aspx
2.腹腔镜超声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期刊腹腔镜超声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 中国肝胆外科术中超声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分享 打印 摘要:20世纪90年代,超声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融合促使了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und,LUS)的出现.LUS缩短了超声传感器与病变的距离,降低了对超声深度的要求.这样临床不但可使用较高频率提高超声扫描的分辨率,还可...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lcgdbzz201803007
3....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方法选择和术中超声应用策略笔者团队在国内也率先对肝段染色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尝试与探索,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开展了国内第1例荧光腹腔镜下解剖性右后区切除以及活体右半肝切取[13, 14]。并在国内最早开展荧光腹腔镜在肝脏外科应用培训学习班,对吲哚菁绿融合影像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及应用价值进行推广。 (...https://lib.qhnu.edu.cn/redirect?appcode=articlesearch&url=aHR0cHMlM0ElMkYlMkZycy55aWlnbGUuY29tJTJGQ04xMTU2MTAyMDI0MDIlMkYxNDk2NzkyLmh0bQ
4.指南与共识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目前,虽然LH治疗肝癌患者数量呈明显增多趋势,但在临床推广应用过程中仍存在适应证掌控不严,术前评估、手术操作及术后随访等环节欠规范的问题。因此,《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以下简称本共识),从肝癌腹腔镜外科治疗的适应证选择、手术入路、操作流程、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控等重要环节进行探...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84666374.html
5....capsule入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已被临床证实安全、有效,逐渐成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主流手术方式。笔者通过对Laennec capsule重新认识,发现其与肝蒂及肝静脉间存在天然解剖间隙,提示Laennec capsule可作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解剖入路。肝脏的左叶、右前叶、右后叶各有1个独立的肝蒂,在不破坏肝实质的前提下可经Laennec capsule...http://journal.yiigle.com/LinkIn.do?linkin_type=baidu&cmaid=1347502
6.腹腔镜肝切除术专家共识和手术操作指南2.手助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将手通过特殊的腹壁切口伸人腹腔,以辅助腹腔镜手术操作,完成肝切除术。 3.腹腔镜辅助肝脏切除术:在腹腔镜或手辅助腹腔镜下完成肝切除术的部分操作,而肝切除术的主要操作通过腹壁小于常规的切口完成。 上述3种肝切除术均可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进行肝切除手术有较多优势,...https://www.hnsrmyy.net/info/2313/27245.htm
7.CCMTV普通外科频道CCMTV临床频道张卫:电动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姚宏伟:结直肠癌相关的全国性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队列研究及RCT研究 付费 腹腔镜联合肛腔镜超低位直...VIP 何裕隆:2017版GIST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更新要点解读 痔 更多 VIP 王振宜: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痔疮,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 付费 混合痔切除术 VIP 环状...https://liver.ccmtv.cn/
8.嘉会普外科提供国际专业标准外科医疗服务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疝气患者,我们提供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术)、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术)、脐疝修补术等多种手术方案,可选用高质量补片对外科疝进行无张力修补。 血管 我们提供踝臂指数(ABI)测量,血管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MRV磁共振静脉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等多种无创监测评估技术,...https://www.jiahui.com/service/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