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重点支持以防病、控病和治病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为目标,针对机体的结构、功能、发育、遗传和免疫异常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开展的基础研究(包括临床基础研究),以提高我国医学科学研究水平。
2.医学科学部的申请代码体系有哪些特点?
答:申请代码体系的基本特点是:
(1)一级申请代码是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从科学问题出发,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融合,把各“学科、科室”共性的科学问题放在一个申请和评审体系中;
3.医学科学部一级申请代码有哪些?
答:医学科学部共设31个一级申请代码及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一级申请代码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和营养支持、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医学免疫学、皮肤及其附属器、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口腔颅颌面科学、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肿瘤学、康复医学、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病原生物与感染、检验医学、特种医学、放射医学、法医学、地方病学/职业病学、老年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物学和药理学。
4.申报医学科学部项目,在选择申请代码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请申请人认真查询医学科学部一级申请代码并选择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1)血液淋巴肿瘤自2016年度起细化为淋巴瘤(H0818)和骨髓瘤及其他浆细胞疾病(H0819)。
(3)放射医学(H22)主要涉及放射病理、放射防护及非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不受理放射诊断学以及肿瘤放射治疗申请;放射诊断学请选择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H18)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
(5)新生儿疾病列入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H04)申请代码,儿科其他科学问题请选择其相应系统的申请代码;
(6)性传播性疾病请选择医学病原生物与感染(H19)相应的申请代码。
5.医学科学部鼓励申请人进行哪些研究?
答:(1)从医学实践中凝练和发掘科学问题,开展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
(2)科学家长期、深入地对重要科学问题进行系统性、原创性研究;
(3)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
(4)利用多学科、多层面、多模态的新技术、新方法,如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整体以及群体等不同层面,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机制开展深入、系统的整合医学研究;
(5)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思想的深入研究;
(6)与其他领域融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7)开展新的疾病动物模型的创建;
(8)开展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
6.医学科学部将重点支持哪些研究项目?
答:(1)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
(2)突发/新发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的基础研究;
(3)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研究,并重视对具有研究基础的罕见病的研究。
(4)具有研究基础的罕见病的研究。
7.医学科学部在分析既往医学研究项目后,对申请者有哪些建议?
答:(1)鼓励针对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尤其强调研究的原创性;对获得较好前期研究结果的项目,鼓励开展持续深入的系列研究工作;避免无创新性思想而盲目追求使用高新技术和跟踪热点问题的项目申请;避免简单的观察性、描述性的项目申请。
(2)重视预期成果的科学意义和科学价值。在申请书立项依据中请阐释与项目申请有关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地凝练出科学问题或科学假说。阐释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3)重视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否能验证所提出的科学问题或假说,注重科学性、可行性和逻辑性;要求研究内容适当,研究方案翔实,技术路线清晰,资金预算合理。
获得专利和奖励情况请按照申请书中所列格式要求填写。
(8)进一步重视对资助项目的后期管理工作,加强“绩效考核”,加强对系统性和延续性研究项目的持续资助,对前期研究项目完成良好的负责人提出的申请给予优先资助。
(9)为使科学家集中精力开展研究工作,2016年度获得高强度项目[如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或联合基金中的重点支持项目等]的项目或课题负责人,以及申请项目与申请人承担的其他国家科技计划研究内容重复者,2017年度申请面上项目原则上不再给予支持。
8.申请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依托单位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医学科学部成立以来,医学领域各类项目申请数量持续增长。2015年度收到来自985个依托单位的申请44635项,占全委申请总量的26.62%。其中,面上项目19587项,占全委申请总量的26.82%。2016年度收到来自996个依托单位的申请48646项,占全委申请总量的27.50%。其中,面上项目20318项,占全委申请总量的27.44%。项目申请量过大消耗了有限的评审和管理资源,增加了评审和管理的成本,影响了评审工作的质量。为了科学基金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及保障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和管理工作的质量,要求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申请项目质量,减少低水平项目申请。
2015年起开始执行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请依托单位严格按照新的管理办法要求申请人填写资金预算表。
二、面上项目
1.2017年度医学科学部设立的面上项目专项类项目有哪些?
