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pdf

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

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B.中药制剂学C.中药调剂学I).中药药剂学E.工

业药剂学

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B.中药制剂学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E.中药方剂学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A.GMPB.GSPC.GAPD.GLP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

A.WTOB.OTCC.GAPD.GLPE.GCP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

A.1949年版B.1950年版C.1951年版D.1952年版E.1953年

6.中国现行药典是

A.1977年版B.1990年版C.1995年版D.2000年版

E.2005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

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

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

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A.《佛洛伦斯药典》B.《纽伦堡药典》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神农本草经》

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A.药品管理法B.药典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E.调剂和制剂知识

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炳、燃、炙、

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

A.中药制剂B.中药制药C.中药净化D.中药纯化E.中药前

处理

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

A.后汉张仲景B.晋代葛洪C.商代伊尹D.金代李杲E.明代李

时珍

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

A.《神农本草经》B.《五十二病方》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经

史证类备急本草》E.本草纲目

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

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D.按照物态分类E.按照性状分类

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

A.调剂B.药剂C.制剂D.方剂E.剂型

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

A.成药B.中成药C.制剂D.药品E.剂型

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

A.成药B.中成药C.制剂D.药品E.药物

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

A.《美国药典》B.《英国药典》C.《日本药局方》

D.《中国药典》E.《国际药典》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中草药B.化学药品C.生化药品D.生物制品

E.中药

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药药剂学任务的是

B.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

C.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

D.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

E.合成新的药品

20.最早实施GMP的国家是

A.法国,1965年B.美国,1963年C.英国,1964年

D.加拿大,1961年E.德国,1960年

【B型题】

[21-24]

A.1988年3月B.659年C.1820年D.1498年

E.1985年7月1日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中国的第一部GMP是在

23.《美国药典》第一版颁布于

24.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药典一一《新修本草》在中国颁布施行的年代是

[2528]

A.处方B.新药C.药物D.中成药E.制剂

25.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

26.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

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称为

27.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称为

28.医疗和药剂配制的书面文件称

[2932]

D.《国际药典》E.《中国药典》

29.B.P.是

30.J.P.是

31.U.S.P.是

32.Ph.Int是

[3336]

A.丸剂、片剂B.液体制剂、固体制剂C.溶液、混悬液

D.口服制剂、注射剂E.浸出制剂、灭菌制剂

33.中药剂型按物态可分为

34.中药剂型按形状可分为

35.中药剂型按给药途径可分为

36.中药剂型按制备方法可分为

[37-40]

A.GAPB.GLPC.GCPD.GMPE.GSP

3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38.《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39.《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40.《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X型题】

41.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包括

A.《中国药典》B.《局颁标准》C.《地方标准》

D.制剂规范E.制剂手册

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B.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C.执行现行GMP时要具有前脂性

D.实施GMP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E.GMP是中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

43.GMP适用于

A.一般原料药的生产

B.输液剂的生产

C.片剂、丸剂胶、囊剂

D.原料药的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

E.中药材的生产

44.药典是

A.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

B.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工具书

C.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收载国内允许生产的药品质量检查标准

E.由药典委员会编纂的

45.属于新药管理范畴的包括

A.已上市改变包装的药品

B.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C.已上市改变主要制备工艺的药品

D.已上市改变剂型的药品

E.已上市改变用药途径的药品

46.下列属于药品的是

A.板蓝根B.板蓝根颗粒C.丹参D.丹参片

E.人参

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2001年12月1日开始我国取消了药品地方标准

B.我国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后,《部颁药品标准》更名为《局颁药品标准》

C.《中国药典》2005年一部主要收载中药

D.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照各种药品管理法规

E.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从《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48.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一门综

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

A.配制理论B.药理作用C.生产技术D.质量控制

E.合理应用

49.研制新药时,选择药物剂型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A.生产、服用、携带、运输和贮藏的方便性

B.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

C.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D.药物本身的性质

E.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

50.药物是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

A.中药材B.农作物用药C.血液制品D.动物用药E.中药饮

51.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是

A.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

B.方便运输、贮藏与应用

C.满足防病治病的需要

D.适应药物的密度

E.适应药物本身性质的特点

52.应当将药品标准作为法定依据,遵照执行的包括

A.药品生产企业B.药品使用单位C.药品检验部门

D.药品管理部门E.药品使用对象

5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药典包括

A.1965年版B.1975年版C.1985年版D.1995年版E.2005

年版

A.中药化学B.中药药理学C.工业药剂学D.中药学E.生物

药剂学

55.药品标准是指

A.各省、市、自治区药品标准B.地方药品标准

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D.出口药品标准E.局颁药品标准

二、名词解释

1.药物

2.药品

3.剂型

4.制剂

5.方剂

6.调剂

7.中成药

8.新药

9.中药前处理

10.中药制剂学

11.GMP

12.成药

三、填空题

1.从中药药剂学角度,复方丹参滴丸应该称为制剂。

2.药典是由国家组织编纂,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中药制剂与西药制剂的差别在于原料不同。

