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两纲”解读妇女发展规划文件解读

延长妇女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妇女生命质量

人均期望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从2010年的74.8岁提高到2020年的77.8岁,女性人均期望寿命为79.4岁。

为了进一步促进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妇女生命质量,新妇纲将“妇女全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提高”列为妇女健康的首要目标。为实现目标要求,应持续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行业监管、科技支撑的妇女健康保障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在妇女生命不同阶段提供全方位、高质量、可负担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健服务,不仅注重延长妇女人均期望寿命,更要注重延长妇女健康预期寿命,顺应新时代妇女健康新要求和广大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持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针对目前我国高龄孕产妇增多导致孕产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增加、母婴安全受到威胁的状况,新妇纲提出了科学备孕和适龄怀孕倡议。为了保障孕产妇安全,需要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孕产妇系统健康管理,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要全面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制度。重视孕产妇疾病防控,进一步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完善和有效运行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提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加强对农村、中西部地区、流动、低收入孕产妇的管理服务和必要的救助,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加大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控力度,控制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恶性疾病

宫颈癌和乳腺癌是严重影响我国妇女健康的两大恶性肿瘤,国家重视提高“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2009年,国家启动实施“两癌”检查项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全国妇联共同组织为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两癌”检查,取得了积极进展。2019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两癌”检查项目产生了明显的辐射效应,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项目覆盖面逐年扩大,目前已覆盖全国85%以上的县(市、区),累计开展免费宫颈癌检查1.4亿人次,乳腺癌检查超6500万人次。有关部门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基层的筛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形成“两癌”筛查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机制。

普及妇女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促进健康孕育

不断提升妇女心理健康素养,促进身心健康

全面提升妇女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障妇女经济权益。10年来,妇女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质显著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超过60%的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妇女非农就业比重提高了16.5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妇女投身新产业新业态和创业活动中,在业女性的经济收入大幅增长。妇女的经济地位在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妇女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社会保障是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社会保障的制度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城乡妇女应保尽保。目前,分别有4.29亿和5.43亿城乡妇女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多数劳动妇女参加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城乡贫困妇女得到社会救助,广大妇女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工伤、生育有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文明重要标志之一,是民生之基。妇女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是妇女地位提升、男女平等的重要体现。妇女的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关系到妇女群体是否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关系到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妇女的社会保障水平。

当前我国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对生产生活、就业民生带来冲击,妇女享有社会保障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对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造成较大挑战,由于女性在业率低于男性、在职平均收入水平低于男性、退休年龄早于男性,妇女的养老金水平低于男性。为进一步提振生育意愿,生育保障制度亟待完善。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对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还不充分,由于女性灵活就业的比重高于男性,使得女性社会保险权益的享受程度低于男性,更易因患病、养老、失业、工伤等陷入生活困境。此外,我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了使妇女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新妇纲)提出,完善惠及妇女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关切和保障妇女的特殊利益和需求,缩小社会保障的性别差距。

生育保险是一项减轻家庭生育负担的重要保障制度。未来十年,要确立生育的社会价值理念,推进全民生育保障制度建设。一是巩固提高生育保险覆盖率,完善生育保险生育医疗费用支付及生育津贴政策。二是充分尊重和认可女性生育的社会贡献,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障制度,促进与生育政策调整相衔接。三是加强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保障,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生育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妇女在灵活就业和领取失业金期间的生育保障问题。可以在地方实践基础上,推出定点医院免费生育的政策。

医疗保障是妇女的基本需求。未来十年,一是要推动女职工和城乡女性居民持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满足妇女基本医疗保障需求。二是要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互补衔接,做好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妇女医疗救助。三是要推进建立女职工医疗互助,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宫颈癌、乳腺癌等重大疾病的保障作用。

养老保险是实现城乡妇女老有所养的重要制度。未来十年,首先要建立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包括女职工在内的全体职工及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二是实施渐进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延长女性的工作和缴费年限,提高女性养老金替代率,缩小男女养老金差异。落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和病残津贴政策。三是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包括女职工在内的全体职工建立企业(职业)年金,丰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提高妇女养老保险水平。

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是女性重要的社会保障权益。未来十年,首要的任务仍然是推动妇女参保,重点提高中小微企业女职工、女农民工等的参保率。要保障符合条件的失业女职工按时享有失业保险待遇,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女职工办理失业保险待遇申领。推动地方探索为特殊时期的困难失业妇女提供失业补贴。要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女职工办理工伤保险,确保落实工伤保险待遇。推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将灵活就业妇女纳入保障范围,降低灵活就业妇女工作伤害风险。完善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推动落实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加强工伤妇女康复工作。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困难妇女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未来十年,我国将以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为重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综合救助格局。一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合理确定救助水平,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妇女进行救助。二是倡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大力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救助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多方动员社会资源,为困难妇女提供救助。三是支持鼓励各方为困难妇女参保缴费提供资助。对灵活就业困难妇女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针对老年妇女,新妇纲提出“重点提高老年妇女福利待遇水平、保障老年妇女享有均等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加强对妇女的关爱服务”的目标。未来十年,我国将通过以下措施更好保障老年妇女社会保障权益。一是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二是强化对失能、部分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完善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和特殊困难失能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幸福院等互助性养老,逐步提升老年妇女福利水平。三是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失能妇女按规定纳入保障范围,妥善解决其护理保障问题。