答:有3类,分别是:
(1)疾病动物模型建立
(2)罕见病(例)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3)淋巴管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研究
答:鼓励开展研究包括:
(1)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发现与鉴定;
(2)各种新的诱发性模型的建立、鉴定及标准化;
(3)外界环境对疾病动物模型的影响;
(4)不同物种但同类疾病动物模型之间的比较医学研究等;
(5)疾病动物模型库以及数据库的建立;
(6)模型建立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5.医学科学部2017年度面上项目预计平均资助强度是多少?
答:2017年度面上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60万元/项,与2016年度基本持平,资助期限为4年。在一些特定领域(见指南各科学处部分),对于一些工作基础雄厚、需要较高强度资金支持、特别优秀的创新性项目可给予面上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2倍的资金支持。请申请人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理申请资金,填写资金预算表。
6.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结题当年可否申请面上项目?
答: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青年科学基金负责人在结题当年可以直接申请面上项目。
三、重点项目
1.重点项目应如何填写申请书?
答:申请人应按照项目指南的要求和重点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在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范围内,凝练科学问题,根据研究内容确定项目名称,注意避免项目名称覆盖整个领域或方向。
2.重点项目应由几个单位承担?资助期限如何?
答:重点项目一般由1个单位承担,确有必要时,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资助期限为5年。
3.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立项领域如何确定?申请方式有哪些?
答:医学科学部根据医学科学领域学科发展战略和优先资助方向,通过广泛调研,经专家研讨确定重点项目立项领域。请申请人根据重点项目立项领域,自主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仅受理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不受理“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
4.对于重点项目的申请书的撰写有何特殊要求?
答:有关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请参看本《指南》中重点项目总论部分。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
(1)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总论部分的有关要求同样适用于重点项目,请申请人参照。包括:2016年度获得高强度项目[如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或联合基金中的重点支持项目等]资助的项目或课题负责人,以及申请项目与申请人承担的其他国家科技计划研究内容重复者,2017年度申请重点项目原则上不再给予支持。
(2)准确填写立项领域后面所标出的申请代码;申请书“附注说明”一栏必须准确填写项目申请所属的重点项目立项领域名称。
(4)请申请人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理申请项目资金,填写资金预算表。
5.医学科学部2016年度资助情况以及2017年度对重点项目的资助计划如何?
答:医学科学部2016年度39个重点项目立项领域共收到申请592项,资助重点项目107项,资助直接费用29402万元,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274.79万元/项。2017年度计划资助重点项目105项左右,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5年。
6.2017年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立项领域有哪些?
答:2017年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立项领域:
1.肺组织损伤和修复的免疫调控机制(H01)
重点研究肺感染或损伤后宿主和病原体相互作用,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天然或获得性免疫反应,免疫细胞和肺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肺组织损伤修复的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及其炎症调节,神经免疫调控机制等。
2.大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干预的基础研究(H02)
重点研究炎症和免疫在大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遗传与表观遗传机制,生物力学机制,以及血管钙化的机制等。
3.代谢紊乱致心肌细胞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及干预(H02)
重点研究心肌细胞感知和调节代谢平衡的机制,代谢异常致心肌细胞重要细胞器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及其关键环节,发现代谢紊乱致心肌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和干预靶点。
4.肝脏疾病炎症性改变与代谢异常的机制研究(H03)
重点研究肝脏疾病炎症性改变对肝细胞代谢的影响和代谢异常加重肝脏炎症改变的重要分子调控机制及其逆转的机理。
5.高龄影响妊娠结局及子代健康的机制研究(H04)
重点研究高龄对生殖细胞数量及质量、胚胎形成及发育过程的影响机制,高龄妊娠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影响机制,高龄的环境累积效应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影响母胎界面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机制,以及高龄妊娠对子代健康的影响机制。
7.慢性肾脏病致代谢稳态失衡的机制研究(H05)
重点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所导致的氨基酸、脂肪、矿物质(钙磷)等代谢异常在CKD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延缓CKD进展提供新的诊断靶标与治疗靶点。
8.运动系统退变机制及损伤修复(H06)
重点研究运动系统退行性病变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寻找延缓或逆转运动系统退行性病变进展的重要枢纽,并阐明其调控机制;探索运动系统退变及损伤修复的防治方法与作用机理等。
9.白色脂肪米色化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能量代谢稳态中的作用(H07)
10.微环境调控与血液疾病的发生及机制(H08)
重点研究微环境(骨髓/淋巴结等)中的各类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功能和命运的调控作用,阐释血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机制。
11.血液疾病的细胞免疫治疗及其作用机制(H08)
重点研究目前细胞免疫治疗中最为关键的瓶颈问题,如治疗靶点以及治疗后复发等,阐明其分子机制。
