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论文范例6篇

铁路工程项目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投资规模大、技术性强、专业分工细、参加单位多、流程复杂等特点,有的工程还涉及运营中的即有线改造。一条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从勘测设计、施工到交付运营将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既有严格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协作,同时又相互制约。铁路工程与一般工民建筑的BIM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差异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工程呈带状分布,沿途地理环境复杂

全线工程的作业面呈带状分布,每个建设项目长度延绵从几十公里到上千公里,沿途穿山、越岭、跨河,工程地质、地形和环境复杂多变;而一般的工民建筑只是相对集中布置在一个区域,大部分工点是建在已经完成“三通一平”的简单地形上,地质和周围环境相对单纯。

2.2工程数量巨大,数据海量

通常一条铁路的建设投资都在几亿元以上,有的多达千亿以上。项目常常被划分成数个甚至数十个标段,工点数量更是巨大。无论是工程建筑信息还是工程地理信息数据都是海量的,这样的海量数据将需要一个有效的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管理模式来管理。

2.3参加专业众多,需要协同设计

在一个铁路项目的设计中通常需要有众多的专业协同工作,如:经调、行车、测绘、地质、线路、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站场、机务、车辆、给排水、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电化、房屋、暖通、环保、工程经济等专业。随着技术进步和建设标准的提高,这些专业不但技术上要求高,而且需要多专业间的密切配合协同设计,平行交叉作业繁多。

2.4工程属性差异大,不易开发通用软件

由于各专业工程内容的属性不同,其设计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土建工程中设计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几何结构、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四电工程中除了视觉层面的外,在设计上更多的表达方式是逻辑关系、负荷计算、信息规则;而对于轨道、路基、隧道、接触网等工程为沿线路走向连续延伸。因此,采用或开发一个通用的软件来解决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

2.5专业间存在“信息孤岛”,现用软件大部分没有BIM接口

在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开始各专业都是本从本专业的需求出发,对勘察设计的软件和设备进行引进、开发或升级换代,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本专业的数据标准格式。这些专业数据虽然能满足本专业铁路勘察设计的业务需求,但是下游专业开展设计时常常需要先经过二次转换或重新录入,才能使用上游专业提供的数据,数据跨专业使用的效率较为低下。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各设计专业也在逐步完善自己的专业数据库,加强了对数据的管理和维护,但没有从一个全局性的高度来规划和协调,使得各专业信息化的程度越深,专业间“信息孤岛”的现象越严重。另外,由于铁路工程BIM技术的应用起步比较晚,各专业正在使用的辅助设计软件在开发时大部分没有考虑与BIM软件的接口问题。

2.6部分专业和设计不宜采用BIM的表达方式

虽然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同性、模拟性等特点,但不是所有的设计阶段、设计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可以用BIM的方式来表达,如:方案研究阶段、预可研阶段,以及经调、行车的分析计算等,BIM并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3解决方案

3.1平台组成及分工

大平台由若干个专业BIM设计平台和一个真实场景协同设计平台组成。由于各专业的设计内容和流程十分复杂,每个专业需要建立自己相对独立的专业BIM设计平台,主要解决本专业作业中的分析与计算、模拟与仿真、族库的建立与调用、中间成果及最终成果的生成、设计效果呈现等纵向问题,针对每一项专业性强的设计内容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设计子系统;同时还要考虑施工、运营维护等工程全生命周期BIM的条件。在真实场景协同设计平台上主要摆放各专业上下游互提资料及设计效果呈现等数据,主要是解决数据共享、设计协同及视觉上设计效果呈现等横向问题。各专业的数据在本专业BIM设计平台上“重量化”,在真实场景协同设计平台上“轻量化”。

