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传统建筑设计在施工前只存在一个理论上的工程项目,具体效果只有等到施工后才能体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会在施工中一一呈现出来,但难以进行更正,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设计中消除问题,进行设计优化。BIM技术能够利用建立模型来模仿现实中的建筑,并通过其表现形态得出一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数据。例如在进行材料配与承受应力之间的关系时,仅仅通过经验与猜测难以找到最佳配比的真实比例,因此可以借助BIM技术将利用优化技术设计的方案数据输入仿真系统中,模拟房屋的结构,在模拟环境中测试不同材料比例的受力情况,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明确找到最佳配比点。只要不存在突然变数,计BIM技术得到的结果一般比较准确。由此可见,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之初时可以结合BIM技术,对设计的可行性通过模型进行仿真,让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早呈现并将其消除,减少施工中不确定性,便于设计工作的进行,减少设计偏差。另外通过BIM技术还能够实现自动出图功能,提高了建筑设计效率。

3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BIM技术在建筑空间规划上的应用

空间规划是建筑设计的第一步,在选定建筑地点后可以对当地的空间进行地形分析,尤其是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建筑基地上地形分析必不可少。通过BIM技术对建筑基地进行空间分析,例如具体的坡高、斜率、以及坡向等分析,对于建在地形复杂地区的建筑物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初步探索,为设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开阔思路。在坡度分析是可以利用GIS建模,并对其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模拟,设计人员能够对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并生成一系列基础数据,供后期设计参考。地形探索完毕后即可进行与建筑物的空间规划。对建筑物的空间规划一般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分析技能,将建筑通过3D技术立体呈现出来,并进行室内的视野分析、规划可视度分析、道路可视分析等,在进行各项分析前首先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利用BIM技术进行调试,结合各因素综合参考,得出最佳的空间规划模型。

3.2BIM技术在建筑模型构建上的应用

3.3BIM技术的仿真技术应用

4结束语

BIM虚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加强工程全过程管控,从工程设计、施工导后期物业管理实现实时、精准跟踪管控,尤其是规模较大、设计与施工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

(1)工艺原理

(2)工艺流程

2工程管理中BIM虚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3结束语

BIM具有可视化性、协调性、可模拟性、可优化性和可出图五大特点[2]。同时,随着BIM技术不断的被引入建筑领域,大大的提升了建筑信息化程度,具有缩短工期、减少工程中各方间的摩擦、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优势,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无疑,BIM是近年来对工程建设行业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3]。当下BIM技术已成为国、外学者及建筑行业从业所关切的一个焦点。

1国内外BIM的发展现状

对于大多数学者及建筑行业从业者而言,BIM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是对于BIM的研究与运用任然属于一个崭新而前言的领域。但国内、外学者及建筑行业从业者也对BIM开展了相当的探索、研究和运用。

2BIM的运用平台

目前有一种对于BIM片面的认识,认为BIM只是最终只是一个或多个软件的协同作业。这种理解有明显是错误的,但BIM的核心是基于该技术的建筑工程应用软件却是不可否认的。

基于目前具有国际和行业影响力并应用与中国市场的BIM软件共有三十余款,现在市场上主流的BIM平台主要有AutodeskRevit,BentleyArchitecture,ArchiCAD,TeklaBIMsight等。这些软件大多能支持3D参数化、模块化设计,协同工作和有效信息传递,并且通过软件接口之间的兼容,BIM工具能够跟其他软件协同工作,例如AutodeskRevit能够将模型导入ROBOT进行结构分析,也可以与Navisworks交互实现4D进程模拟和冲突检测。

3BIM在桥梁工程中的运用

桥梁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具有工程造价高和社会作用大的特点,需要高水平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现代桥梁大跨、复杂,高强轻质等特征也对建筑和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将BIM技术引入到桥梁工程中,实现桥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生产信息化极为迫切。通过信息化的工作平台和生产模式,能有效提高桥梁设计施工效率和协作,降低冲突,实现精确的多维模拟。

