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与服药的方法和禁忌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3.如果服用中药后有不舒服或腹泻等现象,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感冒咳嗽请停服汤药.4.如果觉得口味较苦,可以加些糖再服用!

服中药是中医药物治病的最后一关,服不得其法,会影响疗效,甚至“前功尽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一、每日服中药剂数、次数及服药后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一般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但对治感冒等急性病,据病情必须每天服2剂以上,次数可每4-6小时一次,甚至每2小时一次,得效则减少服药频率。服药后宜休息半小时左右,不宜立刻活动或劳作。此外,非常重要的一条,治感冒发热或进温补之剂时,必须服药后喝1-2碗稀饭,以助药力,绝不可药后恣意吹空调、饮冷水或凉台露天贪凉,否则极易失去中药温散与温补作用。

二、服药温度

中医对服用中药的温度非常讲究,素来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具体地说,就是分热服、温服和冷服三种。

1)热服: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凡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出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2)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凡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

3)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

餐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均宜餐前服,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性容易下达,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餐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用于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因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或毒性较大的药,均宜在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常用于治疗脾胃病。

空腹服:凡滋补类汤药,宜早晨空腹用,以利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四、服药时饮食禁忌

1、忌口:即服药期间的忌口。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性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滑腻;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2、特定药的忌口:具体指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如常山忌葱;地黄、首乌忌葱、蒜、萝卜;人参忌萝卜等。

五、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一般定做的水丸、浓缩蜜丸,每次服用量为一瓶盖,每日二到三次;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以开水溶化后服。胶囊剂,中号胶囊,每次8粒,每日二到三次。

六、散剂、粉剂:可以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七、膏剂:易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

3、煎药宜用什么器皿中药汤剂煎煮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加热过程,药物的各种成份之间也进行着复杂的反应。因此煎药的器皿必须认真选择,如果选择不当,往往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古人主张“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锅煎煮。目前都用砂罐,因为砂罐导热较快、受热均匀,性质稳定,从而不会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发生变化,而且价格便宜,所以,是理想的煎药器皿。没有砂罐,也可以用搪瓷罐、大搪瓷缸或铜、铝制品,不宜使用铁锅。因为许多中药中含有生物碱,它必须和鞣质或有机酸生成盐之后,才能溶于水;如用铁锅煎药,容易使中药里的鞣质与铁反应生成鞣酸铁或其他成份,影响生物碱的利用,使中药中有效成份浸出减少,降低疗效,甚至发生毒副作用,如大黄、首乌等用铁锅煎后,会使汤液变色,因此,不宜使用铁器煎药。

5、煎中药前的注意事项中药从药店或医院买回来以后,不宜放入药罐中立即煎煮,应打开药包,认真检查一下有否霉变、虫蛀或杂质,对吃药有数的人或对中药比较熟悉的人,还可检查一下药是否有错,药味是否齐全。如果药物无霉变、虫蛀等,可以打开浸泡。步骤如下:先将药物倒入盆中,放入适量的清水(将另煎或包煎的药放在旁边即可),用手轻轻扰动,再将水慢慢倒了,如此两到三次,即可将药物漂洗干净。将经漂洗的药物装入药罐中,加水适量,加盖或不加盖均可,浸泡1小时左右。通过浸泡使水渗入药物组织中,药物因而膨胀,有效成份容易煎出。

8、什么是包煎与另煎有些小粒的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秫米等,入汤煎煮后变得粘腻,使药液混浊,不易滤出,而且常常贴在药罐壁上或底部,容易煎焦,所以需要用布包起来煎煮。有些粉末类药物,如蒲黄、海金砂、灶心土等,以及入汤的散剂、丸剂,也宜包煎,否则使药液浑浊,难于下咽。另外,有些附有细小绒毛的药物,如旋复花、枇杷叶、白茅花等,更宜包煎。若不包煎,则绒毛极易散浮于药液中,不易去除,服后常常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有人服用旋复花、枇杷叶等药后,咳嗽不但不见减轻,反而咽痒咳嗽更重。可能就是这上缘故。对于某些贵重药品,如人参、羚羊角等,常常采取“另煎兑入”的方法,就是单独煎煮后再和入药汁同服。这些药物一般价格昂贵,用量较少,且其本身成份不易煎出,因此,如果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很难将有效成份充分煎出,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造成了不必要的药材浪费。这些药物平常还将之弄成小片后反复隔水炖服。