重点研究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如智力障碍、孤独症、癫痫等发病机制,探索不同影响因素(孕龄、环境、药物、疾病等)对未成熟神经发育的影响,尤其是突触形成、离子通道功能及髓鞘化等功能障碍的致病机制。
重点研究影响免疫细胞功能亚群分化的细胞及分子机制,机体微环境及代谢过程对免疫细胞功能亚群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机制,以及免疫细胞功能亚群分化异常所引起的重要疾病的机制。
16.遗传/表观遗传学在皮肤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H11)
重点研究皮肤在发育、衰老、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机制,以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IncRNA等表观遗传学修饰机制。
17.视网膜损伤及修复机制的研究(H12)
重点研究视网膜损伤包括视网膜感光细胞、节细胞、视神经等神经环路损伤,损伤原因包括视网膜血管病变、免疫和炎症因素、以及视网膜代谢和微环境改变,修复机制包括抗氧化剂、物理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等。
18.听觉前庭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干预研究(H13)
重点研究听觉前庭功能异常(眩晕、耳鸣、听敏感等)的发生发展及调控机制,以及内耳毛细胞再生、基因治疗和小分子药物对眩晕、耳鸣、听敏感等疾病的治疗机理。
19.常见口腔黏膜非恶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与干预的基础研究(H14)
重点研究免疫调控、遗传、微生态、炎症等机制或因素,在常见口腔黏膜非恶性疾病(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病、口腔念珠菌病等)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机制,为建立新的临床诊断与干预策略奠定基础。
20.多器官功能损害及保护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H15)
重点研究因创伤、烧伤、脓毒症、中毒以及其它危急重症所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早期识别、快速诊治和发生机制,针对心肺复苏术后出现重要器官(心、脑、肾脏等)功能损害的保护措施和防治策略。
21.细胞代谢重塑与肿瘤免疫微环境(H16)
重点研究肿瘤细胞代谢异常或代谢产物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及改造、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炎性细胞自身的代谢重编程、及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和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22.基于癌前病变的肿瘤化学预防(H16)
重点围绕癌前病变以及癌前肿瘤发生进程,发现化学预防的新靶点、新的化学预防化合物,并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针对炎症-癌症转化、细胞代谢异常等环节,能进行有效干预的化合物及其作用机制、老药新用的分子机制。
23.间质上皮转化(MET)与肿瘤转移(H16)
24.基于染色质重塑的肿瘤治疗基础研究(H16)
25.缺血性脑疾病的多模态影像学基础研究(H18)
重点研究缺血性脑疾病的多模态表征,尤其是在缺血性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模态的影像学表征,侧支循环建立及其动态演变的影像学特征,半暗带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基于多模态影像学的缺血性脑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疗效评估等。
26.组织工程化组织/器官再生的血管神经化机制研究(H18)
重点研究组织工程化的组织/器官再生过程中,其血运或神经支配重建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如研究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重建方法及影响因素,组织/器官神经支配的重建、作用及影响因素,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对组织/器官血运/神经重建的影响等。
27.人类病毒感染与致病机理(H19)
重点研究人类病毒感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包括病毒的亲嗜性机制,病毒对细胞、组织的病理损伤机制,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机制,病毒的基因型或变异与疾病谱的关系,病毒的慢性感染或潜伏感染机制等。
28.特殊环境(温度、压力、重力、空间等)所致心脑疾病的机理及干预(H21)
重点研究在航空、航天、航海、潜水、高原、极地等特殊环境或极端环境中,心脑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其干预和预防基础,如高原/缺氧/高温/低温/高压或减压条件下的心脑损伤,空间/微重力/失重条件下的心脑损伤及其对脑血流动态调控、脑功能与学习记忆影响等。
29.急性核辐射损伤与检测技术的基础研究(H22)
31.环境与职业有害因素的早期健康危害与风险评估(H26)
重点研究重要环境与职业有害因素导致的早期健康损害、以及早期健康效应指标筛选和验证,并研究应用于健康风险评估,以实现对环境因素导致疾病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预防。
32.营养素和非营养素活性物质摄入量与健康效应的评价研究(H26)
33.温热病传变规律及相应治则治法的生物学基础研究(H27)
重点研究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中的动态传变的生物学基础,针对不同病变阶段的相应治则治法和方剂的作用机制。
34.基于疾病易感性的中医治未病的生物学基础研究(H27)
重点研究情志、体质等机体内因导致疾病易感性增加的生物学基础,以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为切入点,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角度研究中医药通过干预机体疾病易感性从而达到治未病的作用机制。
35.芳香类中药“开窍”或“化湿”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H28)
重点研究芳香开窍药或芳香化湿药产生“开窍”或“化湿”功效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36.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医药优势病种防治机制研究(H29)
重点研究获得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证据支持的中医药优势病种,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机制。
37.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发现、作用机制及新靶标研究(H30)
强化天然药物化学与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交叉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重点开展疗效确切(须经过临床或临床前验证或体内药效评价)的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新机制、新靶标的研究,注重体内药效与新机制/新靶标的高度关联性。
38.新型药物靶标的发现和系统性的药理学确证(H31)
39.特异性敏感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个性化药物治疗基础研究(H31)
四、重大项目与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1.重大项目