近年来,不少先进的工程公司尝试将BIM应用到桥梁工程中。例如,2003年,芬兰工程师成功利用3D建模的方法设计了一座简支板桥,并利用3D镭射扫描技术控制桥梁的施工精度[6];2011年,韩国的研究人员成功利用BIM对一座钢桥进行了4D施工模拟和冲突检测,通过对整体进程的智能化分析提出了更好的施工方案[7]。

4总结与展望

由此可见,BIM技术将是今后建筑及制造行业发展的趋势。无论是对现有桥梁的运营管理,还是对未来桥梁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都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邹阳.桥梁信息模型(BrIM)在设计与施工阶段的实施框架研究.[硕士论文],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4.

[2]何关培.“BIM”究竟是什么[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3).

[3]龙文志.建筑业应尽快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J].建筑技术,2011,42(01).

[4]李云贵.国内外BIM标准技术准则[J].中国建设信息,2012,(02).

[5]Kaner,I.,Sacks,R.,Kassian,W.,etc.CasestudiesofBIMadoptionforprecastconcretedesignbymid-sizedstructuralengineeringfirms.InITcon:2008.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引言

BIM施工技术现在被广泛的利用,所涉及到的有结构工程师、开发商、水暖电工程师与施工承包商等等多个工作领域,BIM施工技术可以给这些工作领域带来一个多方面的平台,那就是可视化科学协作平台。BIM施工技术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归功它的可视化的多维数字建设模型以及三维数字设计。

2BIM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

3建筑项目管理阶段中应用BIM技术

3.1BIM的算量技术

BIM可以很好的构建运算信息,并且BIM还能更好的使用运算信息,运用它自动的来识别不同的构建,然后统计构建的具体数量,这主要依据的是不同性质信息。BIM模型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能够很直接的生成材料数量以及尺寸信息,并且很好的反映出更改过的信息,同时更改别的信息。

3.2BIM的三维碰撞检查

在设计图纸的时候,如果发现结构设计图有不统一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是很难被解决的,这些问题还会给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带来较直接的影响。BIM施工技术的出现,给项目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因为BIM施工技术的可视性可以帮助建筑工程形成可视化,能够帮助建筑工程更好的完成碰撞检查实验,帮助建筑工程更好的优化项目设计,并且能够帮助建筑工程减少错误率,极大的提高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3.3BIM的虚拟技术

BIM施工技术有很好的的虚拟技术,该虚拟技术能够帮助建筑工程完成项目虚拟,帮助建筑工程全面的了解到筑的外形以及环境功能,使建筑人员更好的分析设计的合理以及科学性,极大的提升了建筑工程的办事效率。BIM的虚拟技术可以很好的变现建筑模型的物理特征,帮助项目工程更好的完成该操作,使要求更好的完成。

3.4BIM技术中的4D施工模拟技术

在建筑进行施工的时候,有一点使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施工的模拟技术,因为施工的模拟技术所影响到方面非常广,其中包括天气状况、技术水平、施工进度以及材料的质量等等,这些都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有些时候在施工时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设计的施工进度与实际的施工进度不一样,并且差异非常的大,随着施工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更严重的是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带来影响。如果建筑工程想要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完成了,BIM施工技术可以很好的模拟4D施工,因为它能够很好地利用施工场地布置信息以及资源,构建一个较全面的4D施工模型,建筑工程可以利用这个模型更合理的进行分配工作与实施计划,帮助建筑工程降低了一定的风险,极大的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5BIM技术中的项目数据管理

在工程中,通常会出现很多复杂的数据,这就使得建筑工程迎来了更大的挑战。BIM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点,因为它可以构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形成各单位的联系,方便了管理以及沟通,使建筑工程变得更加的快捷与简单,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BIM技术还可以将建筑的信息导出来,极大的减少了建筑工程的工作量,给建筑工程降低了不少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孙保磊,付海峰.建设方驱动模式的BIM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目标评价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4(3)