9、什么是烊化与冲服烊化就是指一些胶类药物一般宜用黄酒炖烊,或加水蒸化,待其他药物煎好并除去药渣后,再兑入煎剂同服,或用开水冲服。常须烊化的药物如阿胶、鹿胶、龟胶等。这些药物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煎,否则易于粘附于药罐壁底,容易煎焦,因而难于发挥疗效。冲服指一些比较贵重的药物既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煎,也不宜单独煎煮,而应该研成细末后开水冲服。如鹿茸、沉香、琥珀、川贝母、三七等,常常研末开水冲服。羚羊角片可以另煎,也可以研末冲服,研末冲服效果更好,更节省药物。散剂、小丸剂、丹剂、自然汁也宜冲服,如六神丸、藉汁等。

13、什么是温服或冷服汤剂一般多采用温服,因为温服不会刺激胃肠,以利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有些药物更强调温服或热服,如感冒后发热、恶寒、头痛等,给予解表药温服或热服,有利于发汗解表,达到汗出邪去的目的。因此服解表药还常常喝热稀粥,以调和胃气,增强药力。另外脾胃虚寒或脾肾虚寒的病人更宜热服,以免凉药折伤阳气。寒湿痹证,热服有利于温通血脉,散寒除湿。有些病证采用冷服,如服药呕吐,冷服可以减少呕吐;有些清热解毒药冷服则清热解毒作用能更好地发挥。在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只有特殊的服药方法,才能适应病情的需要。如伤寒的假热真寒,应用“热药冷服”的方法来适应病情的转化。反之,如属真热假寒,则应用“凉药热服”的方法,来适应病情的转化。不这样,则往往会发生药汁入口即吐的抗药现象,达不到治疗效果。这在中医治疗法则中属于反佐法的一种。

16、如何给呕吐或口噤病人服汤药有些病人服中药就呕吐,口服汤药也不例外,加上汤药多有一定的气味,所以往往服后即吐,不能发挥药效,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如有这种情况,应当试用以下办法:(1)有服药前先服少量生姜汁,再服汤药,也可以在药液内加入适量的生姜汁,或用鲜生姜汁点舌或鲜生姜片擦舌。(2)嚼少量陈皮,然后再服药。或先服少量绿豆汤。(3)采作频服的方法少量多次服。(4)冷服。对于这些措施尚不奏效者,可以取一块干净毛巾,用温水湿透拧干后围于颈项(毛巾温度不宜过高),此时再服汤药,常常可以避免呕吐。有些危重病人昏迷不醒,牙关紧闭;或者中风以后,口噤难开,服药极为困难,这种情况下,可先用乌梅擦牙龈,待牙关紧闭稍好时,顺势将药灌下;另一种办法是用竹板撬开牙关,然后将药灌下。但无论何种方法,均不宜灌得太急,以免药液呛入气管。对于采用鼻饲进食的病人,则可通过鼻饲管灌药。

17、服汤药可不可以加糖中药除了苦味以外,有的还有其他特别的怪味,如腥味、酸味等,因此对许多人来说,服中药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减轻药物的怪味,有人常常在汤药中加糖,其结果容易降低中药的疗效。中医学认为,中药本身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各具不同的作用:辛味中药多为发散,如荆芥,薄荷;甘味中药多为补益,如甘草、大枣;酸味中药多为收敛,如五味子、金樱子;苦味中药多为清热,如黄连、龙胆草;咸味中药多为软坚,如海带、昆布,而且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咸入肾。如果将糖放入药液中,破坏了中药本身的味道,必然会影响疗效。例如痰多咳嗽,当理气化痰,组成药物以辛味为主,入肺以发散祛邪,加入糖以后,减轻了辛味,其祛痰作用也就减弱,这就是糖能助湿敛邪生痰的依据之一。