(1)2017年医学科学部拟资助的重大项目是什么?资助计划如何?填写申请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1)2017年医学科学部拟资助的重大研究计划领域是什么?资助计划如何?填写申请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具备什么条件的科研人员可以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答:(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华人青年学者,符合(2)-(7)条件的,也可以申请。
(2)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197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5)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6)与境外单位没有正式聘用关系;
2.填写申请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考察申请人本人的学术水平及创新潜力,撰写申请书时不填写“主要参加者”;
(2)申请书摘要部分,应填写申请人的“主要学术成绩”;
(3)申请书项目名称栏目应填写“研究领域”,而不是具体的研究课题名称;
(4)申请书中关于论文被收录与引用情况仅需提供统计表;
(5)依托单位应组织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对申请人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择优推荐并签署推荐意见。2017年起,不再要求提交单位推荐意见。
(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承担项目总数的限制范围(申请时不限项)。
(7)申请人撰写申请书,应注意符合按照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关于申请书撰写要求”及正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相应部分的要求撰写申请书,请注意认真阅读。
3.201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计划如何?
答:201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期限为5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为350万元/项。全委计划资助200项。
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具备什么条件的科研人员可以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答:(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华人青年学者,符合(2)-(7)条件的,也可以申请
(2)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8周岁[197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未满40周岁[1977年1月日(含)以后出生];
答:(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考察申请人本人的工作基础及创新潜力。撰写申请书应注意两方面并重。工作基础方面重点阐述申请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科学价值;创新潜力方面重点阐述申请人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和创新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
(2)申请书类别选择“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书项目名称栏目应填写“研究领域”,而不是具体的研究课题名称;
(3)申请书不填写“主要参加者”;
(4)申请人如获得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或中央、地方人才计划资助应在申请书中注明;
(5)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承担项目总数的限制范围(申请时不限项);同一申请人只能获得一次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申请人不得同时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正在承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结题当年可以申请)。正在承担或承担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人员不得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6)申请人撰写申请书,应注意符合按照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关于申请书撰写要求”及正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相应部分的要求撰写申请书,请注意认真阅读。
3.2017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计划如何?
答:2017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期限为3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130万元/项。全委计划资助400项。
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年龄要求如何?与其他项目的评价重点有何不同?
答: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要求申请人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198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未满40周岁[197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和管理机制与面上项目基本相同,重点评价申请人本人的创新潜力。
2.2017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如何?
答:2017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5万元/项。
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1.哪些地区依托单位的申请者可以申请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答:共有5个自治区、6个省、6个自治州和2个市。具体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海南省、贵州省、江西省、云南省、甘肃省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16年新增加陕西省延安市和榆林市。
此外,按照国家政策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派出的正在进行三年期及以上的援疆、援藏科技人员(需依托单位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出具证明)可以申请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2017年度医学科学部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如何?
答:2017年度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40万元/项。请申请人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理申请项目资金,填写资金预算表。
3.医学科学部鼓励哪些方面的申请?
