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6小节:(1)课程简介;(2)蛋白质的分子组成;(3)蛋白质的分子结构;(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蛋白质的理化性质;(6)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重点掌握第1、2、3、5小节;理解第4、6小节的内容。

●1.1课程简介

主要介绍生物化学的概念、起源发展、研究内容、重要性、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等。

●1.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要求掌握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分类及其三字母缩写符号;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如两性解离与等电点、紫外吸收等。了解蛋白质的重要生理功能和重要的生物活性肽。

●1.3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本章重点之二:要求掌握蛋白质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的概念及其特点;肽键、肽单元等概念及其结构特点;模体、结构域的概念。

●1.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要求熟悉蛋白质各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别构效应、协同效应的概念。

●1.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是本章重点之三:要求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如两性解离与等电点、变性、紫外吸收等。

●1.7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要求了解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主要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2.1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掌握:核酸的分类、组成及连接方式;熟悉:核酸的一级结构

●2.2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掌握: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熟悉:DNA的结构多态性和超螺旋结构

●2.3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掌握:RNA的种类、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

●2.4核酸的理化性质

掌握: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及复性

第三章酶与酶促反应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酶的辅助因子类型及功能、同工酶的概念及应用;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酶活性调节的方式等。

●3.1概述

1、缀合酶中中辅助因子的类型及功能2、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的概念3、同工酶的概念及临床应用

●3.2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1、酶催化的特点:高效性、特异性、可调节性和不稳定性2、酶高效催化的机制,包括降低活化能;形成过渡态等。

●3.3酶促反应特点及机制

1、米氏方程,Km和Vmax的意义2、酶浓度、温度、pH和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3、不可逆和可逆抑制剂的影响

●3.4酶促反应动力学

1、快速调节:别构调节、共价修饰和酶原激活2、缓慢调节:酶蛋白的诱导或阻遏;酶蛋白的降解

●3.5酶的调节-I

根据催化反应的类型,酶可以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连接酶类

●3.6酶的调节-II

酶的调节

第四章聚糖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3个小节:(1)糖蛋白;(2)蛋白聚糖;(3)糖脂。重点掌握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了解糖脂。

●4.1糖蛋白

糖蛋白是本章重点之一:要求掌握糖蛋白的概念,糖蛋白的N-连接和O-连接,糖基化位点(序列子);熟悉糖蛋白分子中聚糖对蛋白质构象、活性及分子间识别的影响。

●4.2蛋白聚糖

蛋白聚糖是本章重点之二:要求掌握蛋白聚糖的概念;熟悉糖胺聚糖的概念,重要糖胺聚糖的组成特点。

●4.3糖脂

要求了解糖脂的概念、结构与功能。

第五章糖代谢

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类营养物质。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糖的摄取和利用;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的关键酶、生理意义及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及调节;血糖及其调节。

●5.1糖的消化吸收

1、SGLT参与食物糖消化后的单糖吸收2、细胞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依赖GLUT,其中GLUT2主要存在于肝和胰岛β细胞。

●5.2糖的无氧氧化

第二节糖的无氧氧化1、糖酵解的部位、原料、限速酶、能量生成及生理意义2、糖酵解的调节,尤其是针对磷酸果糖激酶1的调节

●5.3糖的有氧氧化

1、丙酮酸脱氢酶合体的组成及作用2、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脱氢反应、能量生成3、有氧氧化的意义及调节

●5.4磷酸戊糖途径

1、磷酸戊糖途径的原料、关键酶、生理意义及调节2、G6PD缺陷与蚕豆病

●5.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糖原类型及结构2、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及调节3、糖原合成所需要的葡萄糖活化形式UDPG4、糖原贮积症

●5.6糖异生

1、糖异生的概念、原料、关键酶及糖异生与糖酵解的关系2、糖异生的意义及调节

●5.7血糖及其调节

第六章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

●6.1线粒体氧化体系

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掌握:组成线粒体氧化体系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