4.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的药典是《新修本草》。

5.药物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真溶液类、胶体溶液类、混悬液类和乳浊液类等。

6.药物剂型按物态可分为固体类、半固体类、液体和气体类等。

7.实施GMP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优良的药品。

8.将原料药加工制成临床直接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

9.中国的药品标准分为《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二者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应。

10.《国际药典》是WI1O编撰的。

11.现行的《中国药典》分为一部、二部、三部。

12.中药药剂学包括中药调剂和中药制剂两部分内容。

13.中国最早的药店是太平惠民药局。

14.世界第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剂方典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药典是药品生产、检验、经营与使用的主要依据。

16.药典所收载的药物均为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17.“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并随药性,不可违越”见于《神农本草经》。

18.辅料一般分为赋形剂与附加剂,其中主要作为药物载体,赋予各种制剂一定的形

态和结构的辅料,称为赋形剂。

19.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物理、化学性质与用药(剂型给药)后呈现的生

物效应之间关系的。

20.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

称为中成药。

21.剂型的发展经过了常规剂型、缓释剂型、控释剂型、靶向剂型四个时代。除了常

规剂型之外的四个剂型又属于药物传递系统(简称DDS)。

四、是非题

1.已上市5年以上,只是改变剂型、改变用药途径,不属于新药。

2.《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2002年12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

药品均必须依照本《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注册。

3.非处方药是指患者不经过医师诊断开方,直接到药局或药店自行购买的药品。

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制剂规范。

5.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是《新修本草》,于唐代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在中国

颁布施行。

6.宋代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出版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太平惠民和

剂局”用的“成方配本”。

7.GMP是指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以确保生

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办法。

8.实现GMP是药品生产质量保证的前提条件。

9.GLP是指对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药品安全性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实验设计、执

10.GCP是药品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

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11.GAP是指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生产中药材的全过程。

12.与《中国药典》不同,《局颁药品标准》没有法律约束力。

13.WHO编纂的《国际药典》对各国无法律约束力,只做编纂时参考。

14.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药效的主要因素,不是惟一因素。

五、简答题

1.试述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2.中药制剂所用辅料的特点是什么?

3.药物制剂型的目的是什么?

4.药剂学各分支学科的内涵是什么?

5.制剂、方剂与成药之间有什么关系?

同。

7.简述药典的性质及作用。

8.简述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9.简述中药药剂工作主要依据。

10.药品生产及其质量控制必须按GMP进行管理的意义何在?

六、论述题

1.试述实施GMP管理的关键。

2.试述何谓GMP,实施GMP的目的及其总的要求。

3.试述近几年来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4.试述中药主要的剂型有哪些。

5.试述如何正确选择中药剂型。

参考答案

1.D2,C3.A4.B5.E6.E7.B8.C9.B10.E

11.C12.C13.A14.C15.B16.A17.D18.E19.E20.B

21.A22.E23.C24.B25.C26.E27.B28.A29.B

30.C31.A32.D33.B34.A35.D36.E37.A38.B39.C

40.E

41.AB42.ABC43.BCD44.ACE45.BDE46.BD47.ABCDE

48.ACDE49.ABCDE50.ABCDE51.ABCE52.ABCD53.CDE54.CE

55.CE

1.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2.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

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3.剂型是指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临床直接应用的形式,又称药物剂型。剂型是施

予机体前的最后形式。

4.制剂是指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

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

5.方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将饮片或制剂进行调配而成的,标明用法

和用量的制品。

6.调剂是指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注明用法及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

7.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

型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8.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或已上市改变剂型、改变用药途径,也

按新药处理。

9.中药前处理是指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

婀、煨、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

10.中药制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处方组成、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11.GMP也就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以科学、合理、规

范化的条件保证药品质量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

12.成药是指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

1.制剂

2.法律约束力

3.原料

4.全国性

5.真溶液混悬液

6.固体液体

7.优良

8.剂型

9.《中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法律

10.WHO

11.一部、二部、三部

12.中药调剂

13.太平惠民药局(太医局卖药所)

1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生产使用

16.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

17.《神农本草经》

18.赋形剂

19.生物效应

20.中成药

21.靶向剂型药物传递系统

1.X2.V3.X4.V5.V6.V7.V8.V9.V10.V

11.V12.X13.V14.V

1.①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和作用速度;②改变剂型能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或消

除药物的不良反应;③有些剂型有靶向作用;④改变剂型可改变药效。

2.①“药辅合一”:②将辅料作为处方的药味使用。在选择辅料时,尽量使“辅料与

药效相结合”。

3.①满足防治疾病的需要;②适应药物本身的性质及特点;③便于运输、贮藏与应用;

④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

4.①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

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②工业药剂学是论

述药物制剂工业生产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③物理药剂学是将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应用于药

