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的青春回响

江竹筠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供图

2021年1月21日,歌乐山下的入口处,一位游客正往山上的白公馆走去。记者王鑫昕/摄

为什么29岁的她会抱定个人“向死之心”去为更多大众争取“活的生机”?

究竟什么样的价值光芒指引她从容又义无反顾?

为什么她就不能像今天的我们在大学绿荫下对自己放纵一些、享受一些,“好”哪怕那么一点点?

……

在2020年江姐诞辰100周年之际,四川大学精心打造了一部名为《待放》的话剧,反映江姐在川大求学、生活、战斗和成长的经历。从采访到写作到排练再到首演的19个月期间,编剧兼导演、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贾立强反复和剧组的师生们讨论各自对江姐的认知。

“这些都是诚实的疑虑。”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贾立强说,“正是带着这些疑虑,师生们投入排练中。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沿着江姐的青春轨迹重走一遍的跋涉过程。”

江姐原名江竹筠,是中共地下组织的成员,1948年6月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1月14日,江姐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年仅29岁。

江姐是川大校友。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进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1946年8月,江竹筠办理休学手续,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对这段历史,过去一些川大学生并不知晓。不过近年来,随着学校在史料方面的挖掘和对英烈精神的传播,有关江姐的动态多次成为校园的热点话题。其中一次是话剧《待放》的上演,还有一次是更早前的有关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史料的发现。

2018年11月,四川大学最新发现了4件江姐在校期间的实物档案——《转系名册》《领取困难补助名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在华西医院做生产和绝育手术的《手术记录》。

1945年,江姐与共产党员彭咏梧结婚。1946年4月,江姐在华西医院生下了儿子彭云。由于难产,丈夫又不在身边,她决定同时进行剖宫产和绝育手术。那份珍贵的手术记录同时也记载了这位女革命者坚强、果断的一面。

川大还在望江校区东门附近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也就是当年江姐在川大期间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建成了江姐纪念馆,并复原了江姐曾经的宿舍。

江姐是牺牲在歌乐山、渣滓洞的300多名红岩烈士之一。因为小说《红岩》的发行,红岩英烈的事迹广为人知,特别是他们在狱中斗争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贾立强说,以江姐为代表的红岩英烈,在重庆解放前夜牺牲,是他们走向精神涅槃的“绽放”。也正因如此,川大把这部反映江姐大学学习生活的话剧定名为《待放》。“是她在人生冲顶之前的最后一程积淀,是蓄势含苞、在‘绽放’之前的‘待放’”。

不过,贾立强清楚,今天的青年师生对于70年前的这段历史,对红岩英烈的认知多少是裏附在概念中的,对人物形象的了解是模糊的,对江姐精神亦感到空泛,大家也在讨论中道出各式各样的不理解。

怎样更好地理解时代精神、把握人物品格?剧组的师生查阅史料,反复讨论,并在排练中不断体会,贴近了解。

贾立强说,在这个过程中,江姐的形象变得清晰,价值显影变得真切,她的追求和践行也让我们感动、崇敬,最终变成对我们师生的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透彻洗涤。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2017级学生邱海伦原本是剧中江姐的扮演者,但是因为签约拍摄其他电影,未能赶上。电影杀青后,她当晚就返校,马上投入到话剧的排练中,一个人演了7个龙套。

“虽然是龙套,但也是很重要的角色。”邱海伦说,作为川大学子,自己应该为传承江姐精神做点什么。

邱海伦坦言,几乎每一次演出,自己都会流泪。“江姐面对选择时的坚定,把国家的事当自己的事,这些都感动了我”。

2020年9月30日,这部话剧在现代化的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成都多所高校的师生前往观看。剧中一个会受伤、会犹豫、会愤怒还会为了成绩苦恼的年轻人,让很多年轻观众觉得,“江姐与当代的我们,其实并无不同”。

邱海伦说,尽管红岩英烈的故事是70多年前的往事了,但放在今天不是没有现实意义。“在和平时期我们也会遇到困难,比如当下正在进行的疫情阻击战,同样需要有英烈的精神来激励我们”。

剧中的江姐也曾经迷惘,但观众也看到她一步步坚定信仰,看到她逐渐打磨不屈的精神。“这也提醒我们今天的大学生,要勇于走出舒适区,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选择,而不随波逐流。”邱海伦说。(王鑫昕)