3.2各专业BIM模型在平台上的呈现方法

铁路全线工程设计是以线路里程为基础的设计模式。建立BIM单体模型坐标与里程坐标之间的转换,将各专业的BIM模型以里程坐标在真实场景协同设计平台这个统一的地理空间中进行套合,解决单体BIM模型孤立存在的问题。采用地形重构技术,对各专业要放置的三维模型与地形进行融合处理,保证模型按照给定的设计高程、地理坐标及其他规则放置后表面与结合处地表一致,实现地形与三维模型之间的无缝套合。同时,制定各专业放置在三维真实场景平台上模型的比例尺、坐标系标准及模型族库建立规则,确保提交的数据准确融入系统和BIM的模型与模型之间无缝贴合。

3.3数据库管理方式

针对铁路工程数据量大及专业相对独立的特点,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结构。该数据库由全局数据库和若干个专业数据库组成。全局数据库存储项目、方案、坐标系、专业、设计人员、规则等具有全局性的数据,以数据索引统领各专业数据库,形成联系。各专业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存储本专业的数据,并将数据索引信息注册到全局信息库。各专业的数据按照接口标准放到数据库中,以完成数据,专业间通过接口标准及权限来获取各自所需的信息。

3.4现用专业软件上传数据库的途径

对于各专业目前使用的独立软件,无法直接连接到数据库上,可按下列三种途径来解决,如图2所示。途径一:通过编写数据转换程序和本地数据管理程序,完成专业软件与协同设计平台的连接。数据转换程序将各专业的专业数据转换为标准接口数据,并存储到本地数据缓冲位置;本地数据管理程序实现对本地缓冲数据的。途径二:修改现有软件,增加标准数据输出接口,通过数据管理程序数据。途径三:重新编写专业软件,软件直接以标准接口输出数据,再由数据管理程序负责。甚至可以将程序直接写入专业软件,直接由专业软件。如果现用专业设计软件能进行二次开发,则通过途径二进行软件改造,增加新的接口是最理想的方式;否则就应选择途径一编制新的转换程序,将数据按接口进行转换;而途径三由于要对既有软件进行更新换代,代价太大,不宜采用。

3.5中间互通软件和接口的选定

由于各专业的工程内容属性不同,其设计的表达方式也就有所不同,适合采用的BIM软件也就不一致。在专业互提资料中,每个专业的上下游专业通常也有好几个,如果没有一个通用的中间互通接口和标准,将导致接口过于复杂和接口设计困难。鉴于铁路工程设计中一直采用的是AutoCAD系统,各专业在该平台上开发和积累了大量的应用软件,设计人员对该系统也很熟悉;因此,为了使数据接口尽可能的减少和简化,各专业在设计时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属性采用个性化的BIM软件,但在进入三维真实场景平台互提资料和设计效果呈现时规定统一采用AutodeskRevit格式。这样,不论各专业采用哪种BIM软件,只需开发该软件与Revit的接口即可。同时开发Revit格式的三维模型数据与三维GIS模型数据的交换软件和制订数据接口标准,使Revit格式的三维模型数据导入之后能够完整保留其原来的各项属性,实现在三维真实场景平台上对各专业的三维模型属性进行查询、调用、编辑、增加、删除等操作。

3.6平台初期拉通的原则

鉴于铁路工程BIM技术才处于起步阶段,要求开发人员不但要有软件开发技能,还要熟悉设计流程,同时还需要有专业人员的配合;而刚开始对有些知识的认识是模糊和不完整的,通常是在开发过程中逐渐了解和掌握,并加深理解的;有的是随着项目的推进,被细化或变更。因此,在现阶段各专业仅适合在视觉和几何形状层面上进行初步拉通。随着项目的推进和认识不断深入,专业间的不断磨合,以及规则、标准的逐步制订和完善,再加载物理属性信息和分析计算功能,即实现各专业这个阶段在真实场景协同设计平台上统一摆放的是Revit格式的三维模型。

4结论

现阶段BIM软件产品受到BIM技术与思想发展的推动而不断趋于完善,BIM技术在国内开始被广泛运用到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等多个领域,BIM技术在运用中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让工程师、建筑师、设计人员以及业主等,多个层次用户来共享及使用同一个数字设计信息。基于BIM技术而成的可视化数字模型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建筑结构的模拟与分析,以便于施工单位可以加深对设计人员设计理念及建设目标的理解,对提高建筑产品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及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2BIM技术概述