剂学的一门学科:④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物理、化学性质与用药(剂型给药)后

呈现的生物效应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⑤临床药学是研究在患者身上合理用药以防病治病的

一门学科:⑥药物动力学是将动力学大批量应用于“药物与毒物”,研究药物在体内动态行

5.三者均属药剂,均由原料药加工制成,但“制剂”可以是“方剂”和“成药”的原

料;“方剂”和“成药”则直接用于临床,是有明确的医疗用途和用法的药剂。

6.如茶碱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其气雾剂用量少、显效快、不良反应也小;注射剂发

挥作用的速度快,适合于哮喘发作时使用;缓释片可维持药效812h,能为患者赢得足够

7.①药典由国家组织编纂,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②药典是药品生产、供

应、使用、检验、管理的依据;③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药品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

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④药典在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促进药

物研究和生产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设备、仪器、方法,以推进中药药剂现代化;③完善中药药剂学

基本理论;④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⑤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

9.①《中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制剂规范与处方等;②《药品管理法》、《药品

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③《药品卫生标准》和《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管理》等法规性条例: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又

称GM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又称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又称GC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又称GAP);⑤《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又称GSP)。

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而病人的抵抗力又不如正常人强,故对药品质量要求特别高;③在有

些情形下检验不能完全反映药品的质量,因此只有加强生产上的质量控制,按照GMP的要求,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才能确保人们用药安全有效。

1.实施GMP管理的关键为:①做好药厂的总体设计;②重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

③加强人员的学历教育和岗前培训;④加强制度和标准的建立。

2.(1)GMP也就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以科学、合理规

(2)实施GMP的目的是让使用者得到优良的药品。

(3)GMP总的要求是:①所有的药品生产企业从原料进厂开始,到制备、包装、出石,

整个生产过程必须有明确规定;②所有必要的设备必须经过校验;③所有人员必须经过适当

的培训;④要求有合乎规定的厂房建筑及装备;⑤使用合格的原料,采用经过批准的科学的

生产方法;⑥必须有合乎条件的仓储及运输设施。

3.近年来中药药剂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新技术的研究,如超细粉碎技

术、浸提技术、分离纯化技术、浓缩干燥技术、中药制粒技术、中药包衣技术、固体分散技

术、包合技术等;②新剂型的研究;③新辅料的研究;④制剂的稳定性的研究;⑤制剂的生

物药剂学研究和药物动力学研究等。

4.中药的主要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锭剂、煎膏剂、胶剂、糖浆

剂、贴膏剂、合剂、滴丸剂、胶囊剂、酒剂、酊剂、浸膏剂与流浸膏剂、膏药、凝胶剂、软

膏剂、露剂、茶剂、注射剂、搽剂、洗剂、涂膜剂、栓剂、鼻用制剂、眼用制剂、气雾剂、

喷雾剂等。

5.选择中药剂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根据防病治病的需要选择剂型;②根据

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③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特性选

择剂型;④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杨桂明)

第二章中药调剂

习题

1.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

A.半年B.1年C.2年D.3年E.4年

2.麻醉药品处方保留

3.海藻、甘草在同一处方中出现,应

A.与其他调剂人员协商后调配

B.找出具处方的医生重新签字后调配

C.拒绝调配

D.照方调配

E.自行改方后调配

4.关于处方调配,不正确的操作是

A.鲜品与其他药物同放,但必须注明用法

B.贵重药、毒性药须二人核对调配

C.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

I).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用法

E.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

5.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有效期最长不

得超过

A.1天B.2天C.3天D.4天E.5天

6.遇缺药或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处方时,要由

A.院长修改后才能调配

B.药局主任修改后才能调配

C.两名以上调剂人员协商修改后才能调配

D.处方医师修改后才能调配

E.处方医师修改,并在修改处签字后才能调配

7.调配处方时应先

A.审查处方B.校对计量器具C.核对药价

D.调配贵细药品E.调配毒性药品

8.对处方中未注明“生用”的毒性药品,应该

A.拒绝调配B.付炮制品C.付生品

D.责令处方医师修改E.减量调配

9.《局颁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处方属于

A.法定处方B.协定处方C.医师处方D.局方

E.时方

10.秘方主要是指

A.祖传的处方B.疗效奇特的处方C.流传年代久远的处方D.秘不

外传的处方E.《外台秘要》中收载的处方

11.医院医师会同药房药师,根据临床病人的需要,相互协商制定的处方称

A.自拟处方B.医生处方C.内部处方D.生产处方E.协定

处方

12.药品剂量应用

A.市制单位B.英制单位C.公制单位D.国际单位E.以上

均可

13.处方中药品名称不应使用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名称

B.《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

C.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品名称

D.通用名或商品名

E.俗名

14.下列有关饮食禁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忌食可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