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环境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社会与文化环境。延续前三个周期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对妇女与环境关系的界定,新妇纲从两个层面设置主要目标,一是要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文化与舆论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国际交往环境等;二是对妇女自身参与环境建设的能力提出要求,包括思想政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媒介素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基于妇女与环境领域的新变化,新妇纲设置了9项主要目标和12项策略措施。

一、主要目标的增减变化

二、主要目标划分为五个方面

新妇纲“妇女与环境”领域的9个主要目标可以划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置目标,特别强调男女平等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既包括对妇女群体思想政治意识的引导,也包括对全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培树。一方面,适应新时代妇女群众思想状况多样的迫切需求,引导广大妇女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把广大妇女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党执政夯实群众基础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教育的覆盖范围扩大到机关、学校、企业、城乡社区和家庭,提升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

第二,着眼于优化妇女发展的文化和舆论环境设置目标。一方面要健全性别平等评估和监管机制,对文化和传媒领域的性别问题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对妇女自身能力建设提出要求,提升妇女的媒介素养,提高参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在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和互联网等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期,强调从性别视角加强文化与传媒领域的监管,对于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创造有利于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妇女参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突出了消除数字性别鸿沟、全面提升妇女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第三,致力于建设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生态环境设置目标,对促进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妇女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对妇女健康的危害等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美丽中国”奋斗目标,而良好的、较高水平的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新妇纲始终将妇女视为生态文明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又对提升妇女生态文明意识这一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提出了目标要求。基于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8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不及70%的现实,以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供给和城镇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建设的实际需求,新妇纲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国家对改善妇女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视,以及对公共资源、公共空间分配的性别关照。

第五,针对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设置目标。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越来越需要在参与国际妇女事务中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新妇纲对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提升中国在国际妇女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出了新要求。将上一周期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作为策略措施的内容调整为主要目标,突出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妇女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国家对推动全球性别平等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促进国际妇女交流合作的积极努力。落实这一目标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妇女发展故事,促进妇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三、策略措施的主要特点

“妇女与环境”领域的策略措施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注重通过宣传教育,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半边天”作用等的宣传,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传播生态价值理念等。其次,注重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妇女参与环境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如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开展面向妇女的媒介素养教育与培训、环境科学素养培训,开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知识培训及自救互救技能指导等。第三,注重促进妇女参与环境建设实践,如参与创建文明村镇,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传播凝聚网络正能量等。第四,强调政府主体责任,采取务实举措,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如加强传媒监管、舆情监测,改善妇女生存环境质量,加强符合妇女需求的卫生厕所建设,促进国际妇女事务交流与合作等。最后,注重发挥妇联组织在营造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环境中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妇女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对保障妇女权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为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妇女与法律”作为重要领域,顺应国内国际新形势,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和妇女发展实际,依据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与法治中国建设规划、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相衔接,遵循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等公约,针对妇女权益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围绕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法律运行各环节,提出了9项主要目标和12项策略措施,对今后十年的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做出了规划。新妇纲的“妇女与法律”领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专业性、针对性、指导性,突出把握了如下三方面问题:

一、突出把握了男女平等宪法原则和基本国策

突出男女平等宪法原则和基本国策的统领作用,将“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宪法原则和基本国策,健全完善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作为首要目标。宪法在国家法秩序中具有内容的根本性和效力的最高性,对所有法律法规起到价值基石和法秩序统一的规范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确立了男女平等宪法原则。这一原则既是我国未来十年推动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指引,也是“妇女与法律”领域其他各项目标和策略措施的编制准则,起到价值辐射的统领作用。新妇纲的所有目标和策略措施均应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宪法原则和基本国策,确保男女平等的国家意志得到有效贯彻实施,从而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纲要体系。

二、突出把握了解决妇女权益保障面临的重点问题

三、突出把握了妇女自身法治素养的全面提升

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不仅是制度和技术的现代化,根本上是人的现代化。以法治知识、法治观念、法治能力、法治精神为核心的法治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题中之义。新妇纲高度重视妇女自身法治素养的提升,推动妇女自身的法治素养适应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步伐,与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同步,充分发挥妇女群体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为此,新妇纲特别将“提高妇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妇女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作为重要目标加以强调,旨在培养妇女尊崇法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行为习惯。提高妇女的法治素养,尊法应置于首位,只有内心认同法律、尊崇法律、信赖法律,才能行为遵守法律、践行法律。当然,法律素养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并非自然而然发生,而是一个建设性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培树引导。新妇纲为此强调国家深入开展面向妇女的普法活动、法律咨询等服务,同时鼓励妇女多途径参与立法、司法和普法活动,使妇女在参与各类法治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法律、学习法律,养成守法习惯,提高法治素养。(作者系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教授)

