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宏阔的历史视角和深厚的历史智慧,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十个坚持”宝贵历史经验,为全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注入强大思想动力,“坚持理论创新”位列其间。回首百年历程,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完成的重大使命,不断以鲜活丰富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百年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百年来,每逢重大历史关头,这一理论创新自觉意识就越发彰显。而坚持理论创新,不仅是我们党百年不懈奋斗历史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事业发展的奥秘所在。
在应急管理领域,中国共产党不仅成功应对、有效处置了一系列关系我国发展、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突发事件,而且通过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将其或上升到理论高度,或形成制度化内容固化下来。2003年“非典”后,我国很快形成了以“一案三制”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2008年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国一方面强化地震预测、预报理论和技术研究等经验总结和教训汲取,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常态化、制度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及时总结经验,并将其提升到理论高度、进行理论创新。2018年,着眼我国灾害事故多发频发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成立应急管理部门、亲手缔造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的组织实施是坚强有力的。
及时总结经验补短板强弱项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差距大。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制造国、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大能源消费国,等等。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任务重、责任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应对和处置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有效防范了一个又一个危机的发生。这在根本上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大力支持。我们要总结经验,补短板强弱项。
其次,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是安全风险意识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应对危机和成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要增强风险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并对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
再其次,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新技术、新工具越来越重视。随着各类突发事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越来越需要借助新技术和新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科技创新。针对应急管理工作,他提出,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展望未来加强理论实践创新
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提出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这次疫情暴露出我们在城市公共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短板死角,要进行彻底排查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打一仗进一步。理论是用于指导实践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样是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不断强化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为应急管理实践创新提供不竭的理论源泉,以高水平的应急管理护航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学会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每一次应急处置突发事件,都会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或者深刻的教训。而人类就是在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教训汲取中增长知识、提升理论认知和提高应对能力的。为此,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应该学会及时总结、善于总结,从经验中吸取营养,从教训中增长知识和能力。
其次,要学会不断地把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实际效能。我们要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应急中学会应急,避免再次犯错,避免重走老路。这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的应有之义,也是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创新的应有之义。
再其次,要学会将总结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转化成制度,并不断完善制度。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不仅要学会把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实际效能,还要通过“补短板、强弱项”的方式转化为长效机制、固化为制度或法律。对一些成型的经验,应及时启动政策议程,纳入公共政策或立法范畴,适时将其转化为制度、上升为法律,真正将成功经验纳入常态化的运行制度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从长远看,我们应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深刻认识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不仅要融会贯通对各类常规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知识技能,还要了解掌握处置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一带一路”风险治理等非常规风险与突发事件的知识技能。只有不断深入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才能不断提升把握应急管理全局的能力,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理论水平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