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差、笨手笨脚
7.空间感差、方向感差、逻辑思维能力不足
9.阅读跳行漏字、写字丢笔少划、左右颠倒
10.记忆力低下、听讲记不住、作业磨蹭拖拉
上述现象是一般儿童(0-12岁)发育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不是病症,是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重要表现。
所谓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把从视觉、听觉、味觉等获得的信息输入大脑,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协调整合之后,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这一过程是否能有效完成将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感统失调,通俗地讲,就是心里想的,与身体做的,很难统一起来,即身心发展不同步。结果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跟不上,很难融入正常的学校和社会生活。
大脑感觉统合的功能正常,我们才能顺利完成各种动作,并发展出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自我控制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学习能力的范畴,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学习成绩就会好,所以说感觉统合很重要。
感统训练可以帮助您提供解决及预防方法。在感统训练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可以在快乐的游戏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身体机能协调运作,从而达到全面开发孩子的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目的。
在进入学校之前,孩子的自我管理与规范建立非常重要,当管理与规范形成之后,才有机会在团体中逐步建构活动的概念,人际交往才有机会表现出来,于是才会有后续的许多社会行为的发展。
那么孩子进入学校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1、等待的能力
假如没有让孩子养成等待的能力,那么孩子就很难有效率的接收外界给予的讯息。指令会很难传递给孩子,于是在学校中孩子就很容易东张西望,形成一位游离者。
2、指令理解的能力
接收指令之后,如果孩子不理解,就会出现鸡同鸭讲,“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情况。孩子没有办法理解在学校里需要做什么,在学校中就很容易形成一位干扰者。
3、对于指令的服从度
孩子对于某些事物的坚持度比较高也较为固执的情况下,在学校中会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配合老师的指令,也可能引发冲突,在学校中就很容易形成一位麻烦者。
4、情绪管理的能力
学校都有学校的要求,可能与孩子的固执行为产生冲突,就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状态,于是在学校中就很容易成为一位被讨厌者。
我们都知道,通过感统的一对一的个训,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及运动能力,同时个训课也是孩子其他能力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我们绝大部分家长普遍重视个训课。那么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集体小组课比个训课更重要。
(二)听懂集体指令和个别指令,养成听和看的好习惯,这些是孩子康复的重中之重。
(三)要想融合进社会,小组课上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孩子由于认知、理解、沟通等能力相对落后,并且孤独症儿童不知道如何去和别人去相处,甚至简单的一个打招呼都需要一步步的学习,一步步的教授才可以完成,那么又怎么可能让他们去直接融入社会呢?要想融入社会,集体课上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我们做不到直接让孩子走进我们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先走进孩子的世界再领着他们出来不是吗?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说“要想把他领上道,你必须先着了他的道”所以,在集体课上,我们老师和家长要自己先去和孩子融合,逐渐到换别的家长和自己的孩子融合,再到两组孩子与家长的融合,再到三个孩子两个家长,以此类推。
我中心自2020年11月7日正式开展感觉统合小组课,已经组织了15次感统小组课,参与人次达250人。课前老师们合理规划分组,认真备课,构思最适合孩子们的小组活动,课上老师们充分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孩子们等待的能力、指令理解的能力、对于指令的服从度、情绪管理的能力,养成秩序性、合作性的优秀品格。课后老师们及时的向家长们传达孩子们的课上表现。赢得了家长和孩子们一致好评。