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习了生物学,小冀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玉米”的资料。
资料一:
【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珍珠米”“棒子”。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根系强大。秆高,粗壮。叶宽大,带状披针形。异花授粉。果穗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外被数张苞叶。籽粒大,扁长型或方圆形。喜温暖,喜光。需肥、水多,较耐旱、耐瘠。中国主要产区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籽粒除供食用或作饲料外,工业用途极广,可制淀粉、葡萄糖、乙醇等。秆、叶可青饲或作青贮原料,苞叶可作编织工艺品的原料。
(摘录自《辞海》)
资料二:
(摘编自《玉米的一生》)
资料三:
一个基因可以关联农业未来,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优良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生物育种研究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的应用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我们团队针对黄淮海、西南山区玉米品种在抗病、品质、产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选育了20多个玉米新品种,创制出大量热带玉米新种质,供国内选育出的品种占西南玉米片区种植面积50%以上。
(摘编自2023年7月31日《中国教育报》)
1.分层概括“资料一”中画横线部分的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的空格内。
2.“资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解释“资料一”中的哪一句话?
3.下列对资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料一”介绍了玉米的知识,内容简明扼要,语言精练,条理清晰。
C.“资料二”和“资料三”都使用了数字,使内容更加真实可信,确切具体。
D.“资料三”中的育种研究实现了从“田间”到“实验室”的应用转化。
【答案】1.习性;产地;用途2.异花授粉3.D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
“喜温暖,喜光。需肥、水多,较耐旱、耐瘠”说明的是玉米的习性;“中国主要产区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说明的是玉米的产地;;“籽粒除供食用或作饲料外,工业用途极广,可制淀粉、葡萄糖、乙醇等。秆、叶可青饲或作青贮原料,苞叶可作编织工艺品的原料”说明的是玉米的用途
2.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
3.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
D.结合资料三“生物育种研究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的应用转化”可知,“从‘田间’到‘实验室’”错误。故选D。
(2024·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拟开展“护革命文物,传红色精神”主题活动,提供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在湖南汝城“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讲解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三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晚上她们拿出仅有的一条被子与徐解秀母子合盖,临走时剪下一半留给他们母子过冬。后来,徐解秀常讲,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这段历史所蕴含的精神,得到心灵的洗礼和启迪。
(摘编自胡革平《讲好“半条被子”故事,凝聚追梦前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