[2]张成方,李超.BIM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浅析[J].河南科技.2013(9)

Abstract:Itexistsobstaclesforcommunicationofinformationinthetraditionalproductionmode,resultinginlowefficiency;andtheseparationofdesignandconstructionbroughtmanyproblems.Theintegrationofdesignandconstructiontakecombination,resolvingpartoftheproblemsinthetraditionalpattern,butlongseparationofdesignandconstructionleadstoproblemsintheintegrationofthecurrentmodeinChina.Fromtheaspectofinform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developmentof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AndthenitputsforwardthetechnicalflowofBIMapplicationinengineering&constructionintegratedmodel,providingsupportfortheeffectivecombinationofdesignandconstruction.

关键词:BIM;设计施工一体化;信息交流障碍

Keywords: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engineering&constructionintegrated;obstaclesforcommunicationofinformation

在工程建设发展史上,古代建筑中的设计和建造是由不同工匠承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设计和施工出现分工。我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总体规模大,在在目前工程建设模式下,设计、施工有一定的结合,但大多数仍属于不同的专业,由不同单位承担。在这种传统的模式下,带来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②部门之间信息量增大,交流与传递频繁。但各专业信息交流媒介存在局限,部门间的信息存在断层,导致信息流失,难以集成与协同。

建筑业各环节存在重复作业;另外不同生产之间信息难以协同;这两个问题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带来资源、成本的浪费。众多研究提出解决整个工程建设行业低效率的主要方案是把设计-施工-管理过程集成在一起,形成设计施工一体化,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两阶段的联系,减少设计变更,节约成本。

1建设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应用问题

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概念要追溯到古美索不达米亚时代。20世纪80年中叶,众多专家都印证了: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在工期、费用和质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1.1总承包模式下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制约在众多研究中,传统机制问题被认为是总承包模式中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分包的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要推进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加快改变设计施工彼此分割的局面[1]。不管设计施工一体化采用何种模式,都要建立一个有效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设计施工协作。

1.2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问题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是传统模式下的重要问题,设计与施工分离是造成设计方案可施工性问题的直接原因。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设项目的可施工性[2]。设计施工总承包中,设计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决定性的主导地位,只有通过设计、施工的合理搭接,将施工经验运用到项目得早起,才能落实设计的可施工性[3]。

1.3设计施工一体化与信息化问题建设生产过程的本质是面向物质和信息的协作过程,项目后期的实施和运行过程的质量直接依赖于项目前期信息的可用性、可获得性及可靠性。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要求不断提高,各专业部门之间信息量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更频繁,但不能实现整个建设项目的信息共享。设计施工联合体双方要有充分的信息交流,建立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利用联合体资源优势[4]。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设计、施工两个阶段的工作不能真正的融合,集成优势不明显,综合效益难以体现。要实现设计与施工的有效融合,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解决总承包模式下的制约,加强信息资源的支持与共享。

2BIM技术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应用

建筑生产和信息处理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推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实现的是建筑生产过程的集成;BIM技术促进的是项目信息处理过程的集成,基于BIM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通过信息处理过程的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有效改进和重组,为不同参与方提供协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能很好的为目前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困境提供出路。

2.1.1必要条件:BIM中B(Building)是输入的客体,I(Information)是核心,M(Modeling)是过程,输出的是三维或多维模型。

①Building:BIM的基础是建筑物,建筑物是BIM的研究客体,也是信息的发出者,是BIM过程的输入,也是各参与者的作用客体。建设项目过程中的信息都是通过对建筑物的基本属性处理得到的,是对建筑的完整描述。

②Information:信息是BIM的本质,BIM收集、处理、共享的是信息,各参与者利用BIM获取、更新、修改的也是信息,信息是将建筑物的属性与多维模型,不同参与方之间联系起来的枢纽。

