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umatoidarthritiswithratsSUNYu-liang,CHIJian-huai,WanYi,YuWei,SUNShi-hong,HouJieAnhu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fei230038,ChinaAbstract:Rheumatoidarthritis(RA)isachronic,progressive,andaggressiveautoimmunedisease,themaincharactersofwhichincludejoints
4、ynovialinflammationanddestructivearthropathy.RAisteratogenicandmostofthepatientsarewithhighmorbidityrepeatedattacksinthedurationofsymptoms.Atpresent,medicinetoimprovetheclinicalsymptomsofrheumatismisthemaintreatmentforRA.Butbecauseofthesideeffectsoftrad
5、itionalmedicineandthecostofbiologicalagents,patientshavepoorcomplianceinlong-termuseandtherearedifficultiesindiseasecontrol.Thereforeitisimperativetodevelopeffectiveantirheumaticagents,withsmallsideeffects.Tostudyandestablishaneffectiverheumatoidarthritisan
6、imalmodelisthekeytodevelopeffectivedrugsandmakeeffectivetreatmentmeasures.Appropriatetestingalsocouldreflectthetherapeuticefficacyofdrugsaccurately.SoWistarratsontheimmunewereusedastestanimals,andarthritisindexevaluation,serologic,pathologic,andiconographic
7、detectionwerecarriedoutsoastoevaluatethepotencyofantirheumaticagents.Keywords:rheumatoidarthritis(RA);generalstateobservation;jointswellingdegree;immunologicalcharacteristics;pathologytesting;Imagingdetection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
8、身免疫性疾病,能导致晚期关节畸形、功能活动障碍,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甚至影响心、肾、脊椎功能,是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1-2。因此,研制有效、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刻不容缓。而正确的检测指标及方法对评定药物的疗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一般状态观察正常大鼠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觅食、饮水,体质量稳定,被毛光泽,行为活跃。而免疫后的大鼠精神萎靡、倦怠,进食减少,体质量减轻,毛发失去光泽,活跃度降低。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可以通过对大鼠状态的观察,对药物的作用效果进行初步判断。2关节肿胀程度的评价免疫后的大鼠因病情的不同变化,会出现足跖部的肿胀。根据有关关节炎实验动物研究的文献
9、报道3,多数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定或用游标卡尺测量收稿日期:2012-01-11足跖部肿胀度作为评价关节炎肿胀程度的依据。前作者简介:孙玉亮,硕士研究生。Tel:E-mail:sunyuliang2004者的评价标准为5级评分法:0分,无关节炎;1分,个别足趾发红、肿胀;2分,大部分足趾及足底肿胀;3分,踝关节及以下肿胀;4分,肿胀累及踝关节以上且不能负重。后者用游标卡尺测量实验动物足跖部肿胀度,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因此,可以通过对大鼠进行关节肿胀程度的评定,来判断大鼠的预后状况,进而进行药效评定。3免疫学检测随机选取大鼠,ip给予10%水合氯醛(3mL/kg
10、)麻醉,断颈处死,迅速腹股沟动脉取血,于3000r/min离心15min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体4。3.1自身抗体RA患者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除传统的类风湿因子外,近年来又发现了对RA诊断及研究均有意义的多种自身抗体5,包括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及抗RA33/36抗体等。对这些抗体的检测可以更好地反映大鼠的预后情况及药物的疗效。3.1.1类风湿因子(RF)1912年发现RA患者血清中含有RF,这对该病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RF并不是一项足以令人满意的诊断指标,因为RF在RA患者中的检出率不高,特异性较低,在早期往往呈阴性,RF
11、阳性也可见于慢性感染、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和正常的老年人。近年来随着各种新的检测方法相继出现,检出率不断提高。RF可分为IgM、IgA、IgG及IgE4种类型,其中IgM、IgA易于检测,对RA诊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6。3.1.2抗核周因子(APF)RA患者中APF阳性率为48.6%86.0%,血清滴度亦远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该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为72.7%90%。文献中该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可能与底物制作技术、保存条件及阳性标准的设定有关。APF的阳性率可高于RF。大约l/3的RF阴性的RA患者可检出APF。因此,APF测定在一定的程度上可弥补RF的不足。研究证明,APF可出现于RA的早期阶段
12、,而HLA-DR4/DRI阳性的RA患者有较高的APF阳性率。3.1.3抗角蛋白抗体(AKA)在RA患者中,AKA的阳性率为60%73%。其特异性达87%95%7。AKA可见于早期RA患者,发病1年内,38%的患者该抗体为阳性。多数研究认为,同时检查AKA与APF可提高对RA的诊断水平。近几年国内已有不少单位开展了这项工作。3.1.4抗SA抗体抗SA抗体阳性率达68.4%8。SA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为78%97%。在发病1年内的早期RA患者,抗SA抗体的阳性率达29%。在血清RF阴性的RA患者中,抗SA抗体阳性率为27%。3.1.5抗型胶原抗体(anticollagenty