3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视化BIM技术是基于三维模型技术而成的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领域的新兴技术,其可以利用三维模型技术来将真实的建筑构件展现给用户,由于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中都是以CAD软件进行绘图,该种方法很难将建筑结构的详细信息展示给不同用户,而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初期阶段便通过建立建筑结构的三位实体模型,来帮助各层次用户通过直观的角度对建筑构件信息、功能布局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与了解。很多大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动态演示,帮助用户利用直观的角度对建筑结构的各项参数进行观测,从而帮助设计单位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案,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质量缺陷与设计缺陷,对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3.3BIM技术在钢结构建模中的具体应用现阶段钢结构已成为一个大跨度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其在建模中往往需要面临结构链接和加强件布置等多个方面的难点,钢结构在设计中需要涉及到梁柱连接、梁梁铰接以及梁梁刚接等多种连接形式,所以在设计中往往需要根据梁的高度,来将各个连接件进行专项设计并要将其参数化。BIM系统在应用中可以利用参数共享,来对螺栓的数量与间距来进行控制,设计人员只需要对参数进行调节便可以形成新的连接件,而在加强件、连接件设计中设计人员只需要画出大样,而在钢结构施工中技术人员只需要对相应位置设计进行参考,便可以来确定加强件、连接件的准确位置,这对进一步提高钢结构设计质量及施工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4BIM技术在建筑机构设计中的难点

5结语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可视化仿真

前言

本文以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动态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于BIM技术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动态施工过程进行演示模拟,并且结合动态可视化信息管理技术和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动态施工过程进行研究。探索基于BIM技术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模拟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动态过程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1.BIM简介;2.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3.可视化建模研究。

1.BIM简介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它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座虚拟的建筑,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完整一致的、逻辑的建筑信息库。

2.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2.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方法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在对导流进行设计和管理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使用大量的数据和图形信息。譬如水坝地区的水文、地形、地貌、地质资料和枢纽设计、施工场地布置和施工导流方案设计等各式各样的数据和图纸。如何对这些错综复杂、数量繁多的信息进行高效、快速的取得、管理,是提高设计效率和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施工导流的方案设计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的设计过程及其复杂,并且设计出来的导流方案没办法做出实际的、直观的比较。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导流设计中实现BIM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可视化仿真技术可以形象直观的表达出导流设计的实际效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2利用BIM可视化仿真展示混凝土坝施工过程的三维动态过程

由于需要注意施工现场温度、应力、浇筑机械设备布置和浇筑能力等因素的作用,在对混凝土坝进行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现场温度、应力、浇筑机械设备布置和浇筑能力对将混凝土坝使用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缝分块浇筑。但是对混凝土坝浇筑的数量大,通常需要浇筑上千上万快混凝土,并且由于混凝土坝进行浇筑的施工约束条件过于复杂,就造成人工安排浇筑顺序和进度是一件难度较高的事。现在通常在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是凭经验用类比的方法,按照每月升高的浇筑层数和混凝土浇筑强度的指标来作为施工计划的参照指标。但是使用每月升高的浇筑层数和混凝土浇筑强度的指标作为参照指标没有系统的定量技术分析,使得在对大坝施工的过程中无法准确的判断施工各阶段的进度和混凝土坝升高过程是否能达到大坝施工的要求。

因为由于计算机和系统仿真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系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将混凝土上坝施工的动态过程真实的模拟出来。通过对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模拟,观察产生的施工动态过程,然后根据不同施工方案下混凝土施工进程的模拟的各项定量指标进行预测,然后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准确的混凝土坝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上输入各种可影响浇筑施工的变量,建立一个混凝土坝的施工系统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可模拟水利水电工程的仿真计算软件。然后使用这个软件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模拟建设,通过输入可实行的机械配套方案和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可以计算出机械配套的数量最优比、机械的最优利用率、每月的混凝土浇筑强度,并且还能获取对应的施工方案下对大坝进行浇筑施工的详细规划进度表。