B.忌食葱、蒜、白萝卜、鳖肉、醋等

C.忌食对某种病证不利的食物

D.忌食与所服药物之间存在类似相恶或相反配伍关系的食物

E.忌食生冷、多脂、粘腻、腥臭及刺激性食物

15.下列有关处方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调剂人员鉴别药品的依据

B.为指导患者用药提供依据

C.是患者已交药费的凭据

D.是统计医疗药品消耗、预算采购药品的依据

E.是调剂人员配发药品的依据

16.调剂人员发现处方已被涂改,应该

A.向处方医生问明情况后调配

B.要求处方医生在涂改处签字后调配

C.令患者请求处方医生写清后调配

D.仔细辨别,看清后调配

E.请示单位领导批准后调配

17.下列不属于道地药材的是

A.怀山药B.田三七C.东阿胶D.青陈皮E.杭白芍

18.下列不属于并开药名的是

A.潼白茨藜B.冬瓜皮子C.马蹄决明D.苍白术

E.猪茯苓

19.处方中未注明炮制要求,应该给付生品的是

A.草乌B.穿山甲C.王不留行D.自然铜E.黄苓

2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的药物中未作不宜同用的规定的是

A.水银与砒霜B.硫磺与朴硝C.狼毒与密陀僧

D.巴豆与牵牛子E.丁香与郁金

21.下列有关妊娠禁忌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B.能造成堕胎的药物

C.具有消食导滞功能的药物

D.具有芳香走窜功能的药物

E.峻下逐水药、毒性药、破血逐瘀药

22.下列有关汤剂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汤药多宜温服,但热性病者应冷服,寒性病者应热服

B.冬季服用汤剂比夏季服用临床效果要好

C.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两次或三次服用

D.多数药物宜饭前服,有利于药物吸收

E.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用

23.下列有关中成药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中成药均以温开水送服,但有的中成药须配伍适当的“药引”送服

B.“药引”送服多起着引药归经、增强疗效、解除药物的毒性等作用

C.一般外用药不可内服

D.一般内服药均可外用

E.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可增强其滋阴补肾的作用

24.下列有关管理和使用中药罂粟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供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配方使用

B.不得单位零售

C.必须单包,不得混入群药

D.每张处方罂粟壳不超过18g

E.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

25.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须凭

A.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B.主治中医师的处方

C.单位的证明信D.法定处方E.医疗单位的处方

26.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

A.1次极量B.1日极量C.2日极量D.3日极量

E.1周极量

27.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取药后处方保存

A.半年B.1年C.1年半D.2年E.3年

28.载有罂粟壳的处方保留

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

29.下列有关麻醉药品管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专柜加锁、B.专用帐册C.专用处方D.专册登记

E.专人负责,他人不得介入

30.药品批准文号新的格式为

A.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B.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

C.卫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D.国药研字+1位字母+8位数字

E.国药健字+1位字母+8位数字

31.罂粟壳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A.1天B.2天C.3天D.5天E.7天

32.下列不属于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的是

A.应用安全B.作用迅速C.疗效确切D.质量稳定

E.使用方便

33.下列属于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范围的是

A.处方中虽含有毒性中药,但没有麻醉中药的中成药品种

B.治疗大病的中成药品种

C.治疗重病的中成药品种

D.《中国药典》一部、《局(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各分册及《局(部)

颁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各分册收载的中成药品种

34.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为

A.红色B.橙色C.黄色D.绿色E.蓝色

35.中药计量旧制与米制的换算,不正确的是

A.1两=30gB.1钱=5gC.1钱=3gD.1分=0.3g

E.1厘=0.03g

36.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为

A.计价收费一审方一调配一复核一发药

B.审方一调配一计价收费一复核一发药

C.审方一计价收费一调配一复核一发药

D.审方一复核一计价收费一调配一发药

E.审方一调配一复核一计价收费一发药

37.下列有关中药处方调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已计价的处方在调配时应再次进行审方

B.分剂量时应“逐剂复载”,不可主观估量

C.有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用法

D.一般按处方药味所列顺序调配,但对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

E.铜冲应洁净,但捣碎无毒饮片时有点儿残留无妨

38.中药斗谱排列的目的是

A.便于审核发药

B.便于特殊药品的存放

C.便于药品质量自查

D.便于调剂操作

E.便于监督部门的检查

39.下列在药斗架中不用特殊存放的中药是

A.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B.有恶劣气味的药物C.贵重药物D.毒

性中药和麻醉中药E.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物

40.下列有关气调养护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调也就是对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

B.气调养护就是将中药所处环境的氧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C.气调养护就是人为地调整空气的压力