中药用药禁忌

药物具有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两重性,利用前者、避免后者是选药组方的基本原则。后者就是用药禁忌的问题,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内容。

一、配伍禁忌

中药“七情”中的“相恶”和“相反”的配伍关系,均属用药禁忌。有关反药的内容,历代古籍中记载并不一致,被后世公认并影响较大的是金元时期概括的“十九畏”和“十八反”: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其中“十九畏”的“畏”,与“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并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二、妊娠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高烧患者还应忌油。

释义

我国的药物,大多是生药,但有的因有毒性或性质剧烈,不能直接使用,有的则易于变质,不能久藏,有的则须除去杂质和不适用部分,方可使用。况同一药物,由于生熟不同,作用亦就有差别。因此,就必须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这就是炮制。

炮制的方法,按其目的而分,约有四类。

一、使药物洁净

●洗:是洗去药物的泥土和杂质。

水,以漂去咸味或腥味,如海藻、昆布、盐附子、肉苁蓉等。

●煮:如朴硝多泥土杂质,以白萝卜同煮后,冷却,成为玄明粉,则质地纯净。

●飞:金石类药亦多含杂质,置乳钵内与水同研,留其沉淀物则较纯净,如朱砂、滑石、礞石、海浮石等。

二、便于制剂和服用

●切片或捣碎:切片的药,通常多用刀切,但忌铁器的药,如地黄用竹刀切,菖蒲

用铜刀切。动物性的角质、骨质药及植物中质坚的药可用杵、研等法,使成碎粒或粉末,如犀角、虎骨、沉香。

●干燥:药物干燥后,既便于切片、捣碎,又便于保存。除日晒外,还有烘和焙两种,烘的火力弱(置烘房中),使其干燥不致烧焦,如菊花、金银花;焙是将药置于瓦上或锅上焙燥,使表面微微黄脆,如水蛭、虻虫。

●浸泡:用水浸泡使药物柔软,易于切片,如枳壳、芍药;置热水浸泡,使皮尖易剥离如杏仁、桃仁。

●蒸和蒸馏:有些药须蒸制后才易于切片,如茯苓、厚朴。含挥发油的药,如银花、薄荷用蒸馏法提制,成品称为露。

●煅和淬:是将药物直接放于火内绕红,或放置瓦上,间接火煅,大都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如牡蛎、龙骨。若煅后迅速投入冷水或醋中,称淬法,如礞石、自然铜,淬后易于捣碎,且可缓和某些药物的峻烈性。

三、制止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煨:把药物裹上湿纸或面糊在火中煨熟,如肉豆蔻经煨后去油,可免呕吐;生姜经煨后,其刺激性减轻,发散力减缓,而更长于温中。

●炒:把药物放锅内拌炒,但因使用目的不同,加热程度也有差别,如白术、枳壳,只须炒黄;山楂、麦芽,大都炒焦;侧柏、地榆则多炒炭。而山栀、穿山甲炒后可减缓药性。常山用酒炒、黄连用姜汁炒可减轻其副作用。再有附子、干姜在较强火力下,久炒至起烟,则药物的毒性显著减低。

●去油:巴豆、续随子可用吸水纸包后压榨去油,乳香、没药经炒后去油,可减低毒性或烈性。

四、改变药物性能,提高疗效

●炙和炒:药物用蜜涂后微火炙黄,更能甘缓补中,如蜜炙甘草、黄芪。骨质药涂脂肪再炙黄,称酥炙,如虎骨、鹿角,使易于松脆,增强滋养效力。药物用酒炒,可加强通行血脉作用,如酒炒当归;药物用醋炒,可引药入肝经,如醋炒香附;药物用姜汁炒,可温胃止呕,如姜汁制半夏;药物用盐水炒,可入肾经如盐水炒黄柏。