2.1.2技术基础: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参数化储存,解决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共享问题,能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支持建设项目中动态信息的创建、管理和共享。

2.1.3其他方面

①目标:BIM要求将工具从二维转变到三维,并在设计、施工阶段贯彻协同、绿色和可持续的理念,在完成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更高层次目标。

②工具:BIM软件是实现BIM思想的工具,通过应用不同的软件,将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发展形成完成的脉络。

建筑是2D的,也是3D的,建筑信息从设计师到施工人员的传递也经历了多次2D、3D的转换。建筑师要将头脑中3D的建筑设计转化为2D的设计图,施工人员在理解、分析施工图纸的时候又将这种2D的图纸在脑中转化为3D的模型,与实体建筑相对应。BIM的应用能让设计师直接以3D模式展现建筑信息,施工人员以3D模型为理解基础,与实体建筑相对应,减少了信息在2D、3D转换中的信息流失,传递过程如图2。

2.2BIM技术在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应用我国BIM发展是以20世纪80年代建筑业开始信息化进程为基础的。“十五”信息化工作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推动了施工领域企业的信息化发展,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引起了我国建筑业第。2002年BIM的方法和理念由欧特克公司率先提出后,国内兴起了用信息技术实现变革的风潮。“十二五”期间,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新技术BIM在工程中的应用,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衰减。

对于BIM技术应用的案例和应用软件都以设计阶段为主导,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和选择,像建筑朝向、日照、温度湿度、风环境、声学模拟等施工领域BIM还处于初级应用,主要是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先利用其它软件建立项目的BIM技术模型,并复核检查,进行模拟分析优化,成本预算部门进行三维算量、成本预算。其它应用比较多的是利用BIM的模拟、可视化进行质量安全控制、机电设备等的碰撞检查,如浙江城建赣州中航项目、中天建设杭州奥体中心项目等,已出现的大量优秀的设计及施工案例,相比国外的技术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BIM在设计、施工阶段主要应用如图3。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的BIM应用技术路线分析如图4。

随后BIM的在设计、施工领域的不断应用,人们逐渐意识到BIM的三维数字数据库,可视化模拟等能更好的链接设计、施工的信息。同时借助BIM,建筑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就需要施工方的介入,设计者与施工者在三维设计平台上协同工作,共同商讨施工图是否符合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的要求。目前建设工程领域设计、施工过程中协调性差、整体性不强等问题,都可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来解决,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为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和解决思路[5]。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下BIM应用技术路线分析见图5。

3结语

通过对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都经历了设计施工从整体到分工再一体化的过程,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现是由一个承包商负责,但具体是一个独立实体还是联合体形式尚无定论。

BIM在信息方面具有优势,将BIM应用到传统模式下,只能改善项目信息的连续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设计施工阶段的信息流失。只有选择适合BIM信息共享路径的建设模式才能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综上所述,BIM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信息共享路径,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转换了传统模式下设计、施工的分离状态,将BIM应用到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中,能更好的辅助项目,减少信息流失,两者相辅相成。

[1]陈波.关于对推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若干思考[J].中国勘察设计,2011(7):52-55.

[2]范殷伟.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可施工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9.

[3]虞彦卿.设计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作用浅析[J].建筑施工,2011,33(6):511-513.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BIM;绿色施工;应用;实践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介绍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4应用BIM技术实现绿色施工

5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发挥优势。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建筑施工的能耗大、资源消耗量也大,而且往往工期比较长,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结合BIM技术,使传统施工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如此,建筑工程更加完善,使建筑业的发展符合中国绿色战略目标。

[1]谭道君,张树潮.BIM技术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9(11):134.

[2]张黎.BIM及RFID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5):20+110.

[3]曾浩,梁文锦.基于BIM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居业,2019(2):39.

[4]贺红伟.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20(11):112~113.

[5]周乐.探索BIM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住宅设计中绿色节能的应用[J].华东科技(综合),2019(8):1.

[6]邓昌丽.探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下),2019(11):314.