D.气调养护法可使需要氧气的生物学反应和化学反应均受到抑制

E.气调养护就是人为地造成低氧状态

41.马钱子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

A.0.10.3gB.0.3~0.6gC.0.01~0.03g

D.0.030.06gE.0.06~0.09g

42.生半夏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

A.3.0~9.0gB.6.010.0gC.1.03.0gD.3.06.0gE.0.1

0.5g

43.附子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

A.3~9gB.6010gC.1030gD.36gE.315g

44.洋金花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

A.01()3gB.0.30,6gC.0.3()9gD.0.5L0gE.0.1

45.生甘遂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

A.0.10.3gB.0.30.6gC.0.3~0.9gD.0.51.0gE.0.5

1.5g

46.主要报告引起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的药品是

A.上市5年内的药品B.上市5年后的药品

C.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D.麻醉药品E.毒性药品

47.发现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必须用有效方法快速报告,最迟不超过

A.1个工作日B.3个工作日C.5个工作日D.7个工作日E.15

个工作日

48.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的内容是

A.所有可疑的不良反应B.新的不良反应C.严重的不良反应D.罕

见的不良反应E.以上均非

49.乌头碱中毒主要是针对

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泌尿系统D.循环系统

E.皮肤和黏膜

50.中药不良反应是

A.不合格药品出现的有害反应

B.合格药品用量过大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和意外的有害反应

C.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和意外的有害反应

D.错用药品出现的有害反应

E.有害中药长期大量应用出现的有害反应

[51-54]

A.淡红色B.橙色C.淡黄色D.淡绿色E.白色

51.麻醉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

52.急诊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

53.儿科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

54.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

[55-61]

A."H”B."Z”C."B"D."S”E."T"F."F"G."J”

《关于统一换发并规范药品批准文号格式的通知》中,对药品批准文号格式的规定是

55.进口分包装药品使用字母

56.化学药品使用字母

57.药用辅料使用字母

58.生物制品使用字母

59.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使用字母

60.保健药品使用字母

61.中药使用字母

[62-65]

A.绿色B.红色C.椭圆形背景下的OTC三个英文字母

D.非处方药E.处方药

62.只有国家批准和公布的“非处方药目录”中发布的药品才是

63.非处方药的专有标识为

64.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为

65.乙类非处方药为

[6669]

A.古方B.时方C.验方(偏方)D.秘方E.单方

66.在民间流行,有一定疗效的简单处方称

67.古医籍中所记载的处方称

68.有一定疗效,但秘而不传的处方称

69.清代至今出现的处方称

[70-72]

A.PDB.OTCC.RpD.RE.GSP

70.处方药简称

71.非处方药简称

72.用作西药处方起头的是

[73-75]

A.正名B.别名C.并开药名D.处方名E.俗名

73.23种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缩写在一起而构成药名称

74.药品标准收载的药名称

75.正名以外的中药名称

[76-78]

A.妊娠禁用药B.妊娠忌用药C.妊娠慎用药I).妇科禁用药

E.产科忌用药

76.一般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药性辛热的,应根据孕妇病情,酌情使用的中药

77.毒性较强或毒性猛烈,孕妇应避免应用的中药为

78.毒性强,孕妇绝对不能使用的中药为

[79-82]

A.3天B.1年C.2年D.3年E.4年

79.处方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

80.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

81.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

82.麻醉药品处方保留

[83~86]

A.80.5%B.18.6%C.沉淀D.氧化铅E.醋酸铅

83.狼毒与密陀僧配伍可产生有毒的

84.甘草与含生物碱的黄连、黄柏等共煎产生

85.木防己汤(含石膏)钙的煎出量可达

86.大青龙汤(含石膏)钙的煎出量可达

[87-90]

A.新物质B.糅质生物碱络合物C.分子络合物

D.5-羟甲基-2-糠醛E.毒性物质

87.生脉散经煎煮能生成新成分

88.中药复方在水煎煮过程中会产生

89.附子和甘草配伍经煎煮,甘草次酸与附子生物碱会生成

90.槟榔与常山配伍经煎煮会产生

⑼95]

A.56.76mg/gB.39.89mg/gC.30.68mg/gD.49.91mg/g

E.33.35mg/g

黄苓甘的煎出量

91.黄苓单煎

92.黄苓配黄连合煎

93.黄苓、黄连、半夏、干姜合煎

94.黄苓、黄连、甘草、大枣合煎

95.半夏泻心汤全方合煎

96.汤剂的处方正文包括

A.饮片名称B.剂量C.剂数D.一般用法用量

E.脚注

97.下列药物,处方中写药名给付炮制品,药名前冠以“生”时才给付生品的是

A.穿山甲(砂炒醋制)B.草乌(水制)C.自然铜(煨)

D.五味子(酒炙)E.王不留行(清炒)