●6.2呼吸链

掌握:呼吸链的概念、组成及两条重要呼吸链的排列顺序

●6.3氧化磷酸化

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掌握:ATP合酶的结构特点;理解: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理解:ATP合酶的工作原理

●6.4ATP在能量代谢中的核心作用

生物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ATP通过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两种方式生成,可直接为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ATP在肌肉和脑组织中以磷酸肌酸的形式储存。因此,ATP在能量代谢中起核心作用。

●6.5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

掌握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6.6线粒体内膜对物质的选择性转运

胞浆中NADH通过α-磷酸甘油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氧化呼吸链

第七章脂质代谢

脂质代谢

●7.1脂类物质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脂类物质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7.2甘油三酯的代谢

甘油三酯的代谢

●7.3磷脂的代谢

磷脂的代谢

●7.4胆固醇的代谢

胆固醇的代谢

●7.5血浆脂蛋白代谢

血浆脂蛋白代谢

第八章氨基酸代谢

蛋白质的代谢包括它的合成与分解,本章并不涉及以氨基酸为原料的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过程),只介绍蛋白质如何分解为氨基酸(体内体外),以及氨基酸的代谢,重点讲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包括4个小节:(1)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消化、吸收;(2)氨基酸的一般代谢;(3)氨的代谢;(4)个别氨基酸的代谢。第2、3、4节是重点,熟悉第1小节。

●8.1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消化吸收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消化吸收:要求掌握氮平衡的概念、类型及意义,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概念、种类;熟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食物蛋白的互补作用;了解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8.2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是本章重点之一:掌握脱氨基作用及重要的转氨酶;熟悉氨基酸碳链骨架的转换或分解;了解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

●8.3氨的代谢

●8.4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是本章重点之三:要求掌握一碳单位,含硫氨基酸代谢;熟悉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了解支链氨基酸代谢。

第九章核苷酸代谢

核苷酸代谢

●9.1核苷酸代谢概述

核苷酸代谢概述

●9.2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9.3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第十章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代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代谢的整体性;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和体内重要组织和器官的代谢特点三部分。

●10.1代谢的整体性

代谢的整体性

●10.2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

1、主要代谢途径关键酶的分布及活性调节2、激素通过细胞信号转到调节靶细胞代谢3、饱食、空腹、饥饿、应激等状态下的整体调节

●10.3体内重要组织和器官的代谢特点

1、肝脏是代谢的中枢器官2、脑主要利用葡萄糖供能,长期饥饿利用酮体3、心肌以有氧氧化为主4、骨骼肌以糖原和脂肪酸为主要能源

第十一章血液的生物化学

血液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内的液体组织,主要发挥运输物质的作用,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浆的固体成分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以电解质为主,有机物包括蛋白质、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糖类和脂类等。本章主要介绍血浆蛋白质、血红素的合成和血细胞物质代谢。重点是血红素的合成。

●11.1血浆蛋白质和红细胞代谢

主要介绍血浆蛋白质和红细胞代谢的学习目标,血液的化学组成,非蛋白氮的概念,血浆蛋白质的分类、性质与功能,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11.2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肝的生物化学

非营养物质代谢

●12.1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2.2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12.3胆色素的代谢与转化

胆色素的代谢与转化

第十三章维生素与钙、磷代谢

维生素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类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维生素在调节人体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人体对维生素的日需要量极少,但如果缺乏,可致维生素缺乏性疾病,而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无机元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按人体每日需要量的多少分为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其中钙和磷是两种重要的常量元素。本章主要介绍维生素和钙磷代谢。

●13.1维生素1

主要介绍维生素的学习目标、概念、分类、命名、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区别、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功能及缺乏症。

●13.2维生素2

主要介绍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功能及缺乏症。

●13.3钙、磷代谢

主要介绍钙、磷及微量元素学习目标、钙磷在体内的分布及功能、影响钙磷吸收与排泄的因素、钙磷储库和代谢的主要场所、钙磷代谢的激素调节。

第十四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肿瘤的发生是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异常导致细胞增殖失控。癌基因表达产物促细胞增殖,抑制细胞死亡,而抑癌基因表达产物则抑制增殖、促进分化或死亡。本章主要阐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激活的机制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4.1癌基因