[7]黎睿.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与装饰,2020(11):92.

[8]彭聪,李杏,乔亚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应用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2):173~174.

【关键词】:数字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教育体系改革

1.前言

一提到建筑数字技术教育,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系列的软件,除了传统的AutoCAD,3Dmax,Sketchup等,还有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Revit等,另外擅长曲面造型的Rhino,诚然,这些软件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更多表达建筑的方法或提供更好的建筑设计的思考途径,但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大多侧重软件使用方面的讲授,忽视了与设计课的结合,同时其他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在数字技术的衔接方面也不成体系,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上提出的改革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建筑数字技术课程与建筑设计教学结合起来,原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就应该服务于设计课,更好的将个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达到无缝衔接的程度才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目的。数字技术的应用是渗透到整个建筑行业中的,因此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应抓住数字技术革新的契机,对各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革,建立更紧密围绕设计课为主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更加适应数字时代的到来!

2.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的现状

3.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数字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与设计课结合的不紧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虽然在建筑数字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课时,但是大多普通院校主要用于讲授新的软件的使用方法,对数字建筑本身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学生交待的不清楚,最后学生把兴趣放在软件的学习上,激动于软件带来的感官刺激,比如用rhino创建的自由形体让学生激动不已,导致过分强调外部造型而忽视了设计最本质的东西比如空间的组合。目前除了一少部分院校开始讲授基于BIM技术的Revit以外,大部分院校三维软件教学以讲授Sketchup和3DMax为主,其它软件推荐学生自学,因此有的学生在草图构思阶段也会受到软件的限制,比如草图大师不擅长曲面,学生在构思阶段有意避开曲线构图,或有想法也坚持不到最后。其实数字技术对设计的影响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现在可以想象到的。比如在2011年CAADRIA(亚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协会)年会上SASADA奖最佳论文奖的冠军奖励给一个使用弯曲传感器和记忆合金实现现实中的织物曲面形态和计算机中的曲面模型之间互动的研究,它使得建筑师对曲面形态的创作可以脱离计算机图形界面而在物理世界中进行。

。4.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建筑学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被人为的分成若干课程,最终通过设计课程来实现知识的整合。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BIM技术,为学科的整合方式带来的新的契机,通过BIM技术构建一些历史的、现代的、著名建筑模型,并建立一个基础数据库,这个库可以提供给各个课程分别引用,并根据知识侧重点不同增添新的信息,然后成为这门课程的模型数据库。因此借助数字技术的手段推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知识的整合度,让学生将各课程所学融会贯通于设计课程应该成为数字计算教学改革的重点。具体来讲数字技术与各门课程之间的整合构想如下。

4.1数字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整合

4.2数字技术与建筑历史课的整合

建筑历史课教学宜从古建筑制式的介绍和现代建筑的数字设计方法两个层次来结合数字技术。第一,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古建筑模型库,特别是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模型。比如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而划分的规律多以柱径尺寸或斗拱中斗口的尺寸来控制,通过参数化设计,整个古建筑木结构模型一目了然,而且模型中各个部件均可以添加名称和细部尺寸信息,学生只需更改参数即可查询各种等级不同制式的古建筑,而且构件名称、尺寸以及安装方法等信息均可查询。虽然很多学校在这方面都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是,如果能够在常用软件中有准确的三维模型,那将对历史教学和设计课程的有机结合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将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作为教学内容。如果在介绍现代建筑时,结合其使用的数字技术进行分析,将在提高建筑历史课的学习热情同时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3数字技术与建筑构造课的整合