THE END
1.“江姐”珍贵档案公开:曾为革命做绝育手术观察者网风闻社区,热辣时事,专家点评,网友评论,尽在掌握https://user.guancha.cn/main/child-comments?id=11426807
2.烈士江姐牺牲近70年,儿子却定居美国,面对质疑他只说了5个字...一声''江姐!'',一切记忆被召回-- 70年前,重庆渣滓洞监狱里, 江姐受尽了敌人的百般折磨,老虎凳、 钢鞭、甚到十根手指里都被钉进了竹签... (1) 为革命做绝育手术,被叛徒出卖惨遭酷刑 江姐原名江竹筠,10岁进丝袜厂当起"小 小童工'',19岁入党。江姐接受的任务是 与彭咏梧...https://www.meipian.cn/3005k9yj
3.革命伴侣江竹筠和彭咏梧1945年夏天,经党组织批准,彭咏梧和江竹筠正式结为夫妻,次年4月,江竹筠在成都生下儿子,因为难产需要动手术,为了革命工作,江竹筠同时做了绝育手术。 半个月后,彭咏梧才来到成都,见到妻子和儿子,得知妻子做了绝育手术,心疼的同时,也充分理解妻子的决定。儿子出生在风云变幻的年代,他们为儿子取名叫“彭云” ...https://www.jianshu.com/p/8e405f08b7c0
4.她被称“中国的丹娘”,毛主席曾动情地说:为什么不把她救出来...据《红岩》作者之一的杨益言回忆,当年毛泽东观看空政文工团演出的歌剧《江姐》时,看到壮烈牺牲那场戏,他禁不住动了感情,曾感慨而又不无遗憾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为什么不把江姐写活?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不去把她救出来?”江姐就象红岩上傲立雪中的红梅花一样,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永放光彩。 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40&id=129513
1.“江姐”珍贵档案面世:复习仨月考上大学为革命做绝育手术围绕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形成的实物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做生产和绝育手术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竹筠在川大读书期间的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 此次展览中,有四件江姐本人的珍贵档案是首次对外公布,据四川大学校史...https://vs.cns.com.cn/video/detailTemp/104991.html?id=104991
2.观点热评《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江姐在川大求学期间...【中国新闻网】“江姐”珍贵档案:为革命做绝育手术 【解说】记者11月22日从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获悉,四川大学“传承弘扬江姐精神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之一的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纪念展即将开展,该展将首次对外公开江姐(本名江竹筠)化名江志炜在四川大学“潜伏”时留下的珍贵实物档案。 https://news.scu.edu.cn/info/1378/27420.htm
3.《江姐:傲雪红梅》四敢于担当执行纪律从假扮夫妻到革命伉俪江竹筠何尝不想多要孩子,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可是如今斗争越来越残酷,前方的道路更加艰辛,为了今后工作的方便,只能忍痛割爱。 为了不让这种影响工作的情况再发生,在她再三坚持下,好友黄芬签了字,医生才给她做了绝育手术。这就是江竹筠革命意志的一种决绝,这就是她为了革命敢于献出一切的做法。 https://njsw.cbg.cn/show/28042-1974554.html
4.江姐负责大通公司经营的刘合廷解释说,那笔钱是借出去做生意了,以便为组织多赚些活动经费,但由于种种原因出了差错。彭咏梧责令刘合廷马上收回。 江竹筠带着初生的云儿回到重庆,彭咏梧见到江竹筠和云儿后十分欣喜。当他得知江竹筠做了绝育手术后,便向对方发了火。 第7集 江竹筠向彭咏梧解释了自己做绝育的原因后,令彭咏梧...https://baike.sogou.com/v64717346.htm
5.江姐担当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意义江姐还是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大姑娘,有些犹豫,但党组织给她说明原因后,她毅然接受:“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尽力完成。”1945年党组织批准他们正式结为夫妻,次年生下了孩子彭云,可就在当天,为了革命,江姐坚决要求医生给她做了绝育手术。1946年12月,北平发生了美军强奸中国女大学生沈崇的事件,引发大规模抗议游行...https://www.zgdarm.cn/htmls/5O203O2133O4622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