答:(1)申请人提出有创新的研究思想并开展研究工作;
(3)申请人充分利用科技发达地区科研院所和实验室的各种先进的研究设备和研究体系开展合作研究。
4.自2016年起申请地区科学基金有哪些新的规定?
(1)申请条件:
①地区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依托单位的全职工作人员;
②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派出的正在进行三年期及以上的援疆、援藏科技人员(依托单位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出具证明)
(2)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
①地区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依托单位的非全职工作人员;
②地区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的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依托单位的科技人员;
③非地区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依托单位的科技人员。
④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
⑤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但在职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单位申请)。
(3)特别注意:自2016年起,作为项目负责人累计获得地区科学基金资助达3项,不得再继续作为申请人申请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及以前批准资助的项目不计入累及范围。
九、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1.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主要支持哪些科研人员?
答: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
2.创新研究群体申请与资助方式如何?
答:2013年以前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科协及自然科学基金委推荐产生。2014年起,创新群体项目的申请方式改为申请人通过依托单位直接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申请,不再实行部门推荐申请方式。创新群体项目资助期限为6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1050万元/项(数学和管理科学735万元/项),全委计划资助38项。
3.创新研究群体申请条件如何?
答:(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3)具有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队伍,包括学术带头人1人,研究骨干不多于5人;
(4)学术带头人作为项目申请人,应当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影响力,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55周岁[196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5)研究骨干作为参与者,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
(6)项目申请人与参与者应当属于同一单位。
(7)自2017年起,不再要求提交单位推荐意见,但仍需要提交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推荐意见。
4.2017年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资助计划如何?
答:全委计划资助38项,资助期限为6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1050万元/项。
十、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
1.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主要资助哪些科研人员的研究?
答:资助海外或港澳50岁以下[196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华人学者与国内(内地)合作者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其中,华人学者应具有所在国(所在地)相当于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在海外或港澳从事科学研究并独立主持实验室或重要的研究项目。与国内(内地)合作者所在依托单位签订合作研究协议书。双方有良好的合作研究基础,属强强合作,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属国际前沿。保证资助期内每年在依托单位工作2个月以上。
2.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分为哪些资助类别?
答:分为两年期资助项目和延续资助项目(2+4资助模式)。
3.2017年度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计划如何?
答:计划资助120项,资助期限为2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18万元/项;
延续资助20项,资助期限为4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180万元/项。
十一、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
1.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分为哪些类别?
答:
(1)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包括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2)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
①亚洲、非洲地区:包括A3前瞻计划,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RF)、以色列科学基金会(ISF)、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T)、泰国研究基金会(TRF)、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基金组织如印度科学技术部(DST)、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埃及科技研究院(ASRT)的合作交流项目与双边学术研讨会等。
②国际科学组织: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IIASA)、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贝尔蒙特论坛多边合作(BF/IGFA)、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金砖国家科技和创新框架计划(BRICSSTIFrameworkProgramme)。
③美洲、大洋洲地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MGF)、加拿大卫生研究院(CIHR)、加拿大魁北克医学研究基金会(FRSQ)、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澳大利亚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理事会(NHMRC),巴西国家科技发展委员会(CNPq)、智利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YT)、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CONICET)、厄瓜多尔共和国高等教育科技与创新国务秘书处(SENESCYT)等其他国家科学基金组织。
④欧洲地区:欧洲研究理事会(ERC)、英国皇家学会(RS)、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RSE)、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英国文化协会(BC)、德国科学基金会(DFG)、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法国国家科研署(ANR)、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芬兰科学院(AF)、荷兰科学研究组织(NWO)、奥地利科学基金会(FWF)、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瑞典研究理事会(VR)、瑞典科研与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STINT)、葡萄牙科学与技术基金会(FCT)、比利时弗兰德研究基金会(FWO)、捷克科学院(CAS)。
⑤港澳台地区:香港研究资助局、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澳门基金会、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和台湾财团法人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
⑥中德科学中心
2.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2017年资助计划如何?
答:2017年度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其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5年。全委计划资助100项。
3.申请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申请人与合作者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且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以上基金项目。合作者应具有所在国(或所在地)相当于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并独立主持实验室或重要的研究项目。
4.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申报材料有哪些?