主办:中共第一师阿拉尔市委员会第一师阿拉尔市人民政府技术支撑:第一师网络舆情中心

THE END
1.男性生殖老龄化引起的问题,不可忽视?提高劳动力参与率,改变妇女的职业期望;以及生殖结合中男性和女性伴侣的年龄较高(2,3)。由于母亲和父亲年龄的偏高对生育能力的不利影响,推迟生育至老年会增加非自愿无子女的风险,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合并症风险增加,可能间接影响生育能力,以及与年龄相关的生殖行为变化(4,8-11)。https://www.360doc.cn/mip/1024093047.html
2.生育对女性更年期的影响生育对女性寿命的影响南充妇科医院生育对女性更年期的影响-生育对女性寿命的影响 生育年龄是否生育对更年期无影响。更年期是由女性卵巢功能下降引起的。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是女性特有的女性生殖器官,其中卵巢分泌的激素是最重要的。是否进入更年期取决于卵巢功能是否下降。此外,更年期症状和月经变化不是标准,这些症状是由卵巢功能下降引起的。https://m.health.china.com/yiyuan/ncfkyyy/news/20231209/45915979.html
3.延长女性生育寿命的新基因找到降·生活女性更年期年龄与生育能力和健康老龄化相关,但生殖衰老一直是科学家难以研究的问题。现在,科学家已经确定了近300种影响女性生殖寿命的基因变异。此外,在老鼠身上,他们已经成功地操纵了与这些变异相关的几个关键基因,以延长它们的生殖寿命。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自然》杂志上,大大增进了我们对生殖衰老过程的了解,并有助...http://health.people.com.cn/GB/n1/2021/0810/c14739-32187099.html
1.不孕不育年轻化,诱发因素要避免!不孕不育专题年龄是影响生育的关键因素,适龄结婚和生育更容易怀孕。《核心信息》指出女性的生育能力在30岁以后趋于下降,35岁以后迅速下降,而男性的生育能力则在40岁以后开始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方面的功能都在逐渐下降,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生殖系统也不例外。高龄孕妇(分娩年龄在35岁以上)出现胚胎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https://www.snsnb.com/zt/show-300.html
2.生殖降咨询师考试题8篇(全文)D.手术后输卵管斑痕影响卵巢供血,导致无排卵性月经紊乱 31、常见的女性绝育方法不包括___。D A.腹式输卵管结扎 B.输卵管药物堵塞绝育术 C.腹腔镜绝育术 D.子宫切除 32、关于输卵管绝育术后复通术的错误叙述是___。D A.确定再生育者丈夫外生殖器及精液正常 B....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rhjhxx1.html
3.青少年吸烟的危害调查报告(通用13篇)9.您认为吸烟是造成肺癌得主要原因吗? * 10.您是不是对二手烟反感? A 是的 A 是的,危害很大 B 不是的,但有一定影响 B 无所谓 C 不清楚 11.您赞同女性吸烟吗? * 12.您是否介意你的家人抽烟? A 非常赞同 A 介意 B 比较赞同 B 无所谓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479678.html
4.男性易孕体质有哪些特征(男人易孕体质)本月已更新不孕不育1.生育能力较强的男性特征 男性的雄性激素分泌的多不多体现在身体的体毛上,当雄性激素分泌多时,产生精子的数量就会越多,就会越容易击中目标,成为易孕体质,所以时时刻刻都得小心,其次是喜欢健身的男性,健身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够提升自己的精力持久力,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丰满的翘臀也是特征之一。 https://kangminmed.com/zygl/post/48113.html
5.对人的生育能力有影响吗?有问必答建议女性结扎后,如果想要生孩子,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前列腺炎患者有生育能力吗 李明副主任医师 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三级甲等 前列腺炎患者有生育能力。前列腺炎对生殖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前列腺液是碱性的,所以,精液是碱性的,如果前列腺发炎,会导致前列腺中的酸性物质增多,...https://3g.club.xywy.com/static/108/7062259.htm
6.高龄生育对夫妻以及宝宝有哪些可能的风险和影响?高龄生育是指女方年龄超过35岁,或者男方年龄超过40岁时进行的生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高龄生育现象逐渐增多。然而,与年轻夫妻相比,高龄生育对夫妻以及宝宝都存在一些可能的风险和影响。 1. 生育困难和不孕症 年龄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重要因素,女性生殖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发生衰老和功能下降。女性...https://www.ailibang.com/news/det/n456208.html
