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俗称「疝气」,「小肠气」,是普外科的一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儿童和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大部分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为主。症见小腹一腹股沟区(俗称大腿根部)可复性包块,直立、用力时明显,平卧或者手推可以消失。疝气早期症状轻微,常表现为:局部包块、腹部坠胀、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疝嵌顿等严重并发症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什么会得疝气?
发病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腹壁组织变薄弱,比如肥胖、怀孕、年龄增大等;
二是由于腹部用力导致腹内压力增加,比如慢性咳嗽、便秘、不科学的负重锻炼等。
腹腔内的脏器比如肠管等就会从腹壁薄弱的地方鼓出来,从而形成了疝。
打个比方,毛绒玩具的外表破洞后,里面的填充物会从破洞中鼓出。把毛绒玩具的外表比作腹壁,填充物就相当于腹腔内脏器。所以,疝气鼓出来的并不是「气」,而是腹腔内的脏器,大多数情况下是小肠,所以通俗讲,称为「小肠气」。
不同人群出现不同的疝
01腹股沟疝
比较多见于两侧腹股沟区,可进入阴囊,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男孩和老年男性最为常见,而且右侧比左侧多见。
02脐疝
发生在肚脐,使脐内部呈圆环凸起,婴儿、儿童及成年女性比较常见。
03切口疝
一般发生在之前外科手术切口创伤疤痕部位,尤其是伤口愈合过程中出现过长期咳嗽,伤口感染或液化等问题的病人,可能在外科手术后几个月或几年以后逐渐出现。
疝气能自愈吗?
疝气必须要治疗吗?
疝气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
疝的手术是一种修补洞洞的手术,就是要在薄弱或缺损的区域放置一个补片,来阻挡腹腔内容物疝出。目前,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意愿决定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
方式一: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
只需要一个1cm和二个0.5cm的小切口就可以将补片放置在缺损的深部。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手术方式,跟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其具有病人术中及术后体验更佳、术后恢复更快等优势,尤其适用于存在双侧腹股沟疝,需要同时手术治疗的患者。
方式二:开刀手术
对于一些心肺功能不良或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更加安全,根据疝部位设计个体化切口进行修补手术。
两种手术创伤都不大,各有利弊,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后进行选择。两种方式术后恢复都很快,术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术后两三天就可以出院。
不做手术行不行?有什么危害吗?
疝气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嵌顿,也就是在腹腔压力突然增高的情况下包块卡住不能被推回腹腔了。包块局部出现剧烈疼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如未及时手术,卡住的肠管可能会坏死甚至破溃穿孔,导致腹腔感染危及生命。就诊及时可以保住肠管、保住性命,不及时者则因此丧命。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发现腹股沟疝尽早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