98.《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的药物中未作不宜同用的规定的是

A.甘草与海藻B.人参与五灵脂C.芍药与藜芦

D.肉桂与赤石脂E.半夏与乌头

99.下列属于中药配伍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是

A.溶解度变化B.产生蒸发现象C.产生沉淀

D.出现吸湿现象E.发生氧化、还原、聚合、分解等反应

100.下列属于中药配伍的生理效应变化是

A.吸收作用B.协同作用C.排泄作用D.制约作用

E.有害作用

101.中药处方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

A.炮制法B.煎法C.服法D.调配方法E.包装方法

102.“三致”作用是指

A.致癌B.致敏C.致畸D.致热E.致突变

103.古籍中属中药调剂范畴的

A.修合B.修治C.和药D.合药分剂E.合和

104.所载处方称为经方的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

D.《神农本草经》E.《三海经》

105.气调养护中药具有的优点是

A.可提高药材的质量

B.能保持药材原有的色泽和气味

C.可防止药材成分的水解

D.适用范围广,对不同质地的中药均可使用

E.操作安全,无残毒,无公害

106.下列有关中成药品种使用期限的表示方法,应该废止的

A.失效期B.使用期限C.厂方负责期D.有效期

E.以上均是

107.处方内容一般分为

A.脚注B.并开C.前记D.正文E.后记

108.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

A.制法B.炮制法C.煎法D.服法E.贮藏法

109.常见的脚注术语有

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洋化

110.中成药用“药引”送服,是因为药引能

A.调和诸药B.引药归经C.引药入肾D.增强疗效

E.解除药物的毒性

111.下列需要特殊存放的中药是

A.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B.有恶劣气味的药物C.贵重药物D.毒性

中药E.麻醉中药

112.下列属于中药品质变异现象的是

A.发霉B.虫蛀C.变色D.散气变味E.泛油

113.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条件是

A.温度2035℃B.相对湿度75%以上C.含水量超过15%D.足

够的营养E.充足的光照

A.产地采收污染了害虫及虫卵

B,运输工具上潜伏了害虫及虫卵

C.包装不严,害虫侵入

D.库房内潜伏了害虫及虫卵

E.库房不严,害虫侵入

115.害虫对中药带来的危害有

A.害虫将中药蛀蚀成洞孔,使有效成分损失

B.害虫本身的强烈气味导致中药变味

C.害虫虫体所带的微生物,对人体有害

D.害虫分泌酶,溶蚀药材

E.害虫的排泄物、分泌物、残骸,对人体有害

116.下列哪几类药材易出现走油现象

A.含脂肪油的中药B.含挥发油的中药C.含生物碱的中药D.含糅

质的中药E.含糖、黏液质的中药

117.贮藏过程中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有

A.氧气B.光线C.水分D.温度E.生物

118.下列有利于中药贮藏的条件有

A.25℃以下B.药物的含水量为9%13%

C.环境相对湿度60%70%D.隔绝空气E.遮光

119.高温养护法能预防中药

A.虫蛀B.变色C.发霉D.潮解E.气味散失

120.当环境湿度过低时中药易出现

A.风化B.失水而干裂发脆C.蜜丸失润发硬D.泛油E.气味

散失

121.微波干燥养护法的优点有

A.受热均匀B.节能省电C.干燥迅速D.反应灵敏

E.隔绝氧气

122.下列属于埋藏养护法的是

A.石灰埋藏法B.砂子埋藏法C.滑石粉埋藏法

D.地下室贮藏法E.糠壳埋藏法

123.下列属于传统中药养护技术的是

A.高温养护法B.埋藏养护法C.密封养护法

D.低温养护法E.对抗同贮养护法

124.化学养护法常用杀虫剂有

A.生石灰B.硫磺C.氯化苦D.磷化铝E.高锌酸钾

125.下列属于现代养护技术的是

A.气调养护法B.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法C.微波干燥养护法D.MCo

-Y射线辐射养护法E.环氧乙烷养护法

126.大蜜丸在贮藏过程易出现

A.发霉B.虫蛀C.变色D.腐烂E.气味散失

127.注射剂应贮藏于

A.中性硬质玻璃瓶中B.遮光C.10~20℃

D.环境相对湿度60%70%E.气压恒定

128.对中药饮片仓库的要求是

A.密闭性好B.阴凉干燥通风C.遮光性好D.25℃以下E.相

对湿度在85%以下

129.常见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单位有

A.药品生产部门B.药品经营部门C.药品监督部门

D.医疗部门E.预防保健部门

130.需要报告所有可疑不良反应的药品是

131.国家对药物不良反应实行的报告制度是

A.逐级报告

B.定期报告

C.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必须随时报告

D.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E.快速报告

132.上市5年后的药品主要报告其引起的

A.所有的不良反应B.严重的不良反应C.可疑的不良反应D.罕见

的不良反应E.新发现的不良反应

133.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填写要点有

A.病人的一般情况

C.病人原有疾病情况,本人及家族的药物过敏史

D.临床检查结果,处理情况

E.不良反应结果,因果关系分析评价

134.目前,我国把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分为

A.不可能B.可疑C.可能D.很可能E.肯定

135.乌头类药物中毒的原因有

性中毒

136.中药中毒解救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A.清除毒物B.给氧C.化学药对症治疗