3.可视化建模研究

建立一个能形象的、准确的展示工程施工的动态过程的三维数字模型是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动态施工仿真信息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个数字模型应当具备能够展示施工现场一些静态和动态信息,譬如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施工工程建筑物和施工设施的分布位置、材料运送途径等具体信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可视化仿真是利用Navisworks软件和其他建模技术完成的,这种可视化仿真的建立由初数据的收集分析、数字模型的建立,然后使用Navisworks对其进行渲染。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将直接关联作用到水电水利的效益和产生的影响,它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工程而已,它是构成整个水电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要素。

结束语:

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建筑行业引发了第,它在工程中的应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使得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管理各阶段的质量有所提高。BIM的不断发展,使得水利水电行业也引入了BIM理念。本文通过基于BIM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行可视化仿真研究,真实准确的反应出水利水电的工程动态施工过程和仿真数据。

参考文献:

[1]徐东扬.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方案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中南大学.2010

【关键词】BIM技术;住宅建筑;设计

1引言

2BIM技术的定义及优点

2.1定义

2.2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的优点

3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1BIM技术运用于结构设计

3.2BIM技术在节能、环保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绿色居住环境已成为当前人们对住宅的基本要求。当前很多住宅建筑的设计都会融入绿色理念,这不仅要求住宅建筑在施工时做到减少灰尘的排放、减少噪声污染等问题,还要保证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3]。据统计,我国的既有建筑中有超过400亿m2的建筑存在高耗能现象,随着能源的减少,如何减少建筑的耗能是每个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通过BIM技术能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各种情况下住宅建筑的耗能情况,从而为设计人员对建筑的能耗分析提供便利。例如,采光。很多建筑都是因为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建筑周围环境的变化,导致很多建筑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采光效果越来越弱,使很多住户即使在有太阳的情况下,都需要开灯进行照明,不仅影响了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而且使建筑耗能过多。而采用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模拟,从而有效地减少因为建筑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导致住宅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出现大的变化。而且BIM技术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要求,提供最环保的建筑材料供设计者参考,从而提高住宅建筑的环保性、绿色性和节能性[4]。

3.3BIM技术运用于建筑需求设计运用

4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人们的文化观念也在持续增长,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重视基础的安全稳定,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绿色环保性能。而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居住要求,出现了很多纰漏,因而需要对传统的设计方式以及设计理念进行创新,积极采用BIM技术进行全新的设计。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采用BIM技术能更好地设计出符合当前人们居住要求的住宅建筑,并且舒适度和安全性能较高,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进行调整,进而设计出更合理的住宅建筑[5]。因此,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综上所述,BIM技术依靠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能在住宅建筑设计时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推动住宅建筑的发展,因此,该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艳霞.BIM技术在某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7(5):86-87.

【2】崔海雨.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中过程控制探讨[J].江西建材,2017(19):31+35.

【3】杨佳.运用BIM软件完成绿色建筑设计[J].工程质量,2016,31(2):55-59.

【4】孙进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5(4):82-86.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1.BIM技术概述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核心是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例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富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大大提高,不仅可以用于建筑设计,还可以用于结构设计、设备管理、工程量统计、成本计算、物业管理等,可以在整个建筑业中发挥作用,管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

2.BIM技术原理

BIM技术,是一种专门面向建筑设计的基于对象的CAD技术,用于对建筑进行数字描述。利用BIM技术可以在一个电子模型中存储完整的建筑信息,这种方法被称赞为一种最新的变革。