癌基因是能导致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和诱发癌症的基因。癌基因分为细胞癌基因和病毒癌基因。绝大多数细胞癌基因来自于细胞内原癌基因的激活。本节主要介绍了癌基因的分类;原癌基因激活的4中机制以及基于原癌基因活化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

●14.2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是能防止或阻止肿瘤发生的基因。抑癌基因表达产物对细胞增殖起负性调控,主要包括抑制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检查点;促进凋亡和参与DNA损伤修复。本节重点描述了包括基因突变、杂合性丢失和启动子甲基化在内的抑癌基因失活的3种机制。此外,重点描述了抑癌基因RB、TP53和PTEN表达产物的结构与功能及其抑制肿瘤发生的机制。

THE END
1.糖胺聚糖的化学酶法合成糖胺聚糖(GAGs)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多分散性杂共多糖家族(图1),具有结构相似、长度不均一、修饰基团多样等特点,根据其二糖重复单元、糖苷键、硫酸化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透明质酸(HA)、硫酸乙酰肝素(HS)和肝素(Heparin)、硫酸软骨素(CS)和硫酸皮肤素(DS)、硫酸角质素(KS)四大类。GAGs广泛存在细胞中,既有游离状态也...https://www.migelab.com/Article/articleDetails/aid/14592.html
2.糖胺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在体内,两者还可以引起其他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可以促脂蛋白酯酶的释放、抗炎症、抗血管增生等。所述快速移动肝素和硫酸皮肤素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另一方面,临床医用的糖胺聚糖,包括肝素等,主要来源于猪,但一直存在着供应不足的矛盾,同时由于来源单一,始终存在着巨大的不可控风险。以肝素为例,目前各主流药典(欧洲药典(...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5/201910509483.html
3.生物化学维生素总结及生物化学思维导图(50页)——肽聚糖:组成、功能蛋白聚糖:组成、功能化学性质:还原性、氧化性、成脎、成苷、成酯、颜色反应、鉴定等物理性质:旋光性(比旋光度)、变旋性单糖衍生物:磷酸糖、氨基糖、糖醇、糖苷、脱氧糖等复合多糖多糖糖胺聚糖:类型、组成、功能糖类化学糖蛋白:组成、功能寡糖重要双糖性质:旋光性、氧化还原性、分析鉴定重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820/8126042125002134.shtm
1.含“糖”药物,糖尿病患者能服用吗?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常被人们称为“甜蜜的杀手”。那么糖尿病人能吃含“糖”的药品吗?药物名称中“糖”一词的出现可能与药物的结构有关,也可能与特定的化学或药物命名规则有关。含有“糖”一词的药物名称并不一定表明该药物含有葡萄糖或对血糖水平有显著影响。 https://www.xyhos.com/content-8048.html
2.糖胺聚糖的分类透明质酸糖胺聚糖的分类透明质酸 糖糖 类类 总总 结结 食品081 糖糖 类类 总总 结结一、基本知识 理解并牢记二、拓展知识 了解三、膳食纤维个人兴趣拓展一、基本知识介绍一 单 糖二 寡 糖三多 糖四 复合糖五 名词是多羟醛、多羟酮及其衍生物,或水解时能产生这些化合物的物质。一、单糖v定义、物理和化学性质v几...https://m.renrendoc.com/paper/190494592.html
3.糖蛋白蛋白聚糖体内重要的糖胺聚糖有六种: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角质素、透明质酸、肝素和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最主要的功能是构成细胞间的基质,分布于任何组织中。由于蛋白聚糖中的糖胺聚糖是多阴离子化合物,结合Na+、K+,从而吸引水分子,糖的羟基也是亲水的,所以基质内的蛋白聚糖可以吸引、保留水而形成凝胶,起着筛子作...https://www.med66.com/new/201401/sq201401068846.shtml
4.两性离子化糖胺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研究糖胺聚糖(GAGs)是由己糖醛酸和己糖胺组成的重复二糖单元构成的线性长链大分子。透明质酸(HA)和硫酸软骨素(CS)是人体内两种常见的糖胺聚糖,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是体内重要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响应调节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HA和CS在人体内会失去乙酰基变成两性离子化糖胺聚糖。乙酰化-去乙酰化...https://wap.cnki.net/lunwen-1016157499.html