4.4数字技术与建筑物理课的整合

建筑物理课教学应该补充讲授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各种物理环境的分析。学生提到物理课往往比较头疼的,因为目前的教育侧重概念介绍和计算,真正能运用于设计中的一般就是一些定性的知识。但如果利用数字技术对物理环境做足分析,可以为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对于如草图大师上的日照分析,学生都非常乐意运用,但对于如Ecotect等专业分析软件,大多数院校的学生都苦于自学难度很大,面对大量物理数据的设定无从下手,而且对分析结果如何指导设计改进也充满困惑。在这方面,重庆大学已经做了不少探索,而且在新编的建筑物理教材中增加了Ecotect应用部分,为教学提供很大的方便。因此,结合设计案例讲解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通过分析结果改进设计方案的手段是有必要的。

4.5数字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的整合

建筑设计课教学既要鼓励学生在设计中运用所学的新软件,还要提醒他们不要被软件左右设计思想。近几年“非线性设计”、“建筑设计生成法”、“参数化设计”新的概念层出不穷,学生一边向往这些新概念带来的视觉冲击,一边又害怕困难,没有把握去尝试,往往放弃或半途而废。设计课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大学设计课程中至少做一个非线性设计的方案,课堂上对于想法很好,但建模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做一部分示范,帮助他建立一部分模型,正如建筑表现课上给学生做示范一样。这方面,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都开始了教育改革实践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绩。但对于有些软件基础好的学生,他们虽然能很快结合设计,但容易沉迷于软件带来的新奇造型,欲罢不能,反而忘记了设计的本质,对他们则应正确引导,提醒数字技术是工具,要为设计服务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

5.结语

总之,无论对于走在改革前列的重点院校,还是正准备迈出改革步伐的普通院校,要实现各课程之间的整合工作量相当大,教师培训、教材编写都需要付出大量心血,但是,借助数字技术的改革推动建筑学教育体系的整合是必然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建筑教育体系必将同步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许景峰等.数字技术在建筑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第21卷第一期:139-141

雷贵洲等.浅谈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的影响——从数字技术审视建筑学教育[J].中外建筑.2009(12):43-45

李建成.建筑信息模型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J].建筑学报.2007.7:100-102

李建成.对当前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建筑数字流——从创作到建造[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宁玲.数字技术在房屋建筑学中的运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0第19卷第6期:151-153

彭冀.数字技术在本科建筑教学中的应用[J].华中建筑.2007(12)第25卷:167-169

王一平等.建筑数字化之教育论题[J].华中建筑.2009(11)第21卷:177-178

王军,樊海彬,魏卓.Computer,Drawing&Design——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课程数字化教学的探讨[J].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九卷)2007.6:322-324

建筑设计术科转型促成教学转变——从画法几何到计算机图形学,张东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李茉.数字技术对建筑基础教学的影响初探[M].建筑设计信息流,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魏旭等.基于C/S模式下的设计图纸查询系统研究与开发,建筑数字流——从创作到建造[M].同济大学出版社

黄蔚欣等.亚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协会2011年会介绍[M].建筑设计信息流.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以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为定位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以美国iSchool联盟院校为样本的分析

2.公司的媒体信息管理行为与IPO定价效率

4.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的建设与实践

5.信息管理人才专业特长初探

6.公共危机信息管理EPMFS分析框架

7.普适医疗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8.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

9.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体系探讨

10.基于知识图谱的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1.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高校为例

12.能力结构模型驱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10余所高校的调研分析

13.大数据: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的一次变革

14.信息管理技术视角下微博研究综述与趋势分析

15.论涉税信息管理能力与税制结构优化

16.基于信息生态链理论的信息管理流程重组

17.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设计理念与技术架构研究

18.中国大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现状评述

19.面向整体政府的政府信息管理研究——以澳大利亚为例

20.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构建

21.高通量下水稻育种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22.基于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3.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24.智慧的交融有益的启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研讨

25.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

26.企业信息管理人员信息行为和信息素养研究

27.从国际个人信息管理专题研讨会(ISPIM)看当前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的热点

28.面向公共危机决策的信息管理机制研究

29.基于RFID与ZigBee的羊场养殖信息管理系统

30.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构建

31.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中的应用研究

32.基于BIM的建设领域文本信息管理研究

33.移动智能设备个人信息管理——以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例

34.基于.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5.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36.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37.基于远程通讯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8.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型嬗变