7.优生降教育系列知识生育孩子是影响全家人一生计划的大事,夫妇双方要非常慎重地考虑怀孕问题。 三是调整学习和职业规划: 孩子的到来会给夫妇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是确定孩子的养育方式: 夫妇两人准备要孩子的时,要认真考虑是否有能力抚养好下一代,这里的能力不光指经济上的能力和实力,还包括心理和知识方面的准备,对相关...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391852/
8.中医杂谈——《黄帝内经说什么》读书笔记(中)1、怎么判断一个女人的生育能力 所以看一个女人的任脉是否血气充足,就要看她的嘴唇。梁冬:有的女人嘴唇很丰满,娇艳欲滴,让人觉得很性感。徐文兵:这说明她的生殖功能比较好,她有怀孕的基础。梁冬:所以很多女性画口红,绝对是扶墙上脸。徐文兵:她是假装自己很有怀孕的可能。如果一个女人的口唇比较干裂、苍白,就说明她...https://www.jianshu.com/p/f2e68022f040
9.肥胖对女性降生育力和妊娠结局有哪些不良影响?以我国14亿人口以及不同年龄段分布计算,我国约有近6亿人超重肥胖。 尽管我国成年人肥胖率尚不及美国(美国肥胖率超过30%),但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超重肥胖人口达到全球第一,肥胖已经成为中国居民极为重要的健康危险因素。 肥胖无疑对各个年龄段的男性女性都会产生影响,本文主要讲述肥胖对育龄期女性生育能力、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208217
10.绝经疾病百科1.绝经的年龄 绝经年龄反映卵巢的生殖寿命,细胞衰老是绝经的结果。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有遗传、营养、胖瘦、居住地区的海拔高度、嗜烟等。 2.遗传因素对绝经妇女的影响 人体的DNA序列及其变异,反映了人类的进化过程。研究不同人群和不同个体的DNA序列变异(即多态性,polymorphisms),有助于了解人类的生理变化、疾病的发生...https://www.jyszyyy.com/disease/show644/
11.研究发现:生两个孩子最利于长寿,生的越少或越多都会缩短寿命除了生育数量,生育时间也是影响我们生育和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女性的生育时间是有限的,因为她们的卵巢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导致生育能力下降和生育风险增加。 那么,女性的生育时间是否也会影响她们的寿命呢?最近,一项来自荷兰的研究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晚育的女性比早育的女性寿命更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5/08/170868_1118267965.shtml
12.每日热点0628通常来说,环磷酰胺等部分治疗SLE的药物会损害女性卵巢储备,甚至可能导致卵巢衰竭,使这类患者即使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仍面临重重生育困难。对于未使用过这类药物的患者,SLE疾病本身是否会影响她们的生育力,依然存在很多争议。 以往,科研人员更多关注SLE女性卵巢储备情况、卵巢功能等,而对她们的卵子质量和...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1325
13.Nature:揭示卵巢老化的基因密码:稀有变异与癌症风险的双重关联...卵巢老化(ovarian ageing)是女性生殖健康中非常重要的领域,直接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整体健康。通常,女性在出生时拥有有限数量的卵母细胞储备,这些细胞会在女性的一生中不断减少,最终导致绝经(menopause)。绝经年龄的个体差异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而这些差异对疾病风险和寿命都有显著影响。过早绝经(pre...https://www.vodjk.com/news/240924/1873954.shtml
14.女性何时进入更年期,和这三百个基因有关女性迎来更年期(menopause)的年龄对于生育能力至关重要,且影响她们衰老过程中的健康状况。 如今,科学家们已确定了近 300 个可影响女性生殖寿命(reproductive lifespan)的基因变异。此外,他们成功地操控了几个关键的基因,延长了小鼠的生殖寿命。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1-08-22/detail-ikqciyzm2884949.d.html
15.《中国妇幼降事业发展报告(2019)》发布2015年,中国女性期望寿命为79.4岁,比1990年延长了8.9岁(图1)。 图1 1990—2015年女性期望寿命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孕产妇死亡率稳步下降 199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88.8/10万,2018年下降至18.3/10万,较1990年下降了79.4%(图2)。 https://jsjcwsyj.jsmc.edu.cn/2019/0601/c4811a40611/page.htm
16.卵巢早衰的诱因有哪些?卵巢早衰对女性有什么影响和危害?但是随着现代人生存环境恶化和一些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影响下,衰老这个话题好像越发早发现,犹如像中国女性之前的月经年龄约为45-55岁之间,可是近年来很多还未到40岁的年轻女性就发现了围绝经期的相关身体异常问题,不得不引起广大女性的重视。 其实这是女性受到相关不良诱因所引发的卵巢早衰症,因为卵巢有两大主要...https://www.richerlife.cn/articles/guide/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