●发酵:发酵可改变原来药物的作用,如将大豆制成豆豉,将杏仁、辣蓼等制成神曲。

●反复蒸晒:将药物先蒸后晒,反复再蒸晒,如生地蒸晒成熟地,何首乌蒸晒成制首乌,使补肝肾、补阴血的力量加强。

以上各类炮制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是用火制、水制或水火合制等三种基本方法。

THE END
1.药盒上这个“对号”代表国家权威认证:国产药与原研(进口)药疗效和...药盒上这个“对号”代表国家权威认证:国产药与原研(进口)药疗效和安全性完全一致 - 海报新闻http://w.dzwww.com/p/p3UCqXZwQGd.html
2.中国医药价格网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核,芩暴红止咳合剂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品种名单(附件1)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附件2)一并发布。 请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于2025年8月10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http://www.zgyyjgw.com/front/cn/article/queryArticleById/3461
3....避免同排相邻放置。有警示标识。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品应...A、严禁将外用药和内服药放在相邻处 B、滴眼液和滴耳液、眼药膏和外用软膏分开存放 C、易混淆药品应集中存放 D、易混淆药品储存处应贴有警示标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易混淆药品包括一品多规、看似药品、听似药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药库、药房、病区储存易混淆药品的场所,可以不用加贴警示标识() 点击...https://m.ycpai.cn/souti/YE676TEF.html
4.病区药品安全管理与使用.ppt避光储存的药品 易混淆药品管理: 易混淆药品全院统一设置警示标识,病区统一张贴易混淆药品警示识别标识。 易混淆药品应分类定位存放,根据剂型不同,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应分区摆放,分柜陈列,不需要设定易混淆药品专柜。 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相邻放置,不得凭感观印象随意摆放。 专用标识: 二、病区药品管理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117/5132323234004140.shtm
5.自考药事管理学相关试题及参考答案A.药品的质量和包装应符合规定 B.内服药和外用药应分开存放 C.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分柜摆放 D.药品与非药品应分开存放 E.危险品应专柜陈列 28.按照《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下列属于商业贿赂的行为是[ABDE] A.经营者为销售商品借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现金 ...http://siteapp.fzzk510.com/NewsView.aspx?ViewID=2021062910114629394
1.用药是什麼字體?眾識社區識字體網CN Cuheier 常规 89% 商用须授权 蒙纳黑体 PRC Xbold 86% 商用须授权 aMHeiGB-Xbold-U 常规 85.9% 商用须授权 MHei PRC Xbold 85.9% 商用须授权 MHeiPRC-Xbold 85.8% 商用须授权 MHeiHKS Xbold 85.8% 商用须授权 MHeiHKS-Xbold 85.8% 商用须授权 M 粗黑體 HKSCS U 85.2% 商用须授权 MHei-Xbol...https://hant.m.likefont.com/community/111247305/
2.@执业药师考生这44个问题必须张口就会!因为一种药只有一个通用名(即国家规定的法定名),不像商品名有若干个。其中适应证一栏,对于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能够自我判断自己的疾病是否与适应证相符、对症下药,可在药师的帮助下选择购买。 其次,要了解药物的用法,如饭前、饭后、睡前服用,一天一次或三次,是口服、外用还是注射都必须仔细看清楚。第三,注意药物的...https://www.100zzyedu.com/news/55434/
3.国药准字的那些事,你知道吗?gd制剂中药字母中成药药品注册证书...为了便于管理,上述港澳外用中成药将采用专门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在原有国药准字ZC上增加“GD”(广东的字母缩写),即是“国药准字ZCGD”[7]。 查询NMPA官网,目前有15个相关批准文号(截止到2024年11月5日) 原来平时不太起眼的药品批准文号也有那么多的讲究,并且近几年又有了不断更新,工作中我们在关注合理用药...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NDJMUR0552VK84.html
4.护理安全制度及措施毫升为单位,必须用量杯测量准确方可给药。 3、摆药应由一名护士负责,摆药后由另一名护士复核一遍。根 据药物的性质,指导服药时间(如饭前、饭后);一般每次给药不超过一次剂量,并详细交待使用量及方法。 4、内服药、外用药不得混发、混放、混用同一包装;不允许擅 ...https://www.safehoo.com/item/433499_2.aspx
5.药箱放在家里哪个位置比较好家用药箱不宜放在家里的哪些地方→...1、急救药品需单独摆放,并标注显眼的标识 急救药品需在紧急的时刻能够快速找到,如果与其他药品混放,着急时容易找不到药品而错过急救时机。因此急救药品与常规药品建议分开放置,急救药品可以单独放在药箱中一个显眼的位置,以红色字体标示清楚。 2、儿童药与成人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摆放,并做好标签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72146.html