39.信息管理理论视角下差错信息资源的研究

4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卫生方向)专业学生择业预期与就业能力研究

41.信息管理学科整合的变革路径研究

42.混合架构智能温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43.信息管理视域下的差错信息研究

44.iSchool运动背景下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特色与分野探析

45.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中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

46.个人信息管理研究探析

47.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

48.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9.整合视角下高校信息管理平台创新及其构建

50.国外个人信息管理现状及发展动态述评

51.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进展

52.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发展

53.通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5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55.一种面向个人信息管理的Post-WIMP用户界面模型

56.考虑信息泄露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策略

57.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风险分析

58.基于元数据的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新方法探索——走向规划信息的全面管理

59.信息生态学——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范式

60.基于WebGIS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

61.世界典型城市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比较

62.基于“信息管税”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

63.对20年来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制度的考察

64.云计算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65.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实现协同创新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及路径

66.政府危机信息管理及决策机制研究述评

67.论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

68.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灌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69.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70.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体系研究

71.国内外信息管理研究的流派与研究框架

72.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架构

73.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74.智库建设背景下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信息管理实践与启示

75.欧美的公共信息管理及对我们的启示

76.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77.以活动为中心的个人信息管理

78.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79.危机管理研究进程中信息管理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

80.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辨析

81.面向政府危机决策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82.基于Web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3.关于信息管理

84.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85.信息管理一级学科的变革路径研究

86.基于BIM协作平台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研究

87.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探讨

88.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综述

89.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90.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91.基于云计算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的发展

9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9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

