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几分管医生。二、检查患者病室内环境,若发现私藏药品.锐利器械等危险物品给予没收;锁好门窗,防止意外。三、告知家属24h监护,不得离开。四、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心理状态。五、查找患者自杀原因,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六、发现患者自杀,通知医生立即赴现场,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价值,如有可能立即抢救。七、保护现场,包括病室及自杀处。八、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听从安排处理。九、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
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
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泛水的应急预案
一、立即查找泛水原因,通知其他人员,积极采取措施阻止继续泛水二、协助维修人员共同将水扫净,保持环境清洁。三、告诫患者,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处,必要时放置醒目标识,防止跌倒。
失窃的应急预案
一、维持好病房秩序.,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二、加强巡视,做好安全工作,随手带门,经常检查门窗。三、介绍住院须知时向患者介绍安全知识,保管好贵重物品与现金。四、一旦发生失窃,做好现场保护工作。五、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协助做好侦破工作。.
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
一、做好病房安全工作管理,夜间病房门上锁。二、遭遇暴徒后,沉着冷静,采取果断措施保护患者及公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三、注意观察暴徒的特征。四、设法通知保卫处,夜间通知总值班,由总值班视情况拨打110。五、暴徒逃走,注意走向,为破案提供线索。
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一、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二、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三、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四、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五、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六、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一、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二、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三、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四、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六、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七、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住院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
一、护理人员应首先寻找躁动原因,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二、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三、在监护病房的患者,要有专人看护,给予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误伤及自伤。四、对麻醉恢复期出现躁动的患者,与家属进行沟通,以减轻他们的紧张心理,取得合作。五、病情逐渐加重引起的躁动患者,护理人员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控制病情。六、昏迷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现的躁动,经常呼唤患者,了解意识恢复程度。七、对患者加强生活护理工作,增加患者舒适感,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八、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九、如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有异常者,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加用床挡,按时巡视患者,以免躁动时患者发生坠床。十、护理人员对于躁动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以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要经常观察被约束患者的肢体颜色。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
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三、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患者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抢救预案
一、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以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二、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注静脉管路,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三、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四、立刻给患者吸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五、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安定,也可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应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六、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抢救处理过程。七、继续观察并记录,直至证明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急预案
一、住院患者因急性感染、精神创伤、高热、妊娠、甲状腺手术等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当患者体温升高至39C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即刻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密切观察其变化,每15-30分钟测T、P、R、BP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改为1-2h一次,必要时心电监护。二、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应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如丙硫氧嘧啶,复方碘溶液,呼吸急促时给予氧气吸入。三、患者出现体重变化,如体重锐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应警惕虚脱,休克、嗜睡、谵妄和昏迷时应及时备好液体,准备抗休克治疗。四、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做好:1、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服,避免受凉。2、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服务。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五、待患者病情安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了解诱发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手术室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
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挡,并有家属陪伴。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三、在床上活动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四、对于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封存患者病历前的应急预案
一、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争议,患者及家属要求封存病历时,病房要保管好病历,以免丢失。二、及时准确将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记录。三、备齐所有有关患者的病历资料。四、迅速与科领导、医务科(晚间及节假日与院总值班)联系。
关于封存患者病历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封存病历申请。二、科室向医务科(夜间向总值班)报告三、医务科或总值班与患者或近亲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患者病历的主观部分的复印件,并收取工本费每张0.2元。四、主观病历为: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五、封存的病历由医务科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务科。六、如为抢救患者,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齐。
关于封存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
应用静脉套管针注射的告知程序