D.中药治疗:甘草、绿豆煎汤服用E.中医对症治疗

137.中毒后可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解救的中药是

A.半夏及含半夏的中成药

B.天南星及含天南星的中成药

C.雄黄以及碑、砒霜等制剂

D.朱砂、轻粉、红粉等制剂

E.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138.中毒后可通过口服牛奶、豆浆、生鸡蛋清解救的中药是

C.雄黄以及神、砒霜等制剂

139.合理用药基本原则有

A.使用安全的药品

B.使用有效的药品

C.使用经济实惠的药品

D.使用给药方便的药品

E.使用进口药品

140.中西药联用时应注意

A.权衡中西药联用的利弊

B.了解中西药的药理作用

C.熟悉中西药的组成

D.清楚中西药的价格

E.了解中西药生产厂家

1.中药调剂

2.处方

3.医师处方

4.法定处方

5.协定处方

6.经方

7.脚注

8.毒性中药

9.麻醉中药

10.不良反应

11.有效期

12.批准文号

13.非处方药

14.泛油

15.中药药源性疾病

16.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1.中药调剂分为中药饮片调剂和中成药调剂。

2.中载有“十八反”歌诀,中载有“十九畏”歌诀。

3.一般中成药均以温开水送服,但有的中成药须配伍适当的“药引”送服。

4.药品有效期是药品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标识。

5.中药饮片在药斗橱中存放及排列方式叫中药斗谱。

6.在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进行生长繁殖时,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破坏药材有效

