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主要包括BIM模型的建立和图纸的绘制、建筑施工协同工作及碰撞检查、建筑项目工程量的统计和造价管理等三大模块。就建筑施工协同工作及碰撞检查而言,BIM技术平台为建筑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多方利益主体提供了一个三维设计和模拟、信息沟通交互的科学平台,将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中涉及的土建部分、安装部分和电气部分等专业的设计模型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了交互合并,使备专业工作人员能就平台模型充分沟通与交流,为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BIM平台中的碰撞软件更是为各专业的碰撞检查提供了机会,能让各专业人员就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工序流程进行模拟,对施工碰撞点进行一分析和排查,大程度上解决传统建筑模式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专业流程和设计方案的冲突,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和返工。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阶段的应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主要包括预制构配件的现场管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仿真模拟和对施工质量、进度与成本等的控制三大部分。就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仿真模拟而言,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部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机械设备精度和安全防护管理水平的要求都比较高,并粗对工程项目施工各参与方配合协调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因此,BIM技术的应用,可在施工工作开展前对相应的装配吊装过程进行一定的施工模拟,很大程度上优化施工方案和项目施工流程,提升工程项目构配件安装和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建造高质量装配式建筑奠定基础。
4.装配式建筑运维阶段BIM的应用价值随着物联网工程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宽,基于BIM技术平台的装配式建筑在运营维护阶段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例如,当建筑物发生灾时,物业管理人员可借助BIM平台的信息模块触动火灾报警信号,准确定位建筑物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方案疏散人群,为保证人们的人安全和财产安全做出一定的贡献。此外,在维修装配式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可借助BIM模型快速调取相应的构配件信息,及时找到故障的具体位置,进而提升建筑物设备维修管理水平。
04装配式工艺+BIM应用
1.工厂制作流程:
平面绑扎墙体钢筋——平面模板——构件标养室——成品构件上架准备运走
2.装配式板材建筑:安装步骤: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放线——墙体钢筋校正——墙体安装标高基点调整——预制构件进场——墙体吊装——墙体校正——安装墙体临时支撑——现浇墙体钢筋绑扎——预留线盒连线——注浆孔灌浆——后浇段墙体支模——安装叠合板临时支撑——安装叠合板——安装预制阳台板——安装焊接阳台隔板——安装空调板——现浇楼板支模——楼板后浇段穿线——楼板后浇段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装配率85%)从工艺流程中,可以了解到装配式工艺原理,通过码积木的方式工作,而BIM则可以模型化所有的构件信息,来进行组装,就想乐高积木一样,积木中的每一块构件都可以得到三维具现,并且提供拼装教程,拼装方法。由此,BIM在装配式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能够让装配式工艺更加的严谨,完整。
05装配式建筑未来展望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国情及我国现状,我国采用的装配式建筑介于日本和德国等欧美国家之间,80年代推行的预制楼板因国家劳动力过剩现状及地震检验,逐渐废除楼板预制后采用现浇结构,采用现浇结构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渐渐建筑行业老龄化逐渐提高,建筑工人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现在采用装配式建筑势在必行,但是现行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管理体系落后,建筑体系不完善,建筑成本高和产业工人缺失等的不利局面,需要面临的问题依旧很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筑产业化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次深刻变革,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而装配式的推行同时也促成BIM板块业务的增加,形成新的装配式BIM板块。利用BIM技术为装配式建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