在BIM应用系统中,建筑构件被对象化,数字化的对象通过编码去描述和代表真实的建筑构件。一个对象需要有一系列参数来描述其属性。这个对象的代码必须包含这些参数。参数通常是预先定义好的,或者遵守某些制定好的规则。这些参数信息就构成了建筑的属性。例如,一个墙对象是一个具有墙的所有属性的对象,不仅包括几何尺寸信息如长、宽、高,还包含了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性能、表面处理、墙体规格、造价等等。而在一般的CAD绘图软件中,墙体是通过两条平行线的二维方式来表达,线条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3.BIM技术工作概念

正如众所周知的“虚拟建筑”或是“建筑模拟”:图形,建筑视图,表现,计算与工程量清单都会自动的从3D模型中得到。具体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单一文件概念:完整的建筑项目模型和其所有的文档都包括在虚拟建筑文件里面。

2)模型是由真实建筑构件组成的。

3)模型与文档相互关联。

4)自动化文件工作流程管理。

5)建筑内容(图库)。

6)建筑信息数据库与建筑构件相连。

7)额外内容(渲染,动画,数量计算,清单)。

4.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势

4.1可视化的虚拟建筑设计体验

运用BIM技术,建筑师可以创造“所见所想即所得”的虚拟建筑模型。建筑师可以随时看到设计的效果,身临其境的感受建筑内部的空间效果,确认设计思路、比较各种材料、颜色及不同的体量造型是否和谐以及所创造的空间是否与环境相融。基于BIM技术的虚拟建筑设计极大地解放了建筑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建筑师从图纸中解放出来。

通过BIM可以将专业、抽象的二维建筑描述通俗化、三维直观化,直观生动的三维模型使得建筑师可以自由地与他人交流、沟通,使得业主等非专业人员对项目功能性的判断更为明确、高效,决策更为准确,从而使设计方案能够进行预演,方便业主和设计方进行场地分析、建筑性能预测和成本估算,对不合理或不健全的方案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

4.2高效智能的设计评估

运用BIM技术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中包含着丰富的非图形数据信息,提取模型中的数据,导入分析模拟软件中,即可进行面积分析、体形系数分析、可视度分析、日照轨迹分析、建筑疏散分析、结构分析、热工性能分析、管道冲突检验、防火安全检验,以及能量分析、规范检验等。通过分析可以及时准确的反映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给方案的合理化设计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这大大降低了性能化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也使设计公司能够为业主提供更专业的技能和服务。

4.3便捷的图形文档输出与修改

4.4协同工作

随着建筑工程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学科的交叉与合作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协同设计。基于BIM技术,可以使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各专业在同一个模型基础上进行工作。从而使设计信息得到及时更新和传递,提高建

筑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设计。此外,利用BIM技术,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的协同展开设计工作。协同设计是在建筑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建筑的传统设计方式必须得到改变的背景下出现的,也是数字化建筑设计技术与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5.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以上强大优势,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不只是充当画图的工具,而是已成为一种设计理念,为设计师想象力的发挥提供极大的空间。在建筑设计中,BIM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

1)场地分析:通过BI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做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2)建筑策划

3)方案论证

4)可视化设计

BIM使得设计师不仅拥有了三维可视化的设计工具,所见即所得,使设计师能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设计,同时也使业主及最终用户真正摆脱了技术壁垒的限制,随时知道自己的投资能获得什么。

5)协同设计

借助BIM的技术优势,协同的范畴也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从而带来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6)性能化分析

6.结语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强大的优势,也是未来建筑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并且可应用于建筑全生命期管理,提高建筑行业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的科学技术水平。本文仅作抛砖引玉,希望能和业内专家学者一起共同探讨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更为广阔的应用和更好的发展。

[1]BIM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初探.赵昂.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6.5

[2]BIM技术全寿命周期一体化应用研究.刘占省,王泽强,张桐睿,徐瑞龙.施工技术.2013.9.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具有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参与人员多、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在具体的施工中,极容易受到施工环境、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从整体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从现场施工、资源配置、生产协调、成本管理及施工进度管理等环节,加强其施工管理。BIM技术与施工管理有机结合到一起,可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高施工的安全和质量[1]。

