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8年,日本泌尿外科协会再次更新了泌尿外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指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证据等级
推荐等级
围手术期感染
外科手术分类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指南将外科手术分为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以上三类手术分别代表未涉及泌尿道的手术、涉及了泌尿道的手术、涉及了肠道的手术。泌尿外科医生需根据手术类型选用相应的抗生素。
1.经尿道手术/内窥镜手术(尿路感染发生率:1%~4%*,4%~1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TUL)*,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2.开放/腹腔镜手术
2.1清洁手术(SSI发生率:1%~4%)
肾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腹腔内淋巴结清扫,腹股沟或阴囊手术
2.2清洁-污染手术(SSI发生率:4%~10%)
肾输尿管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膀胱输尿管造口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切除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肾移植术
2.3污染手术(SSI发生率:10%~20%)
膀胱切除术(回肠膀胱术,原位新膀胱),膀胱扩大术
术前管理
应使术后血糖控制在200mg/dL以下。术前备皮是没有必要的(证据等级II,推荐等级D)。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AMP)
AMP是为了避免手术创面被正常菌群污染。AMP应以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一代或者二代头孢类抗生素为主(证据等级IVa,推荐等级B)。三代、四代头孢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术后感染,不应预防性使用(证据等级IVa,推荐等级D)。
SSI危险因素
开放/腹腔镜手术
1.开放手术
①术前可以不进行肠道准备(证据等级I,推荐等级A)。
②清洁手术:推荐AMP以一代头孢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为主(证据等级IVa,推荐等级B)。
③清洁-污染手术: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为主,可单剂使用亦可使用至术后24小时内停药(证据等级IVa,推荐等级B)。
④污染手术:推荐AMP以二代头孢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为主,可使用至术后48小时内停药或者更短(证据等级IVa,推荐等级B)。
2.腹腔镜手术
①术前准备:进入泌尿道的择期手术,术前应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如果存在尿路感染,需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②清洁手术:推荐AMP以单剂一代头孢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为主。
3.小儿泌尿手术
①在小儿患者中,AMP剂量应根据患者体重设定(证据等级IV,推荐等级B)。新生儿由于具有相对低的血清蛋白,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尿中的最大药物浓度变低,半衰期变长。因此,对于新生儿患者需控制用药次数而不是用药量(证据等级IV,推荐等级B)。
②术前准备:术前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十分重要(证据等级I,推荐等级A)。大部分小儿泌尿手术是择期手术,如果怀疑患者术后出现系统性感染的风险高,手术应推后。对于进入泌尿道的手术,术前尿路感染需积极治疗,直到感染控制后方可实施手术(证据等级II,推荐等级B)。
③清洁手术(如隐睾、精索扭转,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包茎):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为主,术后24小时内停药(证据等级IVb,推荐等级C1)。
4.肾移植手术
①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是SSI和尿路感染。
②术前准备:术前需筛查尿路感染。蛀牙和牙周病术前需积极治疗,因为其可引起鼻窦炎和口腔内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隐孢子虫病术前也应积极治愈。
③对于无特殊感染危险因素的肾移植患者,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为主,可单剂使用也可使用至术后3天停药。然而对于尸体肾移植来说,AMP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来调整。
④肾移植术后病毒感染预防:受体术前需检查水痘、麻疹、风疹病毒血清抗体滴度。
经尿道内镜手术
1.TURBT
①术前准备:术前尿路感染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并确诊无细菌尿方可手术(证据等级II,推荐等级A)。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证据等级II,推荐等级B)。
②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或者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主,可单剂使用也可使用至术后24小时内停药(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B)。部分感染低风险患者可选择性不使用AMP(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C2)。
2.经尿道前列腺手术
⑴TURP
①术前准备:留置导尿是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有细菌尿的患者,术前需给予抗生素治疗,确诊无细菌尿后方可手术(证据等级II,推荐等级A)。
②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抗生素为主,使用不超过术后72小时(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B)。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可给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B)。
⑵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HoLEP/TUEB)
①术前准备:与TURP一致。
②住院手术: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或者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主,可单剂使用也可使用至术后48小时内停药(证据等级IVb,推荐等级C1)。
③门诊手术: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或者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主,单剂使用;同时术后口服喹诺酮类或者头孢类抗生素3天(证据等级IVb,推荐等级C1)。
经尿道上尿路检查或手术(不含尿路结石手术)
①术前准备:术前尿路感染的患者需抗感染治疗,无细菌尿方可手术(证据等级II,推荐等级A)。
②推荐所有经尿道上尿路检查或手术的患者都给予AMP治疗(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C2)。
③推荐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或者氨基糖苷类,或者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主,可单剂使用也可使用至术后24小时停药,(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B)。
尿路结石手术
1.体外冲击波碎石(SWL)
①对于术前无细菌尿的SWL患者,AMP是不必要的(证据等级I,推荐等级D)。
②结石直径大于2cm、感染性结石、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是SWL术后肾盂肾炎的高危因素。
③具有术后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术前细菌尿、反复SWL、感染性结石、结石直径大于2cm等,需给予AMP。
④推荐AMP以二代或三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或者氨基糖苷类,或者口服喹诺酮类或磺胺类抗生素为主,单剂使用(证据等级IVa,推荐等级B)。
2.PCNL
①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或者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主,单剂使用(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B)。然而,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结石直径大于2cm、肾积水等,术前需抗感染治疗1周(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B)。
3.TUL
①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或者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主,单剂使用(证据等级II,推荐等级B)。
膀胱尿道镜检查
①术前准备:膀胱尿道镜检查之前需积极治疗细菌尿,确诊无感染后方可检查(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A)。
②无感染危险因素患者不需要AMP(证据等级I,推荐等级D),AMP只适用于具有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证据等级I,推荐等级A)。
③膀胱尿道镜检查后感染危险因素有无症状细菌尿、留置尿管或输尿管支架管、间歇性导尿、尿潴留和近期尿路感染史。
④推荐检查前1小时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或诺氟沙星(证据等级II,推荐等级B);或者单剂肌肉注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证据等级I,推荐等级B);或者单剂肌肉注射异帕米星(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B)。对于极度高危的患者,可考虑给予非口服抗生素治疗至检查后72小时(证据等级III,推荐等级C)。
无张力经阴道人工补片植入术(TVM)·无张力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TVT)/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TOT)和阴茎假体植入术
1.TVM·TVT/TOT
①推荐AMP以一代或二代头孢,或者氨基糖苷类+甲硝唑(或克林霉素)为主,术后24小时内停药(证据等级IVb,推荐等级C1)。
2.阴茎假体植入术
①术前准备:细菌尿患者,术前需积极抗感染治疗,以避免细菌尿污染手术区域。
前列腺近距离放疗
①术前准备:积极治疗细菌尿,确诊细菌尿消失后方可手术(证据等级IVa,推荐等级C2)。
②推荐AMP以一代头孢,或者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或者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主,单剂使用(证据等级IVa,推荐等级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