成分。

7.有的霉菌可产生毒素,一旦人们服用了发霉的药品,就可能引起肝、肾、神经系统、

造血组织等方面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癌症。

8.中药变色不仅是药物外观性状的变化,同时也预示着药物内在质量的改变。

9.中药的走油并非单纯某些含油中药,某些含糖质或黏液质类的中药表面呈现出油样

THE END
1.药盒上这个“对号”代表国家权威认证:国产药与原研(进口)药疗效和...药盒上这个“对号”代表国家权威认证:国产药与原研(进口)药疗效和安全性完全一致 - 海报新闻http://w.dzwww.com/p/p3UCqXZwQGd.html
2.中国医药价格网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核,芩暴红止咳合剂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品种名单(附件1)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附件2)一并发布。 请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于2025年8月10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http://www.zgyyjgw.com/front/cn/article/queryArticleById/3461
3....避免同排相邻放置。有警示标识。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品应...A、严禁将外用药和内服药放在相邻处 B、滴眼液和滴耳液、眼药膏和外用软膏分开存放 C、易混淆药品应集中存放 D、易混淆药品储存处应贴有警示标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易混淆药品包括一品多规、看似药品、听似药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药库、药房、病区储存易混淆药品的场所,可以不用加贴警示标识() 点击...https://m.ycpai.cn/souti/YE676TEF.html
4.病区药品安全管理与使用.ppt避光储存的药品 易混淆药品管理: 易混淆药品全院统一设置警示标识,病区统一张贴易混淆药品警示识别标识。 易混淆药品应分类定位存放,根据剂型不同,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应分区摆放,分柜陈列,不需要设定易混淆药品专柜。 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相邻放置,不得凭感观印象随意摆放。 专用标识: 二、病区药品管理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117/5132323234004140.shtm
5.自考药事管理学相关试题及参考答案A.药品的质量和包装应符合规定 B.内服药和外用药应分开存放 C.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分柜摆放 D.药品与非药品应分开存放 E.危险品应专柜陈列 28.按照《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下列属于商业贿赂的行为是[ABDE] A.经营者为销售商品借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现金 ...http://siteapp.fzzk510.com/NewsView.aspx?ViewID=2021062910114629394
1.用药是什麼字體?眾識社區識字體網CN Cuheier 常规 89% 商用须授权 蒙纳黑体 PRC Xbold 86% 商用须授权 aMHeiGB-Xbold-U 常规 85.9% 商用须授权 MHei PRC Xbold 85.9% 商用须授权 MHeiPRC-Xbold 85.8% 商用须授权 MHeiHKS Xbold 85.8% 商用须授权 MHeiHKS-Xbold 85.8% 商用须授权 M 粗黑體 HKSCS U 85.2% 商用须授权 MHei-Xbol...https://hant.m.likefont.com/community/111247305/
2.@执业药师考生这44个问题必须张口就会!因为一种药只有一个通用名(即国家规定的法定名),不像商品名有若干个。其中适应证一栏,对于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能够自我判断自己的疾病是否与适应证相符、对症下药,可在药师的帮助下选择购买。 其次,要了解药物的用法,如饭前、饭后、睡前服用,一天一次或三次,是口服、外用还是注射都必须仔细看清楚。第三,注意药物的...https://www.100zzyedu.com/news/55434/
3.国药准字的那些事,你知道吗?gd制剂中药字母中成药药品注册证书...为了便于管理,上述港澳外用中成药将采用专门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在原有国药准字ZC上增加“GD”(广东的字母缩写),即是“国药准字ZCGD”[7]。 查询NMPA官网,目前有15个相关批准文号(截止到2024年11月5日) 原来平时不太起眼的药品批准文号也有那么多的讲究,并且近几年又有了不断更新,工作中我们在关注合理用药...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NDJMUR0552VK84.html
4.护理安全制度及措施毫升为单位,必须用量杯测量准确方可给药。 3、摆药应由一名护士负责,摆药后由另一名护士复核一遍。根 据药物的性质,指导服药时间(如饭前、饭后);一般每次给药不超过一次剂量,并详细交待使用量及方法。 4、内服药、外用药不得混发、混放、混用同一包装;不允许擅 ...https://www.safehoo.com/item/433499_2.aspx
5.药箱放在家里哪个位置比较好家用药箱不宜放在家里的哪些地方→...1、急救药品需单独摆放,并标注显眼的标识 急救药品需在紧急的时刻能够快速找到,如果与其他药品混放,着急时容易找不到药品而错过急救时机。因此急救药品与常规药品建议分开放置,急救药品可以单独放在药箱中一个显眼的位置,以红色字体标示清楚。 2、儿童药与成人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摆放,并做好标签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72146.html
6.药店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及答案(精选8套)(一)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存放,易串味的药品与一般药品应分开存放 (二)药品应根据其温湿度要求,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存放。 (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分柜摆放。 (四)特殊管理的药品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存放。 (五)危险品不应陈列。如因需要必须陈列时,只能陈列代用品或空包装。危险品的储存 应...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390294.html
7.可用于疖肿的外用药品是:A. 处方药 B. 内服药 C. 注射剂 D. 非处方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品等国家规定有专用标识的,其说明书和标签必须()。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使用化妆品的目的包括清洁、保护、营养、美化和治病等,而使用外用药...https://www.shuashuati.com/ti/943debc44abc4cd289fe12bca9910bf8.html?fm=bd529f2834b7b5bd5e951cbba096a769b1
8.小儿外科质控敏感指标4.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 5.定期进行效期检查,效期标记明显; 6.药品无变色变质浑浊失效等现象。后进前出,近期先用。 7.交接班及使用补充登记记录完整; 8.病区质量检查及记录完善。 9.抢救车1)统一清单格式; 2)统一摆放位置; 3)统一规范管理。 10.高危药品实行专柜储存,使用全院统一警示标识...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5779797.aspx
9.药品自查报告(精选21篇)我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合同的质量条款以及质量标准,对药品的外观形状、包装及标识严格的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拒收。 3、规范药品陈列管理 药店根据GSP要求,规范药品陈列管理工作,做到按用途分类摆放,同时做好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的药品分开存放,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以及拆零药品专柜存放,并标...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208170049_2356373.html
10.药房工作制度2、医疗机构的在库药品应当实行色标管理,设置合格品区、待验区(或待验标识牌)、退货药品区、不合格药品区。陈列药品应分品种按批号堆放,药品与非药品分开摆放、储存,设置“非药品区”;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摆放;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危险品等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https://www.yjbys.com/zhidu/4469924.html
11.医院药房自检自查报告范文(通用10篇)七、定期对储存和陈列药品进行质量检查,每天观察室内温湿度。陈列药品根据剂型分开摆放。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摆放。 八、调剂室整洁,药品与所用物品固定放置,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调剂室操作规程执行,调配时做到四查十对不合格处方拒绝发药,发药时认真核对,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https://m.ruiwen.com/baogao/6638761.html
12.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通用11篇)5、西药处方每一药品须另起一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与普通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不得同开一张处方。 三、处方限量 普通药以3日为限,对某些慢性疾病或特殊情况,最多不超过7日量,如超过7日量须经领导批准。 四、处方保管 1、每日处方按普通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分别装订...https://www.jy135.com/zhidu/917943.html
13.中药学11关于夏枯草描述错误的是C.外用药、内服药等不同类别的药品未分开摆放 D.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未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程 E.看似易混淆药品未分开摆放并设置特殊警示标识 20.使用乌头类药物引起中毒的原因有 A.过量服用 B.泡酒服用 C.使用生品 D.煎煮时间太短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424795
14.济宁市中医院办事纪律4、×××您的药已经配齐了,请拿好。我把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不同颜色的包装,回家注意使用说明。别弄错了。请慢走。 5、×××您的中药已配好,请您×分钟后到这里来取煎好的药。 6、这是您的药,请收好,药品的服用方法是×××。 7、药品的用量我都标在药盒上了,请按时服药。 https://wx.jnszyy.com/view.php?id=1717
15.药房自查报告(通用15篇)在工作中按照本店的“药品储存、养护与陈列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如药品与非药品分开陈列、非处方药品与处方药分开陈列、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陈列等“四分开原则”分类陈列,含麻黄制剂类特殊制剂专柜陈列,并标明警示标语,拆零区专柜配备相关拆零工具。另外每天上下午测量营业区及库房的温湿度,出现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采取...https://www.unjs.com/fanwenku/44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