5.孩子越长越丑竟因“糖”太多了“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是一组由于酶缺陷造成酸性黏多糖(又称糖胺聚糖)不能完全降解而致的溶酶体贮积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汪治华表示,MPS是由于编码各种黏多糖代谢酶的基因发生变异,导致体内黏多糖降解所需的各种酶功能缺陷,从而导致不能降解的各种黏多糖成分蓄积于...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2-02/28/content_6491649.htm
6.黏多糖贮积症VI型:症状与体征病因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这种酶活性的缺乏或缺乏会导致称为糖胺聚糖(以前称为粘多糖)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积累。粘多糖的异常积累导致多个器官系统的进行性受累。 Maroteaux-Lamy 综合征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只会出现轻微症状,而另一些人则会出现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常见症状包括面部特征粗糙、角膜混浊、关节异常、各种...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1fc4e36923c6
7.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糖类糖原高度分支有利于酶的降解作用吗重要的有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糖胺聚糖(粘多糖)等 淀粉(Starch) 直链淀粉 平均250-300个α-D-Glc通过α-1,4糖苷键相连,左旋转卷曲成螺旋状,每6个Glc残基盘旋一圈,与 KI - I2 反应呈(深)蓝色 大概一圈分子结构能结合一个碘分子,为了使碘分子最终呈现蓝色,最少得有6圈即36个葡糖这样的分子结构...https://blog.csdn.net/gyjugg12/article/details/137153120
8.盐酸氨糖的作用盐酸氨糖和硫酸氨糖的区别哪个好盐酸氨糖是氨糖类产品的一种常见结构形式。氨糖是一种衍生自葡萄糖的简单分子糖,葡萄糖中的一个氧原子被氮原子取代。氨糖可由体内自身产生,以糖胺聚糖形式主要存在于软骨中。氨糖是关节重要的构成材料,能支持软骨组织、修复关节并增强灵活性等。 氨糖产品通常有3种结构形式,功效作用有所不同: ...https://3fadao.com/a/jiandantanglei3/11281.html
9.组成蛋白聚糖的多糖是()A. 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大分子蛋白与糖复合物 B. 可含多种糖胺聚糖 C. 糖胺聚糖共价连接于核心蛋白 D. 蛋白聚糖和糖蛋白中糖的结构相同 E. 蛋白聚糖还含有一些N或O连接寡糖链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脂多糖存在于 ( ) 。 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https://www.shuashuati.com/ti/f94ea9e1fa9645ea9ccf3a83f96a6c19.html
10.糖生物学时代的到来*蛋白多糖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这是一些带有一个或多个葡糖胺聚糖链(GAGs)的蛋白质。同样、GAG链也在细胞膜蛋白或脂类中出现,因此在细胞表面可以见到。 在细菌细胞中,糖脂类包括一些在动物中可产生致热原效应的内毒素。在这些复合塘脂类中,有一些可泎用于外周血的白细胞,使其释放出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https://worldscience.cn/c/1992-07-25/634764.shtml
11.多糖由一种类型的单糖组成的有葡萄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由二种以上的单糖组成的杂多糖(hetero polysaccharide)有氨基糖的葡糖胺葡聚糖等,在化学结构上实属多种多样。就分子量而论,有从0.5万个分子组成的到超过106个的多糖。比10个少的短链的称为寡糖。不过,就糖链而论即使是寡糖,在寡糖上结合了蛋白质和脂类的...https://baike.sogou.com/v349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