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管(DLT)和单腔管(SLT)是食管癌手术常见的两种ETT类型,具体选择需要根据手术方式、病人情况、临床医生需求等来确定。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被列为全球第八大癌症,主要病理类型有鳞癌和腺癌,我国以鳞癌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目前确切病因不清,但吸烟和重度饮酒已被证明是食管鳞癌重要的致病因素。
食管癌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不明显(吞咽食物有停滞感,胸骨后不适,食管内异物感,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中晚期症状(典型的进行性吞咽困难)。病变活检可以确诊。
食管癌分段(原发肿瘤中心部位):
颈段食管(下咽~胸廓入口,距门齿15~20cm);
胸上段食管(胸廓入口~奇静脉弓下缘,距门齿20~25cm);
胸中段食管(奇静脉弓下缘~下肺静脉下缘,距门齿25~30cm);
胸下段食管(下肺静脉下缘~食管胃结合部,距门齿30~40cm)。
我国食管癌以胸中段多见,下端次之,上端较少。
手术治疗是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完全性切除(切除的长度应在距癌瘤上、下缘5~8cm以上)、消化道重建和胸、腹两野或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
手术技术分为两种:开放式食管切除术(OE)和微创食管切除术(MIE)。根据吻合部位,MIE手术分为两种类型:MckeownMIE颈部吻合(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和腹腔镜胃动术联合颈部吻合)和Lvor-LewisMIE胸部吻合(胸段食管切除术和胸内食管胃吻合术)。通常,上、中胸段食管肿瘤适合McKeownMIE,而下胸段食管肿瘤更适合Ivor-LewisMIE或OE。
术后肺炎的诊断取决于食管切除术后前两周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①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或胸闷,白细胞计数>10.0×109/L或<4.0×109L,有化脓性分泌物。②术后影像学有新发或进行性发展,持续性肺浸润影、实变或空化。
结果
①所有患者食管切除术后肺炎发生率为32.77%(DLT组为36.90%,SLT组为26.38%)。
②调整潜在危险因素后,结果发现在食管切除术中,与使用DLT相比,SLT术后肺炎的风险更低(比值比=0.41,95%可信区间(CI):0.22,0.77,p=0.0057)。
③除DLT外,吸烟史、静脉吸入联合麻醉(CIIA)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均是食管切除术后肺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②单腔插管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率低于双腔插管患者。
本文结论具有一定参考的意义,对于食管癌手术患者,如果患者情况和临床医生手术许可,我们是否可以以SLT插管为先呢?
局限性
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①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因此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其他中心。
③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研究周期相对较长。然而,DLT组肺炎的年发病率仍高于SLT组。
④两组间食管切除术入路有显著差异:SLT组中大多数患者接受了MIE,而DLT组中86%的患者接受了OE。然而,无论手术入路如何,SLT组的PP发生率明显更低。
⑤围手术期管理的改善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潜在因素,除了纳入的混杂因素外,还有其他未知的混杂因素。
参考文献:
[1]GuoX,KeW,YangX,etal.AssociationofDLTversusSLTwithpostoperativepneumoniaduringesophagectomyinChina:aretrospectivecomparisonstudy.BMCAnesthesiol.2023Sep5;23(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