94.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

95.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比较研究——从企业管理的角度

96.试论国家综合性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97.基于多学科融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THE END
1.BIM应用的三个维度包括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BIM应用的三个维度包括A.项目参与方B.项目全生命期C.项目阶段D.项目应用层次E.项目综合管理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https://www.shuashuati.com/ti/a2e6a376d8d9471e8ea55063e246d89f.html?fm=bd80474e1eb89d6dbd00a3d6262d84751e
2.BIM技能大赛理论题(500道)322. ()在满足BIM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宜采用较低的模型细度。 A.施工图设计模型 B.深化设计模型 C.施工过程模型 D.竣工验收模型 23. 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包括工程建设项目阶段、行为、专业领域三个分类表。 A.建设成果 B.建设进程 C.建设资源 D.建设属性 24. ()用于将单个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定义一个...https://www.wjx.cn/vj/whNEiUx.aspx
3.实现BIM技术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实现BIM技术的三个重要方面是()。 A.BIM的建立? B.BIM的应用? C.BIM的管理? D.BIM的粒度 E.BIM的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有关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下列说法不正确得是()。 A....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5356990.html
4.BIM考试三个级别有哪些区别BIM首先,我们从它们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区别,BIM等级考试有三个级别,一级是BIM建模师,二级是BIM高级建模师,三级是BIM应用设计师,证书的等级是低级往高级逐渐递增,考试难度同样也是如此,不过可能很多人认为考试难度是像普通意义上的一级比三级难考一些,但是BIM是反过来的,一级简单,三级难考。注意:二级考试划分为建筑、设备...https://toutiao.jiaoyubao.cn/xxjy/581604.html
1.BIM技术BIM技术应用解析,提高建筑效率和质量BIM免费教程通过BIM技术,建筑运营管理人员可以对建筑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建筑运营和维护效率。 三、BIM技术应用的挑战 尽管BIM技术有很多应用优势,但它也面临一些挑战。 1.技术标准和规范缺失 目前,BIM技术标准和规范仍然不统一,不同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采用的BIM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同,导致BIM模型的...https://xrh.bimoem.com/bim/172807.html
2.BIM技术BIM全面解析:应用优势流程,让你快速掌握建筑信息化...BIM 使您能够准确计算和预测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材料和人员的投资,从而使您能够有效地管理成本。 5、提高市场竞争力 BIM的推广将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技术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BIM应用 1.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BIM主要用于建筑模型的三维设计,通过BIM软件进行建筑方案的...https://www.nanhuajiaoyu.com/chanye/news/19455.html
3.BIM问答BIM应用的三个维度代表什么?BIM应用的三个维度代表什么?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它通过整合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如设计、施工、运营等,实现对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控制。BIM应用的三个维度是指几何维度、时间维度和信息维度。几何维度是BIM模型中最基本的维度,它代表了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几何...https://www.uibim.com/339919.html
4.聊医管理内参试发行版第三期5月31日,23个大项目在槐荫区集中签约,其中有三家企业签约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包括启迪协信济南科技城、上海尚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区域总部项目、山东美中嘉和国际医院项目,其中山东美中嘉和国际医院项目投资总额约5亿-10亿,总用地面积约50亩,建筑面积7万-10万平方米,规划床位600张。计划在医院内建立院士工作站,...https://lib.lchospital.cn/qitafuwu/liaoyineican-guanlilei/2017nian/2018-07-01/716.html
5.BIM应用案例分析问答题(机电深化设计在施工阶段可以完成的具体工作),BIM机电深化设计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点有哪些? 50、机电BIM深化设计时使用真实设备构件库的意义所在? 51、机电专业使用BIM深化设计的必要性?进行BIM深化设计首先选择机电专业BIM软件,常用软件有哪些以及企业选择机电BIM软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52、机电BIM应用目标(三个阶段)?https://m.360docs.net/doc/info-d1fcf88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0.html
6.这4点,说透AI时代建筑智慧运维趋势当我们有了BIM数据、实时数据之后,这些数据目前分布在不同的系统中,甚至是本地化、碎片化的,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数据,必须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完善的、一致的、关联的数据,才能服务于我们各种各样的智能角色。建筑领域的智能融合至少包括三个维度:时间、空间、语义。 https://blog.csdn.net/Dolphin4027/article/details/119204807
7.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第三批)新闻发布会最新实录2018年5月16日,全国首个应用BIM技术的电子招投标项目--万宁市文化体育广场体育馆、游泳馆项目,在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顺利完成招标投标工作。该项目招标控制价3.16亿元,总建筑面积56496.48㎡,建筑造型新颖、结构施工复杂,通过BIM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实现了从技术、造价、管理多维度优选施工单位,确保重大项目高...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zxxx/201905/7cd8b30faf914c44a41dc3c7d55f99ea.shtml
8.BIM技术应用方法1.BIM应用范围选择策划 在进行应用范围选择策划时,公司层首先进行应用方向的规划,可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短期规划包括试点项目及应用的选择,近期BIM应用重点方向的选定。中期规划考虑前期试点应用成果的推广,包括推广模式及推广维度的设定,同时在中期规划中还可以进行更多BIM应用的尝试及探索。长期规划则可...http://www.shhrjzsjzxyxgs.com/shhuirong/vip_doc/15735731.html
9.课题阶段性成果目录根据设计图集、BIM建模和分析、经济性分析等研究成果, 结合公众意见、专家意见、调研结果, 形成5个分析报告:一是保障性住房居住功能需求和空间高效利用研究报告;二是保障性住房模数化和模块化设计研究报告;三是厨房卫生间标准化精细化设计研究报告;四是BIM设计研究报告;五是以标准化设计为基础, 整合住宅产业链, 加快...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crajz8f.html
10.“BIM”技术的应用12篇(全文)而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技术, 能够有效地将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整合到一起, 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整体控制、合理规划、从而能够大大降低项目的成本, 节约资源。 2 BIM技术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2.1 BIM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已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在项目设计阶段, BIM软件系统作为一个开放...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ue8e7p8.html
11.机电BIM工作实施方案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业主方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https://www.hnit.edu.cn/jzszhyjs/info/1009/1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