14、映病情的指标之一,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约有5%的RA患者在病情活动时血沉并不增快。因此,判断RA活动程度应以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主,血沉及C-反应蛋白等作为参考指标10。3.3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3.3.1淋巴细胞亚群近些年研究结果表明,RA除了体液免疫异常外,还有明显的细胞免疫异常,细胞免疫的调节异常是本病的关键,也已成为RA发病机制研究的重点。CD3+即为总T淋巴细胞,可分为两个主要亚群:CD4+和CD8+细胞。CD4+为辅助/诱导细胞(Th/Ti),具有辅助T细胞转变为效应细胞,B细胞生成抗体和巨噬细胞活化等功能,起辅助、诱导细胞及体液免疫的作用;CD8+为抑制/杀伤细胞(Ts
15、/CTL),具有抑制T细胞活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和产生细胞毒作用,起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的作用。RA患者与正常人比较,CD3+、CD4+无变化,而CD8+明显减少,CD4+/CD8+值明显升高。RA滑膜CD4+/CD8+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疾病的病期、活动性和严重性,对早期RA的诊断可能提供一定的帮助。3.3.2白细胞介素RA是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因此多种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介导炎症和组织损伤。目前比较有诊断价值的细胞因子有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及其可溶性受体(IL-2、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IL-1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
18、、T淋巴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RA患者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有人在RA患者关节滑液中检出高水平的IL-8,IL-8在IL-1存在条件下,可破坏软骨酶。因此推测IL-8是致关节损伤的炎症因子之一。3.3.3肿瘤坏死因子(TNF-)RA是活性T细胞浸润引起滑膜血管增殖及血管翳形成,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TNF-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免疫反应、炎症和对损伤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影响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调节,并与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在RA炎症局部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网络中,TNF起着很关键的作用11。在RA患者体内中,TNF-主要由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关节滑膜的巨噬细胞分
19、泌,其他类型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产生和释放TNF-的能力。关节病变组织中检测的多是TNF-,在RA患者的血清、关节滑膜和关节液中,TNF-均有很高的表达。在疾病活动期或进展期,TNF呈高水平分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及局部关节组织的破坏,慢性期TNF水平相对较低且稳定,其浓度的高低与RA患者的严重程度一致12。动物实验证明,中和TNF-能降低关节炎的严重程度13。RA患者治疗后,血清TNF-水平随同期关节炎活动指数的改善而显著下降,提示RA疗效可表现在细胞因子水平的下降。因此TNF-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RA临床疾病活动指标之一。4病理学检测大鼠断颈处死,剪
21、同治疗阶段大鼠的病理切片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药物的作用效果。5影像学检测随机选取大鼠,ip给予10%水合氯醛(3mL/kg)麻醉,并将其仰位固定于X射线操作台上,进行足部及踝关节处的X光片照射。观察和比较大鼠足部及踝关节处的组织形态的改变。正常大鼠踝关节X片显示,大鼠软组织无肿胀,关节结构完整,骨质无破坏,足趾小关节间隙清7胡朝英,钱柳,张冬青.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学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7):楚15。而免疫后的大鼠,可见骨关节边缘模糊,表面软骨破坏,骨质侵蚀。同时新生骨增生明显,并在趾节间、腕骨等部位出现骨关节僵硬。因此,X线对于疗
22、效的检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6结语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工具的不断研制和发明,越来越多的针对RA检测方法将被发现,实验的结果也将越来越可信。这对于更快研制出新的、疗效好的药物有着重大意义。参考文献1胡长玲,林兵,郑承剑,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天然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1,42(7):1435-1440.2李霞兰,王少军,杨艳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7,38(6):附2-附4.3白洪宇.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9.4柴铁
23、玲.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进展及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1,4(3):215-217.5由艳秋.各种检验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1,35(8):566-569.6赵文秀,李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7(2):152-154.1035-1040.8白洲霞.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分析探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1(3):50-52.9府伟灵.临床检验学实用技术与新进展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韩冰,张家颖,武广恒,等.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制备及血沉和组织学检测J.吉林医学,2009,30(7):587-588.11Rang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