一、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套管针的套管比较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还可保证输液安全。二、静脉套管针可保留3-4天,从而减少患者每天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并能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活动更为方便和舒适。三、在输液过程中,如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均属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护士反映,护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或更换穿刺部位。四、每天输液完毕后,护士会给患者做封管处理,以保留到第二天继续静脉输液。五、护士做封管处理后,患者可以自由活动,但穿刺的部位用力不要过猛,以免引起大量回血,影响第二天的输液。正常情况下,静脉套管针内可能会有回血情况,这不会影响患者健康和第二天继续输液。六、如果套管针内回血量较多,请及时告诉护士,护士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七、护士会为患者将穿刺部位妥善固定,并定期为患者更换穿刺部位的敷料。患者要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八、穿刺结束对患者的配合要表示感谢。
应用静脉锁骨下穿刺注射的告知程序
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的告知程序
应用鼻饲管的告知程序
应用胃肠减压的告知程序
一、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或家属三腔二囊管主要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它是利用膨胀的气囊压迫出血部位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二、操作前医生会向家属交待病情,明确插三腔二囊管的必要性,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患者配合,同时还应向家属交待因个人健康状况、个体差异及某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在插三腔二囊管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鼻咽部损伤2、止血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效。3、气囊破裂4、刺激咽喉胃肠后,出现呕吐、窒息。5、刺激咽喉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脏骤停。三、医生和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一定会按医疗操作程序,仔细观察和正规操作,最大限度的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上述并发症,将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请患者和家属放心。四、操作时嘱患者如有出现呕血时,将头偏向一侧,尽量将口中血液吐出,防止发生窒息。五、当三腔二囊管插至咽喉处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操作者会配合其吞咽动作,顺利完成操作。六、感谢患者、家属的合作。
给病人备皮时的告知程序
一、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或家属备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手术时,毛发掉入伤口,成为异物,而引发感染。二、备皮时告诉患者备皮区的毛发,以后有可能会比未备皮区的毛发生长粗、密、长些,让患者有思想准备。三、护士会根据手术切口的情况向患者说明备皮的范围,对于患者隐私的部位护士会注意遮挡。四、患者备皮时如有不适,可随时告诉护士。五、备皮时告诉患者不要紧张,以免引起由于肌肉紧张痉挛而造成备皮时易刮破皮肤。六、备皮后能自理的患者嘱其洗澡,更换干净的病员服,剪除指甲,不能自理者护士会协助患者清洁、更衣。嘱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七、感谢患者、家属的合作。
应用导尿术的告知程序
一、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或家属,导尿术是比较安全的,通过导尿能及时、有效的缓解尿潴留症状,减轻痛苦,在导尿过程中会有一点不适,但很快会过去,从而取得患者的合作。二、腹部手术前导尿的目的,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三、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的患者导尿的目的,可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感觉舒适。四、做尿细菌培养导尿的目的,可直接从膀胱导出不受污染的尿标本,以保证细菌培养的准确性。五、测量膀胱容量时导尿的目的,检查残余尿容量,鉴别无尿及尿潴留。六、在抢救休克和危重患者时导尿的目的,为准确记录尿量、尿比重,以观察休克是否纠正和肾功能的状况。七、做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导尿的目的,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切口的愈合。八、导尿后如需保留时,护士会根据医嘱定期开放尿管,并应告知患者活动时,导尿管不要扭曲,护士会经常巡视尿管情况,下床活动时,尿袋的高度不高过膀胱,以免尿液逆流,引起感染。九、感谢患者、家属的配合。应用灌肠术的告知程序
患者转出、转入流程
四、输血及药物不良反应质量控制流程
应用静脉输液泵注射的告知程序
一、护理人员首先告知患者和家属:为了准确控制输液速度,护士根据医嘱将给患者使用输液泵进行静脉输液。二、护士向患者介绍注射药物的目的、药品名称、剂量、作用,以及应用药物时的注意事项。三、护士给患者简单讲解输液泵的工作原理,输液泵是利用机械推动液体进入血管的电子仪器,这种输液泵的优点是输液速度均匀、入量准确、使用安全。四、注射后护士向患者、家属说明输液量、输液速度。五、使用输液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报警,常见原因有:气泡、输液管堵塞、输液结束等。在输液过程中护士会定时巡视。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请患者及时打信号灯,以便及时处理。六、患者、家属不要随意搬动输液泵,防止输液泵电源线因牵拉而脱落。七、患者输液肢体不要剧烈活动防止输液管道被牵拉脱出。八、告诉患者,输液泵内有蓄电池,所以,患者如需要入厕,可以叫护士暂时拔掉电源线,回来后再插好。九、护士在患者输液过程,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十、感谢患者、家属的合作。
应用动脉穿刺(血气)的告知程序
一、首先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或家属:为了疾病能够得到尽快诊治,需要做血气分析检查,护士要抽出3ml的动脉血进行化验。二、因为动脉部位较深,需要触摸到动脉搏动后才能进行穿刺,操作中可能有一些疼痛,请患者配合,进针时不要活动,以免损伤血管。三、操作中护士会观察患者病情,当患者出现不适时请即刻告诉护士,护士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四、动脉穿刺后告知患者或家属,穿刺部位按压10-15min以上,按压时稍用力,禁止环揉,以免注射局部出血或发生血肿。五、穿刺部位禁止热敷,当天尽量不要洗澡,局部不要着水,以免引起感染。六、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免体重物或受累,以免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影响恢复。七、如穿刺部位出现血肿、肿胀、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并逐渐加重时要及时通知护士,护士会配合医生进行处理。八、感谢患者、家属的合作。
应用吸氧的告知程序
一、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或家属:氧气吸入是辅助人体维持组织正常氧合及基本新陈代谢需要而实施的治疗措施。二、机体患病时,很多因素可增加氧的消耗,如高热可使机体代谢增加,同时有氧供给或耗氧量增加。如果机体内氧储备过低可危及生命。三、吸氧不妨碍患者的进食,使用方便。四、吸氧前护士会为患者清洁鼻腔,当患者有鼻塞症状时请告知患者。五、护士每天更换湿化瓶中的蒸馏水,以保证湿化效果及防止细菌生长。六、告诉患者不要自行调节或开关氧流量表,以免拧错方向导致氧气流量过大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七、吸氧时如出现恶心、咳嗽等不适症状,应立即通知护士。八、感谢患者、家属的合作。应用保护性约束的告知程序
一、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或家属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目的是防止患者发生坠床、撞伤及抓伤等意外,以确保治疗、护理顺利进行。二、护士会对不能配合的患者,如拔管、抓伤口,给予手脚约束。用绷带和棉垫束缚手腕及踝部,绷带以及套结的形式套于腕部,并垫以棉垫,保护皮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会注意松紧度。三、对于四肢躁动较剧烈、发生打人、蹬喘、双腿跨越床档者,护士会给予四肢约束,用特制约束带束缚肩部、上肢、膝部,同样内衬棉垫,以保持患者皮肤。四、在使用约束期间,护士会按护理级别,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护士会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五、在使用约束期间,护士会将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保证患者安全和舒适。六、感谢患者、家属的配合。
一、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以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二、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注静脉管路,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三、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四、立即给患者吸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五、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安定,也可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应用肝素和小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六、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抢救处理过程。七、继续观察并记录,直至证明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出入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