6.药店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及答案(精选8套)(一)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存放,易串味的药品与一般药品应分开存放 (二)药品应根据其温湿度要求,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存放。 (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分柜摆放。 (四)特殊管理的药品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存放。 (五)危险品不应陈列。如因需要必须陈列时,只能陈列代用品或空包装。危险品的储存 应...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390294.html
7.可用于疖肿的外用药品是:A. 处方药 B. 内服药 C. 注射剂 D. 非处方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品等国家规定有专用标识的,其说明书和标签必须()。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使用化妆品的目的包括清洁、保护、营养、美化和治病等,而使用外用药...https://www.shuashuati.com/ti/943debc44abc4cd289fe12bca9910bf8.html?fm=bd529f2834b7b5bd5e951cbba096a769b1
8.小儿外科质控敏感指标4.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 5.定期进行效期检查,效期标记明显; 6.药品无变色变质浑浊失效等现象。后进前出,近期先用。 7.交接班及使用补充登记记录完整; 8.病区质量检查及记录完善。 9.抢救车1)统一清单格式; 2)统一摆放位置; 3)统一规范管理。 10.高危药品实行专柜储存,使用全院统一警示标识...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5779797.aspx
9.药品自查报告(精选21篇)我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合同的质量条款以及质量标准,对药品的外观形状、包装及标识严格的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拒收。 3、规范药品陈列管理 药店根据GSP要求,规范药品陈列管理工作,做到按用途分类摆放,同时做好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的药品分开存放,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以及拆零药品专柜存放,并标...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208170049_2356373.html
10.药房工作制度2、医疗机构的在库药品应当实行色标管理,设置合格品区、待验区(或待验标识牌)、退货药品区、不合格药品区。陈列药品应分品种按批号堆放,药品与非药品分开摆放、储存,设置“非药品区”;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摆放;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危险品等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https://www.yjbys.com/zhidu/4469924.html
11.医院药房自检自查报告范文(通用10篇)七、定期对储存和陈列药品进行质量检查,每天观察室内温湿度。陈列药品根据剂型分开摆放。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摆放。 八、调剂室整洁,药品与所用物品固定放置,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调剂室操作规程执行,调配时做到四查十对不合格处方拒绝发药,发药时认真核对,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https://m.ruiwen.com/baogao/6638761.html
12.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通用11篇)5、西药处方每一药品须另起一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与普通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不得同开一张处方。 三、处方限量 普通药以3日为限,对某些慢性疾病或特殊情况,最多不超过7日量,如超过7日量须经领导批准。 四、处方保管 1、每日处方按普通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分别装订...https://www.jy135.com/zhidu/917943.html
13.中药学11关于夏枯草描述错误的是C.外用药、内服药等不同类别的药品未分开摆放 D.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未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程 E.看似易混淆药品未分开摆放并设置特殊警示标识 20.使用乌头类药物引起中毒的原因有 A.过量服用 B.泡酒服用 C.使用生品 D.煎煮时间太短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424795
14.济宁市中医院办事纪律4、×××您的药已经配齐了,请拿好。我把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不同颜色的包装,回家注意使用说明。别弄错了。请慢走。 5、×××您的中药已配好,请您×分钟后到这里来取煎好的药。 6、这是您的药,请收好,药品的服用方法是×××。 7、药品的用量我都标在药盒上了,请按时服药。 https://wx.jnszyy.com/view.php?id=1717
15.药房自查报告(通用15篇)在工作中按照本店的“药品储存、养护与陈列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如药品与非药品分开陈列、非处方药品与处方药分开陈列、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陈列等“四分开原则”分类陈列,含麻黄制剂类特殊制剂专柜陈列,并标明警示标语,拆零区专柜配备相关拆零工具。另外每天上下午测量营业区及库房的温湿度,出现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采取...https://www.unjs.com/fanwenku/44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