(1)在线填写的中文申请书
(2)英文申请书:可在ISIS申报系统中下载填写并作为在线填报申请书的附件一并提交。
具体要求参照《合作协议书》范本。网址如下:
(4)合作者在所在国(或所在地)主持与申请项目内容有关的研究项目证明材料或近3年发表的与申请项目内容有关的论文。
(5)外方合作者针对英文申请书的确认函:当外方合作者无法在英文申请书上签字时,可由一封本人签名的确认函代替。确认函需外方合作者在其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正式信函用纸上打印,信函用纸上应包含外方合作者所在工作单位信息,如大学或研究机构标志、单位名称、具体联系方式等内容。外方合作者必须提供其完整准确的通讯地址和联系信息,同时需明确合作题目、合作内容、合作时限、成果共享约定等内容。外方合作者应在确认函中明确表明已阅读过英文申请书并同意其内容。
5.医学科学部鼓励哪些领域的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需要注意什么?
答:(1)发育、炎症、代谢、微生态、微环境等共性病理新机制
(2)重大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精准化诊疗
(3)慢性疾病和伤害的流行病学和预防干预策略
(4)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快速识别、致病机制、预防预警及救治新策略
(5)感染性疾病与抗生素耐药
(6)急救、创伤、康复和再生医学前沿研究
(7)妇女、儿童健康
(9)营养、环境、遗传与健康
(10)干细胞与疾病
(11)脏器纤维化机制与防治
(12)组织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干预
(13)器官保护与替代治疗
(14)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与干预
(16)疾病的交叉科学研究
(17)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18)创新性诊疗技术与个性化医疗
(19)生物标志物与个性化药物
(20)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药理学验证
(21)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22)中药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23)特种医学与法医学基础研究
医学科学部请申请人注意:2016年度获得高强度项目[如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或联合基金中的重点支持项目等]资助的项目或课题负责人,2017年度申请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医学科学部原则上不再给予资助。
6.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是什么类型基金项目?2017年资助计划如何?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支持外国青年学者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在中国内地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旨在促进外国青年学者与中国学者之间开展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自然科学基金委2016年度共资助外国青年学者117位,资助直接费用3000万元,其中外国青年学者获得延续资助9位。20l7年度拟资助150位、延续资助20位外国青年学者,资助直接费用约4500万元。
7.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0周岁[197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2)具有博士学位;
(3)具有从事基础研究或者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
(4)保证资助期内在依托单位开展研究工作;
(5)确保在中国工作期间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及科学基金的各项管理规定。
8.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应具备哪些条件?
依托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依托单位应当指定联系人,负责向申请人提供政策咨询,协助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9.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申请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资助期限:分为两类,1年期或2年期,资助资金分别为一年20万元/项和两年40万元/项。
申报程序:
(1)申请人与依托单位签订的协议;
(2)申请人博士学位证书;
(3)不超过5篇代表性论文的首页。
关于2017年度项目的申请及延续申请等具体事项和申报要求,请参阅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中的“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专版”。
十二、联合基金项目
联合基金项目计入科学基金项目限项申请规定范围(总数3项限制);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上一年度获得联合基金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
2.2017年度NSFC-云南联合基金的资助计划如何?
答:2017年度NSFC-云南联合基金受理4个研究领域的“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人口与健康是4个研究领域之一),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24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
3.2017年度NSFC-云南联合基金人口与健康领域将支持哪些方面的研究?
答:1)利用云南特色资源,针对人类重大疾病防治的活性物质发现与疫苗研发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基于云南特色资源的新型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功能及药理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31)
(2)基于云南跨境传播重大传染病病原体的致病机理及新型疫苗免疫保护机理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19)
(3)云南民族医药和特色中药的有效性、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28)
(4)云南重要药用生物资源的活性成分形成机理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30)
2)云南地区高发病和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的基础研究
(1)云南地区高发病、地方病及慢性病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代码下对应系统疾病的申请代码)
(2)云南及周边地区虫媒性热带病、重大感染性疾病及毒品成瘾流行规律、发病机理及防治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19或H09)
4.申请NSFC-云南联合基金应特别注意哪些内容?
答:(1)申请人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2)申请书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NSFC-云南联合基金”。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3)本联合基金面向全国,鼓励申请人与云南省境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对于合作研究项目,应当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
(4)申请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项目申请代码1必须选择的申请代码是:人口与健康领域L02;申请代码2必须选择本《指南》各主要研究方向所标注的申请代码。
5.2017年度NSFC-河南联合基金的资助计划如何?