2BIM技术以及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BIM技术

2.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特点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和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3方面。

2.2.1可视化

通过BIM技术,可以建立理想的三维立体效果。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立体建筑信息模型,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任务更加明确,并且为施工和管理提供明确的依据。

2.2.2虚拟施工

2.2.3协调性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具体应用

3.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图纸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只有确保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才能有效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偏差。在对建筑工程图纸设计阶段的管理中,通过二维平面工程设计图纸,很难把握施工图纸中的各个要点。而通过BIM技术建立的三维立体建筑信息模型,将二维平面工程设计图纸转化为立体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能够详细、全面把握整个施工图纸的要点,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可以进行专业建模,并且针对模型中的碰撞点,进行详细的检测,得出碰撞检查报告。根据检查报告,及时发现引起模型碰撞的原因,作出相应的调整。

3.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组织施工阶段的应用

就目前而言,随着建筑工程越来越复杂,其施工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其施工组织管理愈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BIM技术,对建筑工程组织施工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2]。具体来说,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组织施工阶段应用中,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3.2.1在总场平布置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求各项目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这种协调形式集中体现在:施工现场作业面较大,且各个施工分区存在高低差之别;施工现场复杂多变,以至于平面布置出现变化;项目周边环境复杂,常出现场地狭小、基坑深度大等现象。针对复杂的施工作业现场,通过BIM技术可以很好地进行施工总场布置。并且在布置完成之后,还可以利用BIM技术的模拟特点,加强施工总场布置的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结合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以及施工进度等,对施工现场进行灵活的布置。

3.2.2在施工方案、工艺模拟中的应用

在进行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从整体上对施工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利用BIM技术在施工方案、工艺模拟中的应用,可以构建一个整体的工程模拟。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及施工中的各项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有效减少了因主管因素所造成的施工失误。

3.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生产各阶段的应用

3.3.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应用

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企业经济利益有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均是通过细致全面的计划而进行的。随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施工管理人员制定的进度管理计划更加准确,并且在具体的管理中,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和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3.3.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工程质量管理是其重中之重,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仍存在明显的问题。但是随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奠定基础。并且通过BIM技术,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借助于数据信息模块对物料、设备等进行准备、检查,时刻确保其满足施工的要求,有效降低了因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不符合施工要求而产生的施工质量问题。另一方面,通过BIM技术,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技术进行了准确的模拟,规范了施工技术的操作规范,更加进一步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3.3.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

在建筑工程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下,安全事故常常发生,严重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施工模拟中,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通过BIM技术,还可以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直观地呈现在施工人员的面前,促使施工人员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施工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