NSFC-新疆联合基金2017年度受理4个研究领域(人口与健康是4个研究领域之一)的“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项目申请。其中“培育项目”资助期限为3年,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50万元/项;“重点支持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220万元/项。
6.2017年度NSFC-河南联合基金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将支持哪些方面的研究?
1)重点支持项目
(1)河南省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的致病机制与早期特异性诊断(申请代码2选择H19);
(2)河南省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申请代码2选择H16);
(3)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重要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子机制(申请代码2选择H31);
(4)早产儿脑损伤及其严重后遗症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申请代码2选择H04);
(5)中医药防治儿童紫癜性肾炎作用机制(申请代码2选择H28);
(6)真菌性角膜炎的基础研究及药物干预(申请代码2选择H12)。
2)培育项目(申清代码2选择医学科学部申清代码)
基于基因组学、表观遗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的疾病基础研究;免疫调节与疾病;重要的医学病原体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河南地方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基础研究;重大传染病和突发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基础;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分子遗传、早期识别及防治;肿瘤细胞的起源、肿瘤复杂生物网络、干细胞调控、肿瘤微环境、早期诊断与干预;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老年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基础;精神疾病与心理健康;创新药物设计、合成与作用机制;河南道地中药研发的关键技术及基础;中医方剂基础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机制研究;中医药信息化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研究。
7.申请NSFC-河南联合基金应特别注意哪些内容?
答:(1)本联合基金培育项目申请人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所在依托位必须位于河南省境内。
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人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面向全国,河南省以外的依托单位申请项目应当与河南省境内单位合作。对于合作申请的研究项目,应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
(2)申请书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重点支持项目”、“培育项目”;附注说明选择“NSFC-河南联合基金”。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3)申请“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项目申请代码1必须选择的申请代码是:人口与健康领域L02;申请代码2必须选择本《指南》各主要研究方向所标注的申请代码。
(4)申请本联合基金中的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正文开头应首先说明相应的研究方向名称,如:【本申清针对“重点支持项目”——人口与健康领域——(1)“河南省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的致病机制与早期特异性诊断”撰写,……。】,以便评审专家清楚了解中清人所针对的研究题目和内容。
8.2017年度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的资助计划如何?
答:2017年度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受理4个研究领域(人口与健康是4个研究领域之一)的“重点支持项目”申请,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2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
9.2017年度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将支持哪些方面的研究?
(1)闽台特色创新药物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30)
(2)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构建及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l8)
(3)闽台道地中药材品质控制技术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28)
(4)闽台地区人群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及口腔恶性肿瘤的诊疗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1或H08或H03或Hl6)
(6)神经系统、视觉系统常见重大疾病或罕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9或H12)
(7)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诊疗系统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18或H27)
10.申请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应特别注意哪些内容?
(2)申请书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3)申请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项目申请代码1必须选择的申请代码是:人口与健康领域L02;申请代码2必须选择本《指南》各主要研究方向所标注的申请代码。
(4)所有申请应有台湾方面的科技人员参与;依托单位为福建省外单位还应有福建省本地单位参与。
十三、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1.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有几个亚类别,资助范围是什么?
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包括部门推荐和自由申请2个亚类。资助范围包括,
(1)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2)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集成创新,用于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验证新原理、获取新数据的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3)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还资助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颖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
3.申请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申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有哪些要求?
答:申请条件:(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申请要求:(1)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申请人可通过依托单位自由申请,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000万元/项(不含1000万元/项)。
(2)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须经组织部门推荐方式申请。直接费用预算应当在1000万元/项(含1000万元/项)以上。
具有推荐资格的14个部门如下: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地震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后勤保障部。
4.申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应特别注意哪些内容?
答:(1)采用在线撰写申请书方式,资助类别选择“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在亚类说明中选择“自由申请”或“部门推荐”;
(3)本类型项目计入科学基金项目限项申请规定范围(总数3项限制)。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科学仪器类项目(含承担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以及科技部主管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合计不得超过1项。
(4)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实行成本补偿的资助方式,请申请人根据仪器研制实际需要,客观、实事求是地申请研究项目资金。
5.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期限如何?可以有几个合作单位?
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期限5年。合作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