THE END
1.BIM技术对于建筑行业的意义是什么?()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8246dce032784bb18e2bbb747d0038eaa2.html
2.BIM模型整合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有哪些?南京BIM在目前BIM技术大力普及、发展的大趋势下,BIM在建筑行业越来越深入人心,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BIM模型整合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都有哪些? 一、BIM模型整合的意义是什么 当项目开始会先协调制定BIM模型整合的时间点作为模型建立阶段的订定依据,当各个BIM工程师完成模型建立并自主检查后,由BIM经理检查各专业模型的原点是否...http://www.venture-info.com/nd.jsp?id=186
3.BIM对于造价行业的意义?工程造价知识.doc全文免费BIM对于造价行业的意义? 工程造价知识 01BIM数据库的时效性 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信息在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工程施工及市场变化,相关责任人员会调整BIM数据,所有参与者均可共享更新后的数据,数据信息包括任意构件的工程量,任意构成要素的市场价格信息,某部分工作...https://m.book118.com/html/2019/0906/8067015105002046.shtm
4.探析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中的作用3 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主要应用价值 3.1 BIM技术应用在全过程造价咨询中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建筑成本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建筑市场经济模式。建筑成本管理信息化在建筑成本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建筑成本管理的重要支撑,指导建筑成本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成本管理信息化主...http://www.cdzjxh.com/article_open.html?id1=3606
1.BIM技术应用的意义BIM技术应用的意义。BIM技术已成为竞争力的基本门坎,并已渐纳入政府公共工程的要求中,而BIM在国内近年来也已经逐渐发展中,国内也已经有多个地方政府应用BIM技术于营建工程。透过BIM模型的建立,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做信息化的应用,包含设计概念可视化、绿建筑耗能、结构、机电能源等分析,与机电管线冲突、施工计划、营建施工...https://www.uibim.com/71116.html
2.建筑BIM技术的应用及意义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BIM技术的应用及其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意义。 建筑BIM技术是一种数据化管理工具,主要用于工程设计、工程建造和工程管理。它通过共享和传递数据,实现参与工程建设人员对建筑信息的准确了解和及时应对。这种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BIM的中文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英文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https://m.hqwx.com/news/2024-1/17040768393078.html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精选3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造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BIM技术的日渐完善,其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符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同时也能够确保工程造价管理能够达到国家严格的标准,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灵活性以及精细化。因此,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https://mip.wenshubang.com/jianzhubiyelunwen/990979.html
4.“BIM”技术的应用12篇(全文)而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技术, 能够有效地将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整合到一起, 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整体控制、合理规划、从而能够大大降低项目的成本, 节约资源。 2 BIM技术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2.1 BIM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已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在项目设计阶段, BIM软件系统作为一个开放...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ue8e7p8.html
5.BIM设计1、 与制造业相比,整个建筑行业的生产力指数比较低,随着BIM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可能会影响建筑行业思维方式的转变,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BIM技术学习研究小组于2015年10月正式成立,小组成员共22人。小组成立以来始终以提高设计工作效率、改变二维设计思路、使建筑设计可视化为学习目标,不断学...http://www.qhdjzsjy.com/index.php/home/index/kjqynr/id/1
6.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工程管理意义显著,在项目规划阶段能 够将工程在宏观上具体容展示给项目参与方,在设计阶段可 以使各专业配合更加紧密,避免碰撞、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指导施工,提前发现项目中的问 题*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安全,总之bim在建筑工程 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BIM ;建筑...https://m.renrendoc.com/paper/124328701.html
7.BIM技术应用到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论文3 应用BIM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 3.1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进度管理 BIM技术可为施工进度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收集的信息通过BIM平台进行信息的整合, 把其共享给设计单位, 促使设计图纸精确化, 减少后期设计变更.在此基础上引入时间构成的四维模型才更有实际应用意义, 这样就解决了由于工程量的不确定导致进度计划的变更[...https://www.unjs.com/lunwen/guanli/20190529221336_2079945.html
8.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例此外, 应用BIM技术, 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三维动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告知、安全警示等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有利于现场施工人员更加形象的了解施工过程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由此可见, 研究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优势...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20714113723_1890946.html
9.重庆市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意见一、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 BIM是指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维护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数字仿真模型,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的虚拟化设计、可视化决策、协同化建造、透明化管理,将极大地提升工程决策、规划、勘察、设计、 施工和运营管理的水平,减...https://www.bimcc.cn/jiakuaituijinjianzhuxinximoxing/
10.Bim在黑色素瘤细胞内质网应激状态中的异常调控及作用1叶惠荣;吴丽华;张玉娟;高学忠;王西跃;曹茵;灵菌红素通过促进Bim调控人乳腺癌细胞凋亡[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20年01期 2王玉,杨清,张静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im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05年02期 3韩杰;张海荣;杜佐龙;方速昌;赖鸿立;基于BIM技术的制冷机房装配式设计施工一体化[J];施工技术;年期...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66-1011162048.htm
11.对bim的认识及感想(精选6篇)对bim的认识及感想(精选6篇) 摘要:目前职业技术院校正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笔者结合学院一体化教学的实践,阐述了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与感想。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教学认识 教学感想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社会及企业